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269章 徐鳳年仗劍拒敵,敦煌城禍起蕭牆(4
  第269章 徐鳳年仗劍拒敵,敦煌城禍起蕭牆(4)
  徐璞由衷笑道:“李義山自己常說人心所向,方才使得棋在棋盤外,可見國手真正棋力,世子殿下不要擔心,末將相信李義山肯定樂見其成,能讓一局棋額外生氣眼,可見殿下已經真正入局發力,是好事。”

  徐鳳年感興趣道:“徐叔叔也精於弈棋?”

  徐璞趕緊擺手道:“跟李義山相處久了,只會說些大道理,真要對局,就是俗不可耐的臭棋簍子,萬萬下不過殿下的,殿下不要強人所難啊。”

  徐鳳年哈哈笑道:“我想總比徐驍來得強上一些。”

  一個恭恭敬敬稱呼世子殿下,一個熱熱絡絡喊徐叔叔。

  是不是牛頭不對馬嘴?
  一場暮春苦雨驟然潑下。

  徐鳳年和徐璞一起走入齋子,徐鳳年說道:“魔頭洛陽何時入城,才是當下敦煌城的真正劫數。”

  徐璞點了點頭,饒是這位輕騎大都督,也有些憂心忡忡。

  徐鳳年自嘲道:“可別烏鴉嘴了。”

  城內城外瓢潑大雨。

  一襲白衣去過了采磯佛窟,緩緩走向敦煌城。

  白日大雨如黑幕,男子白衣格外顯眼,雨滴在他頭頂身遭一丈外便蒸發殆盡。

  一些逃散潰敗的茅家金吾衛騎兵,路上見著了這名菩薩女相的俊美男子,心生歹意,只是還來不及出聲,就在大雨中連人帶馬給大卸八塊。

  院中植有幾株肥美芭蕉,雨點砸在蕉葉上,聲響清脆。異鄉相逢的徐鳳年和徐璞端了兩條凳子就坐在門口,徐鳳年突然笑了笑,看到徐璞投來疑惑視線,汗顏道:“徐叔叔應該也知道我以前有花錢買詩詞的無良行徑,記得有一次花了大概兩三百兩銀子買了首七言絕句,裡頭有一句‘雨敲芭蕉聲聲苦’,當時我覺得挺有感覺的,就拿去二姐那邊獻寶,不曾想被罵了一個狗血淋頭,說這是無病呻吟之語,我臨時起意,就說修改成‘雨打薄衫聲聲重’如何,二姐還是不滿意,我一惱,就破罐子破摔,說‘雨打芭蕉人打人,院內院外啪啪啪’,問她這句詩怎樣,哈哈,沒想到二姐揍了我一頓後,金口一開,有些吝嗇地說了兩個字:不錯。”

  徐璞起先沒領悟“啪啪啪”三疊字的精髓,有些納悶,後知後覺才會心一笑,眯眼望著灰蒙蒙陰沉沉的雨幕,輕聲道:“是不錯。”

  徐鳳年正想說話,紅薯撐了一柄緞面繡傘走入慶旒齋院落,收傘後將其倒立在門口,徐鳳年記起小時候娘親的教誨,雨傘不可倒置,去把小傘顛倒過來。紅薯莞爾一笑,言語諧趣,柔聲道:“處理得差不多了,雖然不能說皆大歡喜,不過大方向談妥了,細枝末節就交給他們回去府邸私下磋商,反正板上就那些幾塊肉,割來割去,也就是落在誰家碗裡的事情。奴婢猜想少不得又要靠家族內適齡女子去聯姻,大夥兒結成親家才寬心。這兩天幾家白事幾家紅事,都有的忙。”

  徐璞一笑置之。

  徐鳳年看了眼天色,問道:“要不出去走走?”

  徐璞笑道:“敢情好,走累了,可以到末將那裡歇腳,還有幾壺舍不得喝的綠蟻酒,溫熱一番,大口下腹,很能驅寒。”

  紅薯面有憂色,徐鳳年無奈笑道:“真當我是泥糊菩薩紙糊老虎,嬌氣得見不得雨水?”

  聽到這話,紅薯便不再堅持己見,三人兩傘,一起走出芭蕉飄搖的慶旒齋,走出複歸安詳寧靜的巨仙宮。徐璞所在酒肆就在主城道上,筆直走去即可,大雨衝刷,鮮血和陰謀也就一並落入水槽。不過城禁相比往常要森嚴許多,已經有好幾起謀逆余孽在家將忠仆護送下,喬裝打扮試圖逃出城外,給臨時補充到三座城門的金吾衛騎和江湖人士識破身份,當場截殺,至於是否有逃出生天的漏網之魚,天曉得,恐怕只有從若乾年臥薪嘗膽後的復仇才能知道,這就又是另外一出類似趙老夫子和西蜀遺孤太子的悲歡離合了。而且這筆濃稠血帳,將來多半要強加到徐鳳年頭上。

  昏暗的街道上人跡寥寥,三人繞進一條寬敞巷弄,才總算見到了些人聲生氣,只見前方一座撐起大油傘的蔥餅攤子前,排了長長的隊伍。老字號攤子在敦煌城賣了好幾十年的蔥餅,不怕巷子深,口碑相傳,便是這等時光,也有嘴饞的食客前來買餅狼吞虎咽,或是捎給家人。徐鳳年一行三人排隊站在末尾,期間又有一些百姓前來,有幾個認識賣酒有些歲月的徐璞,知道他曾經娶了個貌美如花的大姓媳婦,然後跑了跟端木家的長公子過上隻羨鴛鴦不羨仙的日子,都帶著笑意悄悄對這名中年男子指指點點。其中一位體態臃腫的富態商賈,跟寫得一手極好毛筆字的徐璞討要過春聯,念舊情,當下有些不滿,阻止了那些相熟食客的取笑,插隊來到徐璞身後招呼了一聲,徐璞轉身笑道:“喬老板,又給你家寶貝閨女買蔥餅了?小心長太胖,以後嫁不出去。”

  肥胖商賈哈哈笑道:“我那閨女可不是吃胖的,長得隨我,嫁不出去沒啥關系,入贅個就成,老喬我起早摸黑地掙錢,圖啥?還不是想著自家子女日子過得輕松一些。對了,徐老弟,我在城東那邊購置了一棟新宅子,回頭還得跟你要幾副聯子,能不能幫忙寫得氣魄一些?”

  徐璞點頭道:“這個沒問題,記得常來喝酒,沒你喬大老板撐場子,酒肆就辦不下去了。”

  喬姓胖商賈拍了拍徐璞肩頭,豪爽道:“這個沒問題,這不湊巧趕上喬遷之喜,本來想去你那邊商量一聲,酒水都從你鋪子裡買,中不?不過說好了,可得給老喬我一個實惠價格啊。”

  徐璞點頭笑道:“喬老板是行家,我要敢賣貴了,以後就沒法子在敦煌城做生意了。”

  紅薯撐傘而立,轉頭望著這一對中年老男人嘮叨客套,有些興趣玩味。徐鳳年轉過身,見商人興許是瞧見自己衣著鮮亮,還帶了個傾城的絕色婢女,一副想要套近乎又不敢造次的扭捏姿態,主動笑道:“這位就是喬老板?我是徐叔叔的遠房侄子,才來敦煌城做些瓷器買賣。徐叔叔常說這些年虧得喬老板照應鋪子,回頭喬遷之喜,別的不說,我手邊趕巧兒有些瓷碗瓷碟,還算上得了台面,登門時候給喬老板送十幾套去。”

  喬老板一臉驚喜道:“當真?”

  徐鳳年溫顏笑道:“要是糊弄喬老板,小侄還不得被徐叔叔罵死,當真當真。”

  喬老板家境殷實,倒不是說真稀罕那十幾套瓷器碗碟,只不過眼見著這對主仆男女風采驚人,做生意想要滾雪球錢生錢,一靠本錢,再靠人脈,尤其是後者,做過生意的,都知道很多時候在這個狗眼看人低的世道,廟裡的那些座高高在上的菩薩,要是覺得你身份低賤,恥與為伍,就算有再多真金實銀也白搭,提著豬頭都進不了廟。碰上個好說話的權貴人物,真是比逛窯子遇上是雛的花魁還破天荒了。喬老板之所以跟徐璞這種落魄士子接近,說到底心裡還是有些劈裡啪啦的小算盤。他是商人出身,對於那些肚子裡有墨水的讀書人,都有一種天生的自卑,好不容易逮著一個落魄寒酸的,總有些沾沾自喜,想要抖摟抖摟自家的富貴氣派,邀請徐璞寫春聯和入府喝酒,何曾不是有著叫徐璞見著府邸後生出自慚形穢感覺的那點小心思?
  錦衣紅薯買過了三隻裹在油紙裡的蔥餅,徐鳳年和徐璞就跟喬老板告別離去。

  胖子當時不敢正視紅薯,這會兒得空就使勁瞧著她的曼妙身段,狠狠咽了一口口水,心想徐璞怎的就有這種闊綽親戚了?
  走在巷弄春雨洶湧的青石板上,紅薯笑道:“大都督,想必不需要多久,宇文家就要悔青腸子了。”

  徐璞略帶澀意,笑著搖了搖頭。

  徐鳳年問道:“怎麽一回事?”

  紅薯瞥了瞥徐璞,後者笑道:“但說無妨。”

  紅薯這才緩緩說道:“曾經有個獨具慧眼的宇文家女子相中了大都督,不惜私奔跟家族決裂,嫁給了大都督,做了販酒的老板娘,後來不知為何,回到了家族。”

  徐璞平淡道:“是改嫁給了端木家的長公子。不怪她,有幾個女子樂意跟一個不上進的男子白頭偕老。說實話,她當年願意陪我這麽個窮書生柴米油鹽醬醋茶,就已經讓我刮目相看,這些年也一直心懷愧疚,覺得虧欠了她太多。有幾對門不當戶不對的年輕男女,真正能夠白首以對的?就算有,也多半只是才子佳人小說裡的段子。再者,書中男子還得是高中狀元才行,那才揚眉吐氣。如徐璞這般的,能把百兩黃金的嫁妝揮霍一空,就常理而言,如何都做不成書中的男子。”

  徐鳳年輕輕笑道:“這些女子,看似可歌可泣,其實說到底還是既看錯了男子也誤認了自己。富貴悠遊時,不諳世事,一方面家境優裕,可以看不起那些鮮衣怒馬胭脂檀榻,真跟了男子吃苦,才逐漸知道黃白俗物的厲害之處,不說別的,與閨房密友閑聊,次次聽她們說起山珍海味,說起最新衣裳又不夠穿了,珠玉金釵又樣式老舊了,跌落枝頭變麻雀的女子興許不是真的圖這種享受,卻總也心裡不太好受,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再去看身邊那個沒出息的男子,知道了他的詩書才氣沒辦法變作妻憑夫貴,甚至還要連累自己子女以後吃苦受累,自然而然的,心思就變了,當初那些轉首問夫君,畫眉深淺入時無,就悄悄成了相看兩相厭。”

  “徐叔叔,如果我猜得沒錯,是不是起先她去見昔日好友,都會與你說起,還會說笑幾句?過了幾年,接下來就越發沉默,然後會與你發些莫名其妙的小脾氣,到最後,乾脆都不跟你說這些事情了?”

  徐璞愕然。

  顯然被這個年輕人一語中的了。

  “徐叔叔,你要愧疚,在情理之中,無人敢說你的不是,不過若是太過愧疚,深陷其中,就有些小家子氣了。退一萬步說,那名女子嫁了個好人家,這比什麽自怨自艾的此情可待成追憶,都要圓滿許多。真要怪,就怪我師父去,他若給你一個敦煌城將軍的身份,哪來這麽多糟心事。”

  徐璞愣了許久都沒有說話。

  紅薯小聲歎息道:“那女子若是聽到公子這一席話,可就要無地自容了。”

  徐鳳年自嘲笑道:“我本來就是這種煞風景的庸俗男子,她估計都不樂意汙了她耳朵,不會聽上半句的。”

  中年文士裝扮的春秋名將喟歎道:“殿下這些看似薄情的言語,讓徐璞心結解開太多。”

  徐璞隨即笑道:“等下喝那幾壇子綠蟻酒,好好罵上一頓李義山。”

  三人前往城門口上的小酒肆。

  此時,白衣入城。

  城門處幾十人無一全屍。

  狹路相逢。

  徐璞遠遠望著那白衣男子,倒吸一口涼氣,沉聲道:“魔頭洛陽!”

  宮變那一天,敦煌城內如今真可謂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茅魯兩族頃刻間就灰飛煙滅,城東北這一塊,權貴扎堆,許多一跺腳能讓滿城震的家族都算是街坊鄰裡,興許隔著一堵牆,就可以看到隔壁抄家的場景。

  茅家府邸夾在宇文和端木兩家之間,後兩者的年輕後生瞅著熱鬧,都在各自高樓頂層望去,有些遮掩不住的幸災樂禍,隻依稀見到滂沱大雨中,幾名面白無須的老宦官領著茫茫多的金吾衛甲士衝入茅家,成年男人不論反抗受降,皆是亂刀砍死,一些身負武藝把式的漢子,想要越牆逃竄,早被牆根蹲點的武林草莽給輕松截殺,偶然有幾人仗著皮糙肉厚武藝高強,翻過了高牆,才落地,就給守株待兔的兩族精銳扈從拿槍矛捅中,釘死在地上或是牆壁上,或是被成排弓弩射成刺蝟,幾名被兩族青年視作眼中釘的茅家俊彥也頗為硬氣,帶著死士家丁誓死抗爭,甚至一些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小娘子也抽出刀來,不過抵不住潮水般的攻勢,都給盡數絞殺當場。握有五百鐵騎的茅家原先在敦煌城數一數二,連雜役奴仆走路都不看地面的,個個眼高於頂,此時大多死相淒慘,如何能不讓冷眼旁觀看熱鬧的兩族男子覺得解氣。一些個隻敢偷偷覬覦茅家女子垂涎茅家兒媳的漢子,酣暢之余倒是有些惋惜,這些平日裡裝清高擺架子的尤物若是發配軍妓,該是多美妙的事情,他們可不介意一晚上砸下幾十上百兩銀子。

  敦煌城大族受中原士族影響熏染,多設有私學書樓,宇文家族可能是帶了個“文”字,尤為注重家族私塾,老學究老夫子們都是橘子、錦西兩州境內小有名氣的文人。在北莽,挑會些身手的武夫就跟挑爛白菜一樣輕松,但是挑選有真才實學的讀書人,可就是去找三條腿的蛤蟆了。宇文氏在這一項開支上遠超同輩家族,這歸功於宇文家主宇文亮本身就是一名飽讀經書的讀書人。私學書樓文惠樓,藏書八萬卷,大部分都是士子北奔後他趁火打劫而來,宇文亮對此一貫沾沾自喜,專門找製印大家雕刻田黃石一方,自號“八萬老叟”。

  今日宇文亮親自帶著近百家兵家將趕赴巨仙宮外“清君側”,回來一邊按功論賞,一邊讓管事帶一隊心腹死士走了一條三族相通的密道,先接出幾名嫁入茅家的女子,不讓她們被殃及池魚,再去封死毀掉密道。之所以在亂局中救下她們,不是宇文亮慈悲心腸,而是以後想要接手茅家眾多財產,得靠這些對茅家熟門熟路的精明女子。其實當初聯姻,他本就沒安好心,當然茅家那幾位“屈尊”嫁入宇文、端木家的女子,也是同理。宇文亮以往對這些娘家勢大的悍婦兒媳甚至孫媳都以禮相待,經常當著她們的面厲聲訓斥那些自家子孫,不過今天一過,看她們還敢不敢對夫君頤指氣使,還敢不敢不許他們納妾收偏房!這會兒指不定已經跪在地上抽泣討饒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