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騎砍》第81章 軍事威脅
  第81章 軍事威脅
  江陵城中軍營,馬超審視查閱一批又一批的降軍軍吏。

  建節將軍、平樂鄉侯閻圃之子閻璞外披一層粗麻衣與另九名軍吏出現在馬超面前,閻璞垂頭。

  馬超將手中竹簡名冊丟棄在桌案,語氣平淡:“既是故人,何不抬頭相見?”

  馬超身側董種頭扎白巾,他前不久才從襄陽回來,將族親董超、董衡的屍骨找回,重新安葬。

  此刻馬超、董種、閻璞三人互視,一種奇妙氣氛醞釀。

  馬超繼室夫人姓董,馬超投入劉備麾下後,張魯並未為難馬超家眷。後張魯在劉備、曹操之間搖擺,閻圃勸張魯投降曹操,因此閻圃得以封侯拜將。

  曹操得漢中,將馬超夫人董氏賜給閻圃,馬超的兒子交給張魯,張魯為表立場一劍刺死。

  如果閻圃當時勸張魯投劉備,那馬超的家眷就得以保全,漢中之戰也不會那麽艱難,龐德也不會轉移到曹操麾下。

  閻璞袖中握拳,抬頭面容擠出笑容:“漢王仁德,我雖系降軍,實乃無罪之徒。左將軍若因私仇而殺我,當小心漢王刑律。”

  馬超面容不見波動,扭頭看董種:“就此事詢問黃護軍、田副將,問問某家能否明正典刑誅殺仇家之子。”

  董種當即提筆在竹簡上書寫,一連書寫五枚竹簡,用麻線編織後交付小吏。

  馬超眯眼審視閻璞:“漢王、關君侯是當世英雄,為人處世自有方圓。而某家不過喪家之犬,得漢王收留,平生所願不過兩件事。一是回報漢王收留恩養之情,二是誅殺仇敵。”

  閻璞拱手:“左將軍,我父為張鎮南謀劃退路,實乃人臣本分也。我父並無敵視將軍之意,還望將軍明鑒。”

  “呵呵,某家不管。”

  馬超伸手拿起茶碗小飲一口:“今我效力於漢王,所求不過快意恩仇。江東孫權屢屢欺漢王、關君侯為人方正,某家移鎮荊州,正好讓孫權知曉什麽是手段。今取卿性命,雖有私仇,更多為公事而已。”

  閻璞面露遲疑、驚懼之色,還是咬牙說:“將軍欲殺則殺,何故虛言自欺欺人?”

  見馬超拿起竹簡審視其他軍吏的資料,閻璞又說:“漢王信義仁德播於海內,將軍殺我事小,壞漢王偉業罪大。”

  馬超只是抬眼瞥閻璞:“架出去,不可欺凌。”

  當即有部曲武士進入營房,閻璞急的大罵:“馬超!你這!”

  隨即被一名武士以手捂住口鼻,倒拖而去,閻璞急的跳腳,終究無可奈何。

  處理了閻璞,馬超環視另九名來自關隴、漢中的軍吏:“我隻問一句,願效力漢王者上前一步補為百石吏,不願者遷往巴蜀二郡施行軍屯,子孫三世以內不得起用。願效力者踏前一步。”

  隨著一人踏步出列,余下八人未作太多遲疑,也都踏前一步。

  軍營裡的清閑日子已讓太多軍吏、軍士懈怠下來,對許多人來說,荊州軍被俘這段時間裡,幾乎是人生最快樂的時間。

  每天有飯吃,不需要面對苛刻的上司,不需要顧慮同僚的排擠,更不需要操心、負責其他凶險的事情。

  對家人親屬的牽掛,此刻多數已經想通了。

  現在人口為重,親屬不可能被殺,也就遷貶為奴隸去當屯田客。

  問題是荊州軍放自己回去,追究降軍之罪,估計自己、親屬也難逃遷移、流放、貶為屯田客為奴的命運。

  安逸生活消磨了最初的意志,可這種生活即將結束,擺在面前就兩條路。

  要麽接受改編,重新踏上仕途,帶著軍隊打回去;要麽永世禁錮,以尋常軍士的身份執行軍屯,可能今後余生裡再也娶不到妻子,會在孤寡、辛勤生活裡終老、病死。

  見九人出列一步,馬超面無表情:“回去勸降舊部,勸百人來歸者,補為屯將,勸五十人者,補為隊官。不能勸人來歸,補為佐吏。”

  處理完這批軍吏,馬超研讀下一批軍吏資料時就有軍情急遞送來,董種轉送到馬超面前。

  馬超翻開審視,是黃權發來的,詢問馬超對接下來戰事的看法。

  荊南四郡未設立郡守,臨時以四郡都尉統兵,有習珍、樊胄、陳鳳、鄧凱,文布則接替宜都郡郡尉,關羽也不管這五名都尉,五都尉軍務由黃權操控,隱隱屬於左軍外圍力量。

  等荊州局勢穩定後,前軍會擴軍,左軍也會擴軍。

  算上水軍,左軍編制會在三萬,這個編制權就握在黃權手裡,田信對左軍軍吏也有很深的影響力。

  受糧食問題影響,現在到底是跟江東打一場兩敗俱傷的戰役,還是見好就收已成為左、前二軍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馬超細細審視,見田信力主分兵進擊交州取糧,而黃權卻態度中立,不置臧否。

  左軍怎麽想,其實並不關鍵,關鍵的是前軍想不想繼續打。

  現在瘟疫流毒,前軍吏士擔憂家眷安全,又前後征戰四月余,前軍吏士自然是不想打。

  關羽想不想打,應該是不想打的。

  做出這個判斷,馬超提筆在這卷黃權、田信、陸遜簽名的竹簡上簽署意見:“時興瘟疫吏士疲憊,府庫空虛後繼乏力,亟需休養不可再戰。當警惕江東拖延之計,五日內不見十萬石軍糧,可見江東求和之心不真,宜發大軍傾力一擊。”

  隨後簽名,將這卷匯合左軍主要將校意見的竹簡又飛騎送往漢津,由關羽衡量。

  五天時間就是馬超眼裡的最後通牒,江東按期送來軍糧,那就繼續和談、停戰。

  若不能,那就是包藏禍心,左軍、前軍並力進攻,跟孫權拚了,來個玉石俱焚。

  當夜左軍的意見送入漢津,關羽傳見諸葛瑾,出示這卷竹簡:“今日初八,五日後既十三日為限,江東若運抵十萬石米,我軍即可休兵。”

  諸葛瑾面有苦色:“君侯,今日天色已晚,可否寬限一日,我軍十四日日中前送抵軍糧。”

  “不可,馬孟起所限五日,指的應該就是十三日。”

  關羽審視諸葛瑾:“為防止江東使詐,某將同意田孝先之策,使其率部走湘江前往零陵郡備戰。十三日不見江東軍糧,那十五日田孝先將率軍過靈渠,揮兵入蒼梧。以步騭之能,恐不是孝先敵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