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伐明》第67章 重建(泣血求收藏求推薦)
  第67章 重建(泣血求收藏求推薦)

  劉宣收回了心中的思緒,接過了葉謬之遞過來的帳冊。小心謹慎的翻閱了一遍。帳冊之上記載的事情非常詳細,幾乎將所有的繳獲都分門別類的統計了一遍。

  這一場夜戰,加上騎兵營,劉宣麾下陣亡的士卒超過了百人,受傷的戰士反而只有七十六人。由此可見,昨日的戰事是多麽的慘烈。

  一般來說,近代的火器戰爭,陣亡與受傷的比例在一比三左右。而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這個比例應該在一比一到一比二之間。

  昨日的夜襲作戰,受傷的士兵幾乎沒有任何照顧。在今日早晨,這些重傷的士兵幾乎全部流血而死。這樣一來,才造成了戰死的士兵超過了受傷的人數。

  昨日的夜襲戰,劉宣一方參戰的士兵共有步兵六百余人,騎兵不到一百五十人,加起來總計七百六十人。其中傷亡一百八十余人,佔據總人數的百分之二十三。

  面對如此巨大的傷亡比例,劉宣這支軍隊也沒有奔潰,已經可以說是少見的精兵了。畢竟這七百余人,都是選拔軍中驍勇善戰之人,都是劉宣軍中真正的精華。

  如今這股精兵傷亡超過五分之一,對於劉宣這支軍隊來說,已經是傷到了元氣。最近一段時間之內,如果不能大力的補充,劉宣已經失去了打硬仗的能力。

  人員損失如此巨大,戰果也極其輝煌。盡管因為夜中作戰,劉宣也沒有夜追窮寇,但是還是俘虜的官軍,還是超過五百名。至於戰死的官軍,經過大致的清點,也超過了三百。

  剩下的官軍士卒,基本上被張應昌收攏起來,狼狽的逃回了延安城。

  昨日之戰,劉宣最大的收獲就是繳獲了超過三百領鐵甲。這些鐵甲,大部分都是戰死的張應昌家丁遺留,少部分來自俘虜的官軍。

  這三百領鐵甲,能極大地增強劉宣的實力,有了這三百領鐵甲,劉宣麾下的甲兵已經超過了七百人。這樣一股實力,已經不下於邊軍的副將一級軍官。延綏南路的副總兵張應昌,麾下的甲兵也就八百余人。

  如今張應昌打了一個大敗仗,不僅威望大損,就連手中的實力,也不是短時間能夠恢復。即便是人員能夠很快的招收,但是軍械的損失卻不是一時半刻能夠補齊。

  除了鎧甲之外,這一戰劉宣還繳獲了戰馬二百余匹,騾馬役畜五百余匹。這些馬匹牲畜,都是騎兵營拚死作戰,才成功保存下來。為了保護馬圈,劉宣還犧牲了麾下大將石勇。

  這一戰,劉宣還繳獲了鳥銃三百杆,虎蹲炮十五門,大小佛郎機八門,火藥三千斤。有了這些火炮,劉宣麾下的炮兵終於實力大增,戰後應該能夠擴充一個炮兵營。

  剩下的東西,大部分都是一些刀槍劍棍,對劉宣來說已經不值一提。至於張應昌攜帶的軍餉,金銀之物都被他席卷一空,而另外的綾羅綢緞,也被他臨走時付之一炬。

  劉宣看完了這些帳冊,心中滿意的點了點頭,石勇戰死帶來的陰暗終於散去了不少。他拍了拍葉謬之的肩膀,開口說道:“乾得不錯,你們連夜清點物資,還沒來得及休息片刻。如今事情已經辦完,看來我們在文安驛也要休整一天,你們還是回去好好休息吧。”

  劉宣讓葉謬之將這些帳冊歸檔保存,然後帶上了身邊的親兵,打馬回到了中軍大營。

  劉宣一回大營,先安排麾下的士卒收斂屍身。現在已經進入春季,正是疫病高發的季節。而腐爛的屍身卻是病毒絕佳的溫床。

  劉宣將官軍的屍身全部火化,骨灰隨便掩埋。而自己一方的士卒,則尋找一處隱蔽的墓地修建了簡易的墓園。因為缺乏棺木,大部分戰死的士卒,只能隨身裹一張破爛的草席。只有隊官以上的軍官,才能享受一個薄皮棺材。

  對於這些戰死的士卒,劉宣從來都十分尊重,盡最大的條件為他們舉辦了莊嚴的葬禮。並不像當時官軍軍伍那樣,將陣亡的士兵隨便丟棄。

  尤其是石勇的葬禮,更是三軍帶孝,劉宣親自扶靈,舉辦的十分莊重。就連下葬的棺木,也是劉宣從延川縣調撥而來,采用了上好的榆木棺材。

  石勇身邊親族很少,他沒有父母兄弟,也沒有妻兒子女。盡管身邊有幾個女人,但是卻沒有任何名分。在整個劉宣軍中,只有騎兵營隊官石龍與他關系最近,石龍算是他的同族兄弟,算是他在騎兵營真正的親信之人。

  等清點完繳獲,埋葬完了士卒,劉宣率領麾下的大軍,迅速的返回了延川縣城。

  劉宣打了一個大勝仗,大破延安府官軍張應昌,馬上在延安地區引起了轟動。

  這些天來,陸續有不少饑民盜匪前來投靠,這些投靠的杆子,大小有四五十股,即便沒有混天王張應金那樣勢大出名,但是加起來也是一支很強的力量。

  有了這些散碎的饑民投靠,劉宣迅速的充實了員額。以前不滿員的楊四寶、張應金二營。迅速的像海綿一樣膨脹起來,恢復了四個哨的編制。

  最重要的就是騎兵營的重建擴編。經過兩次苦戰,騎兵營傷亡過半,已經徹底失去了戰力,還失去了威望極高的營官石勇。這一次劉宣繳獲了不少戰馬,挑選了全軍聞名的重將,將要大力擴充騎兵營。

  新的騎兵營劉宣決定讓李旭升充任營官,在劉宣麾下的眾將中,其實只有張虎成、楊四寶二人有過帶領騎兵的經驗,按說他們二人充當騎兵營營官更合適一些。

  但是張虎成這些投降的盜匪在軍中已經聲勢不小,劉宣也並不想將這支全軍的精銳交給他們統帶。從李旭升帶領騎兵襲擾延長縣的戰鬥看,李旭升此人適應能力很強、天賦絕佳,仿佛就是天生的統軍之人。

  他雖然年少,但是卻屢立大功,在三軍之內威信極高,是除了張楊二人外最合適的騎兵將領。

  這一次新建的騎兵營,人員幾乎擴充了一倍,達到了六百余人。下面編制了三個騎兵哨,以鄒風、馬武兩位資歷很老的哨長兼任副營官。另外一位哨長,則選拔了這次戰鬥非常勇敢的隊官石龍充任。

  石龍算是石勇的同族兄弟,在石勇發跡之後前來投奔石勇。他的能力還算不錯,作戰也比較勇敢,在石勇戰死之後,劉宣體恤石勇,所以當場提拔他擔任了第三個哨長。

  因為編制的擴充,騎兵營戰術也發生了改變。

  現在每一個騎兵隊都有五十名騎兵,這五十名騎兵歸四位什長指揮,除了四十四名戰兵外,還有隊官一人,旗手一人,火兵兩人,馬夫兩人。

  在衝陣之時,馬夫與火兵並不參加排隊衝鋒,而是在後面打掃戰場,算是軍中的輔助兵。

  一個騎兵哨下轄三個騎兵隊,哨中還包括哨長一人,副哨長一人,親兵八人、傳令兵四人、旗手二人、號兵二人、馬夫一人,夥夫一人,軍法官五人,共一百七十五人。

  新的騎兵營下轄三個騎兵哨,另外還有營官親兵一隊五十人。旗手五人,傳令兵十人,號兵五人,軍法官十人。加上一些其他的後勤雜物人員,總共六百一十余人。

  今天上了一個大蚊子腿,作者也第一次兩更,希望喜歡本書的朋友多多收藏,多多推薦。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