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75章 春神湖腳踏黃龍,襄樊城萬鬼夜行(5)
  第75章 春神湖腳踏黃龍,襄樊城萬鬼夜行(5)
  只是一眼,徐鳳年體內一身大黃庭翻湧如潮水,沒來由噴出一口鮮血,看得身後幾位扈從觸目驚心,正要上前護駕,被徐鳳年搖手阻止,一口血吐出,徐鳳年胸內不悶反清,二重上三重?

  再看幾眼豈不是就要大黃庭盡在我身?

  她果真再度看來,正當徐鳳年目瞪口呆時,老劍神皺眉一下,輕喝一聲,一抹青罡現橋上,似乎斬斷了無形的絲縷氣機,對徐鳳年怒目道:“小子不知死活,給了點甜頭就真以為她是大慈大悲的菩薩了?!小心怎麽死都不知道!”

  白衣觀音微微搖了搖頭,收起酒壺,默默前行。

  “小子,你與薑丫頭後撤。”老劍神說完一跺腳,以腳掌為中心塵土泛起,波紋跌宕,震耳欲聾,徐鳳年拉住薑泥飄向後方。

  白衫無垢的女法王無視老劍神一腳踏出的無形劍氣,赤腳前行。

  就在劍氣即將抵身時,橋上老劍神與白衣觀音之間出現一位穿紅袈裟的大和尚,神情木訥,堪堪擋下這一圈圈沛然劍氣,只見他身上袈裟飄蕩,身形屹立不倒。

  徐鳳年悄悄歎氣一聲,這個曾說過可等三十一年的龍守僧人都出現了。若只是六珠法王一尊菩薩,徐鳳年相信以李淳罡的實力,加上身後實力都在二品上下的扈從,不說殺敵,困住這位爛陀山觀音不是沒有可能,別看紅衣大和尚沒到一品,可在眼前微妙的態勢下,他便是最大的變數。再者徐鳳年對眼前大和尚沒有惡感,對於得道高僧,他一直心懷頗多敬意,真要生死相搏,不說後果成敗,終歸不是一件賞心悅目的好事。

  紅衣大和尚雙手合十低頭道:“我師此次入世,並無鬥勇心,請世子殿下不要怪罪。我師這趟出襄樊,超度惡鬼十萬,是為殿下攢無量功德。”

  徐鳳年覺得這話說得荒誕不經,偏偏深信不疑。佛道兩門都隱晦記載襄樊城中有十萬被親人烹食的惡鬼,怨氣衝霄,便是三萬六千五百周天大醮都消弭不去,於是當年兩教便立下一個不著文字的賭約,誰勝誰入襄樊,誰輸誰出襄樊,百年不變。若是龍虎山贏,兩禪寺與爛陀山為首的僧侶便要在百年中不得踏足襄樊,反之,則龍虎山要撤去周天大醮,搬離大小道觀,不得在城中傳經布道。

  三教紛爭,門派爭名利,其實很多都如同孩子慪氣,不可理喻。

  薑泥喃喃道:“她真好看,像觀世音娘娘。”

  徐鳳年苦笑道:“觀世音,觀察世間牛馬眾生聲音。凡夫俗子觀其音聲,可得解脫。”

  那位小泥人眼中的觀音娘娘先與橋頭李淳罡擦肩而過。

  再與世子殿下擦肩,輕啟梵音:“我觀世音,你不自在,不配雙修。”

  徐鳳年不知為何,嬉笑道:“既然我不自在,那求菩薩給個自在?”

  徐鳳年說完話,才留心到身側的觀音菩薩身高竟比自己還要略勝一籌,她可是赤腳而行,徐鳳年的身高本就十分出眾,涼地漢子大多魁梧健壯,徐鳳年絲毫不顯矮,到了江南這邊更顯身材修長。身邊女子中薑泥還在成長中不去說,像魚幼薇和舒羞這樣高挑的女子都要比他矮半個腦袋,女法王卻愣是比世子殿下還要高,且不說她衣著氣質如何另類,光是這份鶴立雞群的高度,就相當惹眼。

  兩人擦肩而過後,徐鳳年很沒有風度地轉頭盯著爛陀山紅教法王,神情木訥的龍守僧人經過一旁再度雙手合十,與世子殿下算是單獨打過招呼。兩人在北涼城中有兩面之緣,加上徐鳳年名聲雖惡,對釋門佛法卻親近,這一點北涼盡知,因此出世人龍守和尚對徐鳳年並無反感。

  紅衣袈裟大和尚投之以桃,徐鳳年報之以李,微微點頭。因為王妃崇佛的關系,徐鳳年愛屋及烏,對佛法宗門頗多精通,倒不是對道教義理有所貶低,中原根底在道教的說法,他還是認同的,只不過從小耳濡目染徐驍與道門的仇怨,一經對比,難免對某些道門人物有些看法。

  其實佛教一直被中原士子稱作西方教,帶有濃重色彩的貶義。春秋國戰以後,初期名利心不重的亡國遺老紛紛避世遁世,一旦選擇釋門,便廣受世人詬病,冠以“畏死逃禪”四字,罵之老僧本色是優伶。隨著現在的皇帝陛下開始崇佛,才有改觀,僅京師便有遊僧不下萬人,但釋門素無領袖一說,遠不如道統以龍虎山為尊這般明明白白。

  黑衣老僧楊太歲是兩朝帝師,手腕資歷都夠,本是釋門執牛耳者的最佳人選。可惜病虎老僧卻是一株無根浮萍,甚至早早與家族斷絕了關系,便是傳授龍子龍孫們駁雜學問,都會板著臉,傳聞大內的雞毛撣子都不知道被他打碎了幾根,皇子公主們都怕這個老和尚怕得厲害。皇宮裡以隋珠公主行事最為跋扈,可連天不怕地不怕的她都說只怕黑鍋巴,加上黑衣老僧十幾年如一日拒絕訪客登門,因此楊和尚何來結黨一說?若無結黨,單槍匹馬,又何來的勢力?

  白衣觀音翩然遠去,對徐鳳年厚顏無恥求個自在的說法置若罔聞,她一走,本來樂意等個三十年的龍守僧人便再無理由“畫地為牢”,跟著返回爛陀山。除去兩禪寺,和尚們都恨不得說一句貧僧自爛陀山而來,可百中無一能真正往爛陀山而去。徐鳳年瞥見一旁薑泥癡癡望著女法王的背影,一臉呆相,忍俊不禁地打趣道:“想跟著去爛陀山?你要做明妃或者尼姑?我跟你事先說明,吃齋念佛可比讀書掙錢吃苦多了。”

  輕輕將神符別回發髻的李淳罡玩味道:“這個爛陀山婆娘存了與你雙修的心思?”

  徐鳳年一臉遺憾道:“以前我怕她老牛吃嫩草,死活不肯,現在竟然輪到她嫌棄起本世子了,這世道啊。”

  老劍神好不容易逮著一個機會挖苦徐鳳年,自然不會錯過,陰陽怪氣道:“徐小子,她當著一大幫人的面說你不配雙修呢,你堂堂北涼王世子殿下能忍?這話傳出去豈不是被天下人笑破肚子?”

  徐鳳年嗯嗯道:“笑死最好,都不用我學刀了,見到不順眼的,就跟他們說這個笑話,聽著聽著他們就笑死了。”

  李老頭兒愣了一下,好不容易回神的薑泥聽到這等潑皮無賴的言語,沒好氣道:“你真不要臉!”

  徐鳳年無奈道:“那你倒是給個我要臉的法子?讓一百號人衝上去打這位觀音娘娘一頓?還是跪在地上哭著求著她與我歡喜雙修?”

  小泥人約莫是見到徐鳳年被她心中的神仙姐姐瞧不起,心情不錯,轉過頭笑著重複念叨著:“不配,不配,不配……”

  徐鳳年故意與薑泥撇開一段距離,望向城頭歎氣道:“今晚可是一個十萬野鬼出城的好日子。”

  薑泥立即閉嘴,下意識走近徐鳳年。徐鳳年率先走上吊橋,襄樊是兵書上典型的雄城,城池外緣築有凸出馬面,徐鳳年走過護城河,遙想當年國戰第一攻守,忍不住記起攻城中的木馬牛,轉頭詢問身後的老劍神:“木馬牛的名字有什麽緣由?”

  徐鳳年似乎問出口後才驚醒這個問題不合時宜,對劍士而言,佩劍被折,無異於生平最大的羞辱,何況還是被王仙芝以兩根手指斷去。不承想李老頭兒相當不以為意,只是平靜點頭道:“木馬牛取名的確緣自你所猜想的攻城器械,寓意天下敵手皆城池,沒有木馬牛攻不破的。木馬牛鍛造與神符一般無二,同是來自一塊天外飛石,前朝皇帝派人海外訪仙,偶遇飛石墜海激起千層浪,從海底撈起,一半鍛造木馬牛,一半造就符將紅甲,剩余精髓,卻是製成了老夫頭頂這柄匕首神符,三者殊途同歸,這三物稱得上姐妹兄弟。”

  徐鳳年調侃道:“那老前輩和小泥人真是有緣分。”

  老劍神呵呵一笑。

  雄城襄樊夜禁森嚴,僅是對尋常老百姓而言,對徐鳳年這種敢跟青州水師一戰的頂尖權貴,以及六珠上師這種爛陀山神仙,當然是來去隨意。城門校尉十有八九得到靖安王趙衡的授意,並不阻攔,否則兵戈相見,無非是給徐鳳年長臉面罷了,總不能指望在這等瑣碎小事上讓北涼王世子吃癟。春神湖上的鬧劇,至今仍無人能說必定是徐鳳年遭受責罰,畢竟與以往不同,這會兒一襲藍緞五爪九蟒袍的北涼王就待在京城中。首次金鑾殿早朝,這位異姓王佩刀登殿,面對張巨鹿、顧劍棠以及文武首官以外的數位功勳大臣責問,連同三位殿閣大學士的輪番詰問,人屠只是獨自站著打瞌睡,一個都不理睬,讓兩班大臣氣得七竅生煙,至於耿直怒容背後是否存有忐忑畏懼,便不可知了。京師有小道消息說北涼王與鐵騎駐扎休憩的下馬嵬驛館門可羅雀,京師上下都覺得大快人心,拍手叫好,都說這是天理昭昭,失道者必寡助,北涼氣數已盡!
  下馬嵬驛站,當真是門庭冷落。內庭院落中,富家翁裝束的北涼王在與一位黑衣老僧對飲綠蟻酒,酒是徐驍特意從涼州帶到太安城的,眼前綽號“病虎”的老家夥,則是被徐驍硬拉過來的。其實這些年借著二女兒徐渭熊的那首《弟賞雪》,京城中綠蟻酒多有販賣,只不過北涼王親自帶著烈酒行過幾千裡,禮輕情意不輕。這也算是徐驍面對他鄉故知的一種表態:你楊太歲不當我徐驍是朋友,連入城都得替皇帝陛下盯著我,可徐驍卻仍然當你老禿驢是朋友,當年你請我喝酒當作送行,這次重逢便要還請你喝一壺綠蟻酒。

  京城春寒早已消弭,蟬鳴不止,可徐驍似乎還是怕冷,抬手呵了口氣,感慨道:“我離京時記得王朝有一千八百六十四個驛站,這會兒兼並那麽多個國,不增反減,還能剩下一半嗎?”

  黑衣老僧平淡道:“太安城太安城,天下太平安穩,何須再現當年驛館林立、羽檄飛傳的景象?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世人皆知徐驍對驛站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因為離陽王朝當初對驛站建造並不重視,徐驍執掌兵權後,提出十政,其中驛站與馬政幾項都在他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還有幾項政事因為春秋落幕,尚未來得及普及,便已中途夭折,削減驛站只是一個縮影而已。離陽王朝兵馬鼎盛時,可謂是“一驛過一驛,驛館同魚鱗;一騎接一騎,驛騎如流星”。故而國戰結束時,幾乎所有亡國皇帝被押解往太安城,其間見識到三十裡一驛,都震驚於徐驍的手腕,許多戰敗後仍是隻怨天時地利的名將這才服氣,因為小小驛站要牽扯出驛道等諸多事情,每一件都麻煩至極,僅是驛路兩旁植物的栽種和維護,每年便要耗費國庫不少銀子。當時兵戈正酣,昏君不去說,幾個明君也至多是盯著甲胄鍛煉,恨不得今日花錢明日便可立竿見影,為臣子的能如徐驍一般說服皇帝陛下在百年大計上砸錢?
  徐驍笑道:“短時間來看自然是好事,等你我百年以後,是不是好事,可就難說了。”

  黑衣老僧雖是僧人,卻也飲酒,喝了一口,語氣平淡道:“你操甚心。”

  徐驍啞然失笑道:“又不是你這種出家人,老子不操心,對得起當年隨我征戰的英烈?這天下誰打下來的?”

  楊太歲皺眉道:“張巨鹿會操心,顧劍棠也會操心。再者是你幫先皇打下天下又如何,沒有你徐瘸子,總會有李瘸子王瘸子頂上,你居功自傲,先皇卻沒有狡兔死走狗烹,依然由著你去當北涼王,這還不夠嗎?”

  徐驍輕聲道:“夠了。所以當年你拉我喝酒,事後我也沒怎麽樣,當年欠你和他的恩情,都算一筆還清了。”

  說到這裡,黑衣老僧有愧,便不再說話,神情有些落寞。

  那名女子初入世,劍匣僅刻有“此劍撫平天下不平事”九字。

  先皇得知後笑著說沒有這個弟媳婦便沒有徐驍,便沒有朕的大好江山,大涼龍雀劍當得起這九個字。

  那名奇女子臨終前才刻下後九字,每次想起,黑衣老僧都覺得有愧,因為他便是世間第一有愧人。

  老僧問道:“那你還請我喝酒?”

  徐驍冷哼一聲道:“若不是到了北涼後那些年媳婦一直勸解我,說你這禿驢有苦衷,老子就算再大度,也懶得理你。”

  楊太歲苦澀一笑。

  徐驍喝了口酒,冷笑道:“下次朝會,顧劍棠再敢唆使一幫雜碎出陰招,就別怪老子抽刀劈他!”

  楊太歲皺眉道:“顧劍棠便是空手,你也打不過。天底下用刀的,他穩居第一人。”

  徐驍反問道:“我砍他,他敢還手?!當年我把他的嫡系斬首掛在城頭上示眾,他就敢阻攔了?當年不敢,現在這小子越活越回去,就更不敢了。”

  黑衣老僧笑呵呵道:“似乎不敢。”

  徐驍笑道:“這不就是了。”

  這哪裡是身穿五爪蟒袍的北涼王,分明是市井無賴啊!
  怪不得能教出徐鳳年這般品行無良的兒子。

  徐驍笑眯眯問道:“我若真砍死顧劍棠,你這回?”

  楊太歲平靜道:“我欠的忠義人情,當年也還清了。既然你今天能請我喝酒,我明天就能請你殺人後出京城。”

  徐驍哈哈笑道:“你這禿驢,還算有點良心。”

  黑衣老僧默不作聲。

  世間再無人比這頭病虎更一諾千金。

  一壺綠蟻很快就空了。

  老僧輕聲道:“你以前連累王妃活不自在,現在是連累你幾個子女也是如此,尤其是那徐鳳年,你就沒點愧疚?”

  徐驍坦然笑道:“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不吃一家飯。什麽自在不自在的,都是命。”

  老僧一聲歎氣。

  徐驍問道:“你可知那爛陀山六珠上師?”

  老僧點頭道:“此人最初修行耳根不向外聞,不若世人,早早得了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的大解脫境,是佛門裡的大智慧者。當年由初地一躍到證第八地,與武當山新掌教一躍入天象如出一轍,都是罕見的肉身菩薩。”

  徐驍哦了一聲,皺緊眉頭。

  老僧問道:“聽說這位紅教法王去了襄樊,你不擔心?”

  徐驍呢喃道:“怎麽不擔心,她與鳳年雙修,擔心,可不雙修,更擔心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