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騎砍》第78章 瘟疫下
  第78章 瘟疫下

  十月三十,月末,節氣小雪。

  孫權主力抵達夏口大營,此時船隊已膨脹到近十萬人,過赤壁、陸口時,又把呂蒙虎威軍的家眷拉上。

  而南岸的夏口大營中一片狼藉,主將孫皎在昨日染疫而亡,濡須督蔣欽也是染疫,病重。

  也就朱然、潘璋這兩支軍隊染疫症狀輕微,在夏口大營之外,另築新營。

  瘟疫就在面前,孫權哪裡還敢在夏口休整,率領船隊繼續南下,至樊口休整,也不敢把荊州運來的家眷往江東運輸,就近安置。

  不能再退,再退就無險可依。

  也在這天,諸葛瑾抵達漢津,這裡也有嚴重瘟疫。

  漢水暴漲,溺亡的人畜沒有直接流入長江,有許多屍體被洪水衝到漢水下遊的繁複支系水域中,這是古雲夢澤的遺址。

  水流緩慢,屍體長久浸泡其中,滋生疫疾也就成了田信眼中順理成章的事情。

  也就夏侯平、關平跑得快,不然也難逃這場疫疾。

  這種地方,你挖個坑就能出水,可這種水跟你想象中的潔淨井水是兩回事。

  面對疫疾,關羽將步兵運到北邊荊城大營安置,隻留水師在漢津。

  諸葛瑾來時,就見漢軍水師不論吏士都戴著細麻口罩,漢津大營內許多軍士提著木桶,正將裡面的水均勻淋灑在營房各處。

  他看不明白,也不知道漢軍正在使用石灰水消毒。

  關羽不清楚石灰水效果,田信也不清楚,只是聽說有人拿石灰水給養殖棚舍消毒,反正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關羽出主意。

  生石灰粉末,也是金創藥的主要配料之一。

  反正關羽入駐漢津以來染疫病例日益減少,更是大力推廣石灰水消毒工作。

  在荊州軍強迫下,諸葛瑾洗了個熱水澡,換了一身沸水浸泡的細麻絳色冬衣後才出現在關羽面前。

  諸葛瑾頗不適應,展開雙臂:“君侯威震華夏,連破我主吳侯,又何必使葛某這等故人難堪?”

  “某這是為子瑜先生好。”

  關羽語氣看不出喜怒:“子瑜先生所來是為求和,還是為停戰?”

  諸葛瑾斂容:“為消解兩家兵戈而來。我主吳侯受呂蒙、曹操誤導,才有今日之事。今幡然醒悟,頗為懊悔。”

  關羽搖頭:“孫權背盟來襲,此仇實難消解。是戰是和,也由不得關某,子瑜先生可前往益州聽候漢王處斷。不過今日荊南各處疫疾大興,亦有順江而下直撲江東之勢,故兩家可暫緩兵戈,以抵禦疫疾。”

  諸葛瑾面露喜色,訕訕做笑:“君侯仁善之舉,令葛某甚是愧疚。”

  關羽微微睜眼眼皮上抬看著諸葛瑾:“吳兵不得西越夏口一步,否則我將親率三萬大軍直搗豫章。我意非攻城略地,而是散播瘟疫於江東,可殺江東百萬人口於一役。”

  “君侯說笑了,說笑了。”

  諸葛瑾雙手捧出一卷帛書:“我主願賠付厚禮,以消君侯怒氣。”

  “不必看,他縱然給我百萬黃金,也難消我胸中怒氣。你且回去告他,待時疫消停,我將與他決戰於豫章之間。時疫未散,他若敢出一兵於夏口之西,我就發兵江東,報背盟之仇。”

  諸葛瑾斂容:“君侯,勢拿長沙、桂陽二郡?”

  “正是,兩家若想重歸於好,我軍只能讓夏口於江東。若我主漢王不許言和,那我軍將分兵進取交州。”

  關羽說著面容無一縷笑容,聲腔含怒:“赤壁之役後,漢王讓湘水通道於江東,蒼梧郡守吳巨乃漢王友人。漢王信任江東,故吳巨也信江東,才引步騭入交州,使步騭立足交州。前後不及一年,步騭就設宴斬吳巨於庭間,關某為江東卑鄙行舉而臉紅。”

  “後你家吳侯又欺關某兵少,提兵強取東三郡,可見貪鄙醜陋。”

  “今番又連連以書信哄我,卻潛發大軍來襲,欲使關某身敗名裂,欲置漢王大業崩解。此仇之大,不共戴天。”

  “子瑜先生,事如此無德之君,羞愧否?”

  什麽借荊州,當時已經放開通道,一個取益州,一個取交州,明明是各取所取,哪有什麽借荊州的說法。

  諸葛瑾無言以對,長久沉默後關羽擺手:“且去回報你家吳侯,我與他暫且休兵,時疫之後再決雌雄。若想請降,可遣使益州求漢王鈞裁。關某也已上奏漢王,重申此事。”

  “關某亦知令弟孔明先生有聯吳並力伐賊之意,只是孫權連番背盟已失信於天下,吳兵戰力孱弱已成天下笑柄。我取江東如探囊取物,不如規勸你家吳侯依附於漢王,也好有個善終。”

  諸葛瑾只能返回,乘快船將出漢水時,就見夏口水寨前爆發一場戰鬥。

  從下遊北上的一支船隊被蔣欽的水師攔截,雙方混戰絞殺在一起。

  諸葛瑾被迎到蔣欽的指揮旗艦,蔣欽以幾重羅紗遮面,乾咳不已,急問:“子瑜先生,關羽如何回復?”

  “嚴令我軍不可出夏口之西,不然將率軍直搗江東,使疫疾遍布六郡。”

  諸葛瑾眺望戰場:“將軍,這是何故?”

  “陸議謀反。”

  蔣欽聲音幽冷:“謝旌與之同謀,奪船欲依附關羽。”

  今後不會有陸遜陸伯言,只有陸議陸伯言。

  “陸伯言怎會謀反?”

  “子瑜先生,至尊命安東將軍領兵增援樊口。”

  蔣欽答非所問,又說:“至尊以孫伯陽長子孫鄰領豫章太守,以孫舒朗五子俱為將軍,分領所部兵馬。偏將軍孫公禮以廣陵太守調任會稽太守。”

  徐祚反戈時,孫賁勸解失敗,落水溺亡;孫賁死後,長子孫鄰二十歲,接替孫賁的職責、部曲。

  諸葛瑾頓時有些眩暈,更誇張的是江夏太守孫皎的五個兒子,竟然一口氣悉數提拔為將軍,這是全面重用宗室的信號。

  偏將軍、廣陵太守孫韶本名俞韶,祖母是孫權的姑姑,因為孫策喜愛的緣故,俞韶改為孫韶,錄名族譜。

  安東將軍,就是戰功赫赫卻被壓製的老將賀齊,受封山陰侯。

  蔣欽說著乾咳幾聲,忿忿不平:“我軍如此大敗,至尊威名受辱,皆系陸議通敵之故。子瑜先生,江東大族首鼠兩端不足以托付大事!”

  諸葛瑾還是覺得有些轉不過彎兒來,怎麽陸議就好端端的謀反了?

  前面徐祚叛亂,僅有的親人是孫權側室,孫權難道還要殺死徐夫人?

  現在陸議謀反,孫權難道還要回去殺死孫策的女兒不成?

  正思索各方面的變化,就見陸議、謝旌的部隊突破水師封鎖,駛入漢水航道,揚長而去。

  北上的艨艟戰艦裡,陸議喟然長歎。

  僅有的長子陸延十五歲站在他身側,眉毛被煙火燒掉一些,正一手拄著長矛,另一手握濕巾擦臉。

  陸延是陸議前妻所生之子,前年陸議展露軍事才華時,孫權就以孫策剛成年的女兒嫁給三十四歲的陸議。

  所以陸延也是陸議的獨子,對孫、陸兩家的糾葛有更深的認知。

  此刻的陸延意氣風發,打量著嶄新的兩岸風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