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420章 徐人屠慨談生平,宋恪禮履新都尉(3
  第420章 徐人屠慨談生平,宋恪禮履新都尉(3)
  很少跟子孫長篇大論的老人歇了歇,神情蕭索。陸東疆臉色慘白,大冬天汗流浹背,官服後背被汗水浸透。

  未見馬車,先聞馬蹄。

  陸費墀輕聲感慨道:“官官相護,這四個字不好聽,卻道出了為官的真諦。如今青黨三姓勢同水火,各奔前程不說,還要官官相輕,如何能走得長遠?青州這盤棋,爺爺已經無力回天,該拿到手的好處都拿到手,很難再從溫太乙、洪靈樞兜裡搶什麽。爺爺尚且做不到,虎口奪食的事情,你們更不行。可爺爺在死前還能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把你們帶到另外一張棋盤外坐下,那兒落子不多,大有余地。不像舊棋盤上的犬牙交錯,錙銖必較,即便陸家氣力不濟,可是陸家子孫因此也不至於餓死。”

  陸東疆曾經在春神湖上跟老人一起與北涼褚祿山密晤,雖然沒有參與談話,但以他的處世智慧,還是足以抓住兆頭端倪,何況陸丞燕秘密返還了一趟北涼,只是陸東疆不願深思,北涼寒苦不說,關鍵是勢如累卵,陸東疆生於安樂,習慣了旱澇保收的太平日子,哪怕女兒有可能成為藩王側妃,也從不覺得有什麽榮耀,一時歡愉換來滿門抄斬,陸東疆幾次都嚇得半夜驚醒,卻又不敢質疑爺爺的主張。

  隨著馬蹄聲越來越清晰,陸東疆鼓足勇氣,咬牙說道:“爺爺,在舊棋盤上,陸家哪怕江河日下,好歹還能寄希望於以後出現一位國手去奪回失地,可換了那張說不定哪天就要傾覆的棋盤,無論陸家下棋人是孫兒還是誰,只有滿盤皆輸的下場,真要換嗎?”

  陸費墀眯了眯眼,陸東疆滿頭大汗,擦都不敢擦,一鼓作氣說出心裡話後頓時氣勢大減,低頭說道:“是孫兒錯了。”

  不承想對這個嫡長孫不苟言笑的老人破天荒開懷一笑,拍了拍陸東疆的肩膀,“東疆,爺爺等這一天等了很多年。”

  陸東疆猛然抬頭,一臉不敢置信。陸費墀望向盡頭昏暗的羊房夾道,欣慰道:“一味崇古要不得,作詩做人都一樣。你如果這輩子連對爺爺說一個不字的膽量都沒有,爺爺閉眼的時候,會很失望。爺爺之所以對燕兒青眼有加,就是她比你們都聰明識趣,知道什麽時候該點頭,什麽時候該搖頭。爺爺這輩子在京城輾轉三部,被那麽多人跪過,其中很多人如今都做上了六部尚書,你說溜須拍馬的言語,爺爺聽了多少?要是赴京,便是碧眼兒也會以禮相待。溫太乙和洪靈樞怎麽跟你爺爺比?更別說其中一個還得跟張巨鹿搖尾乞憐。一個人燕窩魚翅吃多了,不經意吃上一吃家常小菜,只會尤為胃口大開。不過話說回來,爺爺到了這個歲數,難免老眼昏花,你要說五十步外站著誰,爺爺肯定回答不出來。可是看待時局,應該要比你們遠一些。再說我陸費墀的賭術賭運,一向不差,最後一次押注,老天爺想必多少會給些面子。”

  陸東疆心胸中多年積鬱蕩然一空,神采奕奕。

  老人笑道:“良禽擇木,就怕大樹不牢靠;改換門庭,就怕大廈將傾。可北涼的氣象,哪裡像是要頹敗了,分明是越來越家門興旺的局面。以往是強枝弱乾,確實不宜攀附,可如今主乾逐漸壯大,當年爺爺在告老還鄉途中,跟一個姓黃的人談論天下大勢,他就說只要撐得過父子接連兩次京城之行,那就值得外人去押上全部身家,爺爺對此深以為然,這才有了今晚的見面,以及接下來陸家的背井離鄉。

  陸氏子弟良莠不齊,將來肯定會有人在趕赴北涼扎根以後,因為燕兒的身份去恃寵而驕,你這個當家主的,也無須太過約束,揀選幾個不堪大任的陸家人,當作棄子,主動幫著新涼王去殺雞儆猴,北涼十有八九會記下這份舊情。園內盆景,想要好看,終歸是要裁裁剪剪的,不取舍不行,天底下沒有光得不舍的好事。”

  陸東疆既是悚然又是恍然道:“孫兒定會銘記於心。”

  始終提著燈籠的老人眯眼竭力望向那駕漸行漸近的馬車,原先言語溫吞,無形中也急促幾分,“爺爺很希望以後在下一次朝政跌宕時,陸家能有一個像爺爺這樣的老不死,去跟子孫撥開迷霧面授機宜,這便是爺爺最大的心願。”

  陸東疆突然臉色劇變,淒然道:“爺爺,你不跟我們一起去北涼?”

  老人歎了口氣,終於把手中燈籠緩緩遞向這個嫡長孫,微笑道:“陸家換了新東家,可總得有人給老東家一個交代,有始有終,這也是一種舍得。再說了,清明時分,墳前空落落的,不像話。”

  陸東疆接過其實分量輕巧的燈籠,卻感覺重如萬鈞。

  老人遞出去燈籠後,似有失落似有釋然。不轉頭,僅是伸手指了指背後府邸簷頭,沉聲道:“記住一點,人在屋簷下,給人低頭做事是本分,但也別忘了抬頭做人,因為這是咱們打從娘胎落地起就不能丟掉的本分。”

  老人悄悄挺直了腰杆,望向那輛馬車走下的北涼王。

  當年那個年輕將領在打光了本錢後死活不肯認輸,為了東山再起,跟一幫位高權重的閣老求著施舍兵馬,在滂沱大雨中一站,就從清晨站到了黃昏。

  而他陸費墀就是當年諸位閣老之一。

  手上已經沒有燈籠的年邁老人,嘴角帶著笑意,緩緩閉上眼睛。

  陸東疆大驚失色,趕緊上前扶住向後倒去的陸家老祖宗,頓時泣不成聲。

  手中燈籠重重摔在地上。

  人死燈滅。

  徐鳳年沒有想到才下馬車,就等來這麽個倍感突兀的噩耗,好在那個陸家嫡長孫即未來的老丈人,不是迂腐刻板的酸儒,趕緊背起老祖宗,領著他們從側門偷偷入府。

  陸家門檻的確比尋常官邸要高出許多,府內地面也都高過外面巷弄一大截,繞過那堵特賜破格一等的琉璃影壁,不走中路,往西揀選了六組中的一組偏路。高門大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偏路屋簷低矮幾寸不說,院門和地面也都要比中路低了足足三尺,平時都是供仆役下人行走,以至於許多豪閥裡的嫡子嫡孫自年幼到年老,一輩子都不可能走上一遭偏路。

  因為今晚會見北涼徐驍一行人,入夜後就已經給雜役下了禁足令,連守夜護院職責都免了,可府上有許多偏房子孫和清客幕僚,未必能恪守規矩,襄樊城的粉門勾欄又出奇眾多,聲色雙甲的李白獅離開青州之後,群鳳無首,為了爭奪花魁,花樣迭出,不遺余力,襄樊城幾乎是夜夜笙歌,好在面對面的陸、溫兩個大族靠近羊房夾道一端盡頭,許多不忌非議的名士紈絝若是攜美同歸,都由另一端各自入府,滿街煙花地的脂粉氣。

  手握天下官員升降大權的老侍郎溫太乙多年前返鄉省親拜墓,就罵了一句“烏煙瘴氣”,才讓羊房夾道安生了一段時間,等溫侍郎返京,他那個不學無術的曾孫子,尚未及冠,便頭一個領了兩位青樓花魁返家,這條巷弄立即舊態複萌,一發不可收拾。

  徐鳳年跟在陸東疆身後,郡守大人雖說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可想要當名士,五體不勤,本就是體力活,酒宴清談,登高作賦,都不輕松,可陸氏府邸庭院深深,陸東疆走得急,加上失神落魄,一個踉蹌撲倒在地,徐鳳年撿起那隻燈籠後一路跟在身後,沒有刻意攙扶,陸東疆摔得鼻青臉腫,貼地哽咽,竟是站不起來。

  一個人活在世上,總得有那麽一股子精神氣支撐著。這口氣一泄,就萬事皆休。當時在府外階下,上柱國陸費墀為了在徐驍面前不輸陣仗,便是強提那一口氣,原本油將盡燈將枯,卻也指不定仍可熬上一兩個春秋,如殘油煮沸,很快一乾二淨。

  徐驍看到腦袋結結實實撞在地上的文士,歎息一聲。徐鳳年走近蹲下,將那架竹篾燈籠塞入陸東疆手中,自己背起老人的遺體。陸東疆坐在地上,臉色慘白,抹了抹眼淚,站起身,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沒有說話,默默前行。

  陸東疆輕聲道:“老祖宗走了。”

  陸丞燕站在別院門口,見到這一幕,捂住嘴,不敢哭出聲。

  陸東疆在徐驍徐鳳年父子眼前,還需竭力維持世家子氣度,被女兒這般淒豔作態一引,頓時嘴唇顫抖,一手扶在院牆上,反倒是初遇噩耗的陸丞燕先隱去哭腔,柔聲勸慰道:“爹,老祖宗也算壽終正寢,前幾天還與燕兒說自知時日不多,老祖宗在天之靈,如果看到咱們一蹶不振,走得也不安心。”

  陸東疆點了點頭,拿袖口擦了擦臉,擦了又擦,半天也沒能轉過頭見人。

  徐驍平靜道:“陸閣老這輩子活得不憋屈,能有位極人臣卻又全身而退的福氣,整個朝廷也找不出幾個。本王對前朝那幫閣老素有微詞,拜將封王之後,只要遇上了,都會刺上幾句。唯獨對陸閣老,沒有什麽怨言。”

  陸丞燕畢竟還能強顏歡笑,請眾人走入院子。陸東疆聽到這話,又是暗自飲泣,低頭看了看燈籠,有些茫然。本以為爺爺一番金玉良言的指點,陸東疆自認已經與今日之前的太溪郡郡守判若兩人,爺爺這一走,就頓時打回原形大半。

  北涼這邊除了徐家父子,還有陸丞燕並不陌生的春秋騎戰名將袁左宗,以及韓嶗山和徐偃兵兩名北涼王貼身扈從,但有一人,讓陸丞燕瞳孔微縮了一下。那年輕女子,她認得,姥山王東廂,其父王林泉曾是大將軍的馬前卒!
  第二日天蒙蒙亮,一宿沒睡的徐鳳年由後門悄然出府,帶著袁左宗去了那座永子巷,死士寅一如既往暗中尾隨。

  徐鳳年走在巷中,緩緩笑道:“袁二哥,讓那陸丞燕做北涼以後的側妃,是拉攏陸家,更能為士子赴涼打下基礎,算是一千金高價買下價值百八金的良駒,也能互惠互利,這樁婚事我沒什麽負擔,只是把王初冬那丫頭牽扯進來,除了王家的財力不容小覷,還有以此穩定老卒軍心的意思在裡頭,咱們會不會太市儈了?”

  袁左宗淡然道:“徐家和王家,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殿下與那本就心儀殿下的王姓女子,更是如此,談不上市儈。而且如果不是祿球兒這些年扶植,王家也沒有今天的家底。”

  徐鳳年來到永子巷其間一段牆下,“第一次來襄樊城,就遇上了六珠菩薩引著萬鬼出城的場景。後來在這裡,碰上了目盲棋士陸詡,那次走得匆忙,也信不過自己的運氣,加上不信下棋棋力跟治政能力有何關系,結果跟這位隱於幕後的天才謀士失之交臂,現在悔青腸子了。早知道這家夥是能寫出二疏十四策的風流人物,就是綁也要綁去北涼。”

  袁左宗笑道:“這才算是市儈。”

  徐鳳年啞然失笑。

  徐鳳年歎氣道:“陸費墀這一死,陸家就不得不拖上一段時日了。這不算什麽,就怕禍起蕭牆,橫生枝節。”

  袁左宗平靜道:“所以陸丞燕才要秘不發喪,對外對內都隻說是陸家老祖宗身體有恙。這女子,不簡單。”

  徐鳳年苦笑道:“看她三言兩語就擺平了王丫頭,這就隱約有大婦的風范了,還有當初在梧桐院裡的左右逢源,我就知道這女子不簡單得很,不知道以後誰壓得住她。”

  袁左宗認真點頭道:“正妃人選,確實應該盡早定下。”

  徐鳳年捧手呼出一口霧氣,眯眼笑道:“去北莽前還跟徐驍聊了一次,那會兒我還天真想著哪怕捏鼻子娶燕文鸞的那個孫女,也不是不可以,現在終於松了口氣。相貌跟她爹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比壯漢還粗獷,這也就罷了,脾氣還差得很,想想就後怕。”

  袁左宗微微一笑。

  徐鳳年沿著巷弄緩緩前行,“聽說顧大柱國的義子袁庭山,拿著符刀之首的南華刀,虐殺了北地一位金剛境高手。北莽拓跋春隼也以金剛境殺了一個指玄高手。風水輪流轉,這時候遇上他們,還不得被他們追著打十條大街。”

  袁左宗說道:“殿下,顧劍棠因為他的刀術,才當上兵部尚書,但也正因為他的練刀,再無法在廟堂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此人骨子裡實在太傲氣了,做將軍領兵打仗幾近無敵,可做官,就實在不能與張巨鹿、桓溫這些廟堂老狐狸同日而語了。問題在於顧劍棠即便知道他什麽地方不如義父,可性格由不得他去轉變,變了,就有損境界修為。”

  徐鳳年轉頭笑道:“袁二哥,這是提醒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想當好北涼王,就別太癡迷武道?”

  袁左宗一本正經點了點頭。

  徐鳳年沉默不語,在即將拐出永子巷的時候,突然說道:“袁二哥,你大抵知道我的脾性,很多時候一根筋擰不回來,以後如果走在錯路上,沒誰願意說我,你千萬記得提醒我,如果說不通,打也要打醒我。”

  袁左宗依舊一絲不苟說道:“難。以後殿下就是北涼王,袁左宗就算敢以下犯上,可也怕殿下一怒之下,就不讓袁左宗上馬殺敵。這實在是一件想想就很無奈的事情。”

  “袁二哥,你以後說笑話的時候,能不能別這麽嚴肅?”

  “難。”

  “袁二哥,我當下就很無奈。”

  兩人走出巷弄,視線豁然開朗,有許多挑擔小販沿街賣些吃食,無利不起早,帝王將相販夫走卒,其實都一樣。

  徐鳳年望著逐漸熱鬧起來的街道,輕聲道:“其實陸東疆、陸丞燕也清楚,如果不是當年那個在一乾閣老眼皮子底下低聲下氣的校尉,如今權柄遠在陸家之上的北涼王徐驍出現,讓陸家老祖宗早早用掉了僅剩的精氣神,也不會死得那麽倉促。要說徐家逼死了陸費墀,這筆帳算在咱們頭上,也不冤枉。我就怕這口怨氣,陸丞燕可以隱忍不發,但是陸東疆未必真的能咽下。清官難斷家務事,以後萬一真有大義滅親的時候,多半裡外不是人。”

  袁左宗笑道:“以後這個惡人,本就已經惡名昭彰的褚祿山來做不算什麽,陸家肯定不太服氣,不妨讓袁左宗來做,那他們就得乖乖心服口服了。”

  徐鳳年搖了搖頭。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