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儒道至聖》第2593章 孔聖不怒,孔門不開
  第2593章 孔聖不怒,孔門不開
  孔斯源道:“方運在兩界鏖戰時,為景國一己之私,禍亂聖道,獨壓諸家,豈是毫無罪過?”

  “那我倒想問問,是雜家聖道鎮封在先,還是方運反擊在後?按照諸位的道理,只有雜家可以懲罰方運,不準方運反擊?我看啊,儒家之禍,根在雜家!若不是雜家酣然出手,方運便不會書寫那什麽《政治學》,儒家也不會遭這無妄之災!所以,儒家應該向雜家宣戰!”

  “英年你這話好沒道理!雜家與方運相爭,並未禍及孔家,是方運開立聖道後,我孔家才會受到波及。”

  雲駱借口道:“對。以老夫之見,孔家應該向方運施壓,要求方運將政道並入儒家,將《政治學》歸入儒家經典之中,以全儒家聖道!”

  孔家眾人眼前一亮,這是個極好的主意。

  雲駱見眾人心動,趁熱打鐵道:“我與諸位一樣,都已經能背誦有關孔聖的經典,無論是《春秋》《論語》還是《孔子家語》等作品,都有大量孔聖論政的內容。所以,政事,永遠是儒家的一部分。任何將政道剝離儒家聖道的行為,都是向全天下儒家弟子宣戰!試問一句,若儒家無聖道,那儒家以何治天下?”

  大量的孔家人為之色變。

  雲駱戳中了儒家讀書人的要害。

  在人族根深蒂固的觀念中,各國就是要靠儒家的種種思想治理天下,如果這一點被廢除,那儒家將再也無法插手各國政事,各國也不用再用儒家的手段。

  那也就意味著,各國極可能會拋棄儒家聖道!
  “當年慶國開國,那位從龍名相曾言,半部《論語》治天下,引得各方效仿。那麽,政道自立,儒家何去何從?我儒家聖道,會不會成為無水之源?”

  眾多孔家人面露駭然之色,雲駱的話雖然聳人聽聞,十分極端,但卻有一定的道理。

  哪知孔英年卻突然道:“這個問題,在下正好剛問過方虛聖。”

  “哦?”

  眾多人扭頭看向孔英年,沒想到孔英年竟然早就跟方運為此事聯絡。

  孔英年笑道:“一開始,方運隻回了一句話。”

  “他說了什麽?”雲駱沉著臉問。

  “為何孔聖聖威浩蕩,獨鎮十方,卻不自立為君?”孔英年複述方運的話。

  眾人先是一愣,略一思考,便明白個七七八八。

  孔聖封聖前,的確執著於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如果給孔聖機會,那麽孔聖的確有可能自立一國,用自己的理念來治理國家。

  但是,孔子封聖後,則情況大為不同,在眾聖眼裡,一國一地,不過爾爾。

  孔英年道:“按照我的理解,方運在說,孔聖眼裡,本就沒有政道,他追求的是政道之上的至高之道,區區政道,還不能成為儒家本源。”

  雲駱道:“那為何孔聖屢屢提及政事?”

  孔英年道:“我也問過方虛聖,方虛聖說,如果仔細看《論語》,就會發現,孔聖雖有實乾之才和經歷,但在《論語》中,他並沒有說一些具體為官之道,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眾人立刻回憶《論語》的內容,發現還真如方運所說,《論語》中有許多孔聖論證的內容,但基本都是大而化之,以禮、仁、義等等來談及,最多是稱讚一些弟子在哪方面做得好,並不涉及細處。

  孔英年道:“我對方虛聖說,的確是這樣。方虛聖就說了,如果認為儒家是為官之道,那就是看輕儒家,也是在侮辱儒家。儒家,有一部分的確與政治有關,但那不是政治學!而是,政治思想!方虛聖說,所謂政治思想,就是政治的觀念,政治的看法,而不是政治的學問。政治的學問,才是具體的手段。就如同,墨家思想是墨家思想,但墨家技術卻是工家技術。”

  眾人恍然大悟,暗道方運厲害。

  雲駱冷聲道:“方運的《政治學》已經在文榜公開,文位較高的讀書人都能直接翻閱,這本書的開頭就在否定儒家,認為人族應當拋棄禮、仁、德、義和善!”

  孔英年卻道:“不不不,方虛聖在後面說的很明白,不是個人要拋棄禮、仁、德、義和善,不是人族要拋,甚至也不是君主和官員要拋棄,而是國家這個集體,或者說,治理國家的手段,不能被禮、仁、德、義和善所束縛。方運還列舉來很多各界族群的事,凡是善良族群與強盜族群發生衝突,吃大虧的往往是善良族群。所以,政治作為一門學問,在管理國民與處理對外關系等事項上,應以國民和國家利益為標準衡量,而不是遵循難以作為標準的禮、仁、德、義和善。”

  “另外,開篇那幾段話,只是在批判雜家或部分官員,他們不僅不顧禮、仁、德、義和善,也不顧國民利益和人族利益,他們才是違背了儒家聖道。方虛聖還在後面明確地說,《政治學》,便是以孔聖的政治思想為指導論述,但是,在孔聖思想的基礎上,又有一定的創新。這等於說,政道源自儒家聖道!諸位應該明白這其中的意義是什麽。”

  孔家眾人一聽,神色都慢慢變得輕松。

  人族聖道,總歸是要追根溯源。

  目前來看,《政治學》以後必然會成為政道的聖道經典,是一切政道學問的基礎。

  既然書中明確政道源自儒家聖道,明確是以孔聖的政治思想為指導,那就意味著,各國還是沒法拋開孔家和孔子。

  雖然後面的“創新”有些春秋筆法,實際上很多政道內容跟孔聖儒家無關,但儒家不在乎這個,更在乎的是名分!
  只要名分在,除非以後政道讀書人推翻《政治學》,否則政道永遠不可能毀滅儒家聖道。

  眾人這才明白為何儒家聖道減少卻沒有像雜家那樣瀕臨崩潰。

  孔英年微笑道:“我知道此次族會開得有些倉促,很多人沒來得及看全書,我看不如這樣,等明天《政治學》正式刊發,諸位學習之後,再度召開族會,如何?”

  雲駱頓覺不妙,那政治學乃是新的學說,又是聖道初立,最能吸引人,而且裡面的內容非常扎實,一旦孔家人讀完全書,必然會認可政治學。

  “諸位,若是待明天《政治學》遍地刊發售賣,我儒家再動手,已經來不及了!”

  孔府大殿,陷入短暫的沉默,眾人還在猶豫。

  這時候,那睡覺的孔家家主突然張開眼睛,緩緩開口。

  “孔聖不怒,孔門不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