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儒道至聖》第2818章 《始皇頌》
  第2818章 《始皇頌》

  那些對詩詞研究不深的半聖化身,只是覺得這四句氣象宏大。

  少數幾個半聖化身,竟然沉浸在詩詞的意境之中,細細品位,全然忘了現在雙方在戰鬥。

  隨著方運書寫,每一個字都仿佛在有人念誦,古風昂然,聲傳千裡。

  憑借沙之舟的強大防護能力,方運無視外界攻擊,繼續安心書寫。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這是在繼續稱讚秦始皇乃天命之子,天生英明決斷,雄才大略,駕馭當世所有英才為己用。收納天下的兵器,鑄造了鼎鼎大名的十二金人,而函谷關大開,聖元大陸的東西貫通。

  南到會稽山,北方到琅琊台,都銘刻著秦始皇的豐功偉績,遙遙展望,南北皆在秦國統治之下,至此,四方歸一,六合澄清。

  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召集七十萬民夫,修建萬裡長征,又在驪山之中建造秦始皇陵,讓兵馬俑保護他的陵墓。

  最後,方運一口氣寫完全詩。

  尚采不死藥,茫然心不哀。

  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
  鬐鬣蔽青天,隻為睹蓬萊!
  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無懼化寒灰!
  全詩可以分為三部分。開始是秦始皇征戰天下。

  第二部分,是秦始皇稱帝之後,建造長城與秦始皇陵,甚至還派遣徐福率軍出海去采不死神藥,雖然沒有方向,前路迷茫,卻始終沒有絕望。

  出海的大軍不畏艱險,不斷獵殺海妖,甚至還遇到無比龐大的鯨妖,那鯨妖之大,僅僅頭部就如同山峰,而魚鰭張開,遮住青天,掀起的海浪如天雲連綿,呼吸的聲音似雷霆滾滾。

  哪怕如此危險,出海秦軍也沒有退縮,隻為一見傳說中的海外聖山。

  結果,徐福率軍出海後,一去不歸,杳無音訊。

  全詩的結局,秦始皇等不來不死神藥,葬於葬於驪山下,但他終究是人族第一的始皇帝,絲毫不懼死亡,因為這天地中,他的英名永存!(注1)

  整首詩方運寫得太快,等眾聖化身意識到這首詩恐怕威力遠超想象,已經晚了。

  最後,方運在全詩之上書寫三個字。

  始皇頌。

  詩成,萬裡海疆震蕩。

  因為是曠古絕今的五連詩,所以形成五層連詩寶光。

  第一首詩在詠誦秦民。

  第二首詩在堅守玉門關。

  第三首詩是開疆擴土出塞征伐。

  第四首詩則是以李廣為主,展現歷代名將的英姿。

  第五首的《始皇頌》,則與第一首《詠秦民》遙相呼應,形成一個完美的循環。

  正是普通百姓的努力、守城將士的努力、出征大軍的努力、名將們的努力,才讓秦始皇能夠虎視何雄哉,能夠揮劍決浮雲,能夠大略駕群才,最後甚至敢與天鬥,去獲取傳說中的不死神藥。

  這五首詩,以長城為紐帶,跨越萬古,幾乎詠遍影響人族戰爭最重要的成員。

  百姓是帝王的根基,而優秀的帝王則能帶領國家橫掃六合,劍滅諸敵!

  眾多水族戰魂、古妖戰魂和妖蠻半聖化身眼前恍惚,他們三族都是萬界之主,本能地感受到這首詩蘊含的大氣概。

  在他們心中,這首詩詠誦的不是人族的帝王,詠誦的是水族龍帝,是古妖祖帝,是妖蠻祖神。

  五連寶光形成後,其余寶光陸續閃爍。

  因為是第一次成詩,形成首本寶光和原作寶光。

  因為方運融入聖血,有聖血寶光。

  因為可以傳授給他人,形成傳世寶光。

  因為有墨女的墨汁,形成墨女寶光。

  有硯龜力量的加持,形成硯龜寶光。

  有筆老的增強,形成筆老寶光。

  子夏筆的寶光,龍血墨的寶光,書法的寶光……

  方運文宮深處,隱藏的氣息徐徐凝聚,最後凝聚為一卷半透明的秦始皇泰山封禪書!
  當年方運遭遇月樹神罰,秦皇封禪書相助,但余力未散,沉積在文宮之中。

  半透明的封禪書一展,化為當年秦始皇在泰山封禪的影像,投入《秦始皇頌》的詩頁之中。

  就見詩頁之上,竟然出現整座聖元大陸的地形圖!
  天下之力,聚於此詩!
  這首戰詩本來就詩成二境,現在強行晉升為三境喚聖。

  隨後,文宮蟠龍突然仰天一吼,化作流光,投入詩頁之中,旋即回返,繼續大睡。

  就見詩頁之中,有一條金龍在徐徐遊動,那金龍明明極小,但遙遙看去,它卻仿佛在另一個世界,比一座星球都更加龐大。

  詩詠君王,非帝王詩,卻有騰龍相。

  在騰龍之力的加持下,這首詩再升一境,晉升為四境聖魂。

  在寶光快速形成的同時,家國天下的學海中,大量的文心魚跳了出來,形成魚群,不管不顧躍入詩頁之中。而文宮之中,文心燈火大放光明,力量融入詩頁。

  聖頁的作用很弱,但卻有一個很大的作用,那就是讓一些寶光的數量翻倍。

  於是,當最後的聖頁寶光形成後,整首詩的寶光,已經超過三十層!

  就見那張詩頁被無形的力量撐大,寶光之內,仿佛藏著一頭半聖凶物。

  當聖頁、墨女、硯龜和筆老的四重寶光出現後,一聲清脆悠揚的聲音自詩頁中發出。

  詩詞異象,金聲玉振。

  聽到這個聲音,所有妖蠻半聖化身面色微變,他們太清楚金聲玉振的力量,能讓一首詩轉化為十首,哪怕自己再強,恐怕也無法承受如此。

  與此同時,許久沒有發威的詩鼎輕鳴,就見天空之上,多出一位形貌與墨女無比相似的女子,身穿紅衣,長發如瀑,正在為方運研墨掌燈,挑弄香爐。

  詩詞異象,紅袖添香。

  半聖化身們的面色再變。

  紅袖添香在大儒之下的作用其實並不強,比如能讓大學士戰詩提升到大儒層次。

  大儒之上,沒有什麽文宗文豪戰詩,文宗文豪也位於大儒之列。

  大儒之上,是聖詩!

  聖詩與大儒戰詩相隔如天淵,紅袖添香也無法將大儒戰詩完全變成聖詩,可只要讓大儒戰詩擁有聖詩的性質,那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

   注1:原詩其實是李白借秦始皇抨擊唐玄宗,雖然也稱讚秦始皇和唐玄宗的功勞,但主要是抨擊唐玄宗勞民傷財,禍國殃民。

    所以,我把“茫然使心哀”改為“茫然心不哀”,把“何由睹蓬萊”改為“隻為睹蓬萊”,把“金棺葬寒灰”改為“無懼化寒灰”。去掉抨擊的意思,稱讚秦始皇縱然失敗,也無法抹殺他身為一代帝王的豐功偉績和雄才大略。

    另外說幾句,功是功,過是過,雖然在歷史上秦始皇的名聲一直不好,但隨著歷史發展,現在有學識的人都認定秦始皇是功勞遠遠大於過失。

    所以,因為年代太近,我們評論少數前人功過反而容易被蒙蔽,只有禁得起歷史考驗的英雄,才真正不朽。

    至少,秦始皇比唐玄宗更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