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之我要衝浪》第509章 持續輸出
  第509章 持續輸出
  甄子丹是靠《葉問》成為巨星的。

  此前所謂的巨星,都是宣發上的手法,湊數用的。他84年入行,混的不溫不火,觀眾的印象就是:哦,打的不錯!
  《葉問》的時候他已經45歲了,一個演員能在這個年齡段更上一層樓,那簡直是天時地利人和。

  成龍、李連傑打不動了,功夫片沒落,港圈勢微,急需一個人來挑大梁,自然落在還能打得動的甄子丹身上。

  而且《葉問》本身水準不錯,在沒怎麽宣發的情況下,內地拿了9千萬票房,香港拿了2千多萬,當年被稱作“黑馬”。一共出了四部,是很成功的系列電影,也造就了一些梗:

  “我要打十個!”

  “嘗試切他中路!”

  演員基本沒啥變化,隻把林家棟換成了張頌文,演那個翻譯官。

  張頌文是廣東人,大器晚成,混了好多好多年,開過個人表演工作室,教過林志玲、李菲兒、鍾漢良、田亮等等,近些年才走紅,最新的戲叫《狂飆》。

  他現在還是混的階段,被上帝之手欽點出演,受寵若驚,賣足了力氣,呈現了與林家棟截然不同的另一種風格。

  臨時休息所。

  電影已經放上了。

  徐春華很小就出來打工,少年歡樂是缺失的,有看電影的工夫不如多掙點錢。但現在也沒事乾,有一搭沒一搭的瞅兩眼,瞅著瞅著就把身子調正,一本正經的看了起來。

  “哈哈哈!”

  “哇!”

  “這不是樊少皇麽?”

  “樊少皇是誰?”

  “虛竹!”

  “哦哦,他不拍電視劇了?”

  港片的一大特色,就是不管什麽類型,都喜歡往裡加點喜劇元素。《葉問》有很多輕巧的段子設計,讓人忍不住一樂,當然最精彩的還是功夫。

  與樊少皇比武堪稱經典。

  樊少皇打的翻子拳,大開大合,力道凶猛,甄子丹打的詠春,緊密靈活,攻守兼備,充分顯示了“南拳北腿”的特點。

  徐春華看的非常過癮,功夫嘛,哪個男人不愛。

  《葉問》前面講佛山武館街,然後日寇過來了,氣氛急轉直下,又到了喜聞樂見的打鬼子環節。

  “臥槽!”

  “小鬼子不講武德!”

  “乾啊!”

  那麽大一個銀幕戳著,想不看都不行,大家隨著情節推進,很敬業的在每個節奏點上表達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小鬼子不守承諾,開槍殺人的時候……

  都不如馬保國有武德。

  馬保國有一說一,嘴硬,抗揍,不訛人。

  雖然外面下著冷雨,場館內沒有床鋪,還有未知的火車與回家之路,但起碼在這一個多小時之內,眾人暫且忽略了現實,沉浸在那造夢機器的光影之中。

  100分鍾左右的電影很快結束了,當工作人員拆卸設備的時候,大家仿佛才緩過神,又變得各自忙碌,各自呆滯。

  但人是有觀影情緒的。

  剛看過一部電影,不可能從腦中瞬間剔除,跟無事發生一樣。

  “……”

  徐春華躺在被褥上,閉上眼,又睜開,發現自己有點難進入之前的思鄉情緒,大腦好像有些興奮,某些畫面不自覺的在腦中閃回。

  附近的人在翻身,遠處傳來咳嗽聲和竊竊私語,以及細細碎碎的揉塑料袋聲。這裡有個半大孩子,每到晚上必哭,今夜卻也沒有聽見。

  徐春華躺著躺著,都快睡著了,忽然有人咕噥了一句,像是說夢話一樣。

  “艸,牛逼!”
    …………

  “出乎意料,效果不錯!”

  “群眾的情緒明顯放松了一些,我建議保持下去。每天至少放映一部,多選喜劇片,不要苦大仇深的。”

  “唉,沒想到還挺管用的。”

  臨時指揮部內,氣氛也輕松了些,電影試水成功,立即執行下去,同時另一份申請也被擺到桌面。

  這次領導們的意見比較溫和。

  “99集團到底是幹什麽?他們不是做互聯網的麽,怎麽連宣傳工作也如此精通?”

  “你那是老腦筋了,現在互聯網可是非常重要的輿論陣地。”

  “對對,他們那個社區我還上去過,很熱鬧的。”

  “我同意這個提案,並且一定要快!”

  “我也同意!”

  “我保留意見!”

  ……

  政府機器運轉起來,效率杠杠的。

  第二天中午,當地的工廠老板們就被請了過來,針對工人信息做了一份小調查,主要問老家在哪兒,怎麽聯系等等。

  為什麽不直接問滯留群眾呢?

  因為要保密。

  “他老家湖南的,家裡一共7個孩子,我早就勸他別走了,肯定沒車。不聽我的,現在還等著呢。”

  “你確定他在火車站?”

  “確定,昨天還打電話呢。”

  “好,這個好!”

  工作人員趕緊記錄,湖南那邊雪災嚴重,屬於典型家屬。老板有清楚的,有不清楚的,沒關系,知道幾個算幾個。

  與此同時。

  街道也在做志願者和居民的工作。

  “現在的情況你們都了解,安撫好群眾情緒是頭等大事,我們正在發起一項號召,希望伱們做些吃的喝的,簡單點就行,然後送到群眾手裡。”

  “我們願意幫忙,但做什麽呢?”

  “熱熱乎乎的就行啊,大冷天吃點熱食才有力氣。我們能夠保障物資供應,但來自於你們的關心,那種感覺又不一樣。哎對了,包餃子!包餃子最合適,也方便!”

  “我們不會包餃子啊,湯圓行不行?”

  “也行也行!”

  廣州人過年不吃餃子,但平時也吃,廣式早茶裡就有很多餃子。這家人不會包,只能說明是這家人的問題。

  …………

  廣州忙的熱火朝天。

  湖南那邊,麥窩快遞也在一直運送物資,郴州最嚴重。

  眨眼到了2月1日,又一列車隊整裝待發,準備送物資去郴州。不過這次有些小小的不同,除了常規物資外,還多了200台收音機。

  以及一小隊央視的記者。

  (冇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