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820章 兩謀士論政北涼,徐鳳年前往新城(3
  第820章 兩謀士論政北涼,徐鳳年前往新城(3)
  只是不等這位光頭好漢靠近那輛馬車,騎軍中唯一配備長槍的袁猛就抓起槍杆,一騎稍稍出陣,手腕輕抖,長槍在手心一轉,以槍尾在那名高大青年的腹部輕輕一撞,當場擊飛了這名膽大包天的不速之客。力道拿捏恰到好處,既沒有打傷此人,也沒有讓他大搖大擺衝撞馬車。

  身體在空中彎曲如弓的劉按一屁股摔在地上,好不容易緩過神,望著那輛馬車喊道:“北涼王你別走!有本事就給我劉按一件稱手武器……”

  可惜那支騎軍已經奔向新城。

  劉按坐在地上唉聲歎氣,可惜了,醞釀許久的幾句豪言壯語都沒能說出口。

  “我劉按生平喜好喝最烈的酒,使最鋒利的刀,騎最快的馬!”

  “劉按,於及冠之年出遼東,快意恩仇,已有三年兩千裡!”

  真是可惜了。

  年輕人摸了摸肚子,突然低頭偷偷笑了笑。好在“劉按”這兩個字,以後在中原武林中總算略有薄名了吧?

  劉按沒能喊出多余言語,倒是其他不少站在遠處的英雄豪傑,很是見縫插針地成功喊話了。無非是某某要立志戰遍天下豪傑,或是誰誰誰此生定當一劍敗盡世間宗師,甚至還有人大吼著“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要亡我我便亡天”,能與之媲美的大概就只有那句“世人皆負心,我當遇佛殺佛遇神殺神”了。

  馬車那邊,坐在車廂內的徐北枳和陳亮錫面面相覷,難道如今的江湖少俠們都如此地志存高遠了?

  不過真正可惜的是那位武評大宗師之一的年輕藩王,根本就不在這邊。

  有個人,徐鳳年要主動見一面。

  徐鳳年很早就和徐偃兵兩騎悄悄離開隊伍,在一名拂水房大諜子的帶路下,來到了新城西北外七八裡處的土坡。

  其間偶有一伍或是一標遊弩手在遠方呼嘯而過,斥候隊伍中比起以往,多出一兩騎身披輕甲卻不佩涼刀不負輕弩的騎士,這些人便是經過涼州邊軍和拂水房層層篩選出來的江湖人士了。按照懷陽關都護府的軍方機要檔案顯示,目前已經有兩百余名中原江湖高手被秘密吸納進入邊軍斥候,這對狹路相逢往往一戰即死的邊關遊弩手而言,無疑是一種如同及時雨的補充,畢竟在第一場涼莽大戰之中,北涼斥候的戰損是一個巨大數字。

  當徐鳳年看到坡頂一人兩馬的身影后,就沒有再讓徐偃兵跟隨自己,他獨自翻身下馬,牽馬而行。山坡上那個席地而坐仍顯雄邁氣概的魁梧身影,也沒有因為年輕藩王的到來而起身相迎,只是抬起頭眯眼看著這個如今被北莽視為天字號大魔頭的年輕人。

  徐鳳年松開韁繩,輕輕拍了拍戰馬背脊,那匹出自北涼纖離牧場的甲字大馬,便心有靈犀地輕踩馬蹄獨自尋覓馬草去了。

  徐鳳年笑問道:“前輩這次回北涼是做什麽來了?”

  被稱呼為前輩的老人身披厚重貂裘,當他起身時,一陣嘩啦作響,露出兩根粗大鐵鏈,腰間懸掛兩把氣勢驚人的無柄斬馬刀。老人伸出蒲團大小的手掌拍了拍屁股,頓時塵土四散,咧嘴笑道:“徐小子,聽說你從北莽跑回去後,武道修為突飛猛進,連王仙芝也被你宰了?之後拓跋菩薩、鄧太阿、曹長卿,武評其余三位大宗師,你小子也都打了一遍?風頭一時無兩啊,爺爺我偏偏不太服氣,專程從北莽河西州跑來跟你過過手,怎樣?”

  徐鳳年環視四周,然後突然很狗腿諂媚地跑到高大老人身邊,幫忙揉肩道:“楚前輩,楚老神仙,楚高手……這一路跋山涉水的,累不累啊,要不要喝酒吃肉啊?”

  大概是伸手不打笑臉人,姓楚的老家夥坦然接受堂堂北涼王的溜須拍馬,沒有了先前登門砸場子的跋扈姿態,笑眯眯看著這個可以算是他親眼看著一點一點長大的家夥:“看來在太安城是真的受傷不輕,否則就你小子那臭屁德行,早就翻臉不認人,二話不說跟爺爺我大戰幾百回合了。”

  徐鳳年沒好氣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前輩,別給臉不要臉啊,我要是一不小心把你老人家給打趴下,然後你賭氣頭也不回跑回北莽,耽誤了赫連武威交代的大事,我找誰哭去。”

  老人吹胡子瞪眼,雙手按刀就要乾架,只可惜這個年輕人一副死皮賴臉任由打罵的模樣,白發如雪的老人歎了口氣,抖了抖肩膀,拒絕了年輕人本就沒啥誠意的揉捏:“鬼精鬼精的,沒錯,是赫連武威求我來北涼的。兩件事,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先聽哪個?”

  徐鳳年笑道:“先聽壞消息,倒吃甘蔗才能甜嘛。”

  曾經在聽潮湖底被困多年的老人沉聲道:“我和赫連老兒都是北莽公主墳大念頭那一脈的客卿,上次就沒瞞你,不過這麽多年過去了,什麽公主墳不公主墳的,心思早就淡了,連洛陽都去了逐鹿山,據說那位半面妝的小念頭也被呼延大觀一掌拍死,所以這次我也好,赫連武威也罷,都是還帳來了,此間事了,舊帳兩清,以後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徐鳳年翻白眼道:“行了行了,趕緊說正經事,本王現在日理萬機,操心的那可都是天下大事……”

  結果徐鳳年挨了老家夥一巴掌,他也不還手,好像根本就沒有這個想法,只是扶了扶頭型,倒沒有扶出多少玉樹臨風的豐姿,反而摸著了好些細碎沙礫,身處西北大漠,騎馬迎黃沙,大抵都是這麽個慘淡光景。

  老人笑罵一句後,收斂笑意,以罕見的肅穆神色、凝重語氣說道:“這個壞消息真不算小。聽說過北莽那個青鸞郡主吧?她的對外身份是馬上鼓第一手的那個樊白奴,在你還是北涼世子殿下的時候,這個娘兒們就跟陳芝豹眉來眼去很久了。其實準確說來她應該叫耶律白奴,是正兒八經的北莽皇室成員,跟姓慕容的老婦人有殺父之仇,以前只能忍辱偷生,現在不一樣了,吃了這麽個大敗仗,老婦人先後重用的兩個心腹,太平令和董卓如今各自在北庭和南朝,日子都不好過。”

  徐鳳年點頭道:“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當時是先打北涼還是兩遼,本來就是想著揀軟柿子打顧劍棠的居多,要不然老婦人也不會在涼莽大戰之前,讓拓跋菩薩率領十數萬精銳騎軍在北庭草原上巡視各地,說到底,就是彈壓那些個‘耶律王爺’和草原大悉剔。如果這次順利打下北涼還好說,馬踏中原指日可待,就算肉疼,終究還能忍,可既然連北涼關內都沒進,就是兩碼事了。光死人沒收獲,沒誰樂意,尤其是數百年來那幫早已習慣了剽掠邊境大獲而歸的北莽蠻子。”

  老人瞥了眼這個淡然自若的年輕人,欲言又止,撇了撇嘴,放棄了已經到嘴邊的題外話,而是繼續先前話題,說道:“野心勃勃的耶律東床回了北莽,這小子本來掀不起風浪,可是敵不過他有個好爺爺。北莽三朝顧命的耶律虹材,這個老不死當真稱得上是老不死了,聖宗耶律文殊奴嗝屁的時候,耶律虹材作為皇帝床前的六人之一,名次只是排在最後,不算什麽了不起的大人物,等到神宗死的時候,當時有五人,他排第三,北莽先帝被老婦人折騰死的那會兒,北莽又有五人作為顧命重臣,徐小子,知道都是哪些人嗎?”

  徐鳳年笑道:“大將軍耶律術烈,中原遺民徐淮南,拓跋菩薩,慕容寶鼎。很顯然,耶律術烈當時便一大把年紀了,只是作為北莽軍中老一輩領袖才勉強有個席位,而徐淮南和拓跋菩薩這一文一武,都是老婦人親手提拔起來的心腹,慕容寶鼎就更不用說了,光看姓氏就知道,那麽位列其中的耶律虹材,北莽老皇帝的唯一親信,需要以一己之力為整個耶律姓氏遮風擋雨。只不過在十多年中,老人除了畫灰議事的時候跟董卓拌拌嘴吵吵架,幾乎就從無聲音傳出北庭,沒有了主心骨的耶律王爺們和草原大悉剔,對這個老頭子自然都是大失所望的。”

  老人歎氣道:“赫連武威私下跟我說,這次北莽姓耶律的終於抱團了,讓那個青鸞郡主悄然進入離陽中原,必定為陳芝豹畫了一張大餅,天大的大餅!”

  徐鳳年皺眉道:“陳芝豹會答應?”

  老人冷笑道:“我不曉得這些廟堂沙場的彎彎腸子,不過赫連老頭兒說了,廣陵道戰事,離陽對陳芝豹這位蜀王是用而不重用的態度,明擺著心存猜忌。打下西楚,事後論戰功,多半是吳重軒和盧升象爭第一,接下來是宋笠這撥年輕武將分攤軍功,陳芝豹撐死了排在廣陵王趙毅和燕剌王趙炳的前頭,說不定連靖安王趙珣都比不上。你覺得陳芝豹如此心高氣傲的一個人,連離陽先帝趙惇也視為白衣兵聖的家夥,心裡會沒有怨氣?反正連我這個門外漢,也覺得陳芝豹會憋屈。涼莽大戰沒他的事情,兩遼戰事更沒有,好不容易出了西蜀,結果只能在廣陵道吃點殘羹冷炙,所謂的兵聖頭銜,不就是個笑話嗎?”

  徐鳳年自言自語道:“如果謝觀應在京城沒有那場慘敗,這種設想是不成立的。但是現在……樊白奴、耶律白奴、耶律東床、耶律虹材……是允諾陳芝豹做北莽新朝的徐驍嗎?各自都是在與虎謀皮啊,陳芝豹會不會因為想著有朝一日有機會南北而治,做成徐驍當年沒有做的事情,就順勢答應北莽了?”

  老人沒有打攪徐鳳年的怔怔出神。

  徐鳳年突然轉頭問道:“顧劍棠怎麽辦?我不覺得這位大柱國會被北莽拉攏,就算有王遂領軍東線,雙方勝負也只在五五之間而已,北莽就沒有想過如何針對這個難纏的最後一位春秋名將?”

  老人嘖嘖笑道:“你們啊,不愧是老狐狸和小狐狸,這一點,赫連武威料到了,老家夥笑眯眯說讓你小子猜猜看,因為貌似他也只是依稀得到點內幕消息,不好妄下斷論。”

  徐鳳年蹲下身,伸手下意識抓起一把滾燙黃沙,思索良久:“雖說遼王趙武是個幫倒忙拖後腿的存在,但是兩遼還算是一座鐵桶江山,那麽突破口就只能往西移了。遼東北涼之間,排得上號的人物,其實不多,節度使蔡楠、經略使韓林、河州將軍副將都是早早被我們北涼鐵騎嚇破膽的傀儡,不用多說什麽,倒是薊州……漢王趙雄,這個藩王我也看不透,我和鳳字營途經薊州的時候,這位一字並肩王竟然膽敢一人一騎來到我軍中,與我閑聊,絕不是趙武可以比的。接下來,袁庭山、楊虎臣、韓芳,三位薊州當權武將……袁庭山有老丈人顧劍棠和李家雁堡做靠山,既是依仗,也是束縛。楊虎臣是去薊州戴罪立功的,也完全沒有必要為北莽南下做內應。韓芳,實不相瞞,他是我早年布下的棋子,不說對離陽忠心耿耿,最不濟不會為了北莽而叛出離陽。忠烈韓家跟北方遊牧民族打了三四百年的仗,僅是姓韓的人,就死了數百人,誰都可以投靠北莽,韓芳不會。”

  老人站在徐鳳年身邊,望向遠方,滿眼黃沙滿目蒼涼:“壞消息說過了,接下來說個好消息,只不過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好消息。”

  背風而蹲的徐鳳年攤開手掌,風吹沙飄走,輕聲道:“前輩你說。”

  老人加重語氣道:“徐鳳年,你應該知道赫連武威在北莽,是堅定支持老婦人的那些持節令之一,這次我姓楚的能夠穿過布滿朱魍眼線和烏鴉欄子的南朝邊境,無聲無息地順利來到你們北涼,當然不是我楚狂奴自己本事有多大,而是赫連武威和老婦人有過一場極為隱蔽的密談,除了太平令就再沒有第四人在場。老婦人告訴赫連武威,北莽耶律姓氏敢豁出去跟陳芝豹合作,那麽她也有魄力與你徐鳳年結盟,而且她的付出只會更多!只要你答應叛出離陽,哪怕你不能從北涼帶走一兵一卒,她也會把你扶上一把你無法想象的座椅!”

  徐鳳年搖頭笑道:“這個老娘兒們,失心瘋了。”

  老人感慨道:“將死之人,都差不多。”

  徐鳳年愣了一下:“這倒是個好消息。”

  老人歎了口氣:“錯啦,大錯特錯,赫連武威要我捎給你的最後一句話,是如果你最終拒絕北莽女帝的善意,那麽北莽下一場南征,不惜魚死網破!”

  徐鳳年淡然道:“不說我答應與否,北涼關外二十年,戰死了那麽多人,早就給出答案了。”

  老人笑了笑:“答應不答應,是你徐鳳年的事情,我就是來傳話的,從今往後,涼莽要死要活,跟我沒有半個銅錢關系了。”

  徐鳳年緩緩站起身,拍拍手,笑道:“要不然打一架?我這麽多年始終記得前輩一句話,不管打不打得過,打過了再說!”

  老人一本正經道:“不打了不打了,前輩就要有前輩的風度,何況你小子受了傷,即便打贏你,一樣有乘人之危的嫌疑。”

  徐鳳年笑而不語。

  老人老臉一紅,瞪眼道:“臭小子!別得寸進尺!”

  徐鳳年哈哈大笑。

  老人伸出手掌拍了拍這個年輕藩王的肩膀,神情有些惆悵:“從你小子當年第一次差點淹死在聽潮湖底,被我所救,到你後來隔三岔五跑下去潛水閉氣,要不然就是給我捎東西吃,真說起來,我是看著你從一個孩子,變成如今的北涼王……”

  徐鳳年有些難為情,尷尬道:“早年心情不好的時候,經常拎著食物到湖底去逗弄前輩,還希望前輩別放在心上。”

  老人頓時滿頭黑線。徐鳳年識趣閉嘴,不再在老人的傷口上撒鹽。

  老人爽朗笑道:“這次來的路上,聽說現在離陽江湖,不再怎麽提及你們這高高在上的武評十四人了,太高不可攀,說實話爺爺我也有自知之明,打過你們這幫怪物,不過那些大雪坪評出的什麽四方聖人十大高手,還有照搬春秋十三甲弄出來的祥符十四魁,我倒是很想去會一會!”

  徐鳳年嗯了一聲,提醒道:“雖說好些都是沽名釣譽的高手宗師,不過前輩,有些榜上有名的高手,還是不要去挑釁為妙,比如就在我們北涼境內的隋斜谷、於新郎,還有武林盟主軒轅青鋒、東越劍池柴青山,以及南詔第一人韋淼、南疆那邊的刀法宗師毛舒朗、龍宮的程白霜……”

  老人越聽臉色越難看,怒道:“兔崽子,你就直接說,誰是爺爺我可以揍的吧!”

  徐鳳年揉了揉下巴:“這就得好好想想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