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伐明》第59章 前哨戰
  第59章 前哨戰

  張芳接了軍令,點齊麾下的兵馬,按照探哨指引的方向,朝著石勇麾下的騎兵營直衝而來。

  張芳麾下的這支騎兵,在榆林鎮中也算是精銳,盡管他們披甲的兵丁不足一半,但是卻弓馬嫻熟。

  因為靠近塞外鄂托克、土默特、伊金霍洛旗等蒙古部落,更學會了蒙古韃子的騎射之法,加上官軍常用的各種火銃。哪怕遇上了同等數量的蒙古騎兵,也能一較高下。

  正因為麾下率領的精兵,張芳才如此狂妄自大、目中無人。他親率大軍,沿著石勇騎兵營的馬蹄印緊追不舍。

  因為石勇麾下的騎兵數量較少,只有三百人左右。而劉宣交給的也是騷擾敵軍,拖垮敵人的軍令,對騎兵營來說也有些任務繁重。所以在接近了張應昌大軍之後,石勇卻一反常態,放出的探哨大幅度減少,盡可能的集中兵力,連續擊敗了官軍幾路探馬。

  等引起官軍重視之後,石勇馬上吹號收兵。迅速的調轉馬頭,離開了官道,躲入溝壑縱橫的陝北高原之中。

  石勇率領麾下的騎兵,不停地繞著圈子,距離張應昌的主力,距離總是不遠不近。因為陝北之地道路難走,石勇這樣繞路行軍,不得不帶來了大量的人馬減員。

  短短一日之內,跌死累死的戰馬就超過三十匹,佔據騎兵營的十分之一,不少騎兵不得不騎上了騾子,成為讓士卒嘲笑的騾子騎兵。

  騾子雖然耐力大、耐折騰,但是卻遠沒有戰馬聰明敏感。在戰陣之上,也很難衝陣使用,失去了戰馬,一名騎兵就失去了大部分的戰鬥能力。如今戰馬減員太大,石勇也隻好放棄了兜圈子的行為,從新進入好走的官道之上。

  石勇麾下在山溝溝中兜圈子,追擊的張芳也同樣不好過。因為官軍的軍紀敗壞,喂養戰馬的官員克扣草料,官軍的戰馬更是瘦弱不堪。一路之上,盡管他們繞的路較近,但是死傷的戰馬還是超過六七十匹。

  這六七十匹戰馬,都是公家的東西,張芳的心中自然不會痛惜。等打過這一仗之後,朝廷也會慢慢補充。

  因為明末軍紀的敗壞,對於張芳這種武將來說,只要損失了軍械戰馬,就能從中間克扣利潤。所以明末的武官,並不害怕打敗仗。只要保住了精銳的家丁,隨意劫掠些流民百姓,就能重新組成一支大軍。

  這一路之上,連敵人的鳥毛都沒摸著一根,就損失了六七十匹戰馬,幾乎一成的兵力。這樣的窩囊仗讓張芳的火氣越來越大,他令失去戰馬的士卒原路返回,自己帶著剩下的大軍,不依不饒繼續跟著石勇騎兵營。

  等石勇走上了官道之後,張芳也加快了行軍的速度,兩軍的距離也越來越近,很快就接近了十裡。

  石勇沒想到著五百官軍如此有韌勁兒,他瞅了瞅偏西的太陽,心中更是下定了決定,決定徹底擊潰這股敵軍,立下騎兵營建軍以來的不世之功。

  石勇麾下的這支騎兵,身上傾注了劉宣極大地心血,因為劉宣的獨斷專行,這支騎兵已經有了近代騎兵的精髓,士兵很少訓練偵查、巡邏、騷擾、偷襲等輔助任務,反而專門訓練隊列衝陣。

  在劉宣這支軍隊中間,最受重視的就是嚴肅的紀律,越是精銳的軍隊,對紀律的要求也越發嚴格。

  這支騎兵營盡管人數不多,但是每日的訓練卻極端嚴格,他們每日的訓練,就是排成整齊的隊形,卻衝垮敵軍陣型。

  劉宣麾下的這支騎兵,根本不注重個人的武藝,更不會看中戰士的武勇。反而極力要求紀律,要求士兵在衝陣時保持密集的隊形。

  這樣的訓練騎兵方法,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上也從沒有耳聞,所以劉宣在騎兵營初創之際,承受了很大的壓力。無論是石勇這個營官,還是鄒風這些哨長,對於劉宣的訓練方法都保留了意見。

  但是在軍中的操練中,這支騎兵很快就散發出了極大地戰鬥能力,遠遠超過普通以襲擾為主的輕騎兵。

  正是因為看見了新式騎兵強大的戰鬥力,劉宣才將一多半的鐵甲裝備這支精兵。

  這支騎兵營,因為戰鬥方式的緣故,盡管還沒有立下太大的戰功,但是平常的待遇卻遠高於步兵。

  在選拔騎兵的過程中,劉宣也隻選拔有家有口、服從性好的精壯士兵。這是因為這些有家口拖累的士兵,更能服從軍紀,更符合騎兵營的建軍方針。

  劉宣麾下的這支騎兵營,一共下轄三個哨,每個哨麾下共有百名士兵。每一個哨分為三隊,每一隊列為一排,第一排使用騎槍充當死騎,用來突破密集的陣型。第二排使用三眼銃,既能用來擴大打破缺口,也能用三眼銃一頭的長矛肉搏衝陣。第三排使用輕便的戚家刀,用來迅速的擊潰敵軍的陣型,斬殺潰逃的散兵。

  盡管因為組織能力的因素,劉宣這支騎兵遠遠達不到後世西方強國的水平,不可能像拿破侖麾下的那支騎兵一樣,在擊潰敵人的陣型後還能迅速調整好隊形,發動第二次、第三次密集的集團衝鋒。

  劉宣麾下的這支騎兵營,更像是後來李自成麾下的那支精銳的騎軍三堵牆。在戰場上只能乾一錘子買賣,如果不能徹底擊潰敵人的陣型,那麽就只能當場潰敗。

  等張芳的大軍越追越近,石勇反而放慢了速度,開始蓄養馬力,等待合適的時機衝鋒。

  石勇仔細測算著距離,故意離開了佔據的高地,放棄了傳統騎兵作戰中有利的地形。反而將麾下這支騎兵營列陣在高地側翼五百步,等候敵人率先衝陣。

  等張芳麾下的大軍毫不費力的踏上了高地,他輕輕的拍了拍馬頭,安撫了一下暴躁的戰馬開口說道:“流賊雖然狡猾,但是卻是一個不通兵法之輩,居然不知道佔據高地這個有利地形,反而列陣於側翼,妄想與我對陣。豈不知我榆林鎮官軍騎射功夫的厲害,只要幾輪羽箭,敵人自會不戰自潰。”

  張芳麾下的將校見將主興致極高,紛紛大拍馬屁,各種阿諛奉承的話仿佛不要錢一般噴出。張芳得意的大笑了幾聲下令道:“何雄、李景、郭隆三位把總,待會兒對陣,你們三個把總充當第一陣。”

  “你們兵分三路,繞著流賊馬隊的陣型轉圈子。流賊的陣型,看起來是想要衝陣,但是老子偏不如他的心願,兩軍交戰之際,我們要避免白刃交兵。”

  “我看敵軍手中沒什麽強弓硬弩,只有一些射程很近的三眼銃,你們三人隻管繞著敵陣射箭,以我們拿手的騎射功夫擊敗賊人。”

  “我麾下的家丁會戰列陣於後面充當鎮撫兵,到時候誰敢怕死後退,老子的軍法可是不認人。”

  張芳交代了軍令,麾下的家丁猛地揮動令旗,只見三個把總仿佛三道洪流,從這處無名高地上奔騰殺來。

  那一陣陣馬蹄聲仿佛一座座催命的金鼓,在石勇的耳邊震天響來。

  石勇輕輕調轉了馬頭,高深呼喊道:“騎兵營全軍準備,隨我衝擊左路的敵軍。”

  石勇剛剛喊完口令,猛地一踢馬腹,朝著左路的何雄把總的側翼衝鋒過來。

  何雄沒想到流賊麾下的騎兵營戰法如此大異於常人。

  整個騎兵營衝陣的速度不快不慢,排成密集的陣型朝著自己側翼衝來,在高速交戰的騎兵中,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可能改變隊形。

  兩軍接近七十步,見流賊騎隊的探馬如此嚴整,何雄盡管已經察覺到不妙,但是也只能硬著頭皮搭上了羽箭,朝敵軍方向射去。何雄的羽箭就是攻擊的信號,其麾下的兵丁也排成一個松散的雁翎陣朝石勇騎兵營射來。

  面對漫天飛射的羽箭,石勇麾下的騎兵營盡量擋住了面部要害,他們大部分都身披鐵甲,腦袋上還帶著厚重的鐵盔,並不害怕官軍遠距離拋射的輕箭。

  在七十步這個距離,如果不是強弓硬弩射出的重箭,根本不能對身穿鐵甲的騎兵營造成太大的傷害。

  而官軍之中的射出的羽箭,都是拋射的輕箭,即便射中了鎧甲,除非射到了要害之處,不然很難讓身穿鐵甲的士卒失去戰鬥能力。

  一輪羽箭過後,除了幾個運氣極差的倒霉蛋中箭落馬外,其他的騎兵,盡管盔甲上掛著一根根羽箭,但是卻毫無障礙的繼續衝鋒。

  衝陣的騎兵,如果不是罕見的精銳,很難在高速奔馳中變換陣型,何雄麾下的這支騎兵,盡管在官軍中還算精兵,但是也不敢隨便變陣,免得自亂陣腳。

  在短短的五百步之內,衝陣的騎兵幾乎在三兩分鍾之內開始了迅速接近。

  盡管何雄極力想繞一個圈子,擺脫白刃肉搏的局面,但是因為兩方衝陣的距離太近,導致了兩軍衝陣的距離極短。盡管何雄奮力騰挪,但是還是被石勇麾下的騎兵營衝到側翼。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