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儒道至聖》第992章 又近重陽
  第992章 又近重陽
  “幸好第二卷是《蒼嶽祖帝史》,蒼嶽祖帝乃是巨人一族,但他卻是最低等的野巨人,生下來的時候相當於妖將,在巨人族中屬於最弱的,可最終成長到祖帝,相當於妖蠻的祖神或人族的聖人孔聖。”

  方運想起蒼嶽祖帝,哪怕對方是素未謀面的異族,也心生景仰,這位不僅是祖帝,而且是古妖第一祖帝,他在鎮獄邪龍被鎮壓後的那段古妖黑暗時期崛起,一步一步成長,最後榮升祖帝,守住著名的“蒼嶽平原”,殺退龍族眾聖,開啟了黎明之年,為古妖一族創造了繁衍生息或者說苟延殘喘的條件。

  蒼嶽祖帝不是最強的古妖,但卻是古妖一族永遠的精神領袖。

  在構思《古妖史》的時候,方運就曾被蒼嶽祖帝的事跡打動。

  方運從文宮退出,發現自己的《古妖史》第一部第一卷已經被無形的力量裝訂成冊,並且散發著一波波奇異的氣息,充滿神秘的力量。

  由於《尚書》和《春秋》都算是史書的范疇,佔據了孔子六經中的三分之一,所以人族史家一直久盛不衰,輔修史家的極多,史學被列入殿試十科之一。

  而史家還有“尋古”一道,就是考察古跡,增強人族對古代的認知。

  但是,由於聖元大陸古妖的痕跡極少,其他古地雖然發現古妖的古跡,但無法展開大規模的尋古考古活動,所以人族對古妖的了解少之又少。

  現在,古妖再臨,風起雲湧,而方運作《古妖史》,對人族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古妖史》的作用和意義絲毫不下於《史記》。

  因為一旦《古妖史》全部完成,獲得史道石門的認可,高文位的史家人可以精研此書,那便可從“史冊”中喚出古妖助戰,彌補史家力量的空白!

  更重要的是,一旦《古妖史》形成,那史家的聖道將再度拓寬,史家人可以通過研究《古妖史》觸摸史家聖道。

  這意味著,方運不僅為法家、醫家、農家和工家帶來強大的力量,也讓史家獲得巨大的益處。

  “傳書入史殿吧。”

  方運心裡想著,把《古妖史》第一部第一卷錄入官印傳書,送交史殿。

  史殿五位史家大儒閣老立刻召集史家精英,用最快的速度返回聖院,召開史殿會議,共商此書。在會議開始前,眾閣老請出《尚書》《春秋》和《史記》三本史道聖書的投影,鑒定此書,確定為真正史書,而不是胡編亂造。

  九月初一,《文報》與《聖道》共同刊發。

  《文報》的殿試進士排行榜上,方運的史學一科由之前一成不變的丁等,一躍成為“乙上”,同時刊登了《古妖史》的消息。

  人族史家讀書人奔走相告。

  而且,今日的《聖道》附加了增刊,增刊不加印別人的詩詞文章,內容只有方運的《古妖史》第一部第一卷!
  這個舉動引發了許多讀書人的質疑,因為並非人人都學史,《聖道》增刊內容完全是歷史有些過了,畢竟對讀書人來說,只要買《聖道》,必然買增刊,可今天的增刊讓許多人猶豫起來。

  不過,本次對增刊的質疑並沒有形成氣候,連雷家與宗家人都沒有出面反對,其他高文位之人和世家豪門子弟更是好像不知道似的,隻字不提。

  因為那些人已經知道古妖降臨,《聖道》之所以刊發此次增刊,實際是開始普及古妖知識,為人族以後做準備。

  那些原本想爭史學一科甲等的殿試進士看後默默放棄,這書簡直逆天,竟然對古妖的歷史了如指掌,又恰逢古妖重臨,史殿必然會上奏三位考官請提前賜予方運史學一科甲等,也就是聖前甲等。

  就在當天午後,史殿、刑殿、工殿和農殿聯手向三位半聖考官啟奏,請給予方運史學、刑獄、工事和農事四科聖前,轟動人族。

  加上之前的醫務一科,意味著方運有可能得到五科聖前甲等。

  連普通五科甲等都足以冠絕千古,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現在五聖前甲等更是讓同時代的人和後人絕望。

  方運的殿試進士好友紛紛傳書,“哭訴”今年跟方運一起殿試是個錯誤。

  聖元大陸之外各古地的讀書人雖然參與科舉,並不參與聖元大陸的正式排名,這就導致許多古地讀書人一直不服聖元大陸的殿試進士,可今年他們心服口服。

  而且從這天開始,聖元大陸開始出現一個悲觀的論調,人族除了景國,其余九國加孔城將可能迎來千古未見的全無甲等狀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於是,眾多殿試進士開始研究,除了那五科,教化和文業兩科絕不可能比得過方運,那就在吏治、民生和軍務三科爭了。

  於是,論榜上甚至有人喊出“雜家和兵家,今年殿試全靠你們了”的口號。

  雜家善政,兵家善軍。

  而這兩家的殿試進士紛紛表示一定要跟方運戰鬥到最後。

  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除了軍務可爭,“民生”和“吏治”兩科已經很難了。

  之前寧安縣被左相一黨控制,所以方運吏治無力,可現在寧安縣的吏治一清,方運有極大的可能奪得甲等。

  至於民生更不用說,在解決了糧災和嚴打之後,再加上方運十分強力抓衛生,整座寧安縣的百姓生活慢慢發生了變化,隱隱有大城氣象,哪怕是京城甚至大國來人到了寧安,都有種低人一等的感覺,因為寧安好像是另一個世界,完全聽不懂他們嘴裡說的什麽“除四害”“講衛生”“嚴打”等等新詞匯。

  一座小小的縣城,開始引領全人族的趨勢和潮流!

  九月一過,寧安縣眾人便忙起來,而所有的官吏也全身心準備“重陽文會”。

  重陽敬老是人族傳統,方運可以不參加八月十五的中秋文會,但必須要參加重陽文會。

  而秋天的主要活動之一就是賞菊,方運又是人族出名的詩詞大家,所以官吏們不遺余力布置好菊花,要讓寧安縣更有人文精神,讓寧安縣百姓樂於賞菊,這可是增強方運民生和教化兩科的行為。

  九月初四,方運再度微服私訪,想要看看寧安縣的新風氣,結果十分滿意,處處有菊花,節日氣氛十分濃厚,完全消弭了糧禍的痕跡,緩解了嚴打帶來的緊張,做到松弛有度。

  在回去的路上,方運思索今年九月九作哪首合重陽節和菊花的詩詞,並準備稱讚負責的官吏。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