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伐明》第7章 李昭雲
  第7章 李昭雲

  老者聽了劉宣的分析,點了點頭,看起來非常認可劉宣的分析,見三個兒子還拿著弓箭瞄準劉宣,頓時喝罵道:“真是逆子,還不放下弓箭,莫非一定要見到我被火銃打死,你們才稱心如意嗎。”

  老者的三個兒子見父親喝罵,又見劉宣收回了火銃,就連那柄戚家刀,也收入了刀鞘,看起來已經不準備傷害父親。

  盡管他們對劉宣燒毀房屋糧食的做法還有些憤恨,也想趁機結果了劉宣,但是顧慮行動一旦有所閃失,就可能傷害到父親,妹妹的性命,隻好不情願的收起了弓箭。

  老者見劉宣已經套好了馬匹,顯然是準備趁夜脫身,對劉宣的話也有些相信,另外劉宣雖然搶劫糧食,但是並不傷害婦孺的性命,這樣的品德,也稍微讓老者有些放心,畢竟這是一個瘋狂黑暗的世道。

  盡管損失了不少糧食,還被燒毀了居住的屋子,但是這四間房屋本來就屬於董家,老者一家人都是董家長工,燒毀了也不算可惜。

  至於損失的糧食,也沒有任何辦法,劉宣看上去也不像軟弱之人,如果弄得兩敗俱傷,損傷了幾位親人,到時候就更欲哭無淚了。

  劉宣見這家人急忙從火場中跑出來,幾乎沒有帶上多少財物,只有老者的兒媳,背出一袋小米,在這個饑荒遍地的陝北,沒有糧食,是很難存活的。

  劉宣心中也有些過意不去,將纏在腰間的錦緞解開,取出兩個十兩重的銀元寶,親手交給了老人,開口說道:“這是在下從董家取來的不義之財,今日燒毀了不少老人家的東西,這兩枚銀元寶,就當做在下的賠禮。”

  老者沒有客氣,伸手接過銀兩,開口說道:“這是萬歷四十二年鑄造的恩賞官銀,距離現在已經十五六年了,還光亮如新,這兩枚元寶,足有二十兩白銀,哪怕是在沒有饑荒的年月,也能買一個漂亮的女人,壯士出手真是闊綽。”

  劉宣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想到,“我自己活了兩世,明白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身家性命,錢財,權力都要放在性命之後,這老人一家,看樣子不像是尋常百姓,怕是非常難纏。”

  “我剛剛燒毀了人家的糧食房屋,只怕人家也心中憤恨,但是為了顧惜人質的安全,才沒有動手,如今賠些銀子,也好留些情分,免得結下深仇大恨。”

  “況且銀兩也是身外之物,我既然當了盜匪,恐怕也不敢隨便進入縣城之內,在現在的陝北,鄉間的百姓恐怕早已經逃亡一空,即使身上帶上萬兩白銀,也沒有花的地方。”

  老者見劉宣不貪錢財,性格果斷,心中也有些佩服,決定與劉宣多交談幾句,畢竟陝北已經出現了大亂之象,明廷的江山也早已經腐朽衰敗,這些道理,老者很早就心知肚明。

  如果今日與劉宣結下善緣,來日也可能用上,畢竟劉宣仿若豪傑,不像一般盜賊。

  老者張了張嘴,開口問道:“小老兒名叫李昭雲,還沒請教壯士的大名,山中字號,如果壯士怕拖累親族故舊,不願多說,小老兒也不敢多問。”

  劉宣見老者臨危不亂,處變不驚,既能夠低聲下氣哀求自己,也能夠不卑不亢與自己談判,外加見識廣博,居然能認出朝廷的鑄造的恩賞官銀,也能認出西洋製造的新式火銃。

  “在這個時代,信息非常不通暢,尋常百姓只怕一輩子也沒有離開家鄉,三五十裡之外,就算是外鄉人了,在這樣閉塞的環境下,平常百姓的見識自然非常淺薄,這位老者,談吐見識都不同凡俗,不像是尋常馬夫奴才,他們一家,隱藏在董家堡之內,只怕也是有些隱情。”

  劉宣猜的不錯,這位老者名叫李昭雲,的確不是尋常百姓,來歷也有些傳奇,在萬歷四十七年,官居東廠百戶。

  東廠權力雖大,但是有名有姓的官職卻是不多,一個東廠百戶,在整個東廠也算大人物了。⑴
  萬歷末年政治鬥爭異常激烈,居然連續發生了挺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大奇案,也算千古未有的荒唐奇事,李昭雲身不由己,卷入了挺擊案中,差一點成了替罪羊,隻好棄家而逃,奔行千裡,逃出了塞外。

  李昭雲在塞外逃亡了七八年,眼見風聲過去,思念故土,才輾轉回到中原,避托在董家堡內充當長工,因為在塞外生活了多年,李家之人都善於養馬,才能充當董家馬夫。

  在下山虎攻破董家堡之時,李家三兄弟聽到動靜,就要上前拚命,但是李昭雲並不清楚下山虎的虛實,沒有冒失的讓三人前去充當炮灰。

  從剛才那一箭來看,李家父子一定有箭術不凡之人,如果當時遇上的對手是李家父子,下山虎一方即使能夠取得勝利,只怕也會損傷慘重。

  劉宣見李昭雲不同凡俗,也起了結交之心,態度也更加和藹,搖了搖頭,有些落寞的說道:“在下姓劉名宣,因為官府逼迫,早已經沒了親族,自然不怕拖累,在下今日才加入下山虎的隊伍,還沒有闖出名號。”

  劉宣拉緊了馬鞍,正要上馬奔去,只見牛馬圈傳來一陣亂糟糟的聲音,劉宣仔細一聽,裡面夾雜著一些對劉宣的喝罵,正是趕來尋仇的下山虎一行。

  劉宣雖然也能騎馬,但是並不會騎馬作戰,騎馬作戰非常複雜,第一要掌握各**步,僅僅騎馬奔跑的馬步,就有常步,塊步,踮步,小走,大扒五種步態。

  常步就是馬按照常日習慣步頻進行的速度。

  快步指馬快於平日步頻的速度,一般來說是常步的一點五到二倍。

  踮步就是指在敵人警戒區內,為了避免發出聲響,而采用的步伐,一般來說,還要在馬蹄上包上布帛,以減輕馬蹄發出的聲響。

  小走,就是訓練馬在山上行走的步伐。

  大扒,就是指戰馬竭盡全力拚命奔跑的一種步伐,常用於衝鋒突圍等緊急情況,大扒對地形要求較高,只能在地形平坦,沒有怪石,灌木等障礙物的平原上使用,大扒時間也不能過長,一般也就十分鍾左右,如果跑的過快過長,很容易累死戰馬。

  作為一個合格的騎兵,除了熟練掌握馬步之外,還要進行乘馬劈砍,翻越障礙,輕騎兵還要掌握騎射之法,遼東的關寧軍騎兵,由於使用非常多的火器,還需要掌握馬上射擊。

  一個合格的騎兵,不只需要訓練騎手,最難的還需要訓練戰馬,這個比訓練騎手更加困難,需要為戰馬脫敏。

  所謂脫敏,就是馬怕啥給他看啥,就是訓練馬戰爭中的反應,在戰爭中,馬非常害怕火炮流矢,也害怕這種嘈雜的環境,訓練戰馬,就是要讓戰馬適應這種環境。

  在古代,培養一個合格的騎兵,最少也要兩年以上的時間,是古代非常昂貴的軍中,明朝地域廣大,養馬之地很多,並不是非常缺乏戰馬,軍中也有數量不少的騎兵,但是因為明末軍製敗壞,這些騎兵缺乏訓練,腐朽不堪,戰鬥力也不算很強。

  劉宣上一世雖然也騎過馬,可以穩穩當當的騎在馬上,但是並不會騎馬戰鬥,況且董家這兩匹馬不知道有沒有經過戰馬訓練,眼見下山虎等人慢慢接近,劉宣隻好將馬拴好,藏身在馬的後面。

  劉宣將燧發銃的鉛彈上好,轉頭對李昭雲說道:“老人家,下山虎箭術非凡,這一夥盜賊中也有幾位勇士,你們還是好好藏在牛馬之後,以免被箭矢傷到。”

  “一會兒開戰之後,我也顧不上你們,你們趁亂騎上牛馬逃命去吧,出了董家堡一路向南,也許還能有相聚之期。”

  李昭雲呵呵一笑,招呼家人藏進牛馬圈中,將騾馬套好,配好馬鞍,將帶出的一點行李掛在騾馬之上。

  李家眾人剛剛準備好,就見下山虎一行人亂哄哄的出現在牛馬圈前,借著茅屋著火的火光,下山虎張弓搭箭,一箭向劉宣射來。

  這一箭勢大力沉,快若奔雷,居然越過空隙,直接向劉宣面門射來。

  劉宣聽見箭矢破空的聲音,急忙舉起藤牌,擋在面前,擋下了這一枚冷箭,這一枚冷箭,威力極其不凡,居然穿過了兩寸厚的藤牌,只怕能直接射穿重甲,如果射在人身上,那裡還能活命。

  劉宣心中也有些害怕,如果不是早知道下山虎箭術不凡,靈機一動將藤牌舉起,只怕早已經成為一具死屍。

  劉宣一手舉著藤牌,一手隨意拿著燧發銃,向著下山虎方向開了一銃,這種燧發手槍,有效射程雖然也有五十步(75米),但是超過二十步(30米)就沒有一點準頭,下山虎等人距離劉宣也有四五十步,劉宣剛才之所以開那一槍,也是不忿下山虎暗箭偷襲,想還以顏色罷了。

  本來,劉宣對這一槍也不抱希望,看也沒看結果,小心的躲在馬匹後面安裝鉛彈,卻聽見對面發出一陣淒厲的慘叫。

  注釋⑴:東廠除了掌印太監外,下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一員,由錦衣衛千戶、百戶來擔任,稱貼刑官,理刑百戶在東廠也算排名前面的核心人物了。今天可能很忙,晚上沒有時間碼字,特意放出一章存稿。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