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儒道至聖》第412章 入京城
  第412章 入京城

  書山處處有生機,方運便盤坐在山中,閉著眼,背誦《論語》《尚書》《孟子》《荀子》等眾聖經典,聲音低沉,但字字剛勁有力。

  不多時,方運就發覺自己的聲音裡多了前所未有的滄桑感。

  方運停下朗誦,無論怎麽回憶,都記不得第七山發生了什麽,但只要一想到第七山,心裡總有些空落落的遺憾之感。

  隱隱約約,方運有些明白,若自己不失去一些,永遠得不到最好的,而第七山似乎讓自己經歷了失去。

  兩個時辰之後,方運隻覺天地震動,眨了一下眼睛,發現自己回到聖廟之中。

  “嘶……”

  “呃……”

  聖廟的九十九名舉人中過半露出痛苦之色,還有一些人昏迷不醒,只有十多個舉人的眼神逐漸由迷茫變得清醒。

  方運急忙閉上眼,然後再睜開眼,裝出一副迷茫的樣子,心中疑惑不解。

  書山老人已經說了自己不可能記住書山裡的一切,可自己還是記得清清楚楚。

  方運低下頭,看向自己的右手,就見一道頭髮絲細的傷痕橫貫手心,泛著淡淡的紅色,如同多了一條新的掌紋。

  方運眼前立刻浮現燕赤霞慘死的場面,眼中冒出一團怒火又迅速消散,用力握緊拳頭。

  “你們都醒了嗎?”一個舉人道。

  方運緩緩松開手,微笑道:“醒了,你們過了幾山?”

  “唉,我隻到二山三閣,想想別人是秀才都能到三山,我堂堂舉人只能到這裡,真是慚愧。”

  “我還可以,敗在三山二閣。”

  “哪怕我們是舉人,過三山三閣得文心也極難。不過有了此次書山的經歷,我們若考中進士,進入學海後得到文心的機會更大。”

  “文侯大人,您到達第幾山?”一個舉人問道,其他人也期盼地看著方運。

  “第六山。”方運原本還有些不好意思,可是有了“口是心非”文心後,說假話張口就來,表情沒有一點生硬。

  “不愧是方鎮國!哪怕那位顏域空都做不到!第一舉人非您莫屬了!”

  眾人紛紛稱讚。

  在眾人說話的過程中,方運探查飲江貝。

  發現聶小倩的骨灰罐不見了,但多了三種東西。

  一小堆紫乾木,比蛟王龍角珍貴數十倍。

  半片月蓮,這是連半聖想要得到的神物,至少可延壽三十年。

  第三件則是一片碧綠的葉子,葉子的葉脈是純銀色,煞是好看,方運猜到這應該是進入天樹的鑰匙。不過既然是舉人就可以進,自然在臨近突破進士的時候進比較好,先放一段時間。

  聖廟大門緩緩打開,眾人說笑著離開,門外站立著大批官員,不乏成名多年的舉人和進士,但他們卻羨慕地看著這些舉人,因為絕大部分官員都沒上過書山。

  方運看了看天色,此刻已經是下午時分。

  走出聖廟,方運立刻接到多封傳書,其中有文相的傳書,說等到書山結束,馬上接他去京城。

  方運剛要回復,卻看到天邊飛來一輛蛟馬車,方運心道薑河川的境界恐怕已經不下於文宗,哪怕不知道書山什麽時候結束,可卻能感知到大概的時間,提前返回。

  眾人彎腰迎接文相座駕。

  文相薑河川一頭銀白色的頭髮散披在身後,須眉潔白,面帶和煦的微笑,道:“我也不多言,為防夜長夢多,我即刻帶方運回京城。不過我倒想問問,方運你到了書山何處?”

  “第六山。”方運心裡卻加上“還有第七山”。

  “好!”眾人齊聲稱讚。

  “雖然只有通過第六山才得文心,但也算不凡。若方運成為十國國首,必然可得那‘口是心非’。”

  方運微微低著頭,在別人眼裡是謙虛之態,可實際卻因不能說實話而無奈。

  葛州牧道:“文相大人,方運必然會得學宮聖廟庇護吧?”

  “那是自然,來之前我已與太后定好,聖廟待方運如太子,你們這些江州官員放心了吧?”文相微笑道。

  眾人大喜,孫知府道:“既然待方運如太子,那只要在京城范圍之內,哪怕大妖王都別想傷方運分毫。”

  “方運,你有何準備?”薑河川問。

  方運道:“請問大人,可否先去玉海城接玉環姐同去京城?”

  “那我便以平步青雲載你去玉海城,然後以飛頁空舟載你和家人前去京城。你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確需要親近的人。至於其他人,太后會幫你挑選,以防宵小混入其中。”薑河川道。

  方運心道都說這位文相坦蕩,今日一見果然名副其實,這種事明顯不適合當眾說,但文相卻絲毫不在乎,這種人在聖道上必然比左相走得遠,但在廟堂上必然不如左相。

  “謝大人。”方運道。

  薑河川向眾人微微點頭,便帶著方運踏上平步青雲,快速向玉海城飛去。

  飛到空中,文相背負雙手望著天際,道:“你過了幾山?”

  方運輕咳一聲,道:“您老果然目光如炬,我已經過了第七山。”

  “好!”文相的聲音陡然提高,背在身後的雙手用力握緊又緩緩松開。

  “僥幸。”

  “這種話就不要說了。到了京城後,你將在學宮范圍內的宅院居住。景國學宮乃是城中之城,比一些縣城更大,你在其中非常安全。”

  “學生記下。”

  “明日之後,你便成為景國學宮的上舍弟子。”

  方運一愣,道:“那上舍之下可是內舍,內舍之下可是外舍?”

  “自然。”

  方運記得很清楚,宋朝時期王安石創造了三舍法,把太學的學生從低到高分為外舍、內舍和上舍,沒想到這裡也有差不多的分類。

  “景國學宮聚集京城、其他州府甚至外國的學子,文位最低是舉人,甚至還有一些為爭取進入聖院而努力的進士,你到了那裡便可大展宏圖。”

  “學生明白。”

  不多時,兩人飛到玉海城的上空,方運指路,薑河川控制白雲落在方家的宅院,之後使用飛頁空舟搭載楊玉環、江婆子和方大牛, 還有小狐狸以及小流星。

  飛頁空舟一路風馳電掣,而方運沒有浪費時間,不斷向文相請教一些經義和聖道方面的學問。

  在太陽即將下山的時候,飛頁空舟來到京城外。

  方運從高空見過玉海城的整齊,見過孔城的龐大,這京城的風格則略有不同,如同一座全副武裝的堡壘。

  飛頁空舟緩緩下降,落在學宮的一處院子中。

  薑河川囑咐了一些事項便離開,由太后指派的女官負責方運一家安置。

  不一會兒,趙紅妝發來傳書。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