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92章 兩袖蛇酣戰素王,一劍九呵成大道(2)
  第92章 兩袖蛇酣戰素王,一劍九呵成大道(2)
  青州自古被稱雲夢水澤,蘆葦蕩這一塊鄉野村民,更是家家養水鴉,頓頓餐黃魚。老人頗喜這清蒸黃魚的質樸滋味,那幫襄樊士子豪紳舍近求遠,垂涎海鮮,不惜百金求購,便是一路有冰塊儲藏,早已失去“趣味”,在老人眼中分明是最下等的食客,更稱不上老饕。他眼角余光瞥見小女娃在家外烏黑水缸邊上怔怔出神,最終還是揀選了缸中一尾最大的黃魚,去交給娘親清蒸。老人笑眯眯說道稚子才有菩提心,人老是為賊呢。隨後便望向竹桌,桌面上看似漫不經心擺放了數十顆岸邊撿來的鵝卵石,石子大小不一,各自距離不等,等農家煮魚的時分,老人已經從桌面上丟掉一些略小的石子,而幾顆個頭偏大的鵝卵石則向石子最密集的區域挪近了幾分。

  等女孩端著盛放有一尾清蒸黃魚的木盤而來,蔥花與老薑的分量很足,還特意加了酒釀與幾絲火腿。老人先接過筷子,絲毫不介意農婦是否遵循了虛蒸法去煮魚,小小一尾黃魚,人心足了,才有真正滋味。老人將盤子放在石子不多的桌子邊角,下筷如飛,小女孩見老人吃得津津有味,格外開心,笑逐顏開,立即不再怕生,輕輕問道:“老爺爺你是襄樊城裡人嗎?”

  老人緩了緩下筷,搖了搖頭,笑而不語。需要與爹娘一起勞作而曬得肌膚黝黑的小女娃哦了一聲,有些遺憾。村裡同齡人總是以去過襄樊城做談資,總說城裡頭是如何氣派,城內富人是如何闊綽,她從未去過襄樊,自然憧憬羨慕得緊,更聽說那裡的姐姐們都如仙子一般,她心想自己長大以後如果能有她們一半好看便好了。老人吃完了那一尾清蒸黃魚,把木盤和筷子遞還給小女孩,輕聲笑道:“等我走了,你與爹娘說一聲,今日就離開蘆葦蕩去十裡外的鯉魚觀音廟燒香,燒過了香,便可與那觀音娘娘討要一些銀子,只需敲碎娘娘手中石頭鯉魚,裡頭就有。小女娃兒,謹記取了銀子後莫要急著回家,最早也要等到天黑以後。別忘了這話兒等我走後再說,離家要早,歸來要晚。”

  小女孩目瞪口呆,估摸著隻當是聽天書了。老人不以為意微笑道:“你就當我是這一方水土的土地公公好了。”

  童心童趣的她雀躍道:“老爺爺真是神仙?”

  老人不置可否,摸了摸女娃的腦袋,伸手指在嘴邊輕輕噓了一聲,示意她不要聲張。小女孩使勁點頭,老人重新低頭觀看桌面上星羅棋布的石子,似乎陷入類似棋枰上的長考,女娃悄悄離開。老人既然不是襄樊人士,怎做得來庇佑一方水土的土地神?何況老人當然不是什麽神怪,只不過稚子心誠,哪裡能想到這些門道。他雖非神仙,不過真要計較起來,以世人眼光來看,早與仙鬼無異。春秋九國亂戰,各地“天象異變”層出不窮,青龍出水,神碑破土,雌雞化雄,哪一樁哪一件不出自他手?

  不說這些廟堂經緯天下縱橫,僅以三尺之局的圍棋而言,當初西楚王朝士子好清談,弈風漸盛,那入聖、通幽、鬥力、守拙等九段弈品便出自他手。如今天下棋壇三派名手呈現三足鼎立,朝廷設棋待詔,由王集薪、宋書桐在內的六位拔尖大國手品訂棋譜、鑒定棋力,登榜者浩浩蕩蕩四百余人。這老人竟自稱便是這四百棋手聚集一起聯合與他手談,他仍可輕松勝出,這等狂言,整個天下也就唯有他說得出口,偏偏王集薪等人不敢應戰,不管是聯手還是單挑,都裝聾作啞,這位老者棋力之超凡入聖可見一斑。只是後來不知為何,這位老狂徒放話說此生不再與人手談。

  老人盯著桌面,嘿嘿一笑,“前後五百年已無敵手,豈是妄言?徐家渭熊,想要與老夫比肩,還早得很哪。”

  要知道老人早年初入上陰學宮,自號三甲,劍走龍蛇,於湖畔大雨後泥濘中一氣呵成《砥柱錄》,開篇便言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些年行走四方八荒,閑來無事,便教了陸詡落子生根,如何去接地氣,教了李白獅聲色雙甲,教了那偽王妃如何媚人禍國,替一位女子代筆了《女誡》,讓廣陵王烹殺了次子,誤導了欽天監那幫無知後生,只要他願意,誰不是他手中棋子?接下來他要去教一個挎木劍的溫姓小家夥如何用劍。西楚老太師亡國後除了滔天記恨於人屠徐驍,還捶胸頓足大罵老黃獠以三寸之舌殺三百萬人,說的便是這老頭了。只不過這些風雲跌宕江山傾覆,皆成棋盤上的定式,留給後來人來解讀。

  分辨不清具體年紀的老人捏起一顆位於桌面正中的渾圓鵝卵石,“姓趙的這位,落子在天元,不知天高地厚,行事倒也可愛。”

  坐在一隻小板凳上的老頭眼神轉換,落於石子最為密集的當中一顆碩大石子,“第十一王明寅,當先一衝。置死地,能否後生?”

  視線再輕輕一轉,“王家有女持刹那,是拚死一斷還是妙手一鎮?”

  老人不停神叨叨地喃喃自語,瞅見了那隻盤旋的青白鸞,嘖嘖道:“亂象橫生,亂,真亂,亂中有序。”

  最終,老者伸出兩根手指習慣性摩挲斑白雙鬢,皺眉道:“莫非今日素王便要對上大涼龍雀?容老夫算上一算。”

  老人不去看桌上紋枰亂局,複而長考一番,本意是掐指算上一算,不承想這一閉眼,就變作了休憩打盹,再不去管那桌上棋局,咂巴咂巴嘴巴,半睡半醒間細聲呢喃道:“黃魚真香。”

  這饞嘴又憊懶的老頭兒,真是那被上陰學宮大祭酒毀譽參半笑稱“超凡入聖,絕無俗氣,果真不是個人”的上下五百年棋壇第一人?
  這好似尋常老儒的老頭兒才剛要酣睡,那一頭徹底平地起驚雷。

  連綿不絕!

  “吳家後生,真心尋死不成?!素王劍做擺設到何時?”

  老劍神何謂名中有劍罡?

  只見李淳罡手中劍青芒猛然間一漲再漲,哪怕是裴南葦都可清晰看見老劍神三尺冷鋒宛如青蛇盤踞,先前只是絲絲縷縷,瞧不真切,當下則是青氣粗壯如手臂,完全蓋過了利劍本身,一劍撩起,將吳六鼎手中被削得如同短小匕首的竹竿徹底碾作齏粉。這還不止,原本遊刃有余的吳六鼎終顯狼狽,袖口被凌厲劍氣削下一角。李淳罡似乎根本不想給吳六鼎將素王出鞘的機會,大笑一聲,得勢不饒人。一番劍術較技,洞悉此子分明選了一條霸道劍的冷門路數,你要霸道,就劍士而言,老夫一生對敵無數,誰能比兩袖青蛇更霸氣?

  老夫一劍無非起與落。

  東觀廣陵大潮,踏潮頭而過江。北看千萬野牛奔騰,踩牛身如履平地。南臨汪洋巨浪拍頭,一劍炸開江海。西上爛陀山以劍問佛,斬殺羅漢二十三。

  李淳罡劍勢再漲!
  就沒有盡頭嗎?

  莫不是要一鼓作氣再入陸地劍仙境界?
  手中無劍的吳六鼎已經數次在鬼門關徘徊而返。

  這條平坦道路滿目瘡痍,無數道溝壑交錯分布。

  吳六鼎身後當代劍塚中幾乎可算是一騎絕塵的劍侍緩緩睜開眼睛,她背後素王劍輕顫出蟬鳴。

  但她深知這柄名劍何時出鞘,何時送交到吳六鼎手中,極有講究,一個不慎,便不是救人,而是害人。

  薑泥聽見車廂外炸雷陣陣,終於按捺不住,小心翼翼掀開簾子,等她看到遠處李淳罡單手劍氣無可匹敵,只是輕輕說道:“很好看的字。”

  魚幼薇坐在車廂角落,捧著受到驚嚇的白貓武媚娘,因為兩頭幼夔趴在車裡沉悶嘶吼,她聽到薑泥的言語,再瞥了一眼腳邊的紫檀劍匣,嘴角露出苦笑。

  青鳥問道:“公子,那吳家劍冠要敗亡?”

  徐鳳年只是心無旁騖地專注觀戰,沒有轉身,搖頭道:“敗肯定要敗,這吳六鼎過於托大了,若是一開始便拔出那素王劍,斷然不是此刻光景。不過會不會死,不好說,吳六鼎作為劍塚這一輩最出彩的天才,怎麽都應該有幾手壓箱絕技傍身,就看機關算盡之前,能否拿到素王劍,我這點眼力還是有的。當初徐驍要我十年不許握刀,那時候我也不懂事,一氣之下就什麽都放下了,若非如此,我早該想到安排府上高手捉對廝殺,偷盡他們的所藏絕學。這趟出行遊歷,不管用何種手段,我都得摸到金剛境的門檻才會罷休,要不然實在沒臉皮回北涼。”

  青鳥柔聲笑道:“不難的。”

  徐鳳年心情略微好轉,呵呵笑道:“借你吉言。”

  裴南葦實在不理解這北涼王世子殿下與那稱作青鳥女婢的關系,靖安王府上上下下哪裡會有這等打心眼裡相互親昵的主仆?
  徐鳳年突然轉頭看著裴王妃,問道:“你都聽到了?”

  靖安王妃下意識點頭,隨即搖頭。她被繡冬刀鞘擊中腹部一次後,委實有些怕了。

  這一轉頭,本是想嚇唬裴王妃,無意間瞥見青鳥與她手中無槍纓的猩紅長槍,有些失神。

  那在天下九大神兵中唯一榜上有名的古槍,槍尖非但不鋒銳,反而鈍樸異常,呈現出一個古怪的弧形。可正是這根鈍槍,在大宗師王繡手中浸染了無數高手的鮮血。王繡單槍匹馬縱橫江湖,巔峰二十年,以殺伐果決著稱於世,槍下亡魂無數,不論武學高低,不論家世貴賤,一言不合便拔槍,一怒瞠目便殺人。四大宗師中最是嗜血好戰,以死戰搏殺去精進修為,尤其以王繡北去敦煌兩千裡最為血腥,每次殺人定要用長槍洞穿敵人頭顱。一次武評說王繡三十而立,槍術虛實奇正,進銳退速,不動如山,動如雷震,血氣之盛舉世無雙!第二次武評上榜,評點為王繡四十不惑,重下本源功夫,返璞歸真,既精且極,終為槍法開山立派。第三次上榜,王繡被評作萬般槍術爛熟於心,熟能忘手,繼而忘槍,已是槍仙。

  當見到青鳥手握古槍,徐鳳年生平第一次切身感受到青鳥的死士身份。

  冷冰如死物。

  正當徐鳳年看到刹那槍怔怔出神的恍惚時刻,蘆葦蕩一道身影疾速掠出,喊道:“世子殿下小心腳下土甲!”

  幾乎那人出聲示警的同時,徐鳳年腳下泥地炸開,一具龐然大物就要破土而出!

  青鳥臉色頓時雪白,手中刹那槍直刺那具偷襲世子殿下的傀儡。

  來得及嗎?

  她眼睛一亮,光彩奪目。

  不知為何,本該被一擊斃命的徐鳳年似有意似無意猛地抽出繡冬刀,做出了羚羊掛角的神來一筆。

  一劍仙人跪!

  雨中小道上,李淳罡曾以傘作劍,一劍轟破符將紅甲中的水甲。

  徐鳳年偷師苦學不得精髓的那一劍,鬼使神差,於生死關頭終於融入繡冬刀。

  裴南葦只看到那紈絝世子一身錦繡衣衫鼓蕩渾圓,單手刀直刺而下,渾然天成。

  那刺客竟被硬生生刺回地下!

  那一出京城再出上陰學宮的公子哥始終坐在“天波開鏡”牌坊上,嘴裡叼著一根纖細蘆葦管。姓趙,是天子人家的國姓,名楷,則是他娘取的,是楷體的楷,也是楷書的楷。起先他只是以為娘親是要他做人如楷書,為人如形體方正,行事如筆畫平直,可作楷模。後來入了宮,幾次單獨與大師父去祭祖,才知道趙家陵墓裡有一棵老祖宗親手植下的楷樹,枝乾直而不屈曲。此樹枝繁葉茂,一如趙氏皇家,不過趙楷每次聽到大師父望著那棵樹苦口婆心嘮叨趙氏的榮辱,都沒什麽感觸,對他而言,這個家總是不如兒時那個茅屋來得舒服安心,因此極其寵溺他的大師父也難免會無奈於自己散淡的性子,趙楷不以為意,若非這等沒有野心,想必明面上刺殺他的次數早就翻番了。

  那位手握天下權柄的男人生有六子一女,算上他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皇子共計七人,對他動了殺機並且付諸行動的有兩人,其余按兵不動的,大多也不懷好意。趙楷唯獨不討厭那個總喜歡跟自己針鋒相對的公主妹妹,她真算是那男人的掌上明珠了,不過性子雖說潑辣蠻橫,但都擺在臉面上。每次偶遇,趙楷總要拿她鼻尖上的細碎雀斑說事,總能得逞,被她丟擲摔碎的夜明珠沒有十顆也有八顆了,真是個不會過日子的閨女,誰娶回去誰遭殃。

  他低頭看了眼腳下最後一具符將紅甲,猶如道門仙師從天庭請下凡間的神將,身高一丈,雙手按在龍闕劍柄上,直插大地,這便是符將紅甲中的金甲,五甲中牢固不可摧第一,戰力雄渾第一,尤其是手中龍闕巨劍,劍氣肆意磅礴,這柄劍從未出世,是大師父被他求著去令一位老鑄劍師耗費五年心血鑄成,每鑄一寸,劍氣長三分,鑄至半截時,那名鑄劍師已經不敢再繼續下去,後來趙楷才旁聽而來是大師父抓來老鑄劍師的家人,一日殺一人,只剩孫子時,鑄劍師才繼續鍛造,龍闕出爐時,懇求大師父放過孫子一命,大師父點頭,老鑄劍師躍入劍爐自盡,但老人孫子轉眼便被大師父扼殺。聽到這件事後,趙楷沒有說任何話,只是心懷愧疚。

  大師父可不是二師父那般釋門菩薩,他是被朝廷隱隱稱作一人之下的可怕人物,統領十萬宦官二十余年,是被罵作人貓的韓貂寺,更是當年把符將紅甲活生生剝皮卸甲的宗師級高手。趙楷曾親眼見到一撥刺客被大師父纏繞三千紅絲的左手悉數擊殺,皆是一指削去天靈蓋,不動聲色暴虐殺人,大師父總不忘朝自己笑,趙楷從不覺得大師父氣焰陰森,一如當年娘親病入膏肓,骨瘦如柴,在趙楷眼中仍是世間最好看的女子。

  趙楷叼著蘆葦稈子,輕聲說道:“蘆葦蕩作戰,木甲佔據地利,可惜我那小舅子來早了。到了秋天,蘆葦易燃,火甲威力可加倍,若不是水甲沒被老劍神毀去,估計那幾名北涼扈從就有來無回了,哪裡需要我偷偷摸摸讓土甲去行刺,帶上金甲正大光明碾壓過去便可。小金,你說是不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