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儒道至聖》第200章 孔城
  第200章 孔城
  方運不解奴奴為什麽這麽做,把手攤開遞到奴奴的面前,奴奴把那束毛放到方運的手心,然後用小嘴拱、用爪子推,讓方運握緊。

  方運不由得想起當日寫《石中箭》時候奴奴的那口血,握住這束狐毛。

  奴奴愉快地笑起來,仰著頭,嚶嚶地叫著,好像在叮囑方運:要拿好喔!
  “我會收好的。”方運說完,低頭吹了吹奴奴咬掉毛的地方,又輕輕揉了揉。

  奴奴咧著粉紅的小嘴笑起來,一副幸福的小模樣,好像被方運這麽一吹一揉就不疼了。

  辭別家人,方運上了馬車,前往李文鷹在玉海城的府邸。

  一路上,方運把奴奴的毛系好,放入含湖貝中。他把能帶的東西都放入含湖貝裡,甚至還帶了一些行軍用的乾糧和醃肉,放一個月也不會壞,只是味道不怎麽樣。

  把含湖貝放好,方運拿出那塊血滴獸皮,不知道為什麽,這東西放不到含湖貝裡。

  “李繁銘說這三滴血很可能是聖血,那就不奇怪了。含湖貝還容納不了這些東西,起碼要飲江貝才行,或者有能掩蓋聖血力量的容器。”

  方運把血滴獸皮放到衣服內側的口袋,然後從含湖貝裡拿出一本《荀子》,慢慢地輕聲朗讀。

  儒家一位聖人和六亞聖的經典蘊含至理,甚至可以說指明了封聖的道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方運一直堅持有時間就讀。

  此刻方運的秀才才氣已經達到十寸高,不經聖廟突破,靠自己的力量成為聖前舉人千難萬難,孔子聖隕後再也沒人能做到。所以方運也不急,每天除了練琴、作畫、學兵法和作經義策論,反反覆複讀七位聖人的著作,讓才氣、文宮和文膽更加凝練,避免根基不牢。

  到了李文鷹的府邸,方運還沒等下車,就聞到一股奇異的香味,和書香墨香有些相似,但更加雅致。

  走下車,方運看到李府的門開著,李文鷹一身青衫站在院中,口中正低聲背誦《論語》。每說出一個字,那字音就化為異香向四面八方散開。

  “誦讀經典,滿口生香。恭喜李大人即將邁進大儒之列。”方運邊走邊笑著祝賀。

  李文鷹轉過身,兩道劍眉格外醒目,一股寶劍在鞘引而不發的氣勢躍然眼前,連天地都暗了三分。

  他淡然一笑,道:“這還要歸功你的《陋室銘》,都準備妥當了?”

  “是。”方運道。

  “與我共乘青雲,前去孔城。”

  李文鷹腳下浮現一片白雲,方運走過去,小心翼翼踩上去,上面軟綿綿的像棉花,踩實了以後如踩在地面一樣,沒有什麽不適。

  方運站在李文鷹身側,落後半個身位。

  白雲緩緩升起,方運立刻感到有一股無形的牆壁護住自己,讓自己不至於掉下去。

  方運抬頭向下看,就見附近的許多人抬頭望過來,尤其是那些小孩子,興奮地拍手叫著。

  白雲直上青天,向聖院的方向飛去。

  方運看著前方萬裡晴空,遠處無盡碧海,還有下面的樹林田野,心中舒暢。

  李文鷹道:“想必你已看完我的聖墟遊記,可有什麽感想?”

  “大人果決勇武,只是有些人可惜了。”方運道。

  “那就是聖墟,是人族和妖族的另一個戰場,也是每一個人的戰場。”李文鷹道。

  方運感到李文鷹這話裡有話,但單從這句話猜不出什麽來。

  之後李文鷹沒有再說話,方運可以感到他周身才氣湧動,似乎在消耗才氣做什麽事。

  方運知道李文鷹話不多,也就沒有開口問別的,從含湖貝中拿出李繁銘的那本書,上面記錄了紀聖世家所知道的所有聖墟的事情。方運再次閱讀加深記憶,連那些一筆帶過的細節都認真記住,避免因為不起眼的細節出大問題。

  聖元大陸比華夏古國的大得多,山川河流等地位置也有所差別。

  一路上風平浪靜,兩個小時後,方運看到一片群山,飛過群山,是一片平原。

  秋高氣爽,遼闊的平原被秋風染黃,藍天碧海黃土地是天地間最美麗的風景,但方運的目光卻被大地上一座突兀孤山吸引。

  那座山是倒立著,山腳細而山頂粗,不過山頂被連綿的白雲籠罩,看不透上面是什麽。

  山頂之下清晰可見,一條盤山路盤旋而上,隱約可見幾人正在向上攀登。

  在倒峰山下,有一座孔子根據《易經》親自督造的巨大城市,從高空遠遠看去,那城市完全就是一幅超級巨大的文王八卦圖。

  方運感受到一股無形但浩瀚的氣息撲面而來,其中仿佛蘊含人族最偉大的力量,讓人歎為觀止。

  這裡就是孔城,也叫聖城,是曲阜的一部分,而整個曲阜府除了倒峰山,都屬於孔子世家。

  孔城是整座聖元大陸最繁華的城市,凡是聖元大陸各地有的,孔城一定有,各地沒有的,孔城也有。

  這座城市之大,遠超方運所知的任何城市。

  許久之後,方運讚歎道:“真是好氣魄。”

  “孔城之上只有眾聖才能飛行,我在城門落下。”李文鷹說著,白雲緩緩下降。

  孔城越來越近,而方運這才發覺孔城遠比他想象中更大,那城牆足足有十五丈高,相當於十五層樓,而城牆寬也超過五丈,除了眾聖親自出手,人力絕對沒辦法建造這麽誇張的城市。

  城市中車水馬龍,繁華的街道熙熙攘攘,人流如織,在高空看去,那些人小的如同螞蟻一樣,把整座孔城塞得滿滿的。

  兩人在城門前落下,許多人正進進出出。

  周圍大多數人都尊敬地望著身穿青衣繡雲服的李文鷹,少數人停下腳步側讓,請李文鷹和方運先走,另外一部分人見怪不怪,看了李文鷹一眼後繼續進出。

  還有一些讀書人根據李文鷹奇特的眉毛認出他,主動拱手致意。

  李文鷹向點點頭表示還禮,然後帶著方運向裡走。

  “孔城分內城和外城,其中內城最安全,各國的所有世家豪門在內城都有產業。我有一友人在內乾城置辦了一處兩進的院子,平日只有兩個人打掃,以後你就住在那裡。”

  “好。”方運答應道,心想文王八卦中乾為天,內乾城必然是孔城地位最高的人居住的地方,而孔城中心則是孔府學宮,地位僅次於聖院。

  李文鷹道:“我許久沒來聖院,正好趁此機會入聖地磨礪。八月十五那天,我會下山和你一同去孔府學宮,帶你參與此次的聖墟中秋文會,爭那前百之位。你初來乍到,這些日子不要悶在家裡苦讀,在內城四處走走,散散心,無需擔心安全問題。你在玉海城憋太久了,再憋下去,我怕你會發瘋。” 李文鷹最後的語氣非常輕松。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都是我輩讀書人應該做到的。”方運道。

  “這個說法妙,那我就不用擔心了,我們坐車去那處院子。”李文鷹招手喚來一輛甲牛車,同車夫說了地址,兩人上車。

  孔城太大了,哪怕李文鷹選了乾位的城門落下,離內乾城很近,也花了近一個小時才到天寶三街。

  一路行來,方運不時向外看,孔城的各方面非常規范,每家每戶都有門牌,內乾城的街道名字都以天字開頭,從一街到九街不等,街道非常之多。

  這裡的風情也非常特別,十國不同的建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服飾等等交匯在一座城市,讓方運大開眼界。

  方運發現這裡和玉海城最大的不同就是妖蠻極多,而且這裡的人都不怕妖蠻,所有的妖蠻都非常溫順,應該是被馴化了數代的妖蠻。

  這座城市仿佛有安定人心的力量,自從進了孔城,方運心中平靜了許多,蒙家的算計、左相的威脅、聖道之爭等等各種壓力都暫時隱沒。

  不多時,甲牛車停下,方運和李文鷹下車。

  大門開著,一男一女兩個中年仆人認識李文鷹,急忙迎出來噓寒問暖,李文鷹和方運一起進去,介紹雙方,又在這裡坐了一陣,然後起身離開,前去倒峰山頂的聖院。

  方運很想去聖院看看,不過他只是秀才,除非找東聖閣的人,否則連李文鷹都沒有資格帶他進聖院。

  送走李文鷹,方運在周宅安頓下來,兩個仆人都是景國人,知道方運大名,對方運極為熱絡,並說晚上一定要帶方運去看孔城的夜景,是別處不能比的,還說現在已近中秋,天天有人在大運河邊放燈,讓方運也去沾沾喜氣。

  方運欣然同意,聖道經典是書,市井百態也是書。

  吃過飯,三人離家向外走去,走了幾條街,方運就看到怪異的一幕。

  就見一頭看體形應該是妖將的狼妖叼著一隻菜籃子悠閑地走在路上,一不小心,菜籃裡的卷心菜滾了出去,它馬上屁顛屁顛地跑過去把菜叼回籃子裡,然後繼續叼著籃子走。

  方運發現周圍的人都不以為奇。

  路過集市,方運看到一頭牛蠻將用流利的人族語在跟人族小販討價還價,還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孔城人,別欺負他不識數,說著一筆一筆算帳,比小販的算盤都準。

  在集市街角處,一頭青魚妖一邊給一條草魚刮鱗一邊抱怨道:“你們這些人真難伺候!我怎麽就這麽倒霉!被賣給一個早死的進士,結果進士家道中落,我不得不外出做工賺錢,賺的一半要歸主家,你們說我容易嗎?整天抓魚賣魚,什麽時候才能賺夠錢娶個大戶人家的魚妖當媳婦!”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