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823章 徐北枳大發怨氣,曹長卿放下心結(1
  第823章 徐北枳大發怨氣,曹長卿放下心結(1)
  北涼關外平地起雄城,而這座剛剛被正式命名為拒北的新城更南,也有幾分平地起高樓的氣象,出現了一座規模不大的集市。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酒樓、茶肆、客棧、當鋪、賭坊,應有盡有,有商賈小販來此尋覓生意,有士子遠遊邊境,有江湖人呼朋喚友到此一遊,有人在此說書,也有些女子做著見不得光的皮肉生意。有關新城的叫法,議論紛紛,外鄉豪客們都覺得“拒北城”這個說法不夠勁道,不如那個原本呼聲極高的“殺蠻城”來得乾脆利落,至今尚未在北涼為官就任的書院士子,則普遍認為“京觀城”更為妥帖。雖說煞氣稍重,但是大概在這西北待了一年多,入鄉隨俗,赴涼士子們也開始被涼人風俗感染,如水入沙坑,便不再是隱逸山林的清泉,而似濁酒了。

  在祥符二年初破土動工的拒北城,無論是戰略意義還是象征意義,都可以說是北涼的重中之重。相繼有小道消息傳出,不但都護府要在年末從懷陽關遷入新城,而且某位新任涼州別駕也將在此建造官衙,成為兼具涼州軍政大權的“關外刺史”。只不過拒北城如此重要,駐扎新城周邊的精銳邊軍依然是北嚴南松的格局,這一點從集市上沒有任何遊騎巡視就能夠看出,起先赴涼士子對此疑惑不解,經由本地商人解釋後才釋然,原來關外廝殺鏖戰,關內平靜安逸,北涼已經有二十余年了。

  臨近正午時分,烈日當空,徐鳳年獨自走在這座綽號“小雀鎮”的集市上,身邊沒有白馬義從護衛,甚至連徐偃兵都沒有陪同。集市居民多是外鄉人,除去涼州城百姓和燕文鸞這撥北涼老人,其實真正熟悉新涼王相貌的北涼普通人並不多,數萬虎頭城將士都熟悉,可惜連同主將劉寄奴在內,都戰死了。跟徐鳳年作為袍澤的幽州萬騎也熟悉,但是第二場葫蘆口戰役,死傷過半,除了鬱鸞刀,更不會出現在這裡。

  此時徐鳳年的臉色有些蒼白,這是欽天監之戰的後遺症,祁嘉節的劍氣原本經過軒轅青鋒“轉嫁”調理後,已經被壓抑在三處竅穴,這也是徐鳳年能夠與鄧太阿、曹長卿酣暢戰於下馬嵬驛館的前提,如今洪水決堤一般在體內肆意遊走,如大軍過境、鐵騎踏地,徐鳳年體內如有陣陣擂鼓悶雷聲,如果換成擅長內視的道教入聖大真人,恐怕就要對長生一事徹底絕望。

  徐鳳年挑了一棟人聲鼎沸的酒樓落座。三次江湖,首尾兩次都過著斤斤計較的日子,知道一文錢難死英雄漢的道理,習慣了有錢在手心不慌。他掂量了一下錢囊,要了一壺酒兩碗飯三樣菜,在臨窗的位置坐著,摘下涼刀穿上便服,就像是個遠遊邊關的尋常士子。酒樓不大,生意卻好,越來越多的食客擁入,就有人打起了拚桌吃飯的意圖,店小二一臉為難跑來跟徐鳳年說了,徐鳳年笑著點頭說沒事,但是要求兩壺綠蟻酒按一壺的價錢來算,店小二在心裡一合計,這買賣還是有賺頭,就自作主張地幫著酒樓老板答應下來。跟徐鳳年拚桌的有五個人,一女四男。四名男子氣質迥異,豪俠與書生,也不知是怎麽湊一堆的。豪俠的豪,顯而易見,就像其中一名三十來歲的高大漢子,佩劍的劍鞘是用金子打造的,而書生的書香氣,文巾襦衫不說,還各有一把紫檀灑金折扇,扇墜質地都是千金難買的奇楠。只不過徐鳳年的眼光何其老辣,一人奇楠扇墜是蜜結、一人是下品的鐵結,那麽兩人家世高低也就水落石出了,顯然後者是在打腫臉充胖子。一張桌子四條長凳,兩名豪客和兩名士子並肩坐在徐鳳年左右,唯獨那名年輕秀美的女子單獨坐在徐鳳年對面。人靠衣裝佛靠金,大概是都沒有把穿著樸素的徐鳳年當根蔥,言談無忌。女子是江南口音,軟軟糯糯,言語不多,但是並不附和男子,兩位大俠氣很足的男子一個薊州口音一個遼東腔,讀書人則是分別來自中原青州和東南劍州。

  這四個男人既聊天下局勢也聊江湖趣聞,言語中對離陽朝廷毀譽參半,覺得京城廟堂上各部衙門主官的走馬觀花,是祥符新朝的新氣象,可惜盧升象這幫南征武將不爭氣,才使得廣陵道叛軍趁勢坐大,但是無一例外,對整個離陽王朝的國勢趨於鼎盛並無懷疑。一來北涼打贏了北莽,西北門戶穩如磐石,再者顧劍棠的兩遼邊軍終於主動出擊,打出了一連串鼓舞人心的勝仗,在這之前,兩位喜歡跟北涼鐵騎一較高下的趙姓藩王,燕剌王趙炳和廣陵王趙毅麾下精銳都讓人大失所望,好在大柱國顧劍棠在這種時候挺身而出,讓朝野上下如釋重負,原來我們離陽,不是除了北涼邊軍就無人能與北莽蠻子掰手腕。其中說到兩遼和替天子巡守邊關的兵部侍郎許拱,那名來自中原的讀書人“雲淡風輕”地說到自己父輩與許侍郎關系莫逆,早年是同窗,後來更是同僚,龍驤將軍入京赴任之時,他父輩數人都在送行隊伍之中,而且至今仍有書信往來。聽到這裡,原本還時不時瞄幾眼徐鳳年的女子,突然間就重新高高在上起來了。

  徐鳳年吃飯細嚼慢咽,可也就兩碗飯三個菜,再慢也有吃完的時候,好在手邊還有一壺綠蟻酒,就放下筷子,自己打開酒壺倒了杯酒。其實不光是他這一桌在高談闊論,酒樓內十有八九都是在指點江山,吃著二三兩銀子一桌的菜肴酒水,操著太安城皇宮或是北涼清涼山王府的心。徐鳳年微笑著聽著周圍的沸沸揚揚,舉起酒杯,轉頭望著窗外的大好豔陽天。不知何時,那名手持鐵結奇楠雕彌勒扇墜的劍州讀書人,說到了那個素未謀面的新涼王,不知是喝高了,還是有意要在心儀女子面前故作驚人語,言語之間就有些衝,痛飲一杯後便嗤笑道:“誰都知道那位老涼王嫡長子,早年世子殿下當得很混帳,紈絝混帳了十來年,惡名昭彰,第一次露面,是老涼王去世前讓他參與北涼關外的那場閱武,顯然這就是在給世襲罔替北涼王爵鋪路了。如今北涼市井小民都說新涼王當年以世子兼任陵州將軍的時候,把那個解甲歸田的懷化大將軍鍾洪武給狠狠收拾了一頓,大快人心,事實當真是如此?”

  貌美女子好奇問道:“宋公子,此話何解?”

  年輕士子冷笑道:“敲山震虎與過河拆橋罷了,說到底還不是老涼王唯恐自己兒子不能服眾,所以暗中授意坐鎮陵州官場的李功德,要收拾鍾洪武來殺雞儆猴?否則以徐鳳年當時的身份人望,真敢挑釁積威深重的堂堂北涼騎軍主帥?誰不知道大將軍鍾洪武在邊軍中門生無數,不但如此,富裕甲北涼的陵州都被笑稱為鍾家的後院,北涼先迫使鍾洪武離開邊軍,再將這個老軍頭拿下,隨後在北涼行伍改製中,不動邊軍只動境內駐軍,一氣呵成,若說不是老涼王生前的布局,誰信?”

  自稱與許侍郎有世交之誼的年輕人笑著點頭道:“應該說是殺‘老’虎儆猛虎,鍾洪武不在其位,如虎無牙,老涼王拿他來給長子‘祭旗’,再合適不過。同樣是北涼邊軍的大將,同樣是幽州土皇帝的燕文鸞,因為當時手裡還握有幽州軍權,老涼王動了沒?那個世子殿下敢動嗎?事實是徐鳳年在繼位之前,根本就沒有去幽州!為何選擇陵州?因為比起武將放屁都比文官說話管用的幽州,這裡的文官能與將種門戶分庭抗衡,加上有李功德之前拿到手的經略使的官身,如何敢不為徐家效死?準確說來,宋兄所謂的三件事一氣呵成,真正的伏筆,是李功德這位當時兼領陵州刺史的經略使,如果我是鍾洪武,早就該心生警惕了。”

  那兩個豪俠說江湖說武林可以誇誇其談,可說到這官場、這廟堂那就蒙了,但是聽著就很殺機四伏的樣子。兩人相視一笑,文弱讀書人手裡的筆杆子,何嘗不是手中刀?

  姓宋的讀書人深以為然,繼續冷嘲熱諷道:“且不管徐鳳年的大宗師身份是真是假,咱們隻說那幽州萬騎出現在葫蘆口外,如今北涼人都說此舉有徐驍之風,但是如今天底下的大人物,真有人在戰場上身先士卒?即便有,那也是萬人敵的驍勇猛將,他徐鳳年作為藩王,此舉果真妥當?難道他就不知道若是自己死在關外,這北涼就根本不用守了?老涼王和麾下三十萬鐵騎,二十年死守西北大門,就是為了讓他徐鳳年意氣用事來給自己增添幾句美名的?”

  說到這裡,年輕讀書人哈哈大笑:“北涼都說大將軍徐驍從不懼天下罵名,都說徐驍曾言離陽罵人的口水能裝滿幾千隻大缸,給他用幾輩子的洗腳水都夠了。現在看來,徐驍不怕罵名興許是真,可他的兒子,想要史書留名,而且必須是留下美名,更是真啊!”

  另外那個年輕士子啪一聲嫻熟地打開折扇:“新涼王新北涼,拒收聖旨的壯舉,那可是贏得了無數北涼民心,厲害!只是也不知是徐北枳的意思還是陳亮錫的謀劃,要我看,如果不是陵州徐北枳的大力買糧,和陳亮錫在流州青蒼城的運籌帷幄,北涼即便有號稱三十萬鐵騎的邊軍,也擋不下北莽百萬大軍。”

  讀書人,自然是親近讀書人的。當然前提是讀書人與讀書人之間沒有直接的名利衝突,否則讀書人禍害讀書人,更殺人不見血。

  徐鳳年緩緩喝著酒。兩個年輕人的意思很淺顯,他能有今天,當上北涼王,是靠父親徐驍和李義山,守住關外,是靠徐北枳和陳亮錫。而他本人,就是在北涼瞎逛,謀取名聲,騙取民心。

  徐鳳年其實沒有半點生氣,反而有些開心。

  好歹這兩個外鄉士子,承認了徐家兩代人守住了西北一事。

  那名用金鞘佩劍的豪俠壓低嗓音,小心翼翼說道:“兩位公子,隔牆有耳,聽說這北涼的拂水房諜子,那可是一等一地耳朵靈光。”

  姓宋的劍州士子大笑道:“無妨,抓走便抓走,也恰好證明了那徐鳳年的氣度,不足以擔當鎮守西北重地的權勢藩王!”

  徐鳳年頓時對此人刮目相看。拂水房諜子在這座小鎮上不少,而且人人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這個家夥來了這麽一句,看似放蕩不羈,其實等於給自己貼了一張護身符,若是那個沽名釣譽的“徐鳳年”知曉此事,聞信後也應該是一笑置之才對,說不定還要千金買馬,以此來收買人心,給赴涼士子一個交代。徐鳳年歎了口氣,低頭喝了口酒。雖然這桌人很江湖,但是他沒來由想起了春神湖畔,有個才入江湖就身死的年輕人。他叫賀鑄,與北涼徐家有仇,但是為了報恩賈家嘉,仍是身負重傷前往快雪山莊向徐鳳年報信,最後死在了山莊裡。

  千金一諾輕生死。

  徐鳳年無比敬重這樣的人,內心深處,將這個人、這種人,擺在了僅次於老黃和羊皮裘老頭兒的位置,甚至要在桃花劍神鄧太阿之上。

  不在於你是誰,而在於你做了什麽。

  不是你做了什麽壯舉,而是設身處地,你只要做了什麽我做不到的事,那我徐鳳年就會由衷敬佩你,若能同桌,為你倒酒敬酒又如何?
  當年第二次遊歷江湖,有個叫呂錢塘的劍客扈從,死前對徐鳳年罵了一句“狗日的世子殿下”。意思很簡單,如果你不是北涼世子,不是徐驍的兒子,不是聽潮閣有想要的秘籍,老子會為你拚命?
  所以徐鳳年按照呂錢塘遺願將骨灰撒在廣陵江的時候,依舊心懷愧疚。

  所以徐鳳年對那個因為胸脯豐滿而羞於與人切磋的女俠,那個願意在他和溫華落魄時也流露善意的女子,始終覺得她是真正的女俠。

  李淳罡的江湖很大,大了一輩子,所以大雪坪劍來,是為綠袍兒,廣陵江畔破甲,是為昔年那個風采冠絕天下的青衫劍客,隻為兩人無憾。死前萬裡借劍,是為了親自否定那句“天不生我李淳罡,劍道萬古如長夜”。

  老黃的江湖很小,他的死在武帝城城頭,是為了喜歡吃劍的師父隋斜谷,向自己師父證明他有個還不錯的徒弟。更多是為了那個讓他願意稱呼一聲公子的年輕人,那個一起走過江湖的年輕人。一起顛沛流離六千裡,缺門牙背劍匣的老人,才不把徐鳳年當成世子殿下,而像是自己的晚輩。

  溫華折劍離開江湖的時候,一定是把徐鳳年隻當成徐鳳年,只是那個與他稱兄道弟、一起狗刨江湖的狐朋狗友。

  因為有這些江湖人在江湖,徐鳳年才會在倒馬關將佩刀借給那個憧憬江湖的稚童,才會在北莽為青竹娘一怒殺人,才會對鴨頭綠那對魔頭夫婦並無恨意。

  所以這些人漸漸不在江湖的時候,徐鳳年成為了武評四大宗師之一,反而對江湖無所謂了。

  徐鳳年對這個世界,對這個江湖,始終心懷善意。

  就像樓外的日頭,太平光景,所有人都覺得是炎炎夏日的罪魁禍首。可當入冬,日頭不會因為夏天時分人們的憎惡,就不會到來,而是依舊讓人感到暖意。

  徐鳳年喝完了最後一杯酒,輕輕放下酒杯,由於是拚桌,隨著那邊的大酒大肉不斷端上,他的菜盤碗碟都被擠壓在一起,顯得可憐兮兮,鳩佔鵲巢莫過於此。

  好像是生怕這個礙眼的家夥垂涎美貌,還要覥著臉跟店夥計多要一壺酒,所以當徐鳳年放下酒杯的時候,四名男子都投來不怎麽客氣的視線。

  徐鳳年笑了笑,就要識趣地結帳離開。

  因為那個不知何事找到這裡的徐北枳,其實就站在那名女子身後。他先前拒絕了徐鳳年眼神示意的落座,已經站了兩杯酒的工夫了,每當聽到那兩名讀書人對徐鳳年冷嘲熱諷的時候,就幸災樂禍笑得不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