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802章 徐鳳年子報母仇,欽天監拜香請仙(2
  第802章 徐鳳年子報母仇,欽天監拜香請仙(2)
  然後便是三具屍體一同倒飛出去,在地面上滑行,屍體在一百位結陣不動如山的禦林軍之前緩緩停下,地面之上,流淌出一條猩紅血跡。

  死人已死,活著的人,觸目驚心。

  楊東坪被一掌擊殺後,那把本該在戰後傳給下一位禦林軍副統領的永徽天字刀脫手而出,徐鳳年輕描淡寫隨手一揮,那把高高拋起的出鞘禦刀略作停頓,然後如被陸地劍仙駕馭飛劍。禦刀先是一刀抹過一名禦林軍侍衛的脖子,下一瞬間,就穿透了身側同僚的肩頭,左肩進右肩出,附近一個舉刀高高躍起的侍衛,更是被一刀攔腰砍斷。

  禦刀在徐鳳年四周回旋出一個大圓弧。

  這撥禦林軍畢竟是數得著的大內高手,在永徽十七號那條圓弧的運轉軌跡上,不乏侍衛出刀或保命或攔截,但是無一例外,只要出刀,暫時無主的永徽十七號都毫發無損,但是其他侍衛手中的祥符大業刀都當場崩裂。

  不見徐鳳年有何動作,永徽十七號開始畫出范圍更大的第二個圓弧。

  與此同時,在徐鳳年身邊第一大圓內,所有來不及出刀便戰死的禦林軍侍衛的佩刀,也開始離開地面,飛入空中,加入那條圓弧軌跡。

  第二條更加遠離徐鳳年身影的弧線上,不斷傳出大業刀炸裂崩斷的刺耳聲響,不斷有屍體倒地。

  還活著的一百六十多名禦林軍侍衛,被迫站在了圓弧之外,看似是層層包圍住了那個還未真正出刀的北涼王,其實是連年輕藩王的一片衣角都抓不住而已。

  當徐鳳年開始抬腳前行,那條快步可見卻有跡可循的弧線,驟然間出現一陣漣漪變化,偶爾會跳脫離開弧線,抹殺某個侍衛後才繼續返回弧線軌跡。

  二十多名措手不及的侍衛立即斃命。

  不知誰第一個喊出“一起破陣”後,在圓外的禦林軍侍衛舍生忘死地開始向那條弧線劈刀。

  一個呼吸,常人恐怕自己都不會察覺,而在武學上登堂入室的尋常武夫,一口氣機,依舊不過如同雨珠滴落屋簷,觸地即消,但是武道大宗師,氣機綿長如江河,從親手制定劃分武夫一品四境界的人間天人高樹露起,很早就有體內刹那流轉八百裡的說法傳世。

  實力相近的高手對敵,很大程度上就是那“一氣之爭”,誰氣息更長,往往就能立於不敗之地,誰換氣時間更短,便能夠更快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從而我生你死。

  剩下的禦林軍不管如何,發現自己都不能再讓年輕藩王繼續舒服地“一氣呵成”。

  徐鳳年繼續前行,沒有理會禦林軍侍衛的傾力破陣,轉頭望了一眼手持刹那槍的徐偃兵,後者笑著點了點頭。

  徐偃兵這次隨行,不是幫忙殺人,甚至都不是幫著徐鳳年阻擋街道兩頭的鐵甲重騎軍,這些人,都會交由在下馬嵬驛館躋身一種嶄新境界的徐鳳年自己解決,而是在徐鳳年走入欽天監之前,牽扯住兩個人和兩座陣。

  徐鳳年今年今日身處太安城,就像他年他日王仙芝站在武帝城!
  這種心境與武道修為高低有關系,但同時關系又不大。

  但是有無這種心境對修為的影響,先前徐鳳年在下馬嵬最後關頭真正做到名副其實的一人戰兩人,已經說明一切。

  當時,曹長卿、洛陽、吳見、軒轅青鋒等人,是有心為之;鄧太阿、陳芝豹、於新郎、柴青山等人,則是無意而為之。

  空曠的大街之上,徐偃兵輕吸一口氣,手中槍杆大震。

  這位在離陽王朝和中原江湖都一直被嚴重忽視的男人,一個旁人幾乎從未聽說走出過北涼轄境、也無太多顯赫對敵戰績的中年武夫,抬頭望向欽天監那座通天台:“陳芝豹,謝觀應,誰先來?還是一起來?!”

  通天台內,謝觀應無奈道:“咱們兩個,能打的,你不願意出手,能跑的,我暫時又不能跑,怎麽辦?頭疼啊。”

  陳芝豹淡然道:“欽天監內兩座大陣,龍虎山那座用來禁錮徐偃兵不就行了。”

  謝觀應歎息一聲:“雖說春秋各國大小六十余方玉璽皆在,有沒有衍聖公親自坐鎮,影響並不大,但是如果沒有龍虎山大陣先去消減徐鳳年實力,效果實在是天壤之別。最重要的是你又不願意出手……”

  陳芝豹打斷這位野心勃勃的讀書人的言語:“你應該清楚,徐鳳年來這裡,是在做一件我原本將來也會做的事情,我只是站在這裡,就已經很給你面子了。你想要借機讓離陽、北涼氣數玉石俱焚,那就憑你的本事去做。”

  謝觀應自嘲道:“知道了知道了,咱們合作,都是在與虎謀皮嘛,我謝觀應心裡有數。”

  這個時候,做了二十年北地煉氣士領袖的晉心安突然跑入通天台,臉色惶惶不安。

  謝觀應皺了皺眉頭,袖中手指快速掐動,自言自語道:“衍聖公突然離京,並不奇怪,但是除此之外,還能有什麽大的變數?”

  晉心安臉色灰白,慘然道:“謝先生,我剛剛親自去了一趟璽庫,才發現衍聖公不知何時取走了中央那方象征儒家氣運的大璽。”

  謝觀應先是錯愕,繼而大笑,大袖抖動,舉目眺望南方,意氣風發道:“衍聖公啊衍聖公,你當真以為如此大逆不道行事,就能阻擋我謝觀應了嗎?弄巧成拙罷了!你們這些死讀書、讀死書的讀書人啊!”

  驛路,一輛從北往南的簡陋馬車上,中年儒士和一名小書童坐在車廂內。

  小書童看著破天荒坐立不安的先生,實在想不通天底下會有什麽事情能夠讓自己的先生都感到心神不寧,終於忍不住好奇問道:“先生,怎麽了?”

  不等先生給出答案,小書童靈機一動,覺得自己找到答案了,咧嘴笑道:“先生該不會是到了京城水土不服,吃壞肚子了吧?”

  中年儒士膝蓋上放著一個雕工古樸的小木盒,聽到孩子的打趣後,依然不動聲色。

  小書童憂心忡忡,苦著臉問道:“先生,是在憂心天下大事嗎?我能為先生分憂嗎?”

  很快小書童就重重歎氣道:“肯定不能的,我如今連功名都沒有呢。”

  中年儒士微笑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有無能力是其次,有無道義在心,要先於能力。”

  小書童臉色還是不見好轉:“跟著先生讀了那麽多聖賢書,這些道理自然是知道的。”

  儒士笑道:“這次你非要陪著我進京,說到底還不是想著偷懶功課?給先生讀書!”

  小書童哦了一聲,開始大聲誦讀先生用畢生心血總結出來的家訓十則。

  先生的家訓,即是天下所有讀書人的“家訓”。

  車廂內外,書聲琅琅。

  中年儒士開始閉目凝神,讀書人,聽著讀書聲。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吾日三省吾身……”

  當小書童讀到十則最後那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時候,中年儒士跟著默念了一句,然後突然睜開眼睛,拍了拍小書童的肩膀,眼神堅毅,緩緩道:“正因為任重道遠,我輩讀書人,才更要記住一件事:士不可不弘毅!”

  小書童不明就裡,使勁點了點頭。

  正是當代衍聖公的中年儒士,笑著打開盒子。

  空的。

  衍聖公輕聲道:“徐鳳年,有你北涼死戰在前,我中原自當弘毅在後!”

  本朝北地煉氣士第一人晉心安站在謝觀應和陳芝豹身側,俯瞰欽天監大門外的場景,看著那個年輕藩王身陷戰陣依舊極力壓抑的氣勢,突然有些感慨:何苦來哉?既然你都已經殺到欽天監,為何不肯放手一搏?
  晉心安作為白衣扶龍之人和趙勾頭目,這位明面上的監副大人,知道許多京城卿相都不了解的內幕。比如兩座大陣的存在,才是真正抗衡王仙芝、曹長卿之流頂尖武夫的中流砥柱。北莽西京曾有大缸藏蛟龍,可借機尋覓種種人間異象,欽天監的手段一樣不差,甚至猶有過之。晉心安更知道這次為了針對姓徐的年輕人,可謂不擇手段。在謝先生的謀劃中,選中三百禦林軍並非純粹倚重這些侍衛的戰力,而是他們與離陽趙室氣數的休戚相關,尤其是說服當今天子讓馬祿琅調教出來的一千兩百重騎緊急入京,更是希望以此損耗徐鳳年的自身氣數。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