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伐明》第37章 擅殺
  第37章 擅殺
  就在劉宣厲兵練馬,做好了準備攻打延長縣城之時。

  延長縣內早已經亂成一團。如果不是現在正是嚴冬,縣城外面也是盜匪橫行、饑民遍地,治安極度的混亂,縣中的富戶士紳只怕早已經逃離這個是非之地。

  顧世虎敗歸之後,知道躲不過朝廷的責罰。於是他將手中的余財發散給親族故舊與麾下的家丁,將妻兒托付給親友照顧。而他也徹底灰心喪氣,每日喝的酩酊大醉,仿佛醉生夢死一般。

  自從顧世虎潰敗而逃之後,縣令張雲柯就驚懼不已。生怕劉宣馬上就會攻破城池,更害怕朝廷會追究責任。

  畢竟即便是劉宣攻破城池,張雲柯的親族大部分也不在這裡,他如果殉節而死,朝廷肯定還會大力褒獎。如果因為坐失城池被朝廷追究責任,恐怕還會禍及家族。

  張雲柯見顧世虎落荒而逃,苟且偷生的活著。心中對這個粗鄙的武夫更加痛恨。如今顧世虎失去了兵卒,麾下只有五十名家丁,在張雲柯眼裡,已經徹底沒有了價值。

  “再過一二日,流賊就會攻城,流賊能夠打敗顧世虎官軍,實力只怕非常雄厚。以延長縣城的情況,一定是守不住的,到時候流賊一來,只怕就是城破之日。”

  “去年七月,王二造反之後,我就將妻兒送回老家。如果我惜命逃跑,只怕會被嶽撫台當做替罪羊,到時候一個覆軍失將,坐失城池的罪名,只怕也難保項上人頭。就連老家的親族妻兒,只怕也會受到牽累。”

  “如今這種情況,我也只能為皇明守節。如果我死於任上,只怕還會受到朝廷的褒獎,只是可惜了這搜刮的萬兩白銀,也不知道會便宜誰。”

  “如果再過一段時間,過了這一劫,我也能辭官歸隱,告老還鄉,那時候該有多好!”

  “可惜啊可惜!”張雲柯長長一歎,心中又來了幾分沉思。

  “我既然決定守節,那麽戰敗的責任只能找一個替罪羊,而顧世虎就是最好的人選。他現在除了麾下的家丁,已經全軍覆沒,成了一隻死老虎,而這個死老虎的腦袋,也可以成全我老張的名節。”

  “更何況如果不是這個廢物打了敗仗,我在延長縣城也能高枕無憂,平安度過了這一關,也可能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張雲柯見顧世虎這個樣子,已經毫無用處,於是決定拿敗軍之將顧世虎的頭顱威懾城中百姓。而他自己卻決心殉節守城,以求臨死混一個好名聲。

  張雲柯定下了這個決心,但是還是顧忌顧世虎的五十個家丁作亂。他心中突然升起了一個想法,決定擺一場鴻門宴,用顧世虎的人頭,染紅自己的名節。

  張雲柯想做就做,他假裝舉辦宴席,邀請顧世虎商議守城的對策。暗中卻令衙役手持利刃,埋伏在大堂之外。

  顧世虎不疑有他,畢竟他是五品武官,張雲柯只是七品縣令。盡管大明的官場是文貴武賤,他也常常被張雲柯侮辱責打。但是斬殺他這樣的武官,最少也要巡撫一級的中央大員,依靠王命旗牌才有這種權利。

  顧世虎攜帶著兩個家丁,沒有佩戴任何兵刃,毫無防備的走進了張雲柯的縣衙。

  縣衙中,張雲柯已經備好了酒菜,還讓縣城中當紅的歌妓作陪,一時間賓主雙方其樂融融。等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雲柯猛地擲杯為號,大堂中準備充分的衙役手持利刃,一擁而上的將顧世虎捆得嚴嚴實實。

  顧世虎察覺到事情不對,連聲呼叫,可惜啊手下的兩個家丁也被眾衙役紛紛捅死。

  顧世虎長歎了一聲,知道多說無益,默然不語,不再開口說話求饒。

  張雲柯擦了擦手,指著顧世虎鼻尖罵道:“朝廷每年給你的軍餉足有萬兩,你卻還讓士兵吃不飽飯,這貪汙軍餉,就足以治你的死罪。”

  “其二,你的部下軍紀敗壞。不僅殺戮過往的商旅,還搶掠百姓,凌辱婦女,不從則死。按大明律,也該當斬。”

  “第三,你率領大軍與敵交戰,卻貪生怕死,致使全軍覆沒,治一個覆軍之罪,也不算冤枉你吧。”

  “這三條罪過,哪一樣都不是虛言,你三最並罰,足以論死。還有何話說?”

  顧世虎知道自己過不了這一關,他雖然是武將,但是也是官場之人,張雲柯肚中的彎彎繞,也欺瞞不了他自己。如今他已經萬無幸理,只求張雲柯能夠不牽連妻兒。

  顧世虎一言不發,默認了張雲柯強加於自己身上的罪名,簽字畫押之後,知道自己已經上了死路。

  他一言不發,想起了在鬧餉中被自己斬殺的三個故舊,心中頓時有了幾分悔恨,埋怨自己不念舊情,將他們三人當做替罪羊。如今這個替罪羊卻輪到自己,他眼中流出幾滴淚水,口中喃喃的歎道:“報應啊!報應!這全是報應!”

  張雲柯不理顧世虎的低語,大呼一聲:“拖出去斬了,將頭顱掛到城門上,用來威嚇士卒。顧世虎的家眷,也統統一並斬了,以絕後患。”

  聽到張雲柯如此狠歷,顧世虎大聲的呼號,希望張雲柯放過自己的親族,反而從沒有為自己喊冤求情。

  而張雲柯卻心硬如鐵,沒有更改一點兒命令。顧世虎知道不可避免,破口痛罵張雲柯,在顧世虎痛罵聲中,張雲柯斬下了顧世虎的人頭。

  張雲柯斬殺了顧世虎,並沒有如他的意原,起到穩定軍心,殺雞儆猴的效果。反而為延長縣城帶來了更大的混亂。

  顧世虎麾下的家丁,眼見顧世虎死於非命,頭顱掛在城門上。在家丁把總石勇的指揮下,眾人一擁而上,救下了顧世虎的家眷,取下了顧世虎人頭。眾人打開了延長縣城門,一起奔向了董家堡,成建制的投靠了劉宣。

  ————————————————————————。

  劉宣正在整頓隊伍,做好攻打縣城的準備。只見探路的斥候傳來一件急報,一隊官軍騎兵策馬崩騰,居然直奔董家堡,從這隊騎兵的裝備看,應該是顧世虎麾下的剩余家丁。

  “顧世虎早已經兵敗,如果當日奮力一擊,可能還能對我有些影響。如今我已經不同往日,稱得上是兵強馬壯,區區五十名騎兵,也肯定不是我的對手。”

  “顧世虎也算知兵之人,用兵沒有大的破綻,他為何大反常態?我還是做好準備,以不變應萬變,看看顧世虎到底鬧什麽么蛾子。”

  劉宣心中做好了準備,下令李旭中,陳鐵牛二哨出城列陣,也好看看顧世虎的打算。

  沒想到劉宣剛剛出城,只見那隊騎兵居然統統下馬,為首一人手裡拿著一份書信,慢慢的朝著劉宣等人而來。

  劉宣接過書信,仔細觀看了一遍,大致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對於這對騎兵,劉宣並沒有太多的懷疑。

  盡管他們裝備精良,能征善戰,但是畢竟人數較少,相比劉宣麾下的近兩千大軍,並不算什麽大事。

  況且劉宣的麾下,已經不是烏合之眾。這支軍隊紀律嚴明,訓練嚴酷,也有了一些實戰經驗。盡管士兵的裝備,體力還有一些問題,但是在明末這種環境來說,已經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劉宣安排好了手下,乾淨利落的將這隊騎兵迎進了董家堡,然後準備好了夥食,讓這隊士兵好好飽餐一頓。

  這隊騎兵的首領名叫石勇,在顧世虎軍中官居把總。本官為延長所百戶,也是正六品武官,算是顧世虎軍中名副其實的第二人了。

  如今顧世虎被張雲柯擅自斬殺,石勇心中既驚懼又心灰意冷。他既害怕張雲柯株連自己,又對朝廷徹底失望,於是連忙帶著顧世虎麾下的家丁逃出城外,投奔劉宣。

  對於石勇的投奔,劉宣自然大力的歡迎。石勇麾下的家丁,不僅都是騎兵,還是披甲的甲兵,加上這五十名騎兵,劉宣麾下的騎兵已經超過百人。

  這一百騎兵,劉宣自然不會傻到分割使用,畢竟騎兵只有形成規模,才能在戰場起到決定性作用。

  劉宣將騎兵隊從自己的親兵哨調出,從新編組了一個騎兵哨,下轄三個騎兵隊,每隊三十余人。以新來的降將石勇充當哨長,鄒風、馬武二人充當副哨長。這一支騎兵,幾乎人人披甲,已經成為劉宣麾下最精銳的隊伍。

  石勇等人來投,讓劉宣更清楚了延長縣的虛實,於是劉宣決定盡快出兵,不給張雲柯整頓城防的機會。

  第二天一早,劉宣就開始誓師拔營,這一路上,劉宣很少休息,加緊行軍,剛剛到了下午,大軍已經到了延長縣城。

  劉宣見天色已晚,寒意越重,決定先扎下營寨,打造雲梯,衝車等攻城器械,構築炮兵陣地,明日在試探攻城。

  就在劉宣率軍逼近延長縣城之時,延長縣令張雲柯早已經手足無措。他斬殺了顧世虎,自己更沒有什麽軍事才能,所下的命令也是顛三倒四,混亂不堪。

  見劉宣沒有立即攻城,張雲柯心中松了一口氣,嚴令守城的壯丁都不許睡覺,防止流賊趁夜攻城。

  而他自己卻準備好棺材白綾,在縣衙之內堆滿柴火,隨時準備殉城而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