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萬事如易》第3章 一身臭毛病
  第3章 一身臭毛病
  今天紀家的下人午飯吃包子,廚房就在余舒安身這片小平房前頭,在廚房乾活的劉嬸給姐弟倆捎帶了一籃包子,還有兩碗青菜湯,一碟鹹菜。

  看管著不叫這寄人籬下的兩姐弟餓死,也是劉嬸分內的工作之一。

  蘿卜餡的素包子,拳頭大小,裡頭只有一丁點兒餡,余小修照舊吃的津津有味,好像凡是能入口的東西,這孩子都不會計較味道。

  余舒這幾天躺在床上養身體,在嘗試過乾烙餅,清湯面還有真的很稀的稀飯之後,基本上可以適應這裡簡陋的夥食。

  余舒很識時務,能不工作就吃白食,真沒什麽好挑揀的,只是上一世對吃穿很講究的她,一邊也打起了如何改善生活的算盤,她是一個吃過苦的人,卻不是一個愛吃苦的人。

  她不動神色地打量著對面正在埋頭吃飯的余小修,小孩子正長個頭的時候,整天連頓肉都吃不上,難怪瘦巴巴的,原本上一個五官挺秀氣的孩子,就因為營養不良而泛黃的面色,叫人隻覺得他陰沉。

  “少爺小姐吃完了嗎,把碗筷給我,我上外頭洗去。”

  劉嬸系著圍裙走進來收拾碗筷,余舒剛想要幫忙,余小修已經利落地把碗碟擺在一起遞給了劉嬸,摘了桌子側角上塞的一塊抹布擦桌。

  余舒見他乾的起勁兒,不好插手,就起來給他挪了地方,站到一旁搭話:
  “等下吃完飯,我打算到外頭去走走,好幾天沒出這院子了。”

  劉嬸說到底只是個不識大字的仆婦,余舒在她這裡能打探到的信息有限,迄今為止連自己具體是在哪個朝代都不曉得,問起劉嬸,她也只知道現在國號是叫“大安”,這裡是義陽城,紀家是大戶,其余的一概不懂,余舒想要了解更多,就必須到外頭走走,能拉上余小修一起當然更好。

  余小修抬頭瞅她,臉上掛著那種“我就知道你老實不了幾天”的表情,用力擦了幾下桌子後,悶聲道:

  “你別又出去惹事。”

  這一句話正中余舒下懷,她趁勢提出:“那你就同我一起吧,這樣也能看管著我不是?”

  余小修猶豫了一會兒,才不情不願地點了點頭。

  余舒目的達到,心裡偷樂,就高興興地去枕頭下摸了梳子、發繩、還有一隻裝有頭飾的銅皮盒子,到外頭找劉嬸給她梳頭。

  她以前是一頭幹練的短發,現在頂著一頭濃密的長發,根本就不會打理,好在有劉嬸這麽個人在。

  余舒在井邊找到劉嬸,手腳麻利的她已經把一摞碗筷都洗乾淨,聽她說明來意,就將兩隻粗糙的手掌在圍裙上蹭了蹭,接過梳子,將身下的小竹凳搬到太陽地讓余舒坐著,給她梳理頭髮。

  剛到春天,前後無樓閣的小院子剛好能被太陽曬到,在院子裡坐一會兒,就覺得渾身暖融融的,余舒以前很討厭大晴天,出門必須要帶墨鏡,但自從出車禍之前放下心結以後,短短幾天就喜歡上這樣晴朗乾淨的天氣。

  “小姐頭髮長得可真好,要不是去年你偷偷剪了去換錢花,這會兒也能長到大腿根兒了。”劉嬸乾活的時候就喜歡嘮叨。

  古人發膚受之父母,視之如命,很少有自願剪頭髮的人,無非是窮的無法,余舒正在暗想前身這小姑娘偷偷拿頭髮換錢,補貼家用的感人一幕,劉嬸接下來就潑了她一盆冷水:
  “那可是三角錢銀子啊,三百多個銅板,肉都能吃上大半個月,竟被你兩天就胡亂花光,買了一大堆頭花珠子,不頂吃不頂穿的,唉。”

  余舒啞然,低頭看著膝上放著的銅皮盒子,裡頭雜七雜八地丟著一大堆珠花和發簪,也只有樣子好看,稍微有些眼力界都能看出不是多高級的東西。

  工作原因,余舒對貨幣價值很是敏感,大概知道這裡的三百個銅子兒的價值,劉嬸在這裡一個月的工錢是五十個銅板,半年下來一分不花才能存三百個,算是一筆小富了。

  想到姐弟倆身處在這麽糟糕的環境裡,弟弟營養不良,面黃肌瘦,那丫頭拿頭髮換了這麽一筆錢,全買成這些假珠子爛銅,就忍不住想要罵人。

  “梳好了,”劉嬸放下梳子,轉到余舒前面,在她那隻銅皮盒子裡淘了淘,挑了兩條水粉色的發帶出來,分別系在她左右兩隻丫角上,打了花結,端正臉審視了她一遍,笑呵呵道:

  “小姐要是坐著不說話,瞧著還真是水靈。”

  換句話說,就是她渾身上下除了這張臉蛋,就沒一點可取之處。

  余舒衝劉嬸道了謝,施施然抱著那隻沉甸甸的銅皮盒子回了屋,余小修已經把屋裡都打掃乾淨,還換下了那條皺巴巴的褂子。

  “你快點收拾,我到外頭等你。”余小修丟下這麽一句話,就要往外走。

  余舒趕緊把東西放回床上,又摸了褥子底下前天翠姨娘丟給她的幾個銅板塞到腰帶縫裡,跟了上去。

  余小修扭頭見她穿著一身舊襖布裙便出來了,倍感詫異,“你不換衣裳?”

  “換什麽衣裳?”余舒低頭看看身上穿的,舊是舊了些,可是她今早換上的乾淨衣服,難道出門不能這樣穿?

  “就是你那身帶花邊的衣裳啊,你不是不穿它就不出門的嗎?”

  余小修納悶地看著余舒,總覺得她前幾天從祠堂裡回來,舉止就開始有些怪怪的,他又具體說不上哪裡不對。

  余舒猜到他是指櫃子裡那條粉嫩粉嫩的絲綢裙子,頓時無語,前身這小姑娘到底還有多少毛病——惹事生非,沒腦子,不懂事,大手大腳,貪慕虛榮.就不能有一點好的麽?

  “袖子破了,”余舒隨口找個理由,見余小修露出恍然大悟之色,便推著他出去,回身將屋門帶上,因為屋裡沒什麽值錢的東西,連道鎖都沒有。

  “劉嬸,我們兩個出去玩啦。”余舒衝著正在井邊收拾碗筷的劉嬸打招呼。

  “去吧去吧,早些回來,別過了吃晚飯的時候。”

  劉嬸喊了一聲,目送姐弟倆走遠,轉身抱著刷洗的木盆回屋,小聲嘀咕道:

  “但願小姐這一回是真知道好兒了,姨娘不得寵,就他們姐弟兩個,再不相依為命,這日子將來還怎麽過。”

  ***
  余舒並不打算在紀家大宅裡溜達,她對這家人本能地有種“繞道而行”的自覺,摔壞了一塊玉佩就被折騰死了,誰曉得今天會不會倒霉,再摔壞一塊。

  “咱們到街上走走吧。”余舒提議,她又不認路,只能想辦法讓余修帶著出去。

  “嗯。”余小修沒反對,為了表現出同她不親近,領先她一個身子往前走,剛好如了余舒的意,就老實地落在他後頭。

  他們的住處離後門很近,穿過兩排下人房,沿著一條羊腸小徑一直走,就是專供下人進出的後門。

  余小修熟門熟路地將門栓拉開,示意余舒先出去。

  一踏出門外,入目就是一條乾淨的街道,路面修的平整,對面街上有幾戶人家,統是小門小院的,門頭上掛著燈籠,石牆灰瓦,路邊栽有幾棵樹,留有陰涼,行人很少,但穿著打扮都是長裙長褂,包頭髻發。

  余舒的心情莫名就有點兒亢奮起來,她來到古代有幾天日子,也同幾個正牌的古人朝夕相處,但真正站在大街上,才有種身在古代社會的真實感。

  “走吧。”余小修將門關好,帶頭往左邊走,余舒抬頭看了一眼頭頂上的豔陽,辨出那頭是西,暗自認路。

  余小修帶著余舒凍拐西拐,出了這條後街,又穿過幾條巷子,走了大概有一頓飯的路程,來到一條人聲喧鬧的大街上,視野立馬就豐富起來。

  臨街開有店鋪,路邊有守著攤位吆喝的小販,側目一望,滿眼的招牌和旗條,人來人往,衣冠楚楚,足可見這是一條繁華地帶。

  余舒遠遠看到東邊街頭立有一座高大的牌坊,像是她曾經旅遊去過的小鎮,牌坊上面似是有字,她猜測是地名什麽的,就指著那邊對余小修道:
  “我們往那兒邊瞧瞧。”

  余小修沒吭聲,余舒往前走了幾步,見他跟了上來,才放心大膽地往牌坊那邊走,想要看清楚上頭寫的什麽。

  然而走近了,仰頭看著那座青石牌坊,余舒才發現到一個嚴重的問題——她不識字。

  嚴格說,是她不認識幾個繁體字,那牌匾上寫有三個大字,加上一小行落款,她就認識個“長”字。

  這個發現讓後知後覺的余舒驚了一頭冷汗下來,她不識繁體字,更別說是寫字,還說明天要和余修到學堂去上課,這下可如何是好。

  現在想起來,他們那單間的小屋裡頭,連紙筆都沒見過,更別說是書本什麽的,余修每天下學回來,就不曾做過功課,不是坐在門墩上看著天空發呆,就是拿著一根舊筷子在地上亂劃。

  余舒前兩天身體狀況不好,就沒過多在意這點,聽劉嬸偶爾提起,城裡的學堂是紀家和城中另外幾戶望族合力修建的,有那麽一條鐵規定,好像凡是這幾家的孩子,不分男女嫡庶,都必須得去上學,余舒和余小修的戶頭好歹是掛在紀家門下,便沾了這個光。

  余舒越想越覺得麻煩,便沒了逛街的心思,拉著余小修回了家裡,進門便翻箱倒櫃。

  “你找什麽?”

  “.課本。”余舒不大確定他們這裡是不是這樣叫的,但是上學的孩子,又怎麽可能沒有課本,可是她今天早上收拾屋裡,是沒發現過她有這樣的東西。

  余小修譏笑一聲,走到自己床上坐下,“別找了,就那麽兩本書,不是早就被你拿去賣了。”

  余舒手一松,衣箱落下來差點砸到她的手。

  什麽?連課本都賣了?

  這倒霉丫頭!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