快點來登入喔~!!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第217章 別駕,算一卦
  第217章 別駕,算一卦

  陶瓷和布匹每日都有一定量的產出,除此之外,兵工廠做的最多的還是冶鐵,打兵器,如此反覆。

  為了方便幾十裡外的磚廠和礦山往莊內運輸材料,在工廠後又開了一條道,這樣一來,外來的人就再也無法窺視工廠內的情況,工廠這邊自成一派。

  徐家每年都要給公孫瓚交一批武器,但他只知道王氏在礦山鋪設軌道,增加了運輸量。

  卻不知道現在礦井下的采礦技術已經和當初的不一樣了,每月采礦量比以前提升了五倍。

  但對外上報,徐大隻說多了兩倍,就這,公孫瓚等人就已經覺得很不可思議了。

  於是,剩下的一大半鐵礦石,夫妻兩暗中全部吞了下來,調到自家兵工廠,專門給自家生產兵器。

  公孫瓚看中的無非就是王氏的神兵手段,只要王氏交出去的武器比他原先的好用,就算是完成任務。

  至於更加好用的兵器,徐家倉庫裡現在已經堆滿了半個倉庫。

  家中總帳是在徐月這邊管著的,雖然研究室內的空間有不能進去的風險,但現在再也沒有比她這裡更安全的地方,所以帳本什麽的都還在研究室裡放著。

  徐月每看一次總帳,心臟就要猛跳一下。

  因為阿爹阿娘實在是貪得太多了,看得她心驚膽顫。

  但徐月更清楚,自家就是要靠著這些貪下來的鐵礦才能立起來,沒有利刃在手,什麽都是浮雲!
  看著兵工廠後面小路上源源不斷送進來的鐵礦石,徐月又默默瞟了一眼研究室內的總帳目。

  嗯,果然還是會心跳加速呢。

  但又有種詭異的滿足.
  徐月深吸一口氣,不再看那讓自己心跳加快的兵工廠,目光轉到了她最關注的學堂這邊。

  文昌耀已經是初一班的班長了,還混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大雞腿,現在正拿著語文課本,帶領班上同學們背誦課文。

  他們讀的是魯大師的狂人日記,裡面的吃人,在這些孩子看來,完全是可以想象的畫面,所以背誦起來,便覺十分順口,仿佛就是在讀自己沒到徐家莊之前的經歷一樣。

  這批學生中,有幾個表現得很突出,文昌耀就不說了,有基礎,又肯學,班長地位不可撼動。

  另外一個引起徐月注意的,是乃娃的妹妹福寶,小姑娘在算術方面,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君梅親自帶了她一段時間,小姑娘現在已經開始自學初級三的數學了。

  這種天賦,當老師的崔元和光祿海都吃了一驚。

  而且她從頭到尾都學徐家新式知識,和兩人這種中途接受現代數學的還不太一樣。

  後進的因為以前的固有觀念,許多概念接受起來反而不如福寶理解得快。

  假以時日,這小姑娘在算學上的成就,肯定比他們還要厲害。

  徐月聽著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隻覺得我社主陣營的未來,一片光明!
  一場忙碌的秋收過後,北方的氣溫驟然降低。

  異常氣溫,在這個時代視為不吉之兆。

  此時,公孫瓚手下負責上計(統計)的官吏剛清點完糧庫,因為春耕前的種田技術改革總動員,今年大豐收,全郡糧食產量比往年高出五成,這可把主管農桑的田曹高興壞了。

  可明明是這樣高興的時候,卻出現了極端天氣,降溫的第一晚,公孫瓚就來找徐大,讓他算一卦,測一測吉凶。

  照他看來,如今並州幾郡太守都表示要捧自己做老大,並州已經是囊中之物。

  加上漁陽、上谷、渤海三郡今年的大豐收,他都開始計劃來年拿下冀州了,可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出岔子。
    公孫瓚衝進房門來時,徐大正在計算今年三郡的鹽鐵產出,嗯,算的是自己暗度陳倉的那一部分。

  冷不丁被人撞門,心中一跳,好在他早有經驗,不慌不忙合上帳目,同時淡定抬頭,看向來人。

  畢竟,敢踹他門的人,除了家裡那母子四個,就只剩下公孫瓚了。

  用腳想,徐大就知道來的是誰。

  得知公孫瓚著急忙慌的來找自己居然是要自己算一卦,好險沒翻個大白眼,心道:大哥你不是不信邪的嗎?怎麽突然又搞起卜卦測吉凶這種事了?

  難道是被他之前托夢的事搞出來的連鎖效應?
  心裡吐槽歸吐槽,老板的要求徐大一個打工人也不能拒絕,便隨手在院子裡撿了兩塊石子,開始卜算。

  “劈啪”兩塊石子在地上炸開,公孫瓚湊上去看,什麽也沒看出來,又抬頭看向徐大,“別駕,這卦怎解?是吉是凶?”

  別駕全稱別駕從事史,相當於現在省監察局長秘書,為州刺史(現為州牧)身旁佐史。

  你說幽州現在的州牧是趙虞,徐大跟在公孫瓚身邊怎麽就成了別駕從事?
  那是因為,趙虞已經上書朝廷,舉薦公孫瓚去當並州牧。

  至於朝廷同意不同意,那就不關他們的事了,反正年後公孫瓚就要挪窩準備去並州上任。

  又因為這次拿下並州有徐大很大一部分的功勞,是他親自帶領使團前往並州賑災,並說服了並州上黨、太原、雁門等多郡太守共同推舉公孫瓚出任並州牧。

  所以,徐大歸來之後,公孫瓚立馬封他做了並州別駕從事史。

  徐大這升官速度可以說是坐飛機一樣快了,不過一年,就從一個小小謀士乾到了一州別駕。

  只是,這裡面的水分有多大大家都清楚,公孫瓚往並州這一去,一州之地上便有兩個州牧。

  因為原來的並州牧還沒被撤下去,這是袁昭的盟友,也是袁昭推舉過來的並州牧。

  若是朝廷那邊不同意,又派一個並州牧過來,興許三個州牧還能湊一桌打個鬥地主什麽的。

  說遠了說遠了,且說現在二人跟前這卦,徐大看得是眉頭直皺——吉凶難測!
  什麽意思呢?

  就是說,好壞各一半,事在人為。

  這卦象說出來,徐大自己都覺得自己很像城南門洞下兩個錢給算一卦的江湖騙子,說了和沒說沒什麽兩樣。

  公孫瓚:“.”

  行吧,那今年就多收點稅,以備不時之需好了。

  加稅?

  徐大委婉勸說:“照往年慣例收稅便已足夠,好不容易人心安定,冒然加稅,恐使人心渙散,動搖根基啊。”

  公孫瓚就是我不聽我不聽,準備好糧草馬匹以待大戰才是正經事!

  再說了,今年糧食不是還比往年多了五成嗎?

  我隻加一成而已,他們還剩下四成呢!
  “此事,就有勞別駕了。”衝徐大尊重的一抱拳,留下這麽一句話,公孫瓚便離開了。

  徐大仰天輕歎:“造孽啊~,你是只要一成,可這一層層剝削下去,今年百姓們好不容易多出來的五成,怕是都留不住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