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域外生命寄生日志》第180章 四足機器人
  第180章 四足機器人

  盛立言和組內其他的六位成員顯得很要興奮。

  新年的第一天不休息,來公司工作還沒有愁眉苦臉,面露期待,已經夠期待了。

  普通人周末上班都是一臉苦相。

  除了他們幾個外,路上一個人也沒有。

  盛立言他們組所在樓前的馬路已經被物業人員隔離開了,同時申請從系統內提交獲得審批之後,無人駕駛的電動汽車會自動避開這個路段。

  盛立言作為把小組串聯起來的人,也是準組長了。

  內心很是興奮。

  他們的一號機今天終於可以上路了。

  “許秘書,是不是可以開始了?”

  由於浮沉研究中心由陳浮沉直接負責,但很多時候他沒有時間也不管事。

  因此像是這種時候,就要許之雲出馬。

  盛立言他們希望申請集團更多的資源傾斜,要是硬要類比的話就是要拉一筆風投。

  只是風投的形式不是錢,而是人手、資源、渠道等。

  許之雲負責第一遍的篩選,在她這裡過了,她會把他們的申請通過郵件的方式發給陳浮沉。

  然後由薩松進行第二遍的審核。

  昨天晚上小夥伴們還在實驗室裡調試了很久。

  “小馬,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小馬是他們組一位健身達人,180的身高,流線而健美的肌肉訴說著兩個字——有力。

  之所以選他作為穿戴外骨骼裝甲,正是因為他力量最強。

  他們很怕萬一中途動力系統出問題,得靠著人力扛起幾十公斤重的外骨骼裝甲。

  盛立言這種渾身排骨的理工男自然扛不起這個重任。

  雖然他很想穿。

  據模型數據模擬顯示,最有可能出問題的地方就是動力系統。

  這次的檢驗很重要,如果得不到後續的支持。

  他們這個小組很難活下來。

  或者說活下來只是作為純預研究的性質,無法實現商用上市。

  因此即使出現問題,也要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裝作沒有問題。

  至少把外骨骼裝甲扛回實驗室。

  如果盛立言自己來的話,出問題估計就步履蹣跚了。

  銀色的外骨骼裝置包裹住小馬的四肢和軀乾。

  蜀都冬天昏暗的天空下,有些殘缺的外骨骼機甲看起來頗有種廢土的感覺。

  小馬操縱著機械外骨骼在馬路上快速移動、翻越障礙、負重前行等。

  從小馬背起重物後的快速移動,許之雲從中感到一絲肅殺。

  她問道:“我大概能看出一些,你可以把詳細的參數說說。”

  盛立言把心裡早已打好的腹稿一一列出:

  “整套機械外骨骼采用鈦合金材料,重量在40千克,其中主要由鈦合金骨骼、電源和驅動裝置組成。”

  “能夠幫助小馬在負重90千克的重物下以5.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前進5個小時。”

  “它能夠降低人體對氧氣的消耗量。”

  “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幾乎感受不到任何重量。”

  “我們認為不管從單兵作戰還是從工業輔助,再或是醫療設備,這都是一個很有價值的項目。”

  盛立言說完目不轉睛地直視前方穿著外骨骼在表演的小馬,心裡很是忐忑。

  這個領域進入的勢力很多,各國軍方研究機構、公司也很多。

  他自認為優勢只有超級電池是明顯的優勢。

  投入大、競爭大、風險高。

  盛立言心想:要獲得資源傾斜只能聽天由命了,自己如果是投資人,也不會想投這樣的項目。

  “你把項目寫一份仔細的計劃書發郵件給我,郵件裡附一段你們試驗機的視頻,我會遞給陳總看的。”

  “最後決定權不在我,不過陳總既然會同樣外骨骼裝甲小組成立,想必他是希望在這個領域做出點成績來的。”

  許之雲最後的話像是給了他一顆定心丸。

  等待了三天之後他收到陳浮沉的郵件,

  ……

  “誒,有點意思。”

  第二天晚上陳浮沉按照每天例行的作息收發郵件的時候,看到許之雲的匯報郵件後,心裡很感興趣。

  他在遇到1729之前作為宅男,對機械外骨骼這玩意自然是不陌生。

  可以看作是機甲的前置科技了。

  陳浮沉自己沒有這個時間來研究這個,完全可以把這個給手下的人來做。

  只是確實面臨很多現實的問題。

  倒不是技術問題。

  技術上,各個方面都已經有成熟的方案,電池技術的突破加上薩松領先藍星不知道多少年的軟件技術。

  從硬件和軟件上打造可量產實用性質的機械外骨骼可以說是小菜一碟。

  但想要賣出去是一個問題。

  特別是想賣到國外,光是審批,獲得對方信任等等都是很大的難題。

  浮沉集團在武器貿易上一點名聲也沒有。

  憑什麽讓別人相信你。

  尤其自從kepler手機和智耳上市以來,西方的媒體隔三差五跑出來宣傳浮沉集團是邪惡的壟斷企業,通過智耳偷聽每個人的思維活動。

  監聽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

  被打上這種標簽想要把機械外骨骼賣給外國機構。

  陳浮沉思考了一會郵件中回到:

  “我覺得這個項目值得投資,會讓公司傾斜資源給你,機械外骨骼項目掛在kepler公司下面。”

  “另外除了商用的機械外骨骼,另外一起做四足機器人。”

  “就是波士頓動力主推的那款產品,同時也做那個。”

  四足機器人,俗稱機器狗。

  不管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企業在做這個。

  比較出名的就是波士頓動力。

  但他們主要是針對普通用戶,希望能夠使機器狗成為平常人的寵物。

  最早大家采用的方案都是液壓機器人。

  後來都采用電驅動的方式,在這方面浮沉集團有著完美的領先。

  比你續航高一倍的機器狗,你完全喪失了競爭力。

  在陳浮沉的設想裡,智耳和無人駕駛技術能夠很好地和機器狗結合。

  無人駕駛技術應用在機器狗上,機器狗能夠完美勝任引路狗的角色。

  陳浮沉更希望的是作為醫療器械賣給盲人。

  想讓普通用戶接受那麽大的四足機器人,市場培育是大難題。

  從協助盲人的引路狗做切入點,是最好的方式。

  同時也能和別的公司拉開差距,實現降維打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