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吾家阿囡》第17章 喜報比人早
  第17章 喜報比人早

  李學棟竟然被點到了府學,大家都沒想到。

  李金珠一直以為這縣學府學,是按照離家遠近分派的,李學棟和李小囡也不知道縣學和府學的分別,書上沒有,也沒聽人說過。

  李文華雖然不知道府學和縣學的分別,可他覺得府學更好,因為說起來,在平江城上學肯定比在昆山縣光彩麽!

  至於李金珠擔心的平江城吃穿用度貴費用大這事體,他不怎麽關心,他們家秀才公的用度,以後肯定是族裡公中出,公中的銅鈿,多點少點,他是無所謂的,他甚至覺得多點兒更好,他跟秀才公多親呢,差不多就是一家人。

  李金珠做了一路針線,愁了一路。

  憑著直覺,她覺得府學的課肯定比縣學難,別說府學,就是縣學裡,那些功課,學棟一個人能不能學下來,連學棟自己都不知道。

  萬一學不下來,讓人起了疑心,再扯出阿囡替考的事兒,那可不光是他們一家子的大罪,還要牽連不知道多少人!

  讓阿囡跟著去吧,這倆小的從小兒就沒正經乾過活,到現在,阿囡連燒鍋都燒不好,總是燒的火大一陣小一陣。

  再說了,上學耗心費神,阿囡自己要學,還要教學棟,再做家務,肯定要累壞的。

  讓學棟做家務吧,阿囡是打著照顧她哥哥的旗號跟在她哥哥身邊的,反倒讓她哥哥做家務照顧她,這事體可說不過去。

  她和老二老三得跟過去一個,老三毛毛糙糙,肯定不行,要麽老二,要麽自己。

  老二性子悶,從小兒起,凡事都聽她這個大阿姐的,聽慣了,沒自己拿過主意,小阿囡膽子太大,心氣兒又太高,什麽都敢想,老二又太疼她,讓老二跟過去,她不放心。

  自己跟過去,讓老二和老三留在家裡吧,她倆肯定鬥不過三堂伯。再說,家裡只有兩個人,那三十幾田肯定顧不過來,五口人分兩處,費用肯定比在一處多。

  都跟過去吧,在縣城還敢想想,到平江城,唉,平江城裡的東西太貴了,她們肯定住不起。

  唉,到家再看吧,先去問問高先生,能不能從府學挪回縣學,要是不能,再看看寬老太爺的意思。

  唉,這樁事體難就難在學棟上學的難處講不得!

  李小囡挨著大阿姐,看著她做針線,看著她發愁。

  照她原本的打算,是先到縣城,摸清楚情況,站穩了腳跟,再想辦法往平江城挪。

  可現在,一步直達平江城,她這心裡也是忽突忽突的沒底兒,沒底兒的事,她可不敢亂講話。

  ………………………………

  院試考完,那份大紅的新科生員名錄貼出來,抄往各州府的紅案也雞毛急遞發向各處。

  平江府離杭城也就三百多裡路,快馬急遞當天就到了。

  從平江城再到昆山縣,也就半天。

  黃縣尊收到平江府轉來的喜報,趕緊讓人敲鑼打鼓往李家和李氏族裡報喜。

  喜報報到小李莊,滿村茫然。

  正在田裡乾活的李銀珠聽到報喜的一聲喊,高興的腳下一滑,一頭栽在水田裡,被李玉珠一把拽起,李銀珠揮著滿胳膊滿手的泥漿,興奮的蹦著跳著,狂喊亂叫。

  李玉珠隻覺得兩腿發軟,挪到田梗邊,一屁股坐下,捂著臉哭一陣笑一陣。

  幾個報喜的一看這架勢,這兒肯定要不著報喜錢了,趕緊一個調頭,直奔李家集。

  三堂伯李文才看過一回喜報,根本不相信,這不可能!

  想要再看一遍時,報喜人已經舉著喜報,直奔李家集了。

  李文才跟在幾個報喜人後面,一口氣跑到李家集。

  整個李家集已經熱鬧的沸反盈天,祠堂前鞭炮響的震耳欲聾,喜慶的硝煙味兒從祠堂門口溢向四面八方。

  一群年青後生大呼小叫著,抬著一根根木頭送到祠堂門口。

  他們李家祠堂門口能豎一根旗杆了,一定得挑根極好的木頭。

  李文才呆站在熱鬧的人群中,好一會兒,慢慢轉過身,一步一步往回走。

  學棟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初識字的時候,三天記不住一個字,這樣的笨貨,他怎麽能考出秀才?
  這不可能!

  李文才越想越不可能,越想越氣憤難當,那樣的笨貨蠢貨病殃子,他憑什麽考出秀才!
  不可能!
  這絕對不可能!

  李文才越想越氣,越走越快。

  學棟那樣的蠢貨病殃子,他肯定考不出來!肯定不是他考的!肯定是別人替他考的……

  對!一定是這樣,是有人替他考的這個秀才!
  他那個妹妹!
  李文才猛的站住。

  他那個好吃懶做的妹妹,那個小囡兒,一定是她!
  那死妮子聰明得很,聽一遍就能背會,看一遍就能記住,一定是她替學棟考的這個秀才!
  肯定是這樣!
  李文才直著頭,連走帶跑,直奔回家。

  他要去告發!他要讓那個蠢貨病殃子,還有那一窩子死妮子死在大牢裡,死在流放的路上,死光死絕!
  李文才直衝回家,猛的推開迎上來的老伴兒,直衝進屋,拿出墨硯,呼呼磨了滿滿一硯墨,找出紙筆,坐下寫告發狀。

  幾個媳婦拿著針線,抱著孩子,站在婆婆身邊,和婆婆一起,伸長脖子看著在堂屋裡奮筆疾書的李文才,連幾個兒子孫子在內,一大家子一聲兒不敢響。

  那個病殃子成了秀才公了,她們這心裡,七上八下,害怕的厲害。

  大兒媳婦時不時瞄一眼和他四叔李學福並排站著的大兒子,暗暗盤算著,是不是這會兒就把兒子送到她大舅舅那兒避避,她家老大跟著他四叔五叔打那個病殃子,從小兒打到大。

  現在,病殃子成了秀才公了!
  這二三十年,李文才沒寫過超過三行的文章,這份告發狀,寫了一張又一張,一直寫到人靜前後,扔了兩大簍子字紙,總算寫好了。

  李文才舒了口氣,舉起來看看,一團一團塗黑的墨團太多了,又抄了一遍,仔細收好,這才歇下。

  第二天天還沒亮,李文才吃了碗鹹肉面,揣著告發狀,直奔縣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