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騎砍》第134章 不敢賭
  第134章 不敢賭

  五月十三日,漢軍起兵東征。

  後將軍黃忠、後護軍李嚴匯合梅敷所部三萬余人號稱五萬,為北路軍,從漢津乘船攻略江夏;光祿勳左護軍黃權,匯合蠻王沙摩柯萬余人,及劉封所部三萬余人,亦自號五萬,為南路軍攻武昌。

  大將軍關羽為前部,督率水師、步軍四萬余人從烏林出兵,直撲夏口。

  劉備親統中軍兩萬余人隨後而行,全軍號稱二十萬,實際十三萬。

  攻下武昌後還會調動員兩萬左右的南陽豪強部曲及文聘、田豫協防武昌,整體出兵規模十五萬。

  此外護軍、關中都督吳懿督率本部留守江陵。

  十五日時,漢軍東征的消息從江夏送抵許都,曹丕將牛金所部三千騎投放。

  此時葉縣、田信大營之間已修通柵欄,夜中孟達、徐祚、申耽三支軍隊一萬人正輕裝往來運糧,或推小車,或以牛馬,或肩抗,或扁擔。

  明月懸空,田信心緒躁動,體質越強,月圓夜時越是亢奮難眠。

  大營營壘五十步、七十步外有蘆葦捆各圍一圈,魏軍若發動夜襲,火箭點燃這兩圈內藏魚油的蘆葦,足夠拖到天亮。

  葉縣一帶馬超、關平也是亢奮難眠,等待魏軍來襲。

  漢軍主力東征的消息傳到中原,魏軍若再靜默,會很傷士氣。

  夏侯尚步行淌過澧水支流,近距離蹲伏觀看漢軍運糧隊:“真有萬人之眾?”

  “是,乃征北將軍申耽、揚武將軍孟達、平虜將軍徐祚這三軍。”

  潛伏在此的軍吏低聲回答:“今夜月光明亮,這三軍皆無礙行走,應是精銳。”

  沒有夜盲症,人口數據大爆炸以前,古典軍製還存在時,夜盲症並不嚴重。

  這是個強壯、出身好才能當兵的時代,體弱、窮人想死都沒資格站在陣列前排的時代。

  百姓土地資源富裕,輪耕休養地力時會養殖家禽、畜類,能參軍的普遍是社會中層,所以口糧來源豐富,並非單一的谷物充饑。

  營養豐富,夜盲症也就不嚴重了。

  孟達所部駐屯宜都時沒少吃魚,申耽所部在山城多靠打獵維持生活,徐祚所部兵員多來自江河流域,所以這三支軍隊夜盲症最輕。

  夏侯尚觀察片刻後,從容後退,返回昆陽大營。

  “破敵就在三日後。”

  召集參戰的將校,夏侯尚比劃葉縣說:“漢軍今對我軍十分警惕,其兵士氣正盛卻難以持久。待運糧將盡,其銳氣不在,歸心似箭,易破也。”

  魏軍也陸續完成夏麥收割、晾曬入庫工作,趙儼吃過大虧,小心翼翼提醒:“將軍,還要請鎮南將軍提兵響應,與我夾擊敵軍才是上策。”

  “嗯,我已得鎮南將軍回信,其麾下兩萬吏士枕戈待旦。”

  夏侯尚言辭肯定,又側頭看滿頭白發的於禁:“老將軍如何看?”

  於禁胡須越發稀疏,夜裡皮膚灰暗:“田孝先譎詐多謀,若是等三日後,老朽擔憂彼會棄葉縣、余糧合軍一處,從容整隊,交替後撤。”

  他說著乾咳兩聲,又說:“田孝先依馳道所築甬道堅固異常,我軍若深追,必受其害。”

  雖沒有近距離觀察過甬道,但遠遠看了修築過程也知道這甬道跟春秋、戰國時修築的列國長城、邊牆類似,糅合了防禦、運兵兩項優點。

  於禁環視諸人,話鋒又一轉,說:“其所修甬道必須拆毀,否則沿甬道軍屯,今後必將年年出兵中原。以其兩萬之眾,拖我五萬之眾,本就是我軍失利。而中原無險可守,其勒兵在側,吏民震怖無心生產。時日一長,中原必然疲乏。”

  他說著上前兩步在關中點了點:“劉備若東征凱旋,與孫權相持於豫章,分兵三萬余駐屯江夏、武昌足以相持。再以三萬之眾接替田孝先、馬孟起,則有七八萬大軍可用。再兵出武關道,鎮西將軍恐難支應。”

  反手又在堵陽一點:“此荊湘北門咽喉,若控於我軍之手,我軍屯三萬之眾,則南陽動蕩,最少也能牽製五萬漢軍與我相持。不破我這三萬,劉備不敢輕易進犯關中。而關中,萬萬丟不得。唯有拖到劉備老死,我軍才可松懈,否則死無葬身之地。”

  關中早就被打爛了,可真的不能丟。

  被劉備攥在手裡,立馬就會讓人想起漢高祖七年平天下的神奇經歷來,那時候人心更動蕩。

  把劉備拖到老死,大家才能喘口氣。在此之前,必須竭力合作,不能松懈。

  夏侯尚遲疑,皺眉:“我與鎮南將軍合流,兵五六萬,若傾力追擊,容不得疏忽。”

  關羽卡住一個關鍵的時間逆擊即將南征的曹仁,將剛組建不久的征南軍團打崩,當時關羽也就兩萬人出頭。

  現在對面的漢軍規模也在兩萬人,如果再重蹈一次襄樊之戰,讓馬超、田信推到許都城下,那中原各郡可就不是簡單的動蕩。

  於禁力勸:“將軍,老朽多見其軍驕縱之舉。今唯有勝其一陣,才可確保中原安穩。否則明年關雲長親至,我軍非集結十余萬兵馬不可。”

  趙儼低頭沉默,於禁督促他說:“今馬孟起、田孝先、關定國不熟中原地理,不敢貿然進軍。若是關雲長統兵,以馬孟起、田孝先為爪牙,必橫行黃河以南,誰能相抗?”

  不能等到明年,明年關羽統率漢軍進伐中原,那戰爭更困難。

  不說別的,關羽若坐鎮葉縣,那馬超、田信就敢孤軍深入,徹底將關東攪亂。

  必須把漢軍堵到南陽,在遠離中原的地方與漢軍相持。

  也只有這樣,中原才能穩定生產,為前線大軍提供物資。

  趙儼還是不言語,於禁將要老死之人,又不受曹丕喜歡,自然不怕貿然進兵戰敗後引發的惡劣影響。

  於禁不計較戰敗後果,趙儼、夏侯尚要計較。

  打贏漢軍是一回事,驅逐漢軍也是打贏;若是想大破馬超、田信,就不能留余力。

  這樣一把全壓上去,賭注太高。

  見這些人都是謹慎模樣,於禁氣的仰天長歎:“豎子不足謀!嗚呼!”

  於禁憤慨而去,留下諸人面面相覷。

  夏侯尚乾咳兩聲:“此國家初立之時,容不得一點疏忽。待明年兵精糧足,關雲長無水軍大船助陣,如何橫行中原?老將軍兵敗荊州以來已畏敵如虎,難免失態,勿要在意。”

  趙儼也說:“此求穩之際,我軍亟需一場勝利,卻容不得一敗。與其一戰,能沾些便宜就好,不可奢求更多。”

  典滿跟著其他將校一同施禮,心中熱情沒了大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