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玄後》第17章 江南四姓
  第17章 江南四姓
  “十三郎來了!”

  一襲香風迎面撲來,隨之而來的是一道窈窕韻致的海棠色身影,雪脯玉肌,面比花嬌。薑羲瞅了一眼,也忍不住稱讚好一個國色天香的海棠美人!

  只不過……

  這豔比花嬌的海棠美人,站在那容色傾城的穆十三旁邊,也被平白襯得顏色寡淡,矯揉俗氣起來。

  不知是不是因為如此,海棠美人雖熱情上來招呼穆十三,狀似親昵地湊在他身邊。事實卻連穆十三的衣角也未曾碰到,舉止謹慎得很。

  穆十三搖著灑金折扇,對海棠美人也不怎麽上心,多余眼神也沒給一個,開口隻問她戲台搭好了沒。

  海棠美人掩唇一笑:“十三郎的吩咐,咱們春風樓豈敢怠慢了?戲台早就準備好了,就等著十三郎來呢。”

  穆十三不冷不淡地嗯了一聲,看上去心不在焉的樣子,徑直上樓。

  登上二樓,迎面便是一處極為開闊的平台,以精巧複雜的架構為支撐,平台的一半懸在半空中,與對面一座豪奢大氣不下春風樓的鴻宇樓閣遙遙相望,下方則是樟州河。

  夜涼如水,河風習習。

  薑羲被撲面春寒吹得一個哆嗦,她微微擰眉望著上方,眼底不免生出些許震撼。

  在這個沒有工業、沒有鋼筋水泥的時代,這座春風樓與對面的醉仙樓之間,竟然架起一條飛橋,下方沒有任何橋柱支撐,就如在空中以墨汁塗了神來一筆。

  而那竹橋在如紗月色籠罩下,更若仙宮虹橋。

  橋下有來往畫舫,燈火通透,傳來嬉聲笑語;橋上有曼妙美姬,環佩叮當,笑靨豔豔地翩翩起舞。

  這是一個工業鋼鐵崛起之前,由木工機巧主宰的世界啊——薑羲以前只在書上見過寥寥幾語的描述,等到親眼見到,才知道木藝發展到了極致,是一種何等的美感。

  薑羲看得目不轉睛,不知覺間被穆十三帶著來到二層平台的邊緣。

  從這裡便可跨上那橫拱飛橋。

  也是走近了看才知道,在春風樓這面的樓閣外牆,以竹竿扎成尖頂高聳的棚架,上面纏縛著彩色綢帛,是為彩門歡樓。

  那橫拱飛橋,便是由春風樓與對面的醉仙樓外搭建的彩門歡樓連接起來。

  此刻十數名舞姬站在飛橋上起舞,都沒讓飛橋有絲毫的晃動,足以見得這兩座彩門歡樓構建而成的飛橋,是何等穩固。

  “不錯。”穆十三放眼放去,也覺得滿意。他搖著扇子,眉開眼笑,“這戲台甚好甚好。”

  薑羲聽他說,便明白了,這座飛橋就是穆十三與海棠美人口中的戲台。

  今天他與那位神秘對手的對賭,也應該是在這裡展開。

  果真是世家出身的金玉公子哥兒,連賭博也與常人不同,鬧得這番驚天動地的陣仗。

  就是不知對方是誰,竟與穆十三一樣無聊。

  薑羲正想著,就聽見對面的醉仙樓一陣嘈雜。

  身旁的穆十三一收折扇,挑眉:“來了!”

  誰來了?
  薑羲順著身邊人的目光看去,就見那對面醉仙樓那與春風樓如出一轍的二層平台,一道寶藍色的身影在眾人擁簇中大步而來。

  好一個張揚肆意的少年!

  薑羲目力不錯,隔著河也能看清那少年的模樣。

  她以為身邊的穆十三郎已經是天下數一數二的男色,沒想到對方那少年較之穆十三也毫不遜色。

  少年的五官興許沒有穆十三的精致,一筆一畫都有如細細描繪,但少年那眉宇中足以與太陽爭輝的驕傲燦爛,卻實在難得!

  他站在人群裡,就是天生的發光體——那般蓬勃而充滿朝氣,熱度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吸引著旁人不自覺向他靠近。

  和穆十三陰著狠的腹黑不同,那少年光是看面相就知道,坦蕩而驕傲,如直指雲霄的利劍,縱使折斷也不會折腰!

  跟穆十三還真是迥然不同的兩個人啊,難怪會和他成為對手,畢竟——

  一山不容二虎。

  薑羲暗自感歎時,橋上的舞姬們已經悄然撤下,穆十三與對面醉仙樓的少年對視一眼,便各自踏上飛橋,在距離彼此還有一丈遠的地方默契停下。

  “盛六,你今日可來遲了。”穆十三漫不經心地搖著扇子,先發製人道,“也是,想來你盛家六郎也不會在乎這場小小賭局,不如提早認輸如何?”

  名為盛六的少年,一看就知道是跟穆十三長期不對付的,面對穆十三的綿裡藏針,嗤了一聲。

  “想要認輸的是你吧!上次輸得那麽慘的樣子,還記不記得?”少年的聲音如他的外貌,鏗鏘有力,字字句句都是篤定自信,“不記得也沒關系,今天我可以幫你回想起來!”

  “你我相爭多年,一直是我贏居多,所以今天誰輸誰贏,還不一定。”穆十三絲毫不急,仿佛已胸有成竹。

  盛六郎見狀,也隱隱好奇,莫非是穆十三找到了什麽博戲高手?
  ……不大可能,這才幾天的功夫?
  掩錢的博戲玩法源自長安,掩錢高手也多是出自長安。這短短幾天的時間,還不足以讓穆十三去一趟長安。

  就算穆十三找到了也沒關系,他照樣會讓穆十三輸個一敗塗地!
  兩人一個照面之後,便各自回到了春風樓與醉仙樓。

  薑羲也沒有閑著,悄悄靠近了春風樓裡一個丫鬟打扮的女孩兒,三言兩語逗得對方開懷大笑,連帶著跟她說了不少穆十三、盛六二人的事。

  薑羲借著對方的隻言片語,很快梳理出不少信息。

  這江南之地自古便文風鼎盛、世族林立,其中不乏傳承數百年的世家大族,以耕讀傳家,世代顯赫。

  經歷了前朝大周八百余年和當今大雲的百余年——這近千年的歲月,無數世家起起落落,唯獨有江南四姓屹立不倒,繁榮昌盛至今。

  其中二姓,便是南康穆氏與東陽盛氏。

  另外二姓,一是有大雲第一世家之稱的縉雲寧氏,一則是當今太后與先皇后出自的臨海孟氏。

  這寧氏與孟氏早在大雲開國之初便舉族出世,遷居長安。

  穆氏和盛氏則拒絕了大雲太祖所邀,留在了江南一地,經營數年後,逐漸形成了樟州城內兩足鼎立,其下大大小小世家權貴或附庸或靠攏或中立的局面。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