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第162章 主觀能動性(求月票)
  第162章 主觀能動性(求月票)
  君梅年紀小小,沉穩初顯,第一次面對這麽多人,雖然有點緊張,但很快就恢復了鎮定,緩緩說道:
  “十五歲以下,五歲以上的兒童到我這邊報名,明日辰時便開始授課。”

  王有糧見狀,不甘示弱,忙跟著高聲喊道:“想去工廠那邊的來我這,人數不限,男女不限!”

  或許在村民們看來,主家的種種行為都令人費解,但想到食物和溫暖的羊絨衫,紛紛積極上前報名。

  工廠那邊工分最多,一下子就湧來很多人。

  直到呂蒙用親身經歷提醒眾人,打鐵可不是那麽輕松的,眾人盲目的激情這才回歸理性。

  女人們大多都選擇到徐二娘那邊做羊毛衫,因為可以待在有地龍,暖烘烘的屋子裡乾活。

  而且做衣裳比較輕松,更適合會做針線的她們。

  徐大郎那邊要的人也很快就招滿了,畢竟工分多,還是有優勢的。

  剩下一些人年紀稍大的不知道能幹什麽,徐月便安排他們跟阿三去挖泥做磚,準備用來搭炕,按照所做數量多少來計算工分。

  一時間,原本死氣沉沉的莊子,因為忙碌起來的人們,頓時變得活躍起來。

  人運動起來就會發熱,呼嘯的寒風似乎都沒有那麽凜冽了。

  莊裡婦女們跟著學仿羊毛,織毛衣,越學就越覺得毛衣好。

  其中幾個婦女經過多日觀察,覺得徐二娘應該比較好說話之後,便大著膽子來問她,她們能不能直接買毛線回家去自己織毛衣。

  一套毛衣弄下來要花200工分,孩子的便宜一些,150個工分一套。

  假如是一家三口,男的一天賺9個工分,女人一天賺6個工分,再加上兩人在掃盲班一人2個工分,一天總共能賺19個工分。

  莊子上一斤糧食五個工分,現在要乾活,吃的就多,再怎麽節約一天也要兩斤糧食10個工分,這麽算下來,一天存9分,200分得乾20多天。

  這還只是一個人,家裡另外一個大人也要20多天,孩子也要是半個月,等衣裳弄下來,這冬天都過去了,人也凍死了。

  可要是能便宜一點自己買羊毛回家晚上下課後自己織,兩三天就能織出一套來,家裡大人孩子都能早些時候穿上衣服。

  徐二娘聽了幾個婦人的計算,頗為詫異,沒想到她們居然還能發揮幼娘說的那什麽主觀能動性了。

  這當然是好事,說明掃盲班掃盲已經初見成效,這些婦女都知道怎麽算數了。

  還記得剛剛開始的時候,這些人連自己一天賺多少工分都算不齊。

  “很好,有進步,幼娘說,主動提出問題的人可以加分,我給你們三人一人多加五個工分。”徐二娘拿出計數本子,炭筆一揮,一人加五分。

  這可以換一斤糧食了,三個婦女面面相覷,又激動又不敢置信。

  畢竟在來找徐二娘的路上,她們可是做好了會被主家懲處的準備。

  沒想到,先前小小姐說的事居然是真的,只要勇敢提出問題,或者是幫助莊子上解決了問題,就能得到獎勵。

  不過賣羊毛的事二小姐還沒回應呢。

  三人高興之余,仍舊忐忑的看著徐二娘,等待她的回復。

  這事關乎羊毛的定價問題,徐二娘讓她們先回去幹活,她晚些時候再回復她們。

  問題能夠提出並被徐二娘表揚已經是意外之喜,三人也不敢再催促,看著計數木簽上新加上來的五個工分,歡歡喜喜回去繼續織毛衣。
    每個上工的人手裡都有一個木簽,用於計數,因為需要極精細的工具才能在小小木簽上刻字,杜絕了仿製的可能。

  而且還有總積分帳冊在各自管事手中,要是有人想耍小把戲,兩邊一對,就能揪出來。

  徐月推行木簽,也是為了督促這些人積極學習。

  你不識數,那管事的隨便給你加分減分你自己都無法分辨別出來。

  而且有了木簽,大家在新開的小賣部那邊就可以直接進行兌換,糧食、豆腐、衣物、木炭、陶瓷陶碗等生活必需用品。

  王大有那邊的工廠連瓷器玻璃都能做出來,順手再產一些比市面上普通陶器更加細膩的陶碗陶盆,不是問題。

  衣物也不止是羊絨衫,還有皮襖和麻衣。

  前段時間正是動物們長秋膘的時候,王氏帶領手下部曲小隊直接進山實戰演習了一個星期,收獲不小,皮毛等物處理好後直接做成衣服。

  至於剩下的肉,就給部曲小隊直接加餐了。

  吃不完的專門拿到煙房熏起來做臘肉。

  有需求就有生產動力,只要看著小賣部裡堆積得冒尖的糧食,還有溫暖的衣裳,村民們就乾勁十足。

  很快,本來就已經開拓好的四米寬道路就被莊民們一捶一捶夯實,不再是左凹一塊,右凸一塊的了。

  平平整整的大路,跑馬走車都十分順暢。

  在山坡上,漢子們在徐大郎的帶領下,砍回來許多老木頭,正在挖窯準備燒炭。

  莊裡一個叫石頭的小夥子做事麻利,乾活比其他人都勤快,也十分好學,徐大郎就給他一天算了十個工分,讓他當小隊長。

  前幾日大家還有點生疏,加上看到徐大郎那張冷酷的面容就害怕,是以每每到了燒炭這個重要環節,都不敢靠近去看。

  因為在這個時代,燒炭這種手藝活,一般是不會外傳,且不能讓外人看見的。

  他們以為這是徐家的獨門秘訣,更是謹慎。

  但今天石頭真的忍不住了,他太想知道,為什麽徐大郎燒出來的炭又結實又耐燒,還沒有煙。

  是以,在所有人都自覺退後避讓的時候,石頭硬著頭皮湊了上來。

  忙碌著檢查炭窯密封性的徐大郎回頭撇了他一眼,石頭頓時頭皮一麻。

  但還沒等他開口結實,徐大郎就已經招手讓他上前來幫忙。

  “你進去檢查一下裡面的擺放。”徐大郎吩咐道。

  石頭忙哎的應了一聲,鑽進留出來的窯口裡,仔細檢查裡面鏤空交疊壘放的木柴。

  從山上砍回來的樹木都被劈成了整整齊齊的條狀,而後交疊著鋪滿整個窯洞。

  石頭檢查了一下,沒有松動和坍塌,便又鑽了出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