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之我要衝浪》第293章 是好幾頭爛蒜啊
  第293章 是好幾頭爛蒜啊

  2004年,國內沒有視頻門戶網站的概念,只有地方性的小網站。

  盧正雨廝混在一個叫“三杯水DV文化網”的地方,一個專注於DV文化分享交流的網站,本想把《無間道》傳到那裡,但看了潘潘取得的成功以及創作者激勵計劃,果斷發在了麥窩上。

  名字很普通,就是“翻拍《無間道》”。

  上傳之後,一直顯示審核中,就忙別的去了。

  約莫過了一晚上,第二天再看時,剛登上社區,“滴滴滴”的消息提示音追魂奪命一般,直衝盧正雨的腦殼。

  “怎麽了這是?”

  他點開信箱,一個大大的數字:3752條!
  最上面是官方發來的:

  “您的作品已通過審核!”

  “您的作品獲得了首頁推薦!”

  “恭喜您獲得1000位粉絲,達到申請激勵計劃的標準!”

  “麥窩邀請您加入創作者激勵計劃,詳情點擊……”

  下面,則是網友的點讚、評論、收藏信息,以及少量的打賞。

  盧正雨有點懵,先看推薦位,果然,一個震驚體標題“史上最強翻拍《無間道》”掛在首頁。

  點擊量5萬+!

  所謂翻拍,就是按照原片的劇情、走位、運鏡等等,原封不動的照抄一遍。從某種意義上說,算不得原創,但這東西只是幾個大學生用數碼相機鼓搗出來的,創作的因素還是高一些。

  此時,幾個舍友也湊過來。

  “臥槽,牛逼啊!”

  “哎哎,我們是不是要紅了?”

  “又漲了又漲了,3千多粉絲了!”

  “不是說給錢麽?快看看快看看!”

  對這幫年輕人而言,熱情與夢想無比重要,但錢也能激勵人心。盧正雨加了一個編輯的好友,對方詳細介紹了一下簽約後的待遇和要求。

  別的都沒什麽,唯有一點,盧正雨問:“我可能沒辦法按照你們的要求定期發布作品。”

  “沒關系,我們針對不同類型的創作者會給予不同的條件,考慮到您是學生,視頻又是費工夫的活,暫不做硬性的數量要求,但有問題要及時與我們溝通,創作上有什麽困難我們也可以幫忙。”

  “那就沒別的了,我願意簽!”

  於是介紹合同流程雲雲,末了編輯又來一句:“我們正在籌拍一部短片,覺得您在這方面很有潛力,想邀請您在暑假期間來京參與拍攝……”

  “我願意!我願意去!”

  這次沒等對方打完字,盧正雨就忙不迭答應,年輕人嘛,很少有能拒絕拍戲的。

  初步談完,切斷了聯系,盧正雨恍恍惚惚,仿佛做了場大夢,我就是個普通的大二學生,怎麽一下子就要“火”了?

  …………

  北電附近,網吧。

  影視廣告導演專業的大三學生肖央,看完了盧正雨的翻拍《無間道》,咧了咧嘴道:“只能說有點意思,忒糙!”

  朋友道:“哪比得了你啊,你可是專業的。”

  “哎,我可不是瞧不起他,我是客觀評價。看他這手活兒,就知道是業余選手,但創意不錯,也算難得。”

  “那伱不拍一個?肯定比他強啊,讓大家見識見識專業水準。”

  “我?算了算了,沒那工夫。”

  “別介啊!”

  朋友打開一個頁面,道:“你看,這哥們都被選進短片劇組了,你不想試試?人家是大企業,不管拍短片還是拍廣告,都是你上升的機會。”

  “這……”

  肖央心動了。

  後世很多人以為他是學表演的,並不,他是中央美院附中畢業,正經學美術的,現在學導演。

  雖然還是個學生,但已經接了不少活兒,畢業後更是小有名氣,還給動感地帶拍過廣告。

  期間他認識了一位客戶,叫王太利,二人興趣相投,很快成了朋友,在2007年的時候,湊了點錢,拍了一部6分鍾的搞笑短片《男藝伎回憶錄》,發在了貓撲上。

  起了個“筷子兄弟”的組合名。

  再後來便是《老男孩》了,一炮而紅。

  所以追溯源頭,肖央也算是網絡紅人出身,常年混跡各大論壇,麥窩也經常去。
    “你還有不少舊作呢,挑一個傳上去,先看看怎麽樣,又不少塊肉!”朋友又道。

  “這倒是可以……”

  肖央一琢磨,自己也沒啥損失,弄好了還能當敲門磚,跟麥窩搭上關系。

  乾得過啊!

  …………

  上海郊區,三層小樓。

  一樓是個工作室,兩張巨大的辦公桌,擺著兩台電腦,還有巨大的音箱和長長的話筒。地上堆滿了郵遞用的大小箱子,裡面裝的是準備快遞走的音像設備。

  30歲的胡戈已經在上海混了4年,工作是賣音像設備,以及錄音、混音、作曲之類。

  但他的大學在華中理工大學,自動控制系儀表及檢測技術專業,音樂純屬自學成才。

  如今,他是國內電腦音頻圈響當當的角色,有自己的個人站,經常寫一些電腦音樂教程,發布最新的音頻技術,張亞東都是這個網站的常客。

  明年,胡戈會因為一個饅頭火爆互聯網。

  此刻,他僅僅是位懷才不遇的在野青年,也剛看完了翻拍《無間道》,得出與肖央同樣的評價:“忒糙!”

  在技術層面上,盧正雨被鄙視的體無完膚,這很正常。

  胡戈撓了撓臉頰,翻出自己的一部遊戲之作《蚊子蚊子我在這兒》,發到了麥窩上。

  這是通過電腦音頻技術,用自己的聲音模擬各種樂器伴奏,自己寫詞、作曲、編曲,弄的一首歌。

  沒錯,他最早不是做視頻的,而是做音頻的。

  饅頭正是他第一個視頻作品。

  …………

  湖北。

  二汽某企業員工聶海洋搓著下巴,看著麥窩的激勵計劃。

  第一,他想著掙點零花錢;第二,他相信自己能掙點零花錢,因為麥窩搞小說的不多;第三,他被潘潘激勵到了。

  一個平凡的小胖妹,又上央視又百萬簽約,現在粉絲都破100萬了!

  自己怎麽不行?當然行,他有豐富的文筆和幽默感。

  於是乎,幾乎不假思索的,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光武帝劉秀。

  打開個人日志,在線寫,連標題都是:“我的網戀女友,竟然是個做小姐的(在線寫~~)”

  光武帝劉秀,這個筆名可能不太知道。

  後來他還有一個筆名,叫趙趕驢,代表作《和美女同事的電梯一夜》。

  …………

  長沙理工大學。

  易振興是麥窩的老粉了,混過語音聊天室,傳過翻唱歌曲,為女神大賽通宵奮戰,身披校園天使光環,在社區不大不小是個名人。

  激勵計劃一出來,他就怦然心動。

  看了一些人的作品後,更是癢癢的不得了,總想著自己能創作什麽呢?

  今日忽地突發靈感,對了!我愛玩遊戲,我把自己玩遊戲的畫面錄下來,再配上音,這東西不算複雜,也有創意……

  “啪!”

  尚且有頭髮的易振興一拍大腿,就這麽乾!

  …………

  姚遠開始當然不知道,但有本事的人就是光彩奪目,他們的作品很快受到關注,然後簽約,簽約就曉得真實身份了。

  他一瞧,盧正雨、肖央、胡戈……謔,幾頭爛蒜!
  這幾頭人類,不算什麽大人物,但在互聯網發展史上卻也留下過一筆,是草根創作者的代表。

  這下可以的,他不用擔心激勵計劃沒有人才,內容空洞,還得自己找人做作品填充了。但引導還是要引導,否則沒有影響力。

  就像非典時期的《少年》,如果沒有疫情,這歌絕不會這麽火。

  “影響力,那就得碰瓷啊!”

  姚遠翻了翻日歷,又找找各類紀念日、周年,看有什麽能利用的。

  “紀念日,周年,周年……喲,還真有!”

  (最近回爸爸媽媽家過節,事情多,更新不穩定,今天一章……)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