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638章 劍氣近一劍入仙,徐鳳年獨扛天劫(1
  第638章 劍氣近一劍入仙,徐鳳年獨扛天劫(1)
  黃青睜開眼睛,神情肅穆,『只等我黃青以觀雷落而成新劍,稍後就以新悟得的劍仙一劍,敬你北涼王。』

  黃青大半劍,十六觀生佛。

  定風波全部歸鞘,黃青反手握劍。

  被劍鞘尾端擊中胸口的少年,胸口出現一個鮮血淋漓的窟窿,雖未露出白骨,但早已被透體劍氣傷及心肺。

  饒是氣機綿長如江河的黃青在使出這一招後,也需要以數次吐納來安撫體內瘋狂紊亂的氣機。武道招式皆是講求竅穴洞開的一氣呵成,追求意氣所指一往無前的境界,但黃青這十六觀則極其詭異,一氣生成後,卻硬生生在十六大竅穴處“關起大門”,讓那一股氣機洪流接連十六次撞擊大堤,借此成就聲勢。

  十六觀,一觀一頓,契合佛經上所載的一步一蓮。

  雖然一劍功成,不過黃青心底還是有些美中不足的遺憾。據傳北涼王不遺余力幫徐龍象這個弟弟重現了一具符將紅甲,黃青更希望與自己對敵的少年穿上那具號稱固若城池的甲胄。

  冷不丁,以心如止水著稱於北莽的黃青很不合時宜地笑了,因為眼前一幕,讓他倍覺荒誕。

  那少年低頭看了眼胸口,然後抬起頭盯住黃青,張了張嘴,只見一股青色流華縈繞齒間,那是黃青先前種於少年心肺間的駁雜劍氣。少年非但沒有就此順勢吐出減輕傷勢,反而咽回劍氣,“沒吃飽,還有嗎?”

  黃青握緊手中名劍,微笑道:“別的沒有,劍氣有的是。”

  眼眸泛著金色的徐龍象轉頭回望一眼,不知是看青蒼還是那涼州。

  少年回頭後扭了扭脖子,全身上下所有關節發出一連串黃豆炸裂的刺耳聲響,舉起雙拳,然後一腳轟然踏下!
  暗中急劇蓄勢的黃青眯起眼,只見一條條凝聚如虹的氣機不斷從少年身上湧出,碎裂,破散。

  在劍道上登高望遠可謂只差鄧太阿一步的黃青都感到匪夷所思。

  自行散氣?

  少年原本已經在指玄門檻徘徊的不俗境界,一路墜回金剛境!

  龍虎山老天師趙希摶曾經傳授這個徒弟大夢春秋,這在天師府不是什麽秘密,那些羽衣卿相世家的黃紫貴人都誤以為那是老家夥昏了頭去為虎作倀,是在幫助徐人屠的小兒子在武道修行上更進一步。事實上趙希摶出於私心為愛徒徐龍象著想不假,但大夢春秋的真正意義,恐怕天下人打破腦袋都猜想不到,不是增益徐龍象的實力,而是道門的鎮壓厭勝之法!
  世間匹夫懷璧死,但那不過是死於人妒,趙希摶若是不用心良苦為徒弟造匣藏璧,那徐龍象可就是遭天妒了!

  徐鳳年為徐龍象鍛造符甲,何嘗不是如此?

  之前少年在黃青氣勢磅礴的一局劍中,看似是窮途末路的困獸猶鬥。

  其實符甲裹身和大夢春秋孕育出的道門氣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困獸!

  黃青如臨大敵,低頭看了眼定風波。終於可以遞出完整一劍了。

  徐龍象同樣低著頭,憨傻笑著。哥,我要打架了。

  江南小雪一場。

  徽山日複一日地人頭攢動,別說小雪,便是大雪紛飛,都無須軒轅家族如何掃雪,道路上早給人踩踏乾淨了。那些比肩接踵的遊客都是奔著瞻仰大雪坪缺月樓去的,牯牛降肯定沒資格走入,但遠遠看一眼也就能乘興而來乘興而歸,回去後都能跟鄉裡鄉親的江湖朋友好生吹噓一番了。隨便看到個穿紫衣的女子,就敢吹牛皮說自己見著那位女子武林盟主了,但現如今哪位女俠行走江湖在行囊裡沒有一套紫衣?否則出門哪裡有臉皮自稱仙子?前段時間武林大會隆重召開,共襄盛事,眾人拾柴火焰高,讓徽山紫衣的聲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尤其是連北涼聽潮閣都千裡迢迢送來那麽多箱子的武學秘籍,無疑是等於當今天下第一人都承認了軒轅青鋒的盟主位置,誰還敢說三道四?何況那女子氣概何其豪邁,大肆贈送大雪坪舊有秘籍如分發幾顆銅錢,許多老成持重的江湖名宿那一張張老臉上都笑開了花。

  徽山的熱鬧,襯托得龍虎山越發冷清。

  加上遠方那座武當山的香火漸盛,以及姓吳的青城王分去天師府掌管北地道教事務的權力,龍虎山若不是還有一位白蓮先生勉強支撐著台面,這個冬天,真是怎一個冷字了得。天不寒,可心冷啊。

  好在這一切,對於龍虎山山腳小道觀內那個喜歡清淨的老道士來說,反而是一樁好事。

  姓趙的老道士一直是個不可理喻的怪人,出身天師府嫡系,才華橫溢,能與齊玄幀論道,能與李淳罡比劍,能與軒轅大磐比氣力,天賦分明比那位已經飛升的龍虎山掌教趙希翼還要高出一籌,但當時為了不當那殊榮無雙的羽衣卿相,愣是逃下山去隱姓埋名浪跡江湖了,這一走就是很多年。返山後也不住在天師府,就在山腳破敗道觀混吃等死。前幾年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收了人屠的小兒子做徒弟,若非當時龍虎山道教祖庭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動,朝野上下的口水都能淹死這腦子拎不清的老道人。

  趙希摶在總算好不容易修繕過的寺觀內外逛蕩,去青龍溪邊發了會兒呆,似乎記起什麽,跑去彎腰系緊了些那張竹筏的繩索,然後蹲著看溪水,很是蕭索啊。起身後抖了抖袍子,回到寺觀,又去那小子住的屋子床邊坐了會兒,坐了半天還是不知道該幹什麽,實在是無事可做,就又去那口井邊坐著。曾經騙那徒弟這口井通向北涼,跟他家是連著的,結果這癡兒每逢有山楂可摘,就會撅起屁股往井口裡丟,自己也不舍得吃,算是都送給他那個哥哥了。他這個當師父的想偷幾顆騙幾顆嘗嘗,那都絕對不行的。

  趙希摶坐在井邊,怔怔出神。

  老人當然不喜歡那個差點馬踏龍虎山的人屠,但這不耽誤老道士打心眼裡喜歡人屠的兩個兒子。

  徒弟黃蠻兒不去說,就跟他晚年得子差不多,不是兒子勝似兒子。

  他對那個世子殿下印象一直不壞。第一次去北涼王府,跟那隻滿身心眼的小狐狸鬥法,很有意思。但那也是不討厭,真正喜歡起來,還是後來年輕世子來龍虎山,面對自己那鄭重其事的一揖。

  這個世道,門閥林立,真的不缺世家千金子,而越是一帆風順的天之驕子,越難知曉去愧疚和感激,從不願說對不起和感謝這五個字,比起隨手一擲千金,前者艱辛了無數。山上天師府那些晚輩,不正是如此嗎?依仗著父輩掙來的高度,自幼活在山上,哪裡知道山下討生活的不易。殊不知所有的高位,甚至包括那張龍椅,每一位開創家業的先祖,無一例外都是泥腿子啊。

  老道士歎息一聲,突然之間,老人眼皮子不停輕抖起來,心口更是劇烈一顫!
  老人臉色大變,迅速掐指,臉色越來越蒼白,猛然起身,又頹然坐回。

  自欺欺人的趙希摶對著井口怒吼道:“徐鳳年,你要是這次護不住黃蠻兒,貧道這輩子還能活幾天,就在你家門口罵街幾天!”

  老道士罵著罵著,莫名其妙笑了起來。

  笑聲中,有些一生不曾登頂有負祖輩期望的悲愴,更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豁達灑脫。

  趙希摶緩緩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屋子。

  南朝西京那棟擺有一口有蛟龍蟄眠大缸的隱蔽小樓,樓內那些見慣天底下最奇異怪事的隱士,盡嘩然。

  很快老婦人和北莽帝師就被驚動,第一時間趕到小樓。

  老嫗視線中,缸內象征北涼版圖的方位,平整如鏡的水面,如同被利器割裂出了一條經久不散的“水溝”。

  老嫗經過初期的震驚,然後嘴角泛起冷笑,“一隻鉤,釣起兩條魚嗎?”

  老嫗盯著水面,輕聲問道:“除了劍氣近和銅人師祖,還能不能調些高手過去?武力稍遜一籌的,也可以。”

  太平令搖頭惋惜道:“不可能,距離最近的洪敬岩也來不及。至於實力差上一截的,就算去十幾二十個也沒用,何況南朝邊境也抽調不出,大多都已經在南院大王身邊了。”

  老嫗問道:“會不會有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可能?”

  太平令淡然道:“銅人徹底攔住徐鳳年,很難。但是拖延他的腳步,給黃青贏得那迫使徐龍象遭受天譴的時間,應該不難。南朝所有練氣士都已準備就緒,屆時會添一把火。”

  老嫗點了點頭。

  這就足矣。

  老嫗猛然後退一步,但很快踏回那一步。缸中,有一物破開水面。

  龍抬頭!它死死盯住那條線。

  又見江南又見雪。

  一名老道人開始登山,走向天師府。

  老人從箱底找出那太多太多年不曾穿過的一襲黃紫道袍,還梳理乾淨了頭髮胡須,惹來無數天師府晚輩如同白日見鬼一般的眼神。

  老道人走向祖師堂,對牆上懸掛的所有祖師爺畫像,一幅一幅一位一位拜過去。

  走出祖師堂後,這位龍虎山碩果僅存的希字輩老真人來到山頂。

  風雪中,老人盤腿而坐,輕聲笑道:“都說沙場有刀,不怕死於馬背。江湖有酒,不怕死於酩酊。貧道從來不敢殺人,連那酒也總喝不盡興,一生從沒有活得豪氣,最後走這一遭……”

  老道人仿佛在與天地言語,大聲道:“且盡興!”

  老人伸出手指,直刺雙眼。

  然後這位黃紫老真人顫顫巍巍抬起那鮮血淋漓的右手食指,在眉心劃出一抹印痕。

  如開天眼。

  老人雙臂垂下,輕輕擱在膝蓋上,各掐一訣,安詳道:“黃蠻兒,為師本事就這麽點,學不來開天門,連開天眼也是這般勉強。”

  “若是仍然無法為你擋下天劫,莫怪師父啊。”

  世人羨長生,道人修清淨。

  老人在生前最後一刻,記起了前幾年山腳道觀裡自己徒弟的打鼾聲。

  一點都不清淨啊,可卻是讓老人最懷念。

  祥符元年的冬末,天師府池中那朵位於最高處的紫金蓮,枯死。

  徐龍象開始衝刺,速度比起先前對敵黃青快了何止一籌,縮地成寸的道家神通根本就沒辦法相提並論。

  道教典籍上恭維自家神仙的說法裡,有一種叫撒豆成兵,當然是糊弄鄉野村夫的措辭。但是黃青的劍氣早已彌漫四周無處不在,倒也有幾分草木成兵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配合洞察先機的指玄境界,黃青可以精準捕捉徐龍象的進攻路線。徐龍象在撞到他和定風波之前,必然會衝擊那些細小如蠛蠓充斥天地間的微妙劍氣,這就能讓黃青未卜先知,謀而後動。

  黃青預料到徐龍象會繞至身後對他後背展開一次錘殺,他沒有轉身,抖劍出鞘寸余,與此同時,身後兩丈外驀然炸出一條劍虹,割裂長空。可是意料之中的那一幕並沒有出現,徐龍象沒有如約而至,那麽黃青的先手劍招也就失去了意義,更失策的是黃青在先手之後已經開始布局少年撞開劍氣青虹的後手。

  頂尖武道宗師生死之爭,差之毫厘,足以謬之千裡。果然,故意停頓了一下的徐龍象,鬼魅身影最終在黃青身側浮現,然後一撞而來。黃青原本體內如瀑布直瀉三千尺的氣機流轉,硬是橫移幾大竅穴,如一條大江改道而流。定風波雖來不及出鞘,但黃青手握劍鞘橫掃,一抹劍罡畫弧切出,呈現扇形分開天地,氣勢雄壯。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徐龍象沒有後退避其鋒芒,而是憑借恐怖的速度低頭、彎腰,繼續前衝,以一記凶悍無比的肩撞,把黃青直接撞飛出去很遠。

  徐龍象在地面上筆直狂奔,幾乎是一瞬間便伸手攥住黃青的腳踝,使勁往下一扯,不但將黃青的身軀扯向地面,還直接扯爛了黃青堪堪運轉而起的氣機。

  黃青撞在地面上,徐龍象就是一腳凶悍踢去!
  有苦說不出的黃青隻得勉強用手臂格擋住這一腳,身軀再度被踹向空中。

  刹那之間就又給躍起的徐龍象用手肘轟在胸口,重新打回地面。

  頭頂黑影壓下,徐龍象十指交錯握成一拳,這一拳若是被結結實實擊中,別說劍氣近黃青,恐怕就是金剛不壞的慕容寶鼎也要變成一隻破碎大鼎了。

  黃青後背砸在地面上,面朝天空中急墜而下的徐龍象,定風波劍柄抵住沙地,劍鞘朝天直指那得勢不饒人的癲狂少年。

  劍留鞘走。

  劍鞘刺向徐龍象。

  名劍定風波便以這種方式首次出鞘。

  徐龍象雙拳砸在劍鞘上,砸偏了劍鞘,身形僅是略作停頓,繼續向下砸去。

  黃青左手輕輕一拍地面,身體驟然一旋,帶動右手定風波掄出一圈光芒璀璨的圓形劍罡。

  如一輪明月生於黃沙大漠。

  雖是倉促之下的出劍,氣勢遠未攀至巔峰,但定風波不出則已,一出仍是極為驚人。

  可惜應了那句老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徐龍象根本沒去權衡利弊得失,直接就用拳頭轟爛了圓月劍罡。

  什麽叫真正的勢如破竹,徐龍象這就是!

  黃青趕忙劍尖一點,身形飄蕩出去十幾丈。徐龍象雙拳砸在大地上,那一聲炸裂巨響竟是深入到了百丈之下。

  黃青在遠處站定,緊緊握劍,抬起手臂,高度與肩齊平。

  這位劍氣近嘴角滲出血絲。

  手中長劍非但沒有外吐劍氣青虹彰顯威勢,反而是在如仙人餐霞飲露,瘋狂吸納四周的“青霧”。

  隨著定風波完完整整的出鞘,尤其是做出鯨吞狀後,黃青和徐龍象身邊原本肉眼不可見的劍氣迅速凝聚,如夏日夜空的螢火蟲,星星點點,飛入長劍的劍尖。

  黃青詞牌名是那劍氣近。

  何謂劍氣近?
  那是在說黃青人未至劍未出,劍氣便已如那“天陰將雨,群飛塞路”的蠛蠓,細微不可察,密密麻麻不計其數布滿世界。

  黃青一手持劍一手負後,抬頭看了眼有些許黑雲飄來的天空,收回視線,看向那個在坑中緩緩站起身的少年。

  黃青輕聲說道:“人活一世,每走一步就是在天地間留下一步痕跡。只是世人的腳步,大多了去無痕,風吹黃沙,雪掩路徑,水衝石階。我黃青亦是不能免俗,但我手中劍,不一樣。”

  黃青每說一字,手中長劍定風波的附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就各自疊加了一柄“定風波”。

  層層疊疊,紋絲不動,不動如山。

  他身前很快就疊放了將近三百柄一模一樣的“定風波”。

  徐龍象已經完全看不到黃青的身影,但依稀可以聽到這名北莽劍道第一人的嗓音。

  “江湖百年來兩代劍神,李淳罡以意氣風發著稱於世,劍開得天門,一袖即青龍。鄧太阿則以快劍享譽天下,以細處鋒芒冠絕劍林。

  “黃青不願走他們的路,手中這把定風波,只求兩字。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