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宋剪紙人》第32章 《大宋山海注》
  第32章 《大宋山海注》

  祁陽城最繁華的街道是安平街,而黑市得入口也在安平街。

  可謂水至清則無魚。

  黑市的入口是一家雜貨鋪子,進入內堂,有一處簾子,掀開,卻是別有洞天。

  進入黑市,並不需要什麽憑證。

  雜貨鋪的掌櫃是個五十多歲的高壽老者,在這個世道,意外多,一來是妖魔鬼物,二則是醫療條件差,小小的風寒便能要人性命。能平安活到五十歲,的確算是高壽了。

  老掌櫃對於進來的謝緣二人,並不注意,他也非是做雜貨鋪生意,主要還是給黑市提供出入口,以作遮羞布。

  眾所周知,黑市之所以被稱為黑市,便是這裡頭很多是違禁物品,見不得光的東西,都在黑市中售賣。

  但往往,見不得光的東西,價格更是昂貴。

  逛黑市,大多是有錢人才能逛得起的。

  謝緣來大宋五年,也就逛過兩三次黑市,也只是逛逛,並無閑錢去買東西。

  黑市是一條逼仄,幽暗的街道,長度並不長,逛個十來分鍾,也就逛完了。但東西卻是很多,兩側各種攤子,攤子上的售賣物品往往不能在安平街正經時常尋到。

  例如一進去,便是一個買牛肉的攤子,在大宋,牛作為主要農耕產品,私自殺牛是重罪,但牛老了,耕不了地裡,亦或者是病了,主人家不能私自處理,上交給官府處理,他們什麽都得不到。

  倒不如殺了買到黑市去,還可以小賺一筆,之後便可對官家謊稱牛走丟了,亦或者被妖獸吃了。

  心照不宣。

  敖沁美目流轉,似乎對著黑市頗為新鮮,她之前一直都是在苦修,很少去往人類的城市。

  謝緣走走看看,來到一家擁擠的米鋪子,買了十斤白米,花了三錢銀子。

  倘若是去官家開的正經米鋪,謝緣只需花上二錢銀子,便可買十斤了,但他的身份銘牌並不能購買白米。

  想到此處,謝緣不禁無言,監天台的神仙把他當做了“真仙”級人物,卻不知這“真仙”過得如此苦逼,買個好點的米糧,還要走一趟黑市。

  同時也覺得祁陽城縣衙的官吏不上道,有一位“真仙”在城中,竟是沒有一點禮物送上門表示。

  這“真仙”,也太不值錢了。

  可謝緣哪裡知道,傅縣令早就想表示,給謝緣送禮,以感謝謝緣拯救祁陽城,但被正陽道人阻止了。

  說謝先生是在隱修,不要用這些俗物去打擾謝先生,再者說,以謝先生的身份,也看不上你送的禮物。

  一個美麗的誤會。

  買好米,謝緣繼續在黑市上逛了起來,忽地,謝緣在一處地攤上停下。

  這一處地攤,上面擺著各種玉器,有白玉扳指,玉枕,銅鏡,以及各種飾品,還有幾本舊書。

  攤主是一個精瘦漢子,看身段,很矮小,眼睛滴溜溜亂轉,活似一隻鼴鼠,他看到謝緣和敖沁停在攤位前,頓時眼珠轉了一圈,笑嘻嘻說道:“客人,可要買上一些回去,都是家傳的。”

  謝緣肯定不信這攤主的話,要是家傳的,定然是假的,倘若是真的,這攤主又怎舍得拿將出來售賣。

  前世天橋底下大多古玩攤子,十有一百都是工藝品。

  他猜測,這攤主,可能是個盜墓賊,挖了一家大戶人家的墓地,繼而來黑市銷贓了。

  正這般想著,謝緣的耳朵裡傳來敖沁的聲音:“尊上,這些物品上附著陰氣,應該是陪葬品,剛從墓中起出,還未受過陽光的爆嗮,陰氣未散去。”

  這聲音只能謝緣一個人聽到,應該是敖沁使用了傳音入耳之類的法術罷。

  謝緣對此很有興趣,但他並無修行之法,身無法力,做不到傳音入耳。

  但從敖沁的話中,謝緣心道果然,這攤主果然是個盜墓賊,再看這些物事,謝緣生了不敢觸碰的心思。

  耳中又響起敖沁的聲音:“尊上,倘若有興趣,可以看看,尊上福緣深厚,功德傍身,不會被這小小陰氣侵蝕的。”

  敖沁的話,謝緣終歸是放心的,他蹲下身來,拿了攤位上的一面銅鏡端詳,大宋因發展問題,並不能製造出玻璃鏡子,想要照鑒自身,一般有兩種方法,用銅器打磨成可鑒人的銅鏡,或者以水照人。

  前者是大戶人家的專屬,後者是普通老百姓的浪漫。

  謝緣對著銅鏡照了照,看到的是自己那張乾淨分明的臉,並無真的見到的東西皆是鬼怪附著,沒有一張老婆婆的臉從銅鏡裡浮現出來。

  他對這銅鏡並無購買欲望,別人的陪葬品,他買來天天照著,心裡也疙瘩。

  因此,謝緣放下銅鏡,拿起一個白玉扳指,假裝不經意地問道:“這些,可真是傳家寶?”

  攤主聽了,頓時臉色嚴肅,語氣肯定地說道:“這位先生,莫要懷疑在下,真是傳家寶,倘若不是家中出了急事,急需用銀子,在下也不會拿出來賣了。這豈非對老祖宗不敬。”

  盜墓賊,果然一個個皆是滿嘴謊話,不可信之。

  “尊上,這人陰氣,煞氣,屍氣加身,已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倘若再下一次墓地,必死無疑。”敖沁傳音道。

  謝緣心下驚訝,抬頭看向精瘦漢子,他並不能看出什麽陰氣煞氣屍氣之類的,但敖沁這般一說,他再看之下,便也覺得這攤主面色陰黑,不似常人。

  面上不表,謝緣拿起幾本書籍,其中四本卻是經史子集,想來這墓穴主人生前是個讀書人,說不得還是一個大官,否則哪裡來得這般規格的陪葬品。

  五本書,最後一本卻是一本地理書,書名為《大宋山海注》。

  一看名字,謝緣便喜歡上了,他拿起來,心中頓時驚訝,這書,觸感卻是非常獨特,好似毛皮之類的,不似紙質,再對比一般,這書完好無缺,其他四本經史子集卻是被歲月洗禮,多少有些潰爛了。

  他翻開,第一頁,並無署名,不知作者為何人,直接便是畫著幾條類似山川地脈的線條,頁腳還附上了一篇總綱。

  “日之行,月之行,地之動,地脈生。萬事萬物皆有跡,皆蘊真理,大至日月,小至指尖紋理,皆為自然。自然者,可運也。自然者,可為一。日月,山川,湖泊,人體,皆為一。一者,為二,為三,為自然,為本身!”

  這段記述,看得謝緣懵懵懂懂,這時,耳中響起敖沁略帶驚喜的聲音:
  “尊上,這好似是一本修行之法。”

  ……

  ……

   感謝秋酒的500起點幣打賞,感謝逍遙兮雲中君的月票。求追讀,千萬不要養書啊(哭著說),月初了,求個月票和推薦票吧。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