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227章 遇世子龍樹北行,救牧民峽谷掠影(2
  第227章 遇世子龍樹北行,救牧民峽谷掠影(2)
  老和尚小心翼翼地將水碗放回行囊,站起身後,笑著把水囊還給徐鳳年,“老衲謝過世子殿下贈水兩碗,是善緣。若是不急著趕路,殿下可以往西北而行四十裡,有一座峽谷,稍作停留,興許又是一善緣。”

  徐鳳年接過水囊,笑了笑,道:“老方丈,有一事相煩,能否帶走這匹馬,我獨身赴北,已經無需騎乘,也不敢輕易送誰,生怕就是一樁禍事,若是棄之不管,也不放心。”

  已是佛門當之無愧佛頭聖人的老和尚慈祥笑道:“可以可以,路上多個說話的伴兒,不麻煩不麻煩。”

  徐鳳年雙手合十,“與老方丈就此別過。”

  老和尚雙手合十,低眉說道:“老衲臨別贈語,他日殿下能教菩薩生青絲。”

  徐鳳年愣了愣,望著老僧持竹葦禪杖牽馬遠去,直至身形消失在視野。

  長呼出一口氣,照著老神仙的吩咐,徐鳳年懸好短刀春雷,往西北掠去,如今當真是無牽無掛了。

  果然見到一條綿延不見盡頭的深邃峽谷,徐鳳年攀沿登頂,沿著裂谷山崖緩行,不知所謂善緣在何方。

  慢行了半個時辰,才養劍完畢,忽覺腳下顫動。

  恍惚天地之間有炸雷。

  徐鳳年回頭望去,峽谷一端外邊,有不知幾千幾萬野牛擁入,擁擠如洪水傾瀉入谷壺。他心頭一動,急速前掠了一炷香時間,頓覺頭皮炸開,你娘的,竟然有百來號牧民騎馬牽羊帶著所有家當行走在峽谷中,這不是要被野牛群碾壓成肉泥嗎?這走的不是陽關大道,是鬼門關黃泉路啊,你們這幫家夥好歹世代居住草原大漠,就一點不知道這類境況凶險嗎?徐鳳年居高俯視,看得出來,牧民人流中有人已經知道了憑空而來的地震意味著什麽,頓時亂成一團熱鍋螞蟻,老人面如死灰,許多婦人稚童更是啼哭不止。徐鳳年再眺目望去,立時眼神陰冷。牧民身後遠遠吊著幾十名北莽手持兵器的騎兵,已經策馬返身離去,原來是一出驅羊入虎口卻兵不血刃的絕戶計。

  若是沒有老僧悲天憫人的說法,世子殿下也就只會冷眼旁觀,畢竟以一人之力阻擋氣勢如虹的數萬匹野牛,實在是與自殺無異。

  徐鳳年一咬牙,身形飄落谷底。

  百余牧民瞠目結舌,其中一些個性情涼薄的青壯牧民已經向山崖攀爬而去,只是山壁陡峭,爬得不高。

  徐鳳年踏出一腳,畫半圓,雙手抬起。

  腳底沉入地面三寸。

  隻留給牧民們一個陌生的背影。

  與野牛群擁入峽谷同時,一位老僧單手托馬登頂,眼神慈悲,雙手合十道:“此子大善。”

  徐鳳年靜心凝氣。

  起手撼昆侖。

  徐鳳年猛地一拍額頭,收手從徽山大雪坪那邊偷師而來的大勢撼昆侖,往後一掠,也不管牧民們是否聽得懂姑塞州的腔調言語,要他們青壯人員先行後撤。徐鳳年率先抱起一名遊牧稚童挾在腋下,就近再拎起一名少年,雙膝微曲,如一羽箭矢彈射峭壁,幾次折身彈射,落在山頂,放下後縱身躍下峽谷底部,再裹挾牽扯了兩名年幼孩子。只見他兔起鶻落,身形稍縱即逝。牧民顧不得命根子一般的羊馬帳篷,亡命後撤。徐鳳年一氣不歇,十幾次起落,總算先將二十多個孩子送到山頂。牛蹄轟鳴如春雷炸開,峽谷峭壁砂礫抖落,塵土彌漫,拐角處當頭一群雄健野牛已然如潮頭先至。徐鳳年對那些故作停留的青壯牧民不加理睬,一氣起終有落,驀地發現一名體態嬌柔的女子,正彎腰攙扶一個跌倒的孩子,手裡還牽著一個,徐鳳年奔至其身旁,眼角余光看到她的側臉,微顯錯愕,卻也顧不得什麽,隨手抄起兩名孩子就掠向山頂。放下以後,他重新墜入谷底,峽谷中仍是剩下八十余名拚命逃竄的牧民,只見那名能讓世子殿下尚且要驚為天人的少女抿起嘴唇,站在原地,一臉發自肺腑的感恩,眼眸中有著生死有命的釋然,徐鳳年沒有她這份可以不畏生死的閑情逸致,面對浩浩蕩蕩洶湧襲來的野牛群,一氣回落二氣浮,再登昆侖。

  地面大震,牧民嚇得雙腿發軟,峽谷地面本就坑窪不平,地面顫動,越發難行,有幾位年邁老人踉蹌倒地,掙扎起身後再跑。

  徐鳳年起勢磅礴,如平地起驚雷,以雷對雷。氣機流淌遍布全身,外泄如洪水,以洪對洪。

  徐鳳年再呵一氣,驀然睜眼,雙手各自向外滑行抹去,弧線柔和,塵土不得近身一丈。身後呆立當場的少女只見到年輕佩刀男子長衫飄搖,清逸出塵。當眼眸通紅的癲狂牛群衝撞到離他十步時,就像撞到了一扇目不可見的銅牆鐵壁,為首並駕齊驅的一線牛群前蹄半身扭曲,往後擠壓,再被後邊的不計其數的綿延野牛以力堆力,層層疊加,直到將位列第一排潮頭的牛群給炸裂了身軀,鮮血濺射!但即便如此,密密麻麻黑壓壓的牛群竟然硬生生被擋住腳步,不得前進絲毫!

  一頭頭重達兩三千斤的後排野牛依次撞上牆壁,屍骨累加,瞬間高達三丈,頓時豎起一道猩紅牆壁,鮮血黏稠而模糊,觸目驚心。

  健壯野牛雙角粗長而尖銳,彎出兩個驚人弧度,四足膝下呈白色,肩背高聳如瘤,任何單獨一匹拎出來都讓人膽戰心驚。草原上不乏有獅狼被成年野牛一角掀翻的場景,何況是這一股勢可摧山倒的牛群洪流?在峽谷無路可躲的逼仄空間中,好似狹路相逢,唯有誓死突進,別無他法。

  野牛性本溫順,只是一股腦擁入峽谷,撒蹄狂奔,逐漸激起凶悍血性,尤其是被人為阻擋凝滯,世人所謂的鑽牛角尖就真一語成讖了。

  徐鳳年雙手往下一按,四十余具野牛屍體頓時下墜。

  雙腳也在地面向後順勢滑出兩步距離。

  沒了阻攔,野牛群踩踏屍體一躍而過,繼續狂奔。

  徐鳳年雙袖鼓蕩,左腳往外滑出一步,雙臂攤開,猛然向前一推,身前風沙大起,尤其是兩方峭壁被氣機牽引,被硬生生扯出許多大如鬥的飛石,激射向牛群,略微阻了阻牛群的衝勢。徐鳳年不去管嘴角滲出的血絲,知道飛石只是解燃眉之急,逃不過杯水車薪的窘促,先前一擋,當下一阻,說到底只是減少壓縮了牛群的銜尾間隙,現在看似卓有成效,當洪流蘊含的前撲氣勢徹底反彈爆發,才是真正的苦頭。若是到了指玄境界,倒是可以擊開峭壁,有望堵塞峽谷,估摸著尋常金剛境的體魄,都經不起這一波波大浪拍石的衝撞啊。可惜離金剛境還差一線的徐鳳年後撤幾步,中途迅速換氣,連吐出血水的間隙都沒有,呼一吸六,長衫無風而動,再撼昆侖。

  能擋一步是一步。

  周而複始,大黃庭循環生息。

  十幾個來回,已經一步一步向後滑出六七丈,其間焦躁難耐,徐鳳年殺心大起,以落地滾石使了一通劍氣滾龍壁,將十幾頭前赴後繼的野牛分屍碎骨,代價便是再抑製不住地口噴鮮血。他心頭大震,再不敢意氣用事,隻覺得憋屈至極,戾氣暴漲,雙眼赤紅,眉心紅棗印記緩慢轉淡紫,淡紫入深紫,眼不再見,耳不再聞,置死地而後生,再無利弊權衡生死計較,逐漸臻入一種不可言說的佳境。生死之間有鴻溝,儒家以思無邪,無愧天地不懼生死,道家以清靜無為做大作為,佛門不惜以身做橋,送人到彼岸。徐鳳年起手撼昆侖,偷師於大雪坪儒生軒轅敬城,自有一股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浩然正氣,起先為救牧民而涉險,心存結下那不知名善緣的私念,但久而久之,再無掛礙,入世人卻無意中生出世心,大黃庭種金蓮,含苞待放終綻放,一瞬清淨得長生。

  徐鳳年開竅巨闕而不自知。

  他右手自然而然負於身後,閉目凝神,左手掌心朝上。隻記得當年初上武當山,聽聞掌教王重樓曾截斷滄瀾,一氣蓄意至頂,徐鳳年左手輕輕一劃,脫口而出呢喃道:“斷江。”

  身前一丈處,地面裂生鴻溝,直達峭壁。

  一線六七頭野牛墜入裂縫,被身後幾線來不及跳躍的野牛填滿以後,後來者再度如履平地繼續前奔,鮮血四濺。

  你奔我斷。

  徐鳳年悠悠然向後滑行,一斷再一斷。

  真是好一幅潮起潮落的悲壯場景。

  徐鳳年看似身形瀟灑不羈,說不盡的閑淡說不完的風流,卻已是七竅流血。大黃庭不管如何玄妙連綿,再以內力渾厚著稱,終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底深淵,尤其是十分講究起承轉合,世子殿下這般不惜命地強提境界一掌斷江,總歸是有油盡燈枯的時候。

  徐鳳年如魚遊走於青苔綠石之間,手中無刀劍,卻有一種與洪水牛群對撞而去的通達念頭,直覺告訴他定然可以天時地利悟出那刀譜第七頁。只是念頭才生,便告熄滅,因為徐鳳年撞上了一個躲避不及的柔軟身軀,是那不急於逃命只是等徐鳳年後撤幾步便小跑幾步的牧民少女。徐鳳年不知是第幾次氣機循環,李淳罡曾說劍意巔峰時,精騖八極,劍術極致兩袖青蛇牽動的氣機流轉刹那八百裡,徐鳳年也不敢攀比,但恐怕體內沸騰氣機起碼也有一瞬百裡的地步。

  徐鳳年苦笑,頭也不轉,抓住她的柔軟肩頭,往後拋去。繼而停下腳步,閉鞘養刀。本就是要將身體拉弓如滿月,拉到極點才罷休,這種走羊腸小道攀登武道的生僻小徑,就怕拉弓崩斷弦,一旦發生,就不是跌境一二這般簡單好運,十有八九要毀掉辛苦開竅打造的根基,大黃庭長生蓮可不是那原上野草,可一歲一枯榮,枯萎以後再想開放,難如登天。

  不知那些牧民跑了多遠,是否出了峽谷?
  徐鳳年一咬牙,心想他娘的老子再撐一會兒,實在不行就得撤了,死扛下去,可就真得死在這裡。

  老子怕死在其次,更是不甘心啊。

  任由野牛轟鳴衝來,已是近在咫尺,徐鳳年仍然完成一個大循環流轉,已經清晰可見前排野牛猙獰恐怖的眼眸。

  野牛頭顱同時低垂,要用雙角將這個家夥刺死。

  徐鳳年衣衫一縮,再一鼓。鼓蕩尤勝先前幾分。雙手在胸口捧圓。

  以小圓起,圓生圓,大圓有了包羅天地的壯闊氣象。

  峽谷塵土飛揚如一柄圓鏡。

  徐鳳年幾乎是寸寸後移。

  野牛群一樣是匪夷所思地寸寸前行。

  與自己說好了只是再死撐一會兒,不知不覺徐鳳年已經撐了好久。

  山頂身披一襲樸素袈裟的老僧雙腳離地,手持竹葦禪杖,如同仙人禦風而行,見到這幅景象,微微動容,輕聲歎息道:“忘我時不計生死,滿腔血性,是匹夫之勇。清醒後明知有所不為,仍是不忘有所為。可知根骨本性。些許私心不足以掩善心。”

  老和尚折掠入峽谷底部,如鷹隼俯衝,一手抓住徐鳳年,腳尖虛空而踩,一連串空懸的蜻蜓點水,向那名牧民少女飄去,輕聲道:“殿下救人,且容釀下大錯的老衲攔下野牛群。”

  當徐鳳年下意識摟過少女腰肢,老和尚輕念一聲“起”,一男一女飄向山頂。

  老和尚雙腳終於落地,轉身後將禪杖轟然插入大地。

  若非身披袈裟,否則便給人慈眉善目如村野古稀老人的老僧,金剛怒目,面朝潮水牛群,一聲沉悶低吼。

  聲如迅雷疾瀉,威震數裡以外。

  北莽新武評對這位佛門聖人推崇至高,有雲:兩禪寺龍樹聖僧,演法無畏,如來正聲,有獅子吼,懾服眾生。

  野牛群頓時停下前衝,原地靜止。

  峽谷內血流成河。

  老和尚愧然低頭,雙手合十。

  徐鳳年精疲力竭,跌跌撞撞,一屁股坐地,少女盤腿坐在他身後,滿眼淚水,雙手柔柔撐著向後倒去的世子殿下。徐鳳年沒那心思去計較老和尚下了套還是如何,也沒心情理睬身後女子,只是低頭看著染血衣襟,苦笑道:“總這樣吐血也不是個事啊。”

  然後就此暈厥過去。

  老和尚拔出竹葦禪杖來到山頂,給徐鳳年把脈,如釋重負,然後從背後行囊取出白碗,手指在自己手腕上一劃,裝滿一碗以後遞給少女。

  老僧的血液竟然不是常人的猩紅顏色,而是那只見記載於晦澀佛典中的金黃色!
  已然是真正達到金剛至境的佛陀。

  少女伶俐,摟著徐鳳年,喂下這一碗價值遠遠不止連城的金黃血液。

  老和尚起身後,重新飄落谷底,一路念《金剛經》而去,出峽谷以後,掠上山頂,托下劣馬,牽馬前行,輕聲道:“恭喜殿下初入大金剛境。”

  徐鳳年迷迷糊糊醒轉,並未第一時間睜開眼睛,而是先內察氣機運轉,發覺這一番折騰,有好有壞。新開巨闕一穴,是幸事,不幸的是不知為何體內氣機如薪柴劇烈燃燒,雖不曾化灰殆盡,終歸透著股不可控制的危機感,這讓習慣了去掌控手邊一切狀況的世子殿下惴惴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繼而查探四周呼吸頻率,這才緩緩睜眼,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絕美臉龐,峽谷初見便已驚豔,只能以不似人間人物來形容她的姿色,一雙罕見的墨綠眼眸,如青山綠水,該有九十五文了,興許隻比白狐兒臉與陳漁和薑泥稍遜半籌,若是身段長開,韻味豐滿起來,說不定可以平分秋色。北莽境內風沙粗糲,女子少有水靈的,身架子也往往比南方女子粗獷偏大,難道是曹官子獨佔八鬥風流一個道理,將北莽女子的秀氣都給侵吞的緣故?

  一念而過,徐鳳年懷疑自己是否封金匱把自己給禍害成隻吃素不吃葷的和尚了,竟是一點不想再去打量這名絕色少女,便緩緩站起身,主動脫離那具軟香溫玉。養劍以後,身體就像安上精準刻漏,即便是入定吐納,每隔一個時辰就會自動驚醒。他躍入谷底,默然馭劍,滴血在劍身上,飛劍竟然直直墜落。得,三日功夫白費,徐鳳年忍住破口大罵,皺眉盯著手心血痕,鮮紅滲透著莫名其妙的淡金色,大黃庭圓滿境界也不曾聽說有這種古怪景象,便再不敢胡亂養劍,收回劍身修長纖細如女子青絲的峨眉,掠回山頂。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