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729章 宗師戰邊城收官,莽軍神無功而返(3
  第729章 宗師戰邊城收官,莽軍神無功而返(3)
  李密弼突然笑出聲,一時間感慨良多。如今是江湖前所未有的“大年”,高手如雲,哪怕年老一輩死得很多,但年輕一輩冒出得更快,是毋庸置疑的千年最盛況!武評十四人,四大宗師和十大高手,這十四人,竟然無一例外都是大天象甚至是陸地神仙。且不說禦劍千裡的薑泥,就說已經是貨真價實天象境界的軒轅青鋒之流,擱在以前的江湖,那絕對是不但進入十大高手之列,還會名列前茅,但不幸撞上了這麽一個時代,如果加上白衣僧人李當心這些深藏不露的江龍湖蛟,軒轅青鋒恐怕連前二十內都沒有一席之地。除了這些已經冒尖為人熟知的宗師大宗師,更有那個繼魔頭洛陽之後在北莽境內如入無人之境的“天下第一美人”、高深莫測的武當年輕掌教李玉斧、站在東海武帝城頭打潮的江斧丁、從天師府走下山的龍虎山初代祖師轉世的趙凝神、遊歷民間的齊仙俠、劍塚劍冠吳六鼎和那劍侍女子,甚至連徐鳳年的三個徒弟,也逐漸嶄露頭角。

  如果世間高手任選兩人捉對廝殺,李密弼眼前這場北莽軍神對上北涼王的兩人之戰,恐怕就只有儒聖曹長卿跟劍仙鄧太阿的巔峰之爭,堪堪可以媲美。

  李密弼不知為何彎腰盤腿而坐,不再理會那場小巷中的動靜,閉上眼睛。清風拂面,滿頭霜雪的老頭從懷中掏出一張乾餅,悠悠然輕輕咀嚼著。聽著近在咫尺的風鈴叮咚,老人搖晃腦袋,好似樂在其中。吃完了乾餅,老人抹了抹嘴,緩緩起身,仰頭看著月明星稀的夜空,開懷大笑道:“噫籲嚱!此世此景,危乎高哉!”

  遠處小巷。

  乾脆利落的雄渾一刀迎接拓跋菩薩。

  於無聲處起驚雷,於平地上升月輝。

  拓跋菩薩拔離馬背高高躍起。幾乎同時,徐鳳年一刀將那匹慢跑在巷弄中的高頭大馬劈斬兩截,穿過大馬屍體後腳尖在牆壁一點,對著高出地面十多丈的拓跋菩薩又是撩起一刀。分不清是刀芒還是月輝,僻靜巷弄的上空白茫茫一片。拓跋菩薩雙手握拳做捶打之勢,朝著雪亮刀芒和清亮刀鋒一捶而下,徐鳳年雙手而握的那柄舊式北涼刀沒有硬扛這記捶擊,順勢連人帶刀一轉,旋轉出一個大圓,兩人刹那間互換位置,來到拓跋菩薩身後更高處的徐鳳年一刀向下斬向後背。

  拓跋菩薩氣沉向下,身形下墜速度竟比那刀芒還要快上許多。雙腳觸及地面後,保持蹲姿的北院大王那已經分離的雙拳在地面上各自一敲,也是身體一轉,在那一刀氣勢衰竭幾分的時候,迎頭而上,背對地面,一腳如鞭,砸向招式已老但仍不願收刀換新勢的徐鳳年。後者松開握刀一手,貼在刀背上,微微一擰,刀鋒側轉,與拓跋菩薩鞭腿轟撞在一起,頓時響起一陣金石之聲,如巨鍾長鳴。

  徐鳳年和拓跋菩薩同時如同兩顆流星斜斜墜地,恰好一人站在小巷頭一位落在小巷尾。

  同時前衝。

  奔跑途中的徐鳳年毫無頹喪之態,意氣風發,神采奪目。哪裡有先前薑泥在身邊時候那種強弩之末的疲憊,更讓人難以相信這個家夥會在走路時踉蹌,需要扶牆而行。

  兩人相距十步時,徐鳳年身形擰轉,刀隨人轉,在短暫時光內為那斜劈一刀增添了充沛氣勢。便是拓跋菩薩也沒有直面這股鋒芒,他背靠牆壁,腳步不停,在與徐鳳年擦肩而過的時候,一掌推出,推向徐鳳年的太陽穴。徐鳳年低頭彎腰,原地旋轉,一刀橫腰而斬。一拳落空的拓跋菩薩不做糾纏,繼續前衝,依舊沒有硬扛那一刀。徐鳳年追尾而去,左腳微微加重力道,斜衝到牆壁,伸出一腳踩在巷壁上,下一瞬間身形就撞在另外一側牆壁上,如此反覆,向前尾隨而掠,他和拓跋菩薩就在這條不知名的小巷中一高一低,展開了一場無聲無息的廝殺。

  從雙方落地後的對撞開始,徐鳳年兩刀沒有在小巷地板和牆壁上留下任何痕跡,拓跋菩薩那一拳也沒有在牆上留下窟窿,甚至連指頭大小的陷坑都不曾出現。

  接下來依舊是如此異常溫暾的詭譎形勢。隻容兩騎並肩而行的狹窄巷弄,徐鳳年雖然滾刀而走,但沒有綻放出任何刀芒,偶有月輝照射在涼刀上,才映射出一抹白光。分明可以打出那種氣吞天地氣勢的拓跋菩薩攻少守多,可徐鳳年也沒有以往跟人死戰時那種玉石俱焚的氣焰,兩人除了出手快,收手更快,快如疾電驚雷,就再沒有拿得出手的亮點了。這樣含蓄至極的廝殺,簡直還比不得兩名稱雄州郡的二品小宗師之間的打鬥。兩個有資格跟天地君王不用講理的大宗師,在這條巷弄中,彬彬有禮,收放有度,既不逾矩一點也不過界一寸,如君子清談。

  沒有任何力拔山河的雄壯,沒有大開大合的酣暢,只有點到即止的內斂,反而如同女子針繡,只有毫發之爭。

  但是一旦功成,世間也許就要少掉一名大宗師。

  兩人很有默契地畫地為牢。

  小巷是牢籠。

  一場籠中鬥。

  雙方只求一針刺在對方心境之鏡上。

  當今天下四大宗師,除了他們這正在交手的兩位,儒聖曹長卿以王道入霸道,分明是取死之道。四張擺在武道頂點的椅子,曹長卿等於是自己站起身離座了,那麽就只剩一個劍道魁首的鄧太阿。今夜誰能勝出,不只是分出兩人之間的勝負生死那麽簡單,而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攫取搶奪對方的境界,將來再與鄧太阿過招,無疑會佔據先機。所以可以說,今夜一戰,幾乎可以決定將來誰會是當之無愧的世間第一人。

  這一刻,兩人各自側過腦袋,拓跋菩薩的拳頭像是擱置在左肩上,徐鳳年的涼刀也像是被拓跋菩薩的肩頭挑起。徐鳳年鬢角發絲不動,手中涼刀看似已經抵住牆壁的刀尖,事實上也沒有刺入牆壁一絲。

  下一刻,拓跋菩薩一記膝撞撞在徐鳳年腹部,徐鳳年也一拳敲擊在拓跋菩薩的心口,兩人分別後退,腳步在青石板地面上滑行出去。拓跋菩薩右手向下一按,在後背就要貼靠在牆壁上的瞬間,止住了後退趨勢。徐鳳年握刀手腕一抖,也如出一轍,不曾跟牆壁接觸。拓跋菩薩一手揮出,揮在徐鳳年側面上。

  徐鳳年同時一刀拍在拓跋菩薩的一側臉面上。

  兩人一起摔出去後各自站定,徐鳳年扯了扯嘴角,拓跋菩薩面無表情,但是臉上被刀拍出的那條印痕,清晰可見。

  李密弼是要他死。

  拓跋菩薩是要他輸了再死。

  就如少女憑借直覺所猜測的那樣,徐鳳年是在騙人。當時從六年鳳那裡收到的諜報,根本不是徐偃兵會很快趕到的好消息,而是在那道準許一萬蜀兵出境平叛的聖旨才進入西蜀境內,北涼拂水房就已經確認陳芝豹和謝觀應已經在青州水師中悄然現身。這是跟隨靖安王趙珣同行的舒羞秘密傳遞出來的諜報。這意味著陳芝豹會在明面上帶領蜀兵加入戰場之前,就可以對廣陵江戰事造成直接影響。在這種時候,有沒有氣運在身的薑泥坐鎮軍中,整個西楚國勢會截然不同。

  徐鳳年除了清醒過來的逃亡前期,就一直在騙她。有雞湯和尚贈送那隻吸納氣數的佛缽,徐鳳年的恢復速度,不但不比受傷更輕的拓跋菩薩慢,反而還要更快。如果沒有這份密報,徐鳳年還會繼續騙下去,假裝半死不活,假裝需要她背著自己一路逃難,一起顛沛流離,假裝沒有她,就半刻時光都撐不過拓跋菩薩和李密弼的追殺。而那個從來就不聰明的小泥人,也的確被蒙在鼓裡,不問為什麽每次都會有驚無險逃離截殺,為什麽他每次都能恰到好處地看穿李密弼的殺招,在旁指點,而且每次事後點評得失,三言兩語就能讓她在劍道造詣上突飛猛進。

  他本想在雪蓮城中堂堂正正跟拓跋菩薩打一架,除了讓她一旁觀戰獲得裨益,更像是完成少年時的那個心願,給她證明一件事。

  什麽?你說我只會欺負你?怎麽可能!我只要真想習武,別說什麽十大高手,就是王仙芝不敢自居的天下第一,也是探囊取物嘛。

  到時候再在城外分別,他就可以在送出那株雪蓮的時候,大言不慚撂下一句“這可是天下第一的高手賞你的”。

  遠處高樓上,李密弼的心情從一開始的閑適,一點一點凝重起來。

  他看了眼天色,天快亮了。

  整整三個時辰,小巷中的兩人仍是沒有分出高下!
  不是李密弼不想插手,不想趁火打劫,哪怕惹惱那個北院大王,李密弼只要能夠殺掉徐鳳年,根本就不在乎拓跋菩薩的看法。但是李密弼幾次離開高樓靠近小巷,竟然都沒有找出半點破綻。如此反覆數次無功而返,李密弼隻好耐著性子站在樓頂,幾次眺望城外幾十裡的某處,更加憂心忡忡。那抹劍氣,他最先是三百裡內便能捕捉到,半刻後就只能縮短到兩百裡內,到達雪蓮城之前,只有一百裡。如今不過五十裡,都變得含糊不清了。

  看來,不用多久世上就真要出現一位女子劍仙了。

  李密弼繼續等著。

  等到天微微亮,天地漸開青白。

  李密弼有些遺憾地歎了口氣,飛掠下樓,落在巷尾。

  徐鳳年和拓跋菩薩剛好又一次拉開距離。徐鳳年單膝跪地,涼刀在身前地面上劃出一條長長的溝槽。拓跋菩薩也不好受,就那麽坐在地上,破天荒大口喘氣。

  李密弼則站在拓跋菩薩不遠處,沒有說話。

  拓跋菩薩輕輕歎息一聲,站起身,平靜道:“沒意義了,走吧。”

  李密弼點了點頭。再空耗下去,等到徐偃兵趕到,就要淪為給人甕中捉鱉的地步。

  拓跋菩薩在轉身前,望向那個也已經站起身的年輕人,笑道:“哪怕北涼鐵騎死得一乾二淨,也不論你如何山窮水盡,只要你徐鳳年開口,我都可以與你單獨一戰!”

  徐鳳年提刀而立,默不作聲。

  當拓跋菩薩和李密弼兩人出城北歸,城外也有一道紫虹片刻後向東遠去。

  大戰過後,徐鳳年手中的那柄涼刀不堪重負,斷作兩截。他彎腰撿起那截斷刀後,放入刀鞘。

  雪蓮城以北直行了三十余裡,兩人折向西方,李密弼終於開口,搖頭笑道:“這北涼王年紀輕輕,心機倒是深沉。”

  拓跋菩薩突然問道:“先生知道為什麽昨夜沒有搏命,而是隻跟他做心境之爭嗎?”

  李密弼想了想,仍是想不通,或者說不願意相信那個真相。

  拓跋菩薩笑道:“拿氣數轉為與境界無關的實力修為,身在寶山的徐鳳年隨時都可以肆意揮霍,但是他依舊很有分寸,隻做到了保證不死的地步。徐鳳年在小巷那起始一刀,就是為了告訴我這個事實,讓我們不要逼人太甚。如果僅是拚命,比拚氣機消耗,他徐鳳年不但不會輸,而且你我之間,說不定會有一個被留下。只不過他大概是想著多留一些家底,留給他那個搖搖欲墜的北涼。”

  李密弼唏噓道:“氣數,北涼的氣數。”

  拓跋菩薩沉聲道:“我先不去流州,跟先生回一趟南朝,提醒一下陛下和太平令。”

  李密弼突然惱火冷笑道:“總說我北莽江湖算不得真正的江湖,那他徐鳳年作為離陽首屈一指的大宗師,連打一架都如此不爽利,何曾行事瀟灑了?!曹長卿、顧劍棠等人也是如此,就剩下個鄧太阿還算名副其實。”

  拓跋菩薩臉色不變,伸手抹去從鼻子流淌出的鮮血,淡然道:“可憐人自有可恨處,可笑人自有可敬處。所以我希望徐鳳年死在我手上,而不是像西蜀劍皇那樣死在亂軍馬蹄下。”

  雪蓮城中,一個佩刀的年輕人站在賣肉饢的小鋪子前,愁眉苦臉。

  鋪子掌櫃等了半天也沒見這家夥掏出錢袋子,翻著白眼,久而久之,也就不搭理這個囊中羞澀的窮光蛋了。怎的,老子一個大老爺們,又不是那些年少犯癡的小娘和如狼似虎的婦人,你以為長得人模狗樣就能吃白食了?腰間挎把刀就是大俠高手了?嚇唬誰啊!只是沒過多久,趕來鋪子幫忙搭手的媳婦和女兒,欲語還休更羞地使勁偷瞥著這個年輕男人,讓賣肉饢的漢子一陣頭疼外加牙疼,正想要拿個最小的肉饢打發這家夥,好讓他趕緊滾蛋,只是自己那個沒臉沒皮的敗家娘們兒,已經搶先一步給了自家女兒兩張羊肉丁分量最足的肉饢,使了個眼色,然後女兒也不害臊地搖晃腰肢,站在那年輕王八蛋面前,怯生生遞出肉饢,笑著說不收他銅錢。漢子狠狠轉過頭,眼不見心不煩。他娘的,老子年輕的時候比你小子英俊多了好不好!就在年輕人笑容燦爛伸手去接肉饢的時候,他身邊響起一個憤憤嗓音:“你要不要臉?!”

  然後她瞪著那個鋪子少女:“多少錢?”

  少女愕然回答道:“一張羊肉饢三文,兩張五文錢。”

  她轉過身,背對年輕人,從一隻錦繡錢袋子裡小心翼翼摸出七八枚祥符通寶,以一文的小錢居多,折二錢也有兩枚,大樣錢不多。在祥符年間發行的通寶,都算是新錢,跟那些可供收藏的前朝“名泉”八竿子打不著。她自顧自在那裡嘀嘀咕咕,最後實在不舍得交出去五枚一文小泉,也舍不得拿出那枚面值五文的銅錢,因為她錢囊中就只有這麽兩枚,成雙成對的,拆散它們不好。最後她隻好皺著眉頭,遞給那少女一枚小泉和兩枚折二錢,剛好五文錢,買兩個羊肉饢。她臉上那種糾結的神色,就像是親眼看著女兒出嫁一般,看得鋪子少女和婦人哭笑不得——五文錢而已,至於這麽難以割舍嗎?

  年輕人攔下她,柔聲笑道:“行了行了,不用你花錢,收起來吧。”

  這個佩刀的公子哥轉頭望向遠處,招了招手,很快就快步跑來一個神態敬畏的魁梧漢子。年輕人問道:“身上有銀子嗎?”

  那人也算是雪蓮城有數的一流高手,面對此人仍是戰戰兢兢點頭,一股腦把身上所有銀子掏出來,一副恨不得把性命都交出來的恭敬架勢。

  年輕人只要了一粒碎銀子,交給少女,拿過肉饢,微笑道:“不用找了。”

  為那個笑臉而心神搖曳的少女嬌滴滴道:“謝公子。”

  而他身邊的她則撇過頭,放回銅錢後,嘴唇微動,滿臉不屑神色,看嘴型應該正是“謝公子”那三個字。

  年輕人笑著分給她一張新鮮出爐的香噴噴肉饢,然後說道:“我就不送行了,記得別禦劍離城,光天化日之下也很嚇人的。”

  背著紫色匣子的年輕女子拿著肉饢,徑直轉身走向城門。

  他等到她的身影緩緩消失在眼簾,這才與她背道而行。

  那個魁梧男子,身在雪荷樓作為宋夫人貼身扈從的拂水房死士,一直低眉順眼,不敢多看他們一眼。

  他低頭張口咬在肉饢上。

  肉饢上滿是猩紅鮮血。

  遠處高如九天的雲端之上,霞光萬丈,衣袂飄搖的女子站在大涼龍雀之上,禦風而行。

  渾身沐浴在金黃色中的她雙指捏著一枚銅錢,舉在頭頂,癡癡望著。

  他騙她,她知道。

  她突然有些懊惱,猛然間禦劍拔高千百丈,憤憤道:“應該找回些銅錢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