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吾家阿囡》第283章 算計
  第283章 算計
  顧硯目送李小囡的大車離開,回頭看到周沈年出來,問道:“錄好了?”

  “是。”周沈年上前一步,將剛剛整理的東溪和李小囡的對話記錄遞給顧硯。

  顧硯掃了一遍,折起,叫過心腹小廝,吩咐他立刻遞進宮裡給太子。

  周沈年看著顧硯吩咐好,問道:“世子爺有什麽打算?”

  “陸家在京城主事之人是哪位?”顧硯沒答周沈年的話,反問了句。

  “是陸家二爺陸文泰。”

  “這個人怎麽樣?你和他打過照面嗎?交情如何?”顧硯接著問道。

  “有過幾面之緣,他專程設宴給我接過風,交情還算不上。這個人靈活機變,長袖善舞,讀書上頭倒是一般。”周沈年謹慎答道。

  “來了嗎?”顧硯用折扇往福蔭院晃了晃。

  “來了。”

  “嗯,你去找他一趟,東溪要收阿囡為徒,以及剛剛的事,問問他怎麽看,怎麽想。”顧硯吩咐道。

  “好。”周沈年心裡隱隱有幾分明悟,辭了顧硯,繞個圈去找陸文泰。

  顧硯騎上馬,思忖片刻,吩咐王貴:“去龐府問問龐大公子可在府中,我要去看望他。”

  “是。”王貴答應一聲,帶了幾個人縱馬直奔龐府。

  顧硯勒著馬,不急不慢的往龐府過去。

  龐大公子坐在木輪椅上,迎在後院門口,看著顧硯下馬過來,拱手欠身:“世子光臨,寒舍蓬蓽生輝。”

  “前兒看到你寫的幾篇文章,不但文辭俊秀,學問也是大有長進。”顧硯從龐明軒的兩條腿看上去。

  “沒有了案牘勞形,總算能沉下心讀讀書了,托世子的福。”龐明軒抬手往裡讓顧硯。

  “福蔭堂文會的事兒,你聽說了嗎?”顧硯看著小廝推著輪椅走起來,抖開折扇跟上。

  龐明軒回頭看了眼顧硯,頓了頓,點頭:“剛剛聽說。”

  “阿囡是個大而化之的性子,宋允要是隻挑她禮數疏忽的毛病,她不會放在心上,可宋允得寸進尺,挑剔起她兩個阿姐。”顧硯呵呵哂笑了幾聲,“阿囡幾個阿姐是她的逆鱗。我的逆鱗是阿囡。要不是阿囡極力勸阻,我的脾氣你是知道的。”

  龐明軒緊靠在輪椅背上,沒說話。

  顧硯也不說話了。

  沉默中走了七八步,龐明軒開口道:“家父讓我好好讀書是為了修身養性,我讀書長進了學問,心性上竟是寸步未進,還請世子爺見諒。”

  “就衝你這幾句話,你這心性就不是寸步未進。”顧硯露出微笑。

  “世子爺誇獎了,世子爺和從前大不一樣,都說睿親王府福澤深厚,確實如此。”龐明軒看了眼顧硯。

  睿親王府祖蔭深厚,江南更是睿親王府的福地,這是這一陣子他阿爹時不時就要感歎的話。確實如此。

  “那裡清淨,咱們到那裡說說話吧。”顧硯指著湖中亭子笑道。

  “好。”

  推著龐明軒的小廝將龐明軒推進湖中亭,垂手退到岸上。

  龐明軒看向顧硯。

  “這些年來,建樂城裡會文最頻繁的就數江南士子了,這其中,又以兩浙路士子最為同氣連枝。”顧硯看著湖中隨風搖曳的荷花荷葉。

  龐明軒微露驚訝。

  “在建樂城的兩浙路士子,每個月都能從會館領到些銀子,逢年過節有江南土儀,冬天有炭錢,夏天有買冰的錢,日子好過得很。”顧硯接著道。

  “六部裡的江南籍官員也比其他人寬裕。”龐明軒有點明了顧硯的來意了。
    “若只是作養文氣,倒也沒什麽。”顧硯拖著尾音,看向龐明軒。

  “我聽家父說起過這位東溪先生,說是在江南文壇人望極高。”龐明軒也看著顧硯。

  “聽說禮部在議重開高蹈丘園(高蹈:隱士,丘園:家鄉。就是舉薦隱士高人)科,要舉薦宋允入仕。”顧硯慢慢搖著折扇。

  “世子爺有什麽打算?”龐明軒沉默片刻,問道。

  “人望二字最難,我打算試試。”顧硯收了折扇。

  “世子爺放心。”龐明軒欠身致意。

  “睿親王府福澤深厚,龐家也一樣祖蔭厚重,余澤綿長。大公子經此大變,這份長進不亞於我。恭喜。”顧硯微微頷首。

  “世子爺過獎了。”龐明軒苦笑歎氣。

  “不必送。”顧硯大步而去。

  ……………………

  宮內,資善堂裡。

  太子指著顧硯送過來的那幾張紙,笑道:“這小丫頭脾氣不小。”

  “宋允不該惡語指責她阿姐。”顧硯笑道。

  “宋允真想收李姑娘入門下?你當眾挑明,有什麽打算?”太子看著最後幾行。

  “江南那些絲綢行會為了少交稅款,大肆交接賄賂官吏士子,這些年更是和宋允這樣的人呼應勾結,往朝廷的手越伸越長。”顧硯神情嚴肅起來。

  太子眉頭微蹙,嗯了一聲。

  “宋允這樣的人,要是處置起來,最難的就是他這份聲望。”顧硯道。

  “你打算用他想收李姑娘入門下這件事?怎麽用?”太子眉頭舒開。

  “讓他和阿囡對面論一論。”顧硯一臉笑。

  “這是太宗時候雲琅閣學士對陣翰林院的招數?”太子笑出來,“就怕李姑娘敵不過宋允。”

  “阿囡牙尖嘴利得很。”顧硯笑道。

  太子重新拿起那幾張紙,思忖片刻,笑道:“牙尖嘴利倒在其次,拿王相夫人類比,李姑娘這份不拘一格的機變難得,你真覺得行?”

  顧硯點頭。

  太子掂量片刻,點頭,“就算不敵,宋允鬥嘴贏了一位小姑娘,也不是什麽得臉的事,李姑娘真要是敗下陣,你真讓她拜入宋允門下?”

  “那要宋允說的阿囡心服口服,阿囡自己願意了才行不是。”顧硯攤手。

  “也是。”太子想著李小囡那副無知無懼的樣子,失笑。

  想讓那個小丫頭心服口服,那可是太不容易了。

  “到時候,能不能請王相做個壓個陣腳?”顧硯笑問。

  “最好不過。要是李姑娘敵不過,又不肯拜入宋允門下,你就請王相教導李姑娘。”太子想了想道。

  “是。”顧硯笑應。

   有一回,和豆閑扯,說沒什麽人參考閑的文,豆說那是因為你一點腦洞都麽有。

    這話非常準確正確,閑文裡人物情節都是來源於閑看過的書,見過的人,經過的事。把從書中看到的,見過的,東一塊西一塊的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