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空間之貴女謀略》第258章 立儲之爭
  第258章 立儲之爭
  雖然木槿看劉彤用惡意的眼神看著自己,但因人家沒說什麽也沒做什麽,她不好因為人家的眼神就找對方的麻煩,所以只在心中對劉彤提高了警惕,並未做什麽。

  就在平王妃破了許多財,仍不吸取教訓,還想折騰的時候,宮裡罷朝了許久的永和帝上朝了。

  永和帝看自己唯一的皇子,因衛紫想害人搞沒了,受挫不小,整整罷朝了兩個月,眾人也都知道他心情不好,所以沒哪個敢觸那個霉頭,跑去催永和帝上朝。

  等永和帝再出現在眾人面前時,已是翻過了年,出了正月,大家發現,永和帝似乎老了十歲還不止,精氣神也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很顯然,這唯一的皇子喪生,對永和帝的打擊是多大。

  雖然再次上朝了,但永和帝也只是草草走了個過場,便退朝了。

  雖然什麽事都沒做,但永和帝既然出現在眾人面前,就說明他的心情已經慢慢恢復了,況且不恢復也不行——永和帝發現這次的打擊實在太大,傷心過度之後,他的身體已經有些不太好了。

  不管怎麽說,他現在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立儲之事自然要提上日程了,總不能他哪天不行了,立儲大事沒定下來,等他駕崩了,天下大亂,到時他去了九泉之下,還怎麽見列祖列宗呢?再說了,如果是由於他沒立儲導致的天下大亂,一向想當個好皇帝的他也不想在史書上留下個昏君的名聲啊。

  雖然經過了兩個月,永和帝的心情還是很沉重,但他到底不是昏君,國家大事他還是知道輕重的,所以哪怕心情再沒恢復過來,該提的事還是要提的。

  也許自己還會有子嗣,但儲君還是要先立一個再說了,如果自己將來有子嗣了,再廢儲,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儲君不遲。

  於是這天永和帝便召了重臣,私下商議這事。

  這種事不好在朝堂上公開征求意見,所以永和帝是私下商議的。

  說是商議,但永和帝在提起這事之前,其實早就將宗室子弟扒拉過一遍,大致上有個腹案了,要是沒個腹案,永和帝也不會毫無準備,就提出這種事,畢竟,萬一大臣們要提出個跟自己想法不合的宗室來,豈不是鬧心?

  當下永和帝便道:“朕年逾四十,膝下尚無子嗣,想從宗室中選拔一人,立為東宮,不知道諸位愛卿,可有什麽建議?”

  當下首輔張大人道:“不知陛下可有什麽要求?”

  總要挑個合皇帝心意的啊,要不然這麽多宗室,陛下不劃個范圍,他們也不好挑啊,貿然說一個人,別陛下還以為自己早有這方面的打算,推的這個人是早就選好的,將來好落個從龍之功呢,那可就不好了。

  永和帝算得上是個明君,但做皇帝的疑心病都是很重的,所以他可不敢皇帝一問,他立馬就推出什麽人。

  永和帝道:“事關大周江山社稷,自然是選拔賢良美玉之輩,那些整日只知道鬥雞走狗或沉迷美色之輩,是萬萬不能選的,朕沒為祖宗誕下一二子嗣,已是深感對不起列祖列宗,可不想連挑個繼承人都挑錯了,毀了江山社稷。”

  張大人等人聽永和帝這樣自我批評,一個兩個的嚇的趕緊跪到了地上,吏部尚書莫大人道:“陛下!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臣等一定會為陛下挑出良材美質,以解陛下之憂。”

  永和帝聽了他的話,欣慰地點了點頭,而後道:“除了要是賢材,另外,最好家裡人口簡單些,如果有孤兒,那是再好不過了,朕不想將來的太子,由於家裡人口太多,處處受到掣肘。”

  要是之前永和帝說的話,眾人還摸不清永和帝是怎麽想的,這會兒永和帝這樣一說,要是再不明白那就是傻子了。

  既不能人品太差,還要是孤兒,那不就是那個臨江郡王嗎?
  要是臨江郡王只是個普通郡王,可能大家夥兒還不是很了解,但因為對方是簡在帝心的昌平郡王的外孫女婿,所以大家還是知道的,知道對方父母雙亡,跟長兄家關系也很不好,算得上是孤家寡人一個了,而且關鍵是,聽說也不亂搞,跟妻子兩人,整天在家不知道在忙什麽,老實的很。

  原來陛下屬意臨江郡王,眾人交換了個眼色後,首輔張大人便試探地道:“要按陛下的要求來說,臨江郡王倒是挺適合的,就是這人雖然不鬥雞走狗,但整天呆在府裡,似乎也沒什麽大志向。”

  他怕永和帝屬意的不是臨江郡王,所以提出來後,又進行了一下批評,這樣一來,永和帝要是不喜歡這人,他說過了批評之語,永和帝應該也不會覺得他是屬意這個人的,而永和帝要屬意這個人的話,應該會馬上反駁,維護臨江郡王,這樣一來,自己就知道皇帝是不是屬意這個人了。

  張大人想的不錯,永和帝在宗室中扒拉了一陣後,的確屬意臨江郡王,沒辦法,皇室怕宗室造反,所以宗室大多被朝廷當豬養,這樣一來,大多數子弟都不成材,都屬於那種過著豬一樣吃著睡睡著吃混吃等死的人,少數有能耐的,又是親戚成群,將來當了皇帝,有的煩,也就趙垚一人,還算有朝氣,另外,父母雙亡,哥嫂不親,是相當好的人選,所以永和帝一看,就相中了趙垚,想立趙垚為東宮。

  這會兒永和帝聽了張大人的話,果然維護趙垚道:“他以前只是宗室,需要什麽大志向,但他品性還是好的,等立為東宮後,稍微培養培養,想來應該有長進的。”

  眾人聽著永和帝的話,不由長籲了口氣,暗道能知道皇帝是怎麽想的那是再好不過了,總比讓他們玩你猜我猜猜猜猜好,這種你猜我猜猜猜猜一個沒玩好,可是會玩掉烏紗帽的。

  當下張大人便道:“還是陛下考慮得周到。”

  永和帝笑道:“要是你們還有更好的人選,不妨說一說,宗室太多,朕也是挑花了眼。”

  張大人等人道:“臣等並無其他更好的人選。”

  永和帝達到了明為商議暗為通知大臣,他要立東宮的目標,便讓眾人下去了。

  永和帝要立東宮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在趙垚通過消息渠道得到消息的同時,鄭太后自然也得到了這個消息。

  而且外人只知道永和帝要立東宮,到底想立誰,大家還不知道,因為永和帝沒讓參加討論這事的大臣們說出去,但鄭太后作為永和帝的母親,還是聽兒子透了下話風,知道是誰的。

  不過她一聽說永和帝想立趙垚為太子,她就不太滿意。

  不說這個趙垚當初拒絕了自己娘家侄女的求親讓人不喜了,單是一想到趙垚的王妃,就是當初鬧的自己娘家侄女賠了一萬兩銀子的木槿時,立馬就不樂意了。

  當初流言的事鬧的京城沸沸揚揚的,自己娘家人還曾求到宮裡過,讓她幫忙撐場面,結果皇帝腦子不好了,不幫著自己人卻幫著外人,批評了自家侄女,讓鄭太后當時就非常不滿,這時聽說永和帝要立趙垚為太子,將來木槿有可能變成皇后,她就更不樂意了。

  那樣一個賤丫頭,怎麽能成皇后呢,要真成了皇后,以後想起跟自己的過節,還不要找自己的麻煩啊?所以當下鄭太后便想著要怎麽說服永和帝改變主意。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當下承恩公夫人和鄭秀秀來宮中作客時,鄭太后便屏退左右,說了這事,想谘詢一下兩人有什麽意見。

  和離回家的鄭秀秀一聽說陛下有意立趙垚為太子,就不由立刻炸了毛,道:“姑媽,這個周木槿,跟咱們家可是有仇的,這以後要是成了皇后,那就要沒咱們家的立錐之地了,便是姑媽到時可能都會不大自在,所以,可千萬不能讓陛下立臨江郡王為太子啊!”

  她混的這樣慘,周木槿那個下等人成了王妃不說,現在還要有可能成為皇后,她怎麽忍受得了呢,所以這時自然這樣說了。

  再說了,當年趙垚拒絕了自己的親事,當年她就對打了她臉的趙垚恨之入骨,這時自然不想看到他能當皇帝。

  更重要的是,她當初造謠,得罪過周木槿,所以自然不想看到周木槿成為皇后,將來找自己的麻煩,所以她比鄭太后,更不希望趙垚成為太子。

  鄭太后聽了她的話,沒好氣地看了她一眼,道:“這話不用你提醒,哀家自然是知道的,所以現在便是問你們,怎麽說服陛下改變主意。”

  暗道都是這個丫頭不好,要不是當時為了維護她,跟周木槿對上了,要不然這會兒她也不用這麽擔心,畢竟要是跟她沒矛盾,想來她也不會為難她一個將來的太皇太后的,那樣一來,她這會兒也不用勞心勞力,還要找皇帝談這個只怕會引起皇帝反感的話題。

  鄭秀秀不明白地道:“姑媽,陛下是您的兒子,這還不是您一句話的事嗎?畢竟陛下可是以孝治天下啊。”

  鄭太后聽了她傻冒的話,真想翻白眼,當下皺眉道:“你想什麽呢,尋常的事,陛下可能會聽哀家的,但這是政事,本朝禁止后宮乾政,哀家要敢在這方面發聲,皇帝肯定不會聽哀家的,就是不聽哀家的,別人也不會怪他不孝的,相反,搞不好禦史還會彈劾哀家乾政。要是一句話的事,哀家還用得著找你們商量嗎?”

  鄭秀秀被鄭太后一頓批評,不由臉上發燒,當下訕訕地道:“是侄女想的簡單了。”

  一邊的承恩公夫人因寵愛女兒,不想看她被訓,於是當下便笑著岔開了話題,道:“那要不聯系幾個大臣,到時皇上說要立臨江郡王為太子時,讓他們提出反對意見就是了。”

  這些年來,由於承恩公府是太后娘家,巴結他們家的人不少,所以他們家也是頗經營了一些人脈的,其中不乏朝中高官,要是找這些人合計合計,讓他們在朝中發發聲,也許是可以的。

  這倒是個辦法,當下鄭太后便點點頭,道:“這是個辦法,不過這辦法到最後用,要是你們能想出個合理的借口,讓哀家能勸得陛下不立臨江郡王為太子,那就不用費那個力了。”

  主要是在有辦法的情況下,她不想找人跟兒子作對,除非是沒辦法了,再說不遲。

  聽了鄭太后的話,鄭秀秀和承恩公夫人當下便深思了起來,想了老大一會兒,承恩公夫人便道:“我有個主意,不知道太后看行不行。”

  “有就說啊,吞吞吐吐地幹什麽。”鄭太后看她一點也不爽快,這樣拐彎抹角的就不喜歡,道。

  說實話,當年由於承恩公夫人連生三個女兒,鄭太后是不太喜歡承恩公夫人,要不是後來承恩公夫人生下了現在唯一的侄子,要不然她當初成了太后,弟弟成了國公時,她肯定會第一時間,讓弟弟休了這女人,再另娶個高門千金的,這樣一來,娘家男丁多些是一方面,另外娶了高門千金,也有利於鄭家迅速融入京城上流圈子,還有利於擴大人脈,為娘家提供助力,哪像這個承恩公夫人啊,娘家跟自己家一樣,條件一般般,根本不能給弟弟提供助力不算,相反,自己家還要給承恩公夫人娘家提供助力,一想到對方跟弟弟在一起,自己弟弟沒佔到絲毫便宜,相反,是對方一直在佔自家的便宜,鄭太后自然就不喜歡承恩公夫人了。

  承恩公夫人看著鄭太后那嫌棄的樣子就心情不舒服,但是沒辦法,人家是太后,她可不敢將心裡的不舒服泄露半點,免得本來自己沒做錯什麽對方就雞蛋裡挑骨頭了,這要是做了什麽,還不得被她罵死啊,要不是生了兒子,估計都不是罵死那麽簡單,而是要直接讓承恩公休了自己了,但人家地位太高了,她根本不能拿對方怎麽樣,所以雖然心裡再怎麽不舒服,她也不敢泄露分毫。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