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406章 宋念卿問劍洛陽,小城鎮風雲慘淡(2
  第406章 宋念卿問劍洛陽,小城鎮風雲慘淡(2)
  老宗師鄭重其事開口詢問的對象,自然不會是天下皆知的世子殿下,江湖上不論高手還是低手技擊過招,大多都有詢問底細的習慣,綽號是啥,師出何門,身世如何。這可不是多此一舉,除去那些初出茅廬的無名小卒喜好給自己取個響當當的綽號,可以忽略不計,其余江湖人士能有個不俗氣綽號就相當難得,都是靠本事靠金銀辛辛苦苦堆出來的。大家一起身在江湖,就是同行,混口飯吃也好,混口氣也罷,與人為善總歸不是錯事,對上成名已久的人物,大多不願往死裡得罪,所以許多武林中一語不合拔刀相向的摩擦啟釁,在互報名號後往往就可以化乾戈為玉帛,其實打都沒打,但還是美其名曰不打不相識,江湖上吃香的肯定是擅長左右逢源的老油條們,愣頭青們哪怕修為不錯,不懂得不看僧面看佛面的道理,往往也要吃上許多沒必要的悶虧,許多大好前途的江湖兒郎,就是一根筋,惹上了財大氣粗宗門雄厚的仇家還不知道進退,結果怎麽死的都不知道。在天下劍林中名列前茅的劍道巨子宋念卿亦是不能免俗,那瞧著年紀不大的白衣女子實在是讓他心驚,離陽何時多出這麽一個深藏不露的女子?

  徐鳳年冷哼道:“是我朋友,怎了?”

  洛陽斜眼徐鳳年,她豈會不知這家夥肚子裡那點小九九,要是直截了當報出她的身份,恐怕宋念卿不管如何恃力自負,也要好好掂量一番,那眼前這家夥的如意算盤就不一定能打得響。

  徐鳳年猶自在那裡唱獨角戲,“姓宋的,有本事就試著登樓,別跟我們套近乎。當年你扛著十二柄劍去武帝城,還不是灰溜溜空手返回,今天多了兩把劍又能如何,有本事十四劍都使出來,我把話撂在這裡,咱們一柄不差都接下了!”

  洛陽平靜問道:“你不無聊,不嫌丟人?”

  徐鳳年轉頭低聲笑道:“好不容易傍上魔道第一人的大腿,讓我好好抖摟抖摟威風。”

  宋念卿倒是沒有被徐鳳年的輕佻言語所激怒,心境古井不波,也不跟徐鳳年搭腔,僅是輕輕一拍劍鞘,這一次手不握劍,而是離手馭劍二十丈,劍氣比起第一劍大漲幾分,劍尖微抬,斜著掠向二樓徐鳳年。

  洛陽站起身,她顯然沒心情耗下去坐等那十幾劍,躍下酒樓,跟那柄飛劍錯身而過,然後一手握住劍柄。長劍顫鳴不止,滿城可聞。

  宋念卿握住懸掛馬背上的第三柄劍,非但沒有因為出鞘長劍被洛陽抓住而慌張,反而會心一笑。此劍名白首,世人白首難逃相離命,劍與劍氣出鞘時便已分離,隻破其一都無關大局。宋念卿這第二劍,原本劍尖本身所指是徐鳳年,但劍氣卻是牽引向那豐姿英武的白衣女子,而且白首相離心不分,只要徐鳳年倉促出手,對長劍施加任何擊打和氣機,都可以轉嫁到劍氣上,這才是白首一劍的精妙所在。若是率先察覺到劍氣的存在,對劍氣展開阻擋,也是同理。

  洛陽五指猛然一握,手中長劍頓時中斷哀鳴,圓滿劍胎盡碎,可她是手段凌厲了,對潛伏暗處的劍氣無異於火上加油。

  徐鳳年等到劍氣驀然逼近才醒悟其中玄妙,咒罵一聲,也不知是罵宋念卿奸詐,還是埋怨洛陽故意坑人,八柄飛劍出袖做雷池。

  陰了徐鳳年一把的女子嘴角悄悄翹起,倒提那柄徹底喪失精氣神的長劍,輕靈落地,奔向宋念卿。

  只見她手中劍氣暴漲橫生十余丈,粗如碗口,如彗星拖尾,氣勢凌人。

  宋念卿心頭一震,原本右手握劍而已,立即添加一劍入手。

  倒握長劍的洛陽松開劍柄,長劍和劍氣一並丟向宋念卿,其實更像是砸。

  劍與劍氣好像畫師以大寫意潑墨灑下。

  劍氣之盛,以至於宋念卿第二劍不等臨近,就已經碾作齏粉。宋念卿不退反進,腳底離地不過幾寸,碎碎前行一丈有余,停下身形後雙腳腳尖一擰,那雙嶄新青素布鞋腳底板在地面上滑帶起一陣煙塵,左手一劍負後,右手先是抱劍於胸前,然後朝下一點,劍尖再由向下變作撩起,這一撩劍抵在了那團劍氣底部,宋念卿手中長劍逐漸彎曲,一點一點強硬轉為崩劍式,劍尖高不過頭,輕喝一聲,竟是將這團凝聚成形的劍罡越過頭頂往後挑落,落在街上,砸出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而劍池宗主的那柄劍並未伸直,始終保持略微彎曲的崩劍姿態,松手棄劍,不等長劍下墜,左手劍劍尖撞在懸停空中的長劍中段,鏗鏘作響,如同一記驟然響起的寺廟晨鍾,悠揚洪亮。

  洛陽不急不緩前行,伸臂隨手一揮,攔去劍劍相敲激射而來的一縷劍氣。

  宋念卿迅速變直撞為橫敲,第二聲響如暮鼓,沉悶至極。朝來撞鍾夜去擊鼓,鼓聲殺人鍾攝魂,這兩手劍,便是宋念卿二十年前悄然踏足江湖,遊歷四方時借宿一座無名古寺,聽聞晨鍾暮鼓而悟。宋念卿重複枯燥乏味的撞敲,不停歇,瞬間就是一百零八下。

  洛陽始終徑直前行,到後來連抬手都吝嗇,在她身前傳來不斷的砰然炸裂聲,所過之處,被鍾鼓劍鳴毀壞得滿目瘡痍。原本寓意發鼓聽聲,當速歸,不得犯禁。可洛陽既然可以兩次孤身殺穿北莽,小小嘈雜鍾鼓劍氣聲算得了什麽?
  宋念卿雙劍終於熬不住劍氣反彈力達千鈞的敲撞,雙劍折斷落地,宋念卿沒有返身從馬背上取劍,而是掐劍訣,手印劍訣似佛似道。馭劍出鞘,三柄長劍依次出鞘,從馬背那邊紛紛躍起,如一掛長虹落在洛陽頭頂。宋念卿須發皆張,青衫大袖劇烈飄蕩,雙腳陷入地面一尺。

  洛陽簡直是目中無人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雙手負後,一腳踩下,踏碎青石板,碎石激揚,跟敦煌城鄧太阿一戰第一手如出一轍,不過當時是腳踏地面,震起雨水水珠千萬滴做千百劍,每當一劍迎面刺來,就在她數尺之外被一顆石子彈射偏移,洛陽三十步之間,三劍已經無功而返六十余次,劍尖早已崩斷,她與宋念卿的距離已經縮短到不足十丈。

  宋念卿雙手往下一按,三柄長度僅剩原本一半的利劍同時刺向洛陽,做那垂死掙扎。洛陽一手拂過,輕描淡寫把強弩之末的三柄飛劍都握在手心,繼續向前緩行,只是不同於被她當場捏碎劍胎的第一劍,三劍在她手心非但沒有斷絕生氣,反而劍氣猶如雨後春筍,茁壯成長。洛陽緩行時低頭望去,即便察覺到手心蛇吞象的景象,也沒有任何應對,三劍劍氣就在她手掌發芽生根。

  宋念卿眯起眼,打了個響指,那匹老馬熟諳主人習性,輕踩馬蹄,來到年邁老人身邊。

  宋念卿取下十四劍中唯一一柄掛有劍穗的長劍,劍身清亮如明鏡,故而命名照膽。當年攜十二劍登樓武帝城,宋念卿不過是初入江湖的劍林新秀,而王仙芝已是公認的天下第一人,可宋念卿卻是何曾後退了半步?手上照膽一劍,是宋念卿閉關以後親自鑄造的第一柄劍,每一名劍士都是鑄劍師,都要自己在劍爐鑄劍做佩劍,雖然劍池堆積千萬劍,但那只是用作緬懷先輩追思前人,劍池自宋念卿開始,就不許宗門任何後輩崇古貶今,這才有了眾多劍道訪客不約而同發出“劍池如今無古劍”的感慨。

  宋念卿照膽在手,豪氣橫生,劍心越發清澈。那白衣女子步步前行,看上去不曾主動出手,是迫於形勢,可宋念卿心中並不輕松,她的步步不停,走得越是閑庭信步,給宋念卿造成的心境侵擾就越大,宋念卿不取他劍,獨獨取下照膽,何嘗不是對那女子無聲的重視。

  宋念卿蓄勢之時,望向那來歷不明的女子,先前當空掛虹三劍分別命名天時、地利、人和,是專門用作針對指玄甚至是天象境高手的,可以強行汲取氣機,遇強則強,愈挫愈勇。宋念卿每悟一招便鑄一劍,這些年鑄劍養劍勤耕不懈,十四把劍,每一柄劍都傾注大量心血,輔以獨創劍招,都是當之無愧新鮮出爐的“新劍”,真正可謂是前無古人,若是同境敵手掉以輕心,肯定要吃大虧。宋念卿原本希望此生養足二十劍,再將最後一戰留給鄧太阿或是王仙芝,只是皇命難違,隻得破關而出,青衫攜劍走江湖,不過起先不覺得那北涼世子擔當得起十四劍,有五六劍就差不多大局已定。

  宋念卿突然間瞪大眼睛。

  “天時地利人和,都給你又何妨?”白衣女子冷笑一聲,氣機如洪倒灌三劍,手掌間粗如手臂的紫黃白三色劍氣瘋狂縈繞,三劍酣暢長鳴頓時變成了哀鳴,饑漢飽食,是快事一樁,可一旦活活撐死就是樂極生悲了。

  三條驚世駭俗的紊亂劍氣頓時煙消雲散。

  宋念卿驚歎道:“好一個天象境界,好好好!”

  兩人相距僅剩七八丈,劍池宗主不怒反笑,閉上眼睛,並攏雙指在橫放胸前的照膽劍上輕輕抹過,喃喃自語道:“老兄弟,走在你前頭的七劍死得不算冤枉啊。”

  洛陽拍了拍手,笑道:“東越劍池數百年底蘊,就這點道行?”

  宋念卿沒有睜眼,灑然笑道:“且看老朽提燈照膽看江山。”

  青衫老人遞劍而出,接下來一幕談不上驚天地泣鬼神,落在門外漢眼中,只會認為滑稽可笑,就像一個才開始練劍的稚童,不怎麽拎得起手中重劍,勉強提劍踉蹌亂走,步伐混亂,劍勢扭曲。身形與劍招亂雖亂,速度卻極快,七八丈路程眨眼便縮小到短短兩劍距離。世人練劍,前輩名師都會苦口婆心叮囑切不可被劍駕馭,那樣的劍術成不了氣候。已算劍道屈指可數大宗師的宋念卿則反其道行之,人隨劍走,沒有氣衝鬥牛的恢宏劍罡,沒有浩然正大的劍意,就這樣歪歪斜斜來到了洛陽身前。

  洛陽皺了皺眉頭,一手拍出。

  宋念卿在照膽劍牽扯之下,竟然躲過了洛陽這一拍,劍鋒挑向她肩頭。洛陽首次離開那條街道中軸直線,橫向踏出一步,雙指捏住照膽劍尖。不等洛陽疊力,劍尖一擰,宋念卿隨之身形一旋,綻出一朵絢爛劍花,洛陽屈指一彈,宋念卿卻又撤劍,顛顛倒倒繞了半個圈,朝洛陽後背就是一劍。洛陽這一次不再出手,雙腳不動,身體向後倒下,那一劍分明已經落空,可劍氣卻在洛陽倒下之處如爆竹炸開,洛陽雙腳始終落地生根,可身體向左一轉,堪堪躲過那羚羊掛角的一團劍氣。可宋念卿得勢不饒人,長劍照膽胡攪蠻纏,一時間兩人四周劍氣縱橫,像是雲蒸霞蔚,讓人目不暇接。

  洛陽終於挪出一步,宋念卿手中照膽劍氣也開始崢嶸畢露,大街地面和街邊兩側樓房被攪爛無數,塵煙四起。

  洛陽走走停停,任由磅礴劍氣肆虐,笑道:“看似無跡可尋,實則依循天下龍脈蜿蜒,也算是摸著天象境的門檻了。”

  兩人重新恢復洛陽據北宋念卿在南的位置。

  這個擾亂北莽、離陽兩個江湖的白衣女魔頭一手攥緊刺脖一劍,宋念卿猛然睜眼瞪目,怒喝一聲,一步踏出,劍尖向前推進三尺,洛陽神情平靜往後退一小步,劍尖離她脖子不過兩尺。透劍而出的充沛罡氣吹亂她雙鬢兩縷青絲向後飄拂,握劍袖口獵獵作響。沒有半點慌張的洛陽不去理睬手心鮮血流淌,直視宋念卿,笑著出聲:“哪來那麽多的指玄殺天象,滾!”

  洛陽攥緊劍鋒,往後一推,不肯棄劍的宋念卿被劍柄砸在心口,洛陽似乎惱怒他的不識趣,一腳狠狠踢在青衫老人的胸口。

  布鞋被地面磨損得薄了一層,雙腳離地的宋念卿人劍幾乎持平,又將劍尖往白衣女子的脖子推到兩尺距離。

  “讓你得寸進尺好了。”

  洛陽竟然拎住劍尖往自己脖子移近一尺,嘴角冷笑,然後一掌揚起拍下,直接用手掌砍斷長劍照膽。

  既然劍斷,宋念卿不得不退。

  洛陽根本不屑痛打落水狗,隨手丟掉半截劍,讓宋念卿掠回那匹掛劍老馬附近。

  宋念卿被劍柄敲在心口,加上被一腳踹中,嘴角滲出血絲,竭力平穩氣機。

  老人一臉匪夷所思。

  若是對陣天下第一的王仙芝,自己如此狼狽也就罷了,一個在江湖上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女子,怎的如此霸道?

  還是說自己太過孤陋寡聞?
  接下來那白衣女子一句話才真正讓宋念卿忍不住氣急敗壞,在整個天下劍道都佔據一席之地的老人再好的養氣功夫,也做不到心平氣和。

  “我教你用劍。”

  酒樓二樓那邊,與劍身同氣連枝的劍氣被洛陽火上澆油,劍罡刹那漲潮,讓徐鳳年大吃一驚,連忙馭出八劍構造一座雷池,以此抵禦,飛劍與劍氣仿佛同室操戈,劍氣敲擊飛劍,叮叮咚咚不絕於耳。徐鳳年的舉止也出人意料,沒有急於摧毀劍氣,就這麽且戰且退,在二樓輾轉騰挪,一點一點削去劍氣,直至那一劍罡氣完全消弭。此後洛陽下樓前行,步步緊逼,宋念卿顧不得樓上正主,除去剛開始的兩劍不說,晨鍾、暮鼓兩劍,繼而天時、地利、人和三劍,接下來照膽一劍,總計八劍,[湊不夠“八”。]都是當之無愧的新劍,猶如一棵棵劍林新木,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竊取天象境界的三劍和隨後“走劍”踉蹌的照膽一劍,都讓徐鳳年大開眼界。拋開劍走偏鋒的飛劍術不說,徐鳳年的劍道勉強算是登堂入室,可眼光奇佳,劍池宋念卿按部就班一劍遞一劍,徐鳳年哪怕一直小心翼翼提防潛藏暗處的柳蒿師,也目不轉睛,不敢漏過一絲一毫。看劍就像賞字,門外漢興許只是覺得一幅字寫得筆走龍蛇,可換成自己提筆,不知筋骨緣由不懂勾畫法度,也就不得其門而入,這就是江湖上大多數人都想要求個師父領進門的原因。徐鳳年就像一個經常看書法大家寫字的看客,入眼的書法有的秀媚豐腴,有的清遠雄渾,有的氣象森嚴,但不約而同都是自得其樂,徐鳳年心底有個不為人知的狂妄念頭,那就希冀將來某日可以熔鑄一爐,自成劍壇一座大峰,峰上林木不多,但務必株株參天。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