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57章 滾到術先手五十,北涼王悍然入宮(2)
  第57章 滾到術先手五十,北涼王悍然入宮(2)
  北涼軍部有數座機構司,有許多技藝堪稱鬼斧神工的機械土木高人。徐鳳年驚豔於這符將紅甲人異乎尋常的堅不可摧,準備回到北涼以後就將那具殘破紅色甲胄連同圖紙一同秘密交給機構司,看能否仿製出幾個傀儡玩偶。楊青風精於趕屍驅鬼招神,將來在這件事情上注定派得上用場,所以三人中反而是最不起眼的楊青風最死不得。

  至於舒羞如今是否心中記恨徐鳳年的無情,一貫刻薄炎涼的徐鳳年會在意?

  潦草吃過精美齋飯,徐鳳年帶著青鳥逛蕩青羊宮。此宮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自然擺有雛形神霄派的幾位雷部天君的神像。宮內最大的寶貝是《道德經》五千言的珍貴木刻,只不過徐鳳年對這玩意兒沒興趣,縱使吳靈素肯送,他都嫌累贅。

  才剛在青城王手上興起的青羊宮,到底是不如龍虎、武當兩大道統祖庭那般底蘊深厚,拿不出幾件好東西。徐鳳年沒見到幾個眼前一亮的女冠道姑,估計都被父子兩人小心雪藏起來了。

  閑庭信步轉悠了一圈的徐鳳年笑道:“走,咱們去看看那條鐵索橋。”

  出了青羊宮,越是臨近青羊峰懸崖,越是感到勁風拂面,衣袖被吹得獵獵。徐鳳年按刀而行,終於看到那座在山風中飄搖的鐵索橋。望之縹緲,至於踏之能否屹然不動,徐鳳年一點都不想嘗試。

  橋身僅由九根青瓷大碗口粗的鐵鏈搭成,除去扶手四根鐵鏈,地鏈才五根,顯得格外狹窄險峻。每根鐵鏈由一千多個熟鐵鍛造而成的鐵環相扣,鐵鏈上鋪有木板,橋台分別是固定整座鐵橋的地龍樁和臥龍釘。地龍樁據青城山史料記載重達兩萬斤。鐵橋兩頭矗立兩座橋亭,青羊峰這邊叫觀音亭,那頭叫聽燈亭。

  徐鳳年走入觀音亭,笑道:“這亭子叫觀音,觀什麽音?那邊叫聽燈,聽什麽燈?兩個名字都取得莫名其妙。”

  徐鳳年望向對面山峰,遺憾道:“不下雨便瞧不見千燈萬燈朝天庭的景象,唉。”

  青鳥莞爾一笑,突然警覺轉身,盯住一個緩步而來、身形魁梧的女冠。

  如此高大健壯的女子可不多見。她身穿一襲道袍,手捧白尾拂塵。比起青城王的道貌岸然,這位上了年紀的中年女冠長相凶神惡煞,臉上疤痕縱橫。好在她穿了青羊宮神霄派道袍,否則青鳥都要誤認為是山鬼魍魎。

  徐鳳年轉頭只看了一眼,便目光呆滯,癡癡起身。

  青鳥極少見到徐鳳年流露出這種失魂落魄的神情。最近一次是那年老黃死於武帝城城頭噩耗傳來的正月,殿下才行過及冠禮,便在閣樓上溫酒獨飲。

  徐鳳年頭腦空白,望向眼前臉龐猙獰醜陋的高大道姑,沒有絲毫面對青城王時的跋扈傲氣,更沒有英俊公子撞見山野醜婦的嘲諷與鄙夷,只有恍惚。

  那一年,剛授予大柱國稱號的人屠,隔天便再被封王,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的臣子極致。所以那一年青牛道上車馬如龍,千乘萬乘赴北涼。徐鳳年才幾歲大,剛剛跟著娘親讀書識字,調皮頑劣。喜穿素潔白衣的王妃似乎大病了一場,大病初愈便帶著貼身女婢以及年幼兒子去散心遊玩。那名女婢偷偷追隨著她離開那座埋了二十萬柄劍的墳墓,悄悄追隨著她去了貧瘠荒涼的遼東錦州,與徐家一同經歷了壯懷激烈的春秋亂戰。

  女婢終年臉上覆青銅面甲,在山上飲水時,摘下了面甲。無意中被小世子看到,嚇得他哇哇大哭。從不打罵只會寵溺愛子的王妃下山後,竟然責罰小世子雙手提兩本厚重聖人典籍,在一面牆根下站立,不許吃飯。

  重新覆上面甲的女婢偷偷帶了食盒,去探望被罰站的小世子,卻被雙手發麻一肚子怨恨的小家夥踢了一腳,更惹得王妃真正生氣起來。年幼世子隻覺得委屈,覺得娘親再也不心疼他了,獨自哭得撕心裂肺。

  女婢默默跪於一旁,陪著面壁思過的小家夥從號啕大哭,到沙啞抽泣,再到無力哽咽。

  懵懂無知的世子雙手失去知覺,又不知錯在哪裡。但娘親說不許吃飯,他便不去吃飯。後來根本提不起書籍,便頭頂著一本,嘴巴咬著一本,那模樣,倔強得讓人心酸。後來昏厥過去。在床榻上醒來,娘親坐在床頭,與那年還只是個稚嫩孩童的世子說起了覆甲女婢的故事。

  小世子這才知道這位不像女婢更像他姑姑的長輩,與娘親一起長大。姑姑為了從一個很可怕的地方逃出來,不惜與一個大惡人打鬥了一場,面容被整整一十八劍慢慢毀去。娘親說他這個姑姑年輕的時候,容顏英氣,有無數劍道俊彥都死心塌地愛慕相思的。這些年行軍打仗,這個姑姑更是負傷無數,便是趙長陵這些大英雄都佩服。後來,小世子便親自去摘了一捧桑葚,遞交給姑姑。

  那一年。徐字王旗下,覆甲女婢單膝跪地,接過一捧桑葚。那孩子幫她擦去眼角淚水,柔聲說道:“姑姑,別戴面甲了。誰說你不好看,鳳年就打他們的嘴巴!現在鳳年還小,就算打不過,等有力氣了,肯定要跟他們打架的!喏,這是我摘來的,姑姑不哭,吃桑葚。”

  這一年青羊宮山巔觀音亭,徐鳳年走向那面惡至極的中年女冠,伸手擦去她滿臉淚水,總也擦不乾淨。他便一直擦下去,哽咽著溫柔道:“姑姑好看,姑姑不哭。”

  輕仇者寡恩,輕義者寡情,輕孝者最無情。

  徐鳳年是何種人?北涼無數花魁說他多情,認可了金玉其外;士子書生眾口一詞說他無義,斷定了敗絮其中。徐鳳年早就不去理會這些閑言閑語,此時只是陪著不再覆甲的趙玉台走入觀音亭坐下。不知為何做了青城山女冠道姑的她,身材比徐鳳年還要魁梧。兩人肩並肩坐在一起,有些滑稽,像是徐鳳年在小鳥依人。徐鳳年無法掩飾滿心歡喜,望著趙姑姑。

  覆甲女婢趙玉台,吳家劍塚上一代年輕劍冠的劍侍。劍侍便是年幼被挑選出來的外姓人,與主人一同長大,悉心栽培,一生一世為主人喂劍養劍,直至最終葬劍的沉默角色。劍侍在主人成年以後,隻負責砥礪劍心劍道,並不需要為主人赴死,甚至這還被吳家劍塚嚴令禁止。為的就是怕吳家劍士有恃便無恐,於上乘劍道修行有害無益。

  吳六鼎一襲青衫仗劍南下,暗中注定會有一名影子劍侍追隨。

  吳家每一位年輕枯劍出山練劍,無一不是卓爾超群的天才。他們一旦離開劍塚,只有兩種可能:做到了劍道第一人,榮歸劍塚;或者死於修行路上,不得葬身劍塚,連佩劍都沒有資格拿回家族。何地死,何地葬,劍侍終生守墓守劍。

  徐鳳年輕聲問道:“姑姑,你怎麽在青城山?”

  一直在端詳徐鳳年面容的趙玉台並不隱瞞,柔聲道:“奴婢摘了面甲後,便扶植吳靈素做傀儡。大將軍需要這青城山變作一座死山空城,隱匿駐扎下六千人的甲士,以備後患。早年設想是若北涼鐵騎兵敗北莽,雍州不至於全部不戰而潰,否則空有天險而不據守,再想奪回便難如登天了。也有一部分邊境上大戰正酣,卻被顧劍棠在背後捅刀的顧慮。只是這些年大將軍鐵甲兵鋒,獨力抗衡北莽,一點不輸。加上運籌帷幄千裡之外的廟算,並未被功高震主的帽子壓垮,算是在北涼徹底站穩了腳跟。這青城山隱蔽駐兵的事情,就順勢放緩了一些。在雍州和朝廷眼皮底下遣將調兵,終究不是小事易事。奴婢這些年妄自揣測,若大將軍在東邊劍閣還有布置,那便是做了最壞的打算。不管北涼三十萬鐵騎如何坍塌,這六千兵甲都可保世子殿下過劍閣入西域,王朝再約束不住世子殿下,起碼徐家不會落得一個滿門荒涼。”

  徐鳳年歎息道:“徐驍好大的布局。我這趟入青城山,做了細致的地理繪製,只是覺得此地是雍州戰略中樞,沒點兵士扼險據守有些可惜了這份地勢。聽姑姑這麽一說,以徐驍的脾性,十有八九劍閣那邊已經被他收買,埋下了死士死間。只不過我想朝廷那邊說不定也藏有暗棋暗樁無數。就看某天誰先發製人,再看誰妙手陰招更多。這些年李義山頂替趙長陵趙叔叔給徐驍做謀士,貌似有個聽潮十局,不知道進行到第幾局了。徐驍無奈的地方就在於太惹眼了,他不想造反,卻有人做夢都想著他去造反。西壘壁一戰亡西楚,聽說許多老將都私下勸諫過徐驍,去順勢拿下整座江山。也對,領兵的誰不想當一個新王朝的開國功勳?出計劃策的謀臣,誰不想做那帝師?只不過一場春秋無義戰,百世豪閥逐漸凋零,徐驍是罪魁禍首。沒了民心所向與士子附和,徐驍即便北上可以勢如破竹,直搗龍庭,卻哪裡能坐穩皇帝寶座?”

  自稱奴婢的趙玉台始終握著徐鳳年的手,慈祥微笑道:“殿下很像小姐,長得像,做事也像。”

  徐鳳年搖了搖頭。

  趙玉台問道:“殿下當時怎麽不用北涼輕騎殺破神霄劍陣?若是下令,這些悍卒對殿下便真有一些忠心了。”

  徐鳳年掏出那張從矛隼腳下獲得的李義山特製宣紙,交給趙玉台,輕聲道:“看到這個,我不敢胡來。離開北涼前,李義山說會有三個錦囊給我,這是第一個。我本想求著一起給我,李義山不肯,知道我是一轉頭就都要全部拆開的無賴性格。”

  趙玉台看到一行字:遇王則停,能不殺則不殺。

  心中了然的她笑著遞還給徐鳳年,徐鳳年撕碎丟出,隨風而逝。

  徐鳳年好奇問道:“姑姑,那吳六鼎是劍塚的這一輩劍冠?”

  趙玉台平淡點頭,並無異樣。

  徐鳳年下意識握緊趙玉台的手,陰沉笑道:“那我有機會一定要會一會吳家劍塚的扛鼎翹楚,看他劍法到底配不配得上劍冠名號!”

  趙玉台笑道:“殿下,你這些扈從中,要數那斷臂老者最高深。是哪一位劍道老前輩?”

  徐鳳年輕聲道:“被徐驍鎮壓在聽潮亭下很多年的李淳罡,老一輩劍神,木馬牛斷了。我知道的是他敗給了王仙芝,卻不知怎麽還斷了一臂。”

  趙玉台微微一笑,道:“原來是李老劍神啊,怪不得。小時候教小姐與奴婢習劍的老祖宗,便曾慘敗給李淳罡。斷劍不說,還毀了劍心,致使一生都無望陸地劍仙境界。這一百年來,李淳罡勝了一位劍魁,拿走一柄木馬牛。後來鄧太阿也勝了,卻不屑在劍山上挑劍,吳家劍塚的顏面一掃而空。劍冠吳六鼎,最後肯定是要與當代劍神鄧太阿一戰的。按照幾封密信推斷,吳六鼎目前是初入指玄境,離天象境界還有一段距離。只是吳家每一代最出類拔萃的劍士,從來不是按部就班層層晉升,都是千日止步,再來一個一日千裡。天底下劍士都不如吳家人如此功底扎實。小姐當年便是如此,一劍在手,出塚前只是世俗一品,與上任劍魁立下生死戰,卻一舉跳過了金剛、指玄兩大境界,直達天象!”

  徐鳳年望向山崖空谷,喃喃道:“姑姑,我就笨多了。”

  趙玉台輕柔搖頭道:“一般而言,三十歲進不了金剛境,一輩子都到不了指玄了。可劍九黃三十歲才剛剛不做那鍛劍的鐵匠,誰敢說他不是高手了?殿下,你有秘籍無數可供瀏覽。奴婢有個建議,可以考慮做那先手五十窮極機巧的天下無雙。不必學一些高人彈指間破敵;更無須像曹官子那般越戰至後頭越善戰的‘官子第一,收官無敵’。殿下記憶力無人可及,飽覽群書不是難事。只需從千百本秘籍中每本揀選出最精髓的一招兩式,如殿下這一身大黃庭修為一同逐漸化為己用,將先人精華雜糅融會於一身,再去與人對敵,五十先手,招招如羚羊掛角不著痕跡,定能出人意料,防不勝防。”

  徐鳳年愣了一下,喃喃道:“似乎可行啊。”

  趙玉台笑而不語。

  徐鳳年瞬間意氣風發,眉心紫氣淡然。

  重逢兩人相坐忘言。

  徐鳳年許久緩緩出聲道:“不知道徐驍去京城這一路走得如何了?”

  趙玉台沉聲道:“打盹猛虎不睜眼,睜眼便殺人。”

  青羊宮內院私宅,青城王與兒子吳士楨相對而坐。武道修為平平,神仙氣度卻是可以媲美龍虎山天師的吳靈素雙指捏著青瓷杯蓋,輕緩撲散茶香。

  吳士楨無心喝茶,一臉憤懣。

  吳靈素喝了口茶水,笑道:“恨上那個比你還傲氣的世子殿下了?”

  吳士楨咬牙道:“我隻恨自己手無大權,不恨徐鳳年。相反,我倒是佩服這個北涼王的兒子,哪裡是無良的紈絝,分明是裝蒜示弱的行家。涼、雍、泉三州都被他與人屠的演戲給蒙蔽了!”

  吳靈素點頭道:“這事兒你知我知就好,不要與人說起。看清這一點的自然早已看清,不需要我們去提醒。沒有看清的都是些說不上話的局外人,你說了只是被當個笑話。我們父子既然形勢比人低,那就得有低頭的耐心,這不是孬,是識時務。士楨,為父創下神霄派,被龍虎、武當幾大祖庭視作天大的笑話,可幾百年後誰抬頭誰低頭,嘿,誰敢說知道?粗略鑽研龍虎、武當初期的歷史典故,便知道他們的祖師爺比我這青城王可要寒磣百倍。為父好歹被封王,獨佔了青城的洞天福地。但這份不小的家業,想要傳承十代百世,與其他道教祖庭一爭高下,還得看你能否率先擔起重任。原本與你喝茶,只是怕你只顧著記恨徐鳳年,誤了我神霄派百年大計,想勸解一番,能否聽進則看我青羊宮的造化。現在看來,是為父多慮了,我兒果然是能成就大業的人。士楨,不妨與你說實話,你若是格局僅限於一山一宮,我便打定主意不讓你下山闖蕩了。下了山,去了京城也是白費。”

  吳士楨微笑道:“爹,這趟來便是想求你答應讓士楨去京城。”

  吳靈素低頭喝茶,“如此甚好。”

  吳士楨詢問道:“那我們該如何與徐鳳年交往?老死不相往來?如果不是,如何把握尺度?”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