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伐明》第75章 民心
  第75章 民心
  劉宣默默地站在牆外,聽著種鄉紳一家的哭訴,一時間默然無語。

  他大步邁開步伐,雷厲風行的進入節堂。

  節堂之內雖然點著幾支蠟燭,但是因為空間較大,一點兒也不顯得明亮,反而有些壓抑的昏暗。

  節堂之內,輪值的孫登、胡寬二人正在奮筆直書,也不知道在抄錄什麽文件。

  如今劉宣隨身的文案已經超過了四人,除了葉謬之、孫登外,又提拔了現在掌管軍妓所的胡寬,與原籍西安府的周建。

  周建本是中產之家,但是現在也逐漸生存艱難,不得已只能去延安府投奔親族,後被劉宣俘獲,為了生存,周建也只能投奔劉宣。

  周建此人四十三歲,還沒有考中一個秀才功名,算是名副其實的老童生。他之所以科場失意,並不是因為學問不佳,只是因為記憶力不佳,不善於八股文罷了。周建因為科場失意,最後也絕了功名利祿之心,反而專研算經十書等雜學,就連西方的幾何學,周建此人也多有涉獵。

  正是因為身懷大學問,周建很快在軍中脫穎而出,被注重真才實學的劉宣發現,提拔為自己隨身的文案。

  胡寬的才能不下於周建,但是科場運氣更差,他的思想有些離經叛道,被當時的主流文化不容。盡管考了幾次,居然連第一輪童生考試都沒有過,只能算是鄉間的文化人。

  在劉宣攻破延川後,胡寬迅速來投,代替了掌管軍妓所的王庚,為劉宣賺取了不少銀錢。

  一軍統帥的文案,在劉宣這支隊伍中的地位也非常不凡,級別與哨長相同,實際上的權勢更遠超哨長。這些文案秘術,畢竟都相當於天子近臣,長時間伴隨在劉宣身邊,一言一行都能影響劉宣。

  劉宣進入節堂,對正在輪值的胡寬說道:“我們今日攻破堡鎮,新投靠的梁紹軍紀敗壞,殺戮了不少無辜百姓,今日城中多有哭訴之聲,我心中也多有不安。”

  “你拿著我的手令,明日去後勤營李營官那裡領些銀錢,凡是戴孝的人家,每戶賞銀五兩,讓後勤營的工匠多打造一些棺木,賞賜給無錢購買棺木的貧困百姓。另外將違反軍紀的看押士卒,明日在校場斬首示眾以儆效尤,以告慰無辜百姓的在天之靈。”

  胡寬恭敬的接過劉宣的手令,連夜走出了節堂,開始暗中查訪鎮中百姓的情況,看看哪家哪戶今日死了人,毀了房屋,遭受了無端的兵災。

  走在鎮內狹窄的街道上,胡寬的心中也有些興奮,他以前管理軍妓所,雖然沒有不情不願。但是胡寬畢竟自認為讀過聖賢書,感情上也不願意管理這種肮髒汙穢的地方。

  如今劉宣提拔他成為親信的秘書,讓自認為是讀書人的胡寬有了一種被信任、被重用的感覺。

  這些天來,每當劉宣交代了任務,胡寬總有一份使不完力氣的感覺。

  連夜將鎮中的情況查探了個大概,第二日一大早,胡寬拿著劉宣的手令,從李昭雲手中領取了銀錢,帶著幾名書記官,領著後備營的一隊步兵,挨家挨戶的為遭受橫禍的百姓發放賞錢。

  到了午時三刻,胡寬親自充當了監斬官,將犯下軍紀的亂兵全部處斬,屍身埋在城牆外面,頭顱掛在城頭之前。

  等胡寬處理了這一攬子事情,劉宣的軍隊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從流賊升級為仁厚的義軍。

  鎮內那些沒有糧食吃的百姓,也一股腦加入劉宣軍中。

  劉宣回到中軍駐地,見種鄉紳帶著妻兒子女,一同前來感謝劉宣。

  昨日種鄉紳家死了兩條人命,所以領取了十兩白銀和一口棺木,盡管種鄉紳不算貧困,但是十兩白銀也算一個不小的數字了。

  見劉宣已經回來,種鄉紳正要下跪,卻被劉宣眼疾手快的扶起來,劉宣拍了拍種鄉紳的手說道:“鍾先生,我攻破堡寨不少,備受鄉紳文官蔑視,主動配合我的鄉紳卻只有鍾先生一人。”

  “如今我已經算是顯赫的巨匪大賊,先生配合我做事,恐怕會被朝廷仇恨。我走之後,怕是朝廷會株連先生,不如先生這次隨我一同離開,扔下這些壇壇罐罐,做一番開天辟地的大事業。”

  “我本人現在是求賢若渴,掃榻歡迎先生加入我軍。”

  種鄉紳名叫種平,天生就是玲瓏剔透非常有眼色之人。在劉宣入城後,他清醒的知道不可能抗拒劉宣,才主動配合劉宣的工作,不僅讓出了安身的宅院,還主動捐獻了不少糧食,以避免抄家滅族的命運。

  他本以為劉宣很快就會離開,沒有人知道自己配合劉宣,沒想到劉宣在甘谷驛休整了三日,自己從賊的名聲已經弄得人盡皆知。

  盡管種平不太願意從賊,但是害怕官府的逼迫,只能將雞蛋放在劉宣這個籃子裡了。

  在種平看來,劉宣如今已經實力不小,加上軍紀嚴明,未必沒有招安做官的一天。自己投奔劉宣,也許有一個做官的前程。

  種平本來已經打算投奔劉宣,如今聽見劉宣親自相迎,並沒有絲毫矯情的說道:“小人如今已是走投無路,願意入夥兒投奔劉將軍。”

  “鍾先生讀過書沒有,身上有沒有功名在身。”劉宣和顏悅色的問道。

  種鄉紳臉上一臉慚愧道:“不敢欺瞞將軍,小人性子比較愚鈍,苟且大半生,並沒有考中一個小小的童生。”

  “先生不必掛懷,朝廷八股取士,雖然也能招攬一些人才,但是大部分脫穎而出的卻是無用的腐儒。本人重視人才,並不重視八股文章。”

  “先生既然識字,不如就去後備營充當哨長,為在下管理糧草後勤。”

  種平見剛來投靠劉宣,馬上就能當一個官做,心中也著實高興,身子骨也輕了幾分。他心情激動的拜謝了劉宣,帶著兒女回到了家中。

  劉宣之所以馬上重用種平,就是因為種平算是第一個投奔自己的鄉紳,對於劉宣來說,這也是一種千金買馬骨,盡管很難起到多少作用。

  況且劉宣手中識字的人員非常稀少,每一個人都要當兩個人用,種平前來投靠,也算是物盡其用。

  就這樣磕磕絆絆,劉宣在鎮內多待了兩天,他征集鎮內的各種物資,開始打造各種攻城器械。

  劉宣在甘谷驛鎮休整了兩天,然後大軍拔營,朝著延安城殺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