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且把年華贈天下》第1344章 出人意料(2)
  第1344章 出人意料(2)
  一通叩拜下來,百姓們沒有聽見菩薩開口,很快便找到了事情的起由,把矛頭指向了趙樽起兵叛國。這一回,他們原本的將信將疑都變成了深信不疑,看向夏初七、元祐以及晉軍時的目光裡,充滿了怒氣和怨氣。

  事態逆轉,氣得元祐在邊上乾著急,恨不得一把掐死夏初七。

  “你看這不是弄巧成拙嗎?”

  他扯著她的衣袖,比著口型,夏初七一字不漏的看懂了他的意思。淡淡笑了笑,她看向口中高喚“菩薩顯靈”和“菩薩保佑”的人群,低低嗤了元祐一聲。

  “你還真信?這一招兒,你表妹我早就用爛了。當年在清崗縣,我便用這一招糊弄過人了,效果比這好多了。”

  當年之事,元祐自然曉得。

  可看她半點不著急,他心窩子卻在抽搐。

  “小祖宗,我當然不信。可備不住人家信啊!你看著吧,一傳十,十傳百,這事兒整個天下都得知道。天祿起兵原就名不正,言不順,如此一來,更得天怒人怨,史書留名,背上厚厚的黑鍋,千秋萬代都洗不乾淨了。”

  “誰說的?”夏初七瞥著他,目光有笑意,“我的男人,不乾淨能行麽?你也等著看吧,看我怎樣給他洗乾淨。”

  “……”

  元祐無語瞪她,見她不像說謊,又壓沉嗓音。

  “那咱別耗著啊?該怎整,你說?”

  夏初七撅了撅嘴巴,有意無意地往背後那菩薩看了一眼,又轉回頭來掃了掃還跪在地上的人群,莞爾一笑。

  “不急,這戲剛開鑼,主角還沒上場呢……”

  “主角?”

  元祐一愣,看她神色並無多少慌亂,原本激動的情緒又稍稍緩了幾分,那一隻早已經按到腰刀上的手也挪了開,正待詢問夏初七主角到底是誰,只見跪伏一片的人群背後,趙樽騎著渾體漆黑的大鳥踏雪而來。

  “哎喲,我的祖宗,他怎來了?”

  元祐落下的心臟,再次高懸。

  老百姓這會兒認定是趙樽帶給了他們百年不遇的瘟疫,為他們帶來了老天的懲罰,估摸著心裡都恨不得扒他的皮抽他的筋吃他的肉呢,這家夥居然自投羅網。

  “天祿,快回去——”

  他擺著手,朝趙樽使著眼神兒。

  可趙樽分明就不買帳,居高臨下的掃了一眼跪地的人群,我行我素的走近了,方才姿態雍容的跳下馬來,把馬韁繩丟給隨行的丙一,將手上拿著的一件狐皮鬥篷,披在了夏初七的肩膀上。

  “你這記性!又忘了添衣。”

  他的聲音裡,有淡淡的責備。

  “你專程給我送來的?”夏初七吐了下舌頭。

  趙樽盯她一眼,沒有承認,也沒否認,若有似無地瞥了一眼被晉軍將士圍著的菩薩和石圭,眉頭稍稍一皺。

  “事情辦妥了?”

  “差不多……”

  她拖著嗓子,話未說完,元祐就急了。

  “你這擺了一地的爛攤子,叫差不多?”

  “嘿,這樣不好麽?有菩薩撐腰了,事兒就好辦了。”夏初七完全不理會小公爺的白眼,低頭攏了攏鬥篷,笑吟吟地撩向趙樽,“戲總得大家一起唱才過癮,若總是我一個人唱,又有啥意思?”

  “嗯。”又是一個字,趙樽也不知懂了沒懂。

  他高冷雍容的身姿和不苟言笑的樣子,在人群中極為顯目。從他為夏初七披上鬥篷開始,在場的老百姓就已經發現他了。

  “是晉王?”

  “是晉王。”

  有人疑問,有人確定。然後,他們的目光,就不再看菩薩,轉而紛紛朝趙樽看過來了,那一雙雙目光利箭似的,“嗖嗖”掃視,幾乎全都集於他一身。

  “瘟疫不能再持續下去了……眼下菩薩怒了,我們得想個法子才是?若不然,全家老小都路不出來了……”路人甲、路人乙又開始議論。

  “請晉王回北平,不許南進!”

  人群裡,不知道是誰突地高喊了一句。

  “對,晉王返北,不許南進,以免觸怒上天……”

  有人喊,便有人附合。

  “請晉王返北,不許南進!”

  看趙樽不吭聲,他們的聲音越來越大,海浪似的,一波波推進,震耳欲聾,響徹了整個天際。

  不得不說,這些人的語氣還算比較客氣了,畢竟沒有直接喊“趙樽滾粗”。沒有辦法,誰讓他們手上沒有武器?誰讓持刀披甲的晉軍就拿著武器威風地站在邊上?夏初七想:若是沒有晉軍在,只有趙樽一人,他們肯定會衝上來撕碎了他,丟到外面喂野狼。

  臆想到那一幕,她身子情不自禁顫了顫。

  可被人圍著喊“滾蛋”的趙樽,冷峻的表情卻始終如故,正色、平靜、雲淡風輕,無波無瀾,仿佛沒有受到半分影響。一直待到現場的喊聲小了下來,他方才開口。

  “諸位父老——”

  他與夏初七並肩而立,目光淡淡掃過眾人。

  “可否靜靜,聽我一言?”

  他不稱“王”,隻稱我,態度隨和,立馬引起了本性善良的百姓好感。還在喊的人住了嘴,還想喊的人,也不得不住了嘴。

  “讓他說!”

  “說,說吧。”

  自古以來,“群眾”都是極為魔性的一個組織,只要有一個人起了頭,其他大多數的人都有從眾心理,只會跟著效仿。

  “不要吼了,聽聽他說什麽也好。”

  迎著一大群人神色各異的審視目光,趙樽長久的沉默之後,說得極慢,卻字字冷厲,“諸位,趙樽自曉事以來,對君父,對大晏,對朝廷,對百姓,自問仁至義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