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306章 李翰林榮歸故裡,徐鳳年巧遇青鳥(2
  第306章 李翰林榮歸故裡,徐鳳年巧遇青鳥(2)
  顧北湖小聲嘀咕道:“休想,你敢娶賤人回家,來一個我打死一個,來兩個我毒死一雙,來三個我我……我就回娘家跟我爹說去!”

  袁庭山捧腹大笑。

  顧北湖見他開心,她便也開心。

  娘親似乎說過,這便是女子的喜歡了。

  袁庭山低頭,伸手摸了摸那把刀鞘樸實的製式刀,抬頭後說道:“我爹娘死於兵荒馬亂,葬在哪兒都不知道,我這輩子就認了一個師父,他雖然武藝稀松,對我卻不差,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好歹知道老家夥的墳頭,你要嫁了我,回頭同我一起去那墳上磕幾個頭。這老頭還嗜酒如命,到時候多拎些好酒,怎麽貴怎麽來。顧北湖,你覺得堂堂大將軍的女兒,做這種事情很跌份掉價嗎?”

  女子咬著嘴唇使勁搖頭。

  袁庭山咧嘴笑了笑,一夾馬腹,靠近她,滿是老繭的手揉了揉她的青絲。

  原先只是一州境內二號人物的刺督李功德,一躍坐上整個北涼道名義上第二把交椅的封疆大吏後,為官已經有些喜怒不形於色的深厚火候了,只是一封家書到正二品府邸後,他就開始笑得合不攏嘴,逮著府上仆役,見人就給賞銀,屁股後頭捧銀子的管事本就細胳膊瘦腿,差點手都累斷了。李老爺刮地皮的本事,那可是整個離陽王朝都首屈一指的行家老手,發錢?稀罕事!

  經略使大人在府內花園慢慢轉悠,平日裡多走幾步路都要喊累的富態老人今天恐怕都走上了幾十裡路,卻依舊精神奇佳,頭也不回,對那管事笑道:“林旺啊,老爺我這回可硬是長臉面啦,那寶貝兒子,出息得不行,且不說當上了萬中選一的遊弩手,這次去北莽境內,可是殺了無數的北蠻子,這等摻不得水的軍功,甭說豐州那屁大地方,就算全北涼,也找不出一隻手啊,你說我兒翰林如何?是不是那人中龍鳳?”

  叫林旺的老管家哪敢說不是,心想老爺你這事兒都顛來覆去說了幾十遍了,不過嘴上還是要以義正詞嚴的語氣去阿諛拍馬,“是是是,老爺所言極是,大少爺如果不是人中龍鳳,北涼就沒誰當得起這個說法了!”

  不過在曾經見慣了少爺為禍豐州的老管家心中,的確有些真切的震撼,真是老爺祖墳冒青煙了,那麽一個文不成武尚可的膏粱子弟,進了北涼軍還沒兩年時間,就真憑自己出人頭地了。

  李功德皺眉道:“你這話可就不講究了,當然要除了兩位殿下之外,才輪到我兒子。”

  林旺趕忙笑道:“對對對。”

  北涼境內戲謔這位經略使大人有“三見三不見”,“三見”是那見風使舵、見錢眼開、見色起意,“三不見”則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不見棺材不掉淚、不見涼王不下跪。這裡頭的學問,好似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小。反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北涼官場上眾多勢利眼,都以李大人這位公門不倒翁的徒子徒孫自居。那些丫鬟婢女們聽說那暴戾公子即將要帶著顯赫軍功衣錦還鄉,除了半信半疑,更多是大難臨頭的畏懼感。李功德既然不見涼王不下跪,好幾次聖旨都敢不當回事,接過手轉過身就隨手丟棄,可想而知,這位在官場上一帆風順的邊疆權臣是何等乖戾。有其父必有其子,李翰林投軍以前,作為李功德的兒子、世子殿下的狐朋狗友,無愧紈絝的名頭,劣跡斑斑,若非有這兩道免死金牌傍身,早就該拖出去千刀萬剮。

  “老爺老爺,啟稟老爺,公子騎馬入城了!”

  一名門房管事急匆匆嚷著跑進花園,湊巧不湊巧摔了個狗吃屎,更顯得忠心可嘉。經略使大人身後的大管事瞧在眼中,不屑地撇了撇嘴。

  李功德一張老臉笑成了花,咳嗽了幾聲,吩咐大管家道:“林旺,去跟夫人告知一聲。”

  四騎入城,入城後勒馬緩行。

  為首李翰林,左右分別是重瞳子陸鬥和將種李十月,還有一位尋常出身的遊弩手袍澤,叫方虎頭,虎背熊腰,長相凶悍,不過性情在四人中最為溫和。四騎入城前先去了戰死在梯子山烽燧內的馬真齋家,親手送去了撫恤銀兩。不光是馬真齋,一標五十人,幾乎死了十之八九,這些陣亡在北莽境內的標長和兄弟們的家,四人都走了一遍。還有半旬假期,說好了先去李翰林這裡逗留幾日,李十月說重頭戲還是去他家那邊胡吃海喝,總得要養出幾斤秋肥膘才罷休。這位父親也曾是北涼武將的遊弩手剛剛躋身伍長,他一直以為李翰林只是那家境一般殷實的門戶子弟。

  當李十月望見那座派頭嚇人的經略使府邸,看到一本正經穿上正二品文官補服的老人拉住新標長的手,不顧官威地在大街上老淚縱橫,就有些犯愣。一名身穿誥命夫人官服的婦人更是抱著李翰林哭泣,心疼得不行。

  方虎頭後知後覺,下馬後早已有仆役牽走戰馬,這才拿手肘捅了捅李十月,小心翼翼問道:“十月,標長的爹也是當官的啊,怎麽,比你爹還要大?”

  李十月輕聲笑罵道:“你個愣子,這位就是咱們北涼道經略使大人,正二品!你說大不大?我爹差遠了。他娘的,標長不厚道,我起先還納悶標長怎就跟豐州那惡人李翰林同名同姓,原來就是一個人!狗日的,幸好我原本就打算把妹妹介紹給陸鬥,要是換成咱們標長,我妹還不得嚇得半死。”

  除了府上一乾經略使心腹,還有一名極美豔的女子站在李功德身邊,跟李翰林有幾分神似,不過興許是眼神天然冷冽的緣故,讓長了一雙媚眸子的她顯得略微拒人千裡。她見著了打小就不讓自己省心的弟弟,再如何性子冷淡,也是悄悄哭紅了眼睛,使勁擰了李翰林一把。北涼女子多英氣,但也有幾朵異類的國色天香。嚴東吳以才氣著稱北涼,而李翰林的姐姐李負真,就純純粹粹是以美貌動人心魄。徐鳳年身為世子,又跟李翰林、嚴池集都是關系極為瓷實的哥們兒,可謂近水樓台,可惜跟嚴東吳從來都是針尖對麥芒,誰都看不順眼;至於除了漂亮便再無奇殊的李負真,說來奇怪,她竟是比嚴東吳還要發自肺腑地瞧不起徐鳳年,前者還會惹急了就跟世子對著尖酸刻薄幾句,李負真則是多看一眼都不肯。她前兩年鬼迷心竅對一位窮書生一見鍾情,那會兒李翰林正幽怨世子不仗義,瞞著自己就跑出去遊歷四方,知曉了此事後二話不說就帶著惡仆惡狗將那名還不知李負真底細的酸秀才一頓暴揍,不料不打還好,挨揍以後清楚了李負真大家閨秀的身份,守株待兔多日,尋了一次機會將一封以詩言志的血巾遞給李負真貼身婢女,一主一婢相視而泣,如果不是有人通風報信,李負真差點裹了金銀細軟跟那書生鬧出一場私奔。李翰林本想神不知鬼不覺宰了那個敢跟世子搶他姐的王八蛋,沒奈何他姐死心眼,閉門絕食,說他死她便死,要做一對亡命鴛鴦,好說歹說,才給勸下。李翰林不敢往死裡整那家夥,暗地裡也沒少跟那小子穿小鞋,天曉得這書生竟是愈挫愈勇了,連當時仍是豐州刺督的李功德都有幾分刮目相看,私下跟夫人一番權衡利弊,想著堵不如疏,就當養條家犬拴在家外頭看門好了。幾次運作,先是將書生的門第譜品提了提,繼而讓其當上了小吏,等到李功德成為經略使,雞犬升天,這書生也就順勢由吏變成官。官吏官吏,官和吏,一字之差,那可就是天壤之別。

  後來徐鳳年遊歷歸來又白馬出涼州,就再沒有跟這位不愛男子皮囊獨愛才學的女子接觸。

  她也樂得眼不見心不煩,恨不得那世子一輩子都不到李府才舒心。

  幾位一起出生入死的遊弩手大踏步進了府邸,李十月三個都沒有什麽畏畏縮縮,早已煉就一雙火眼金睛的李功德何等識人功力,見了非但沒有生怒,反而十分欣慰,到底是軍伍能打磨人,兒子結交的這幾位兄弟,以後才是真正能相互攙扶的北涼中堅人物。

  李翰林見過了府上幾位長輩,沐浴更衣後,跟陸鬥三人一頓狠吃。當夫人見到那個喜歡挑肥揀瘦拍筷子的兒子一粒米飯都不剩,吃完了整整三大碗白米飯,又是一陣心酸,坐在兒子身邊,仔細端詳,如何都看不夠,喃喃自語:“曬黑了,也瘦了許多,得多待些時日,若是軍中催促,你爹不敢去跟北涼王說情,娘去!”

  李翰林除了陸鬥那啞巴,給李十月和方虎頭都夾了不知多少筷子菜肴,做了個鬼臉玩笑道:“娘,軍法如山,你瞎湊啥熱鬧,慈母多敗兒,知道不?”

  夫人瞪眼道:“慈母怎就出敗兒了,誰敢說我兒子是敗兒,看娘親不一巴掌甩他臉上!”

  經略使大人撫須笑道:“有理,有理啊。”

  豐盛晚宴過後,李功德和夫人也識趣,雖有千般言語在心頭,卻仍是忍著不去打攪年輕人相處。

  一座翹簷涼亭內,方虎頭在人領路下七繞八拐,好不容易去了趟茅廁,回來後嘖嘖稱奇道:“標長,你家連茅房都寬敞富貴得不行,今兒可得給我找張大床睡睡,回家後好跟鄉裡人說道說道。”

  “瞧你這點出息!”

  李十月拿了一粒葡萄丟擲過去,方虎頭笑著一張嘴叼在嘴裡,李十月再丟,跟遛狗一般,方虎頭也不計較,玩得不亦樂乎。

  陸鬥罵人也是古井不波的腔調,“倆憨貨。”

  李負真安靜賢淑地坐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她當然不會知道在北莽那邊,方虎頭給她弟擋過幾乎媲美北涼刀的鋒利刀子,李十月也在情急之下直接用手給方虎頭去拔掉數根箭矢,其中一根烏鴉欄子的弩箭就曾穿透了他的手掌。

  李負真更不會知道作為先鋒斥候的他們一路赴北,拔除一座座烽燧,這些遊弩手曾經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李翰林突然轉頭望向李負真,問道:“姐,還喜歡那窮書生?”

  李負真神色有些不自然,李翰林也不想讓姐姐難堪,很真誠地笑了笑:“姐,只要你不後悔就好。”

  感到很陌生的李負真一時間不知如何作答。

  李翰林望向亭外,“以前我沒有資格說什麽,現在可能稍微好些。那個書生心機深沉,兩年前我這般認為,現在更是如此。畢竟我自己就是個壞人,看壞人總是很準。可既然你執意要喜歡,我總不能多做什麽。但你錯過了鳳哥兒,姐,你真的會後悔一輩子。”

  李負真緩緩低頭,兩根纖細如蔥的手指撚起一片裙角,問道:“因為他可能成為北涼王?”

  李翰林驀地哈哈笑道,“當我什麽都沒說。”

  望著去跟方虎頭掰手腕的弟弟,李負真隻覺著很茫然,索然無味,告辭一聲,就離開了涼亭。

  李功德來到涼亭遠處,站得很遠。

  陸鬥一腳踢了下忙著與方虎頭較勁的李翰林,李翰林小跑到他爹跟前,嘿嘿笑道:“爹,有事?難不成還是娘管得緊,跟我這個當兒子的要銀錢去跟同僚喝花酒?要多少?幾千兩別想,我兜裡也才剩下不到一百兩,爹,對付著花?”

  李功德罵了一聲臭小子,緩緩走開。

  李翰林猶豫了一下,朝陸鬥三人擺擺手,跑著跟上,摟住老爹的肩膀,跟這位在北涼罵聲無數卻仍是他李翰林心目中最為頂天立地英雄氣概的老男人,一起前行,但做了個仰頭舉杯飲酒的手勢,就稟性難移地笑道:“爹,兒子掙了銀子,不多,卻總得孝敬孝敬你老人家,要不咱爺兒倆喝幾斤綠蟻去?”

  這一天在城內離李氏府邸不遠的一座雅致小酒樓裡,經略使大人跟當上遊弩手標長的兒子,連酒帶肉,才花去了寥寥十幾兩銀子。

  那些年,這個兒子經常在老人故意藏得不隱蔽的地方偷去動輒千兩銀子,去涼州或是陵州一擲千金,可李功德其實都不心疼。

  更早時候,為了換上更大的官帽子,出手便是整箱整箱的黃金白銀,李功德也不心疼。

  這一天,才花了兒子十幾兩銀子,老人就心疼得不行。

  宋玉井是一名考評中上的捕蜓郎,雖然年紀不大,僅二十五歲,卻已經在李密弼編織的那張大網上蟄伏了十二年,從無紕漏,因此才得以監視在朱魍名單上極為靠前的徐北枳。

  北莽版圖遼闊,而捕蜓郎和捉蝶娘才寥寥數百人,若是人人都要單對單盯梢,未免過於捉襟見肘,足以見得徐北枳在影子宰相李密弼心目中的重要性。宋玉井盯了這名徐家庶出子弟已經六年,恐怕是世上對徐北枳生活習性最為熟悉的存在。徐北枳及冠以後便經常出門遊山玩水,這一次攜帶侍童王夢溪兩騎出行,宋玉井起先也並沒有覺得如何異常,只是當朱魍內部代號“六”的弱水茅舍傳出那個驚人消息,宋玉井可以說是如遭雷擊——北院大王徐淮南給人割去頭顱,身首異處!
  昔年北莽第一權臣的頭顱至今下落不明!
  與徐淮南同朝為官多年的主子李密弼已經親自趕赴弱水源頭,就在茅舍住下。宋玉井身為掌控北莽王朝秘密的核心人物,十分清楚李密弼跟這位由如日中天漸漸到日薄西山的北院大王關系不俗,堪稱君子之交,故而這些年名義上看似嚴密監視茅舍,卻也只是派出朱魍頭號殺手一截柳,並非其他精於找尋蛛絲馬跡的角色。一截柳擅長殺人,自然也擅長殺同行,實則是保護徐淮南不被皇帳宗親落井下石。那支鐵騎勁旅也由徐淮南舊部將領發號施令,可以說徐淮南致仕以後日子過得還算舒坦寫意,有李密弼親自把關,不至於有不利於北院大王的流言蜚語傳入皇宮王庭。宋玉井一直以為全天下能要徐淮南性命的,除了女帝陛下再無他人,可朱魍素來是陛下鏟除異己的那把慣用袖中刀,既然不是朱魍,會是誰?宋玉井打破腦袋也想不通,也不敢去深思。與天大秘密一起出現在宋玉井這邊的,還有數名考評不輸於他的提竿男女,男三女二,宋玉井被臨時授符可以調動寶瓶、金蟾兩州所有朱魍勢力,外加一千兩百騎的兵權,可宋玉井卻毫無手握大權的激動,只有戰戰兢兢。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