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596章 桓溫衣缽托孫寅,蜀王苗寨話蘇酥(
  第596章 桓溫衣缽托孫寅,蜀王苗寨話蘇酥(2)

  按理說,這六十余人中撐死了也就三個標長十幾個伍長,可哪怕是最沒見過世面的市井百姓,也感受得到這裡頭任何一人都絕不是會屈居於標長一職的人物。事實上,當初由西蜀入南詔的時候總計七十人,官職最低的也是蜀境內的實權都尉,校尉多達二十人,將軍也有四人之多。這些人出身不同,境遇不同,但有個顯著的共同點,那就是年輕,年齡最大的也不會超出四十歲。如此說來,那位“小人屠”出京後封王就藩的西蜀道,青壯派武官可謂是傾巢出動。其中官職最高者,是作為新蜀王多年心腹的巴州將軍典雄畜,他在入蜀之前便是北涼正三品武將,手握六千鐵浮屠重騎的兵權,跟韋甫誠兩人都是當時北涼都護陳芝豹的心腹輔佐。其余三位將軍分別是駐兵汶山的安夷將軍傅濤、昭烈將軍王講武和蜀州副將呼延猱猱。三位將領的年紀都是三十五左右,他們的將軍名號可不是華而不實的名頭,傅濤是舊西蜀的亡國駙馬,王講武是遷入蜀地的舊南唐華族子弟,呼延猱猱則是土生土長的蠻族,其兄呼延寶寶更是西蜀道唯一可以拿出去跟盧升象一較高下的猛將。有這麽些煞星殺神扎堆的這支人馬,難怪可以在舊南詔境內如入無人之境,經歷大小戰事四十多場,死了八人而已,其中兩人還是患病而亡。除了那次遇上流竄邊境的三千亂民,典雄畜這四位將軍親自出陣殺敵外,其他時候都是在袖手旁觀。這支兵馬獲得的軍功和戰損哪怕傳出去,估計也沒有人敢信。

  滿頭亂發像一頭雄獅的典雄畜咬牙憤憤道:“根據趙勾給咱們的諜報,那個姓蘇的西蜀余孽這段時日就躲在前頭的寨子裡。給老子逮著了,非要把這小子剝皮抽筋,省得他還做什麽復國稱帝的白日夢!”

  在典雄畜大聲自言自語的時候,四周始終無人搭話插嘴,越發凸顯這位昔日“北涼四牙”之一的嗓門之大。這趟“遊歷”,韋甫誠韋夫子要留在西蜀道主持大局,車野那個小北蠻子也留在境內享福,就他老典命最苦,分明有人可殺都要老老實實硬憋著不出手,這跟有個小娘們兒脫光了衣服在床上搔首弄姿卻不能吃有啥兩樣?行軍途中又要滴酒不沾,找個細皮嫩肉的水靈女子瀉火就更別奢望了,典雄畜都快要憋出內傷了。不過,哪怕他是西蜀如今兵權最大的從二品武將,是跟隨新蜀王一同出涼入蜀的“扶龍之臣”,也同樣不敢違反軍令。

  就在此時,兩名不在苗寨方向巡遊的斥候押送著一對少男少女返回。典雄畜瞪大眼珠子,哪來的一雙娃兒,也太不知死活了,這蠻苗之地也是常人可以隨意闖蕩的?不過典雄畜雖說一直被韋夫子調侃說是小時候腦門被馬踢壞了,但也不是真傻,多打量了幾眼就看出這兩個孩子的不同尋常。少年光頭披袈裟,應該是個中原僧人,至於袈裟樣式,典雄畜就拎不清了,反正瞅著破爛歸破爛,但是挺有大寺高僧的氣度。至於那少女,清清秀秀的,因為風吹日曬,皮膚有些黝黑,但一雙眼眸子,清涼也清亮。典雄畜雖說嗜武嗜殺,倒從不是個臭名昭著的武將,在北涼那些年從未傳出欺男霸女的事跡,至於對北莽蠻子是如何窮凶極惡,不影響典雄畜在邊軍中的極好口碑。事實上,陳芝豹的部下也不可能出現祿球兒這種目無法紀的魔頭,否則早就給“小人屠”拿軍法殺掉了。話說回來,典雄畜不去禍害百姓,不意味著他就是個好相處的家夥,尤其是在這麽個偏僻的地方遇上這麽一對古怪人物。他跨出一大步,正要沉聲問話,身邊那個沉默寡言的英俊男子也走出一步,典雄畜立即閉嘴。

  男子看著這雙沒有打過照面卻知根知底的少男少女,面無表情。

  小和尚俗名吳南北,是兩禪寺年紀最小輩分卻高的講法僧人,師父正是那位傳言食其肉可得長生的白衣僧人,師父的師父更是名動天下的兩禪寺住持龍樹和尚。至於這個小丫頭,叫李東西,是李當心的女兒。天底下的皇帝女兒還能找出不少,可實在找不出兩個住寺和尚的女兒。

  南北小和尚護在東西姑娘身前,雙手合十行禮。

  男子點了點頭,平靜地說道:“你們兩人繼續前行便是,不過記得繞過前方那座苗寨。”

  小和尚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說道:“施主既有佛骨,還望少造殺業。”

  男子僅是笑了笑,沒有說話。他抬起手臂,那些隨時準備抽刀殺人的“步卒”和“小伍長”都松開刀柄,主動讓出一條道路。

  吳南北和李東西穿過陣形,後者出於好奇,轉頭看了眼那名男子,小和尚趕緊拉住她的袖口,加快步子。

  走出去半裡路,李東西眨了眨眼眸問道:“那家夥是誰啊,南詔的官軍頭目嗎?雖然衣甲普通,可瞧著挺厲害的,他的部下可比先前咱們遇上的幾批南詔道官兵強上太多了。”

  小和尚搖頭道:“不知道,但那人真的很厲害。”

  她頓時笑臉燦爛,眼眸眯成月牙兒:“多厲害?有我爹厲害,有徐鳳年厲害嗎?”

  小和尚想了想,還是搖頭道:“不知道啊。”

  小姑娘白眼道:“笨南北,你要是混江湖,肯定要被人笑稱為‘不知道和尚’。”

  小和尚嘿嘿一笑。

  “笨南北,咱們可是說好了的,我只是陪你去北涼看一眼徐鳳年,看完就離開!”

  “嗯!其實你多看兩眼也不打緊。”

  “唉,我娘以前指著一個上山燒香只為了偷看我爹的婦人,說她是‘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笨南北,你覺得我顴骨高不高?”

  “我也沒認真看過別的女人顴骨是高是低啊,東西你的應該不高吧?”

  “嘖嘖,也對,上次在武平郡大街上,你的眼珠子都快掉到那婦人的胸脯裡了,哪裡顧得上她的臉蛋。”

  “阿彌陀佛……東西,這件事你都說了八十多遍了。我其實就是無意間瞥了那位女施主一眼啊,真的是一眼過後就忘了,千真萬確,出家人不打誑語!”

  “最煩你們這些光頭成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地念叨了!笨南北,我問你,以前我聽咱家鄰居那個方丈的弟子的弟子,就是那個老光頭師父的大光頭弟子的小光頭弟子說過,什麽一百劫誦念觀世音,還不如頃刻誦念地藏菩薩,而一大劫誦念地藏菩薩,又不如一聲誦念阿彌陀佛,真的是這樣嗎?”

  “東西,我這不是還沒成佛嘛,不知道啊。”

  “那你告訴我,如果有人跟你問這個佛法,你到底是怎麽想的!”

  “這樣的話,我隻說我心中所想。我會說阿彌陀佛已是覺圓果滿,超諸地位,而菩薩未屬佛地,果未圓滿,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分別誦念兩者所獲功德便會懸殊。師父說過,修佛不是官場修行,不講究靠山大小,而在於自在觀觀自在,自然自在。如來佛佛如來,如見如來。”

  “這不等於沒講嗎?”

  “哈。”

  兩禪寺有兩禪,南北小和尚只有一禪。

  佛門講求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是吳南北覺得自己多了一個皈依。

  南北皈依東西。她在哪兒,哪兒便是他的佛土。然後他有些愧疚,東西都好久沒有買胭脂了。小和尚摸了摸自己的光頭,愁眉苦臉,輕輕歎息,自己大概是真的成不了世人眼中的佛了。

  典雄畜望著那座風景旖旎的苗寨:梯田順著山勢向上蔓延,山腳綠水如一條綢帶飄過,吊腳樓密布,很難想象這是中原文人嘴中蠻瘴之地該有的風情。只不過典雄畜是個大老粗,何況一路南下,可不是賞景來的,這樣與世隔絕的寨子見了也有好幾十個,其中不少都在麾下親校的刀弩下成了廢墟。典雄畜回頭看了眼身後這支始終保持緘默的軍伍,咧嘴一笑,露出煞風景的滿嘴黃牙,收回視線,又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眼就站在身邊的那位將軍。當今世上,功勳卓著的武將無數,北涼軍中更是多如牛毛,但在他老典心目中,只有兩人當得上“將軍”稱呼——大將軍徐驍已經去世,活著的就只剩下身邊這位。至於顧劍棠、盧升象等人,也就湊合,閻震春、楊慎杏這些老頭子就更不入流了。典雄畜收回思緒,沒有出聲發號施令。出蜀以來,六十多人養出了足夠的默契,早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麽,再說了,不說傅濤、王講武、呼延猱猱三個實打實的高品武將,就沒誰真是尋常士卒,隨手拎出一個都是西蜀道官場上不容小覷的角色。出蜀之前也不乏一些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兒頭,性子那叫一個桀驁難馴,還不是一樣被馴得心服口服,比小媳婦還乖巧聽話?一路行來,從最初的相互猜忌相互輕視,到最終人人身先士卒,人人見血帶傷,相互視為可以換命的袍澤,看上去很匪夷所思,但典雄畜一點都不奇怪,因為這就是自己跟隨之人的無敵所在。那人的治軍之策向來簡單至極,無非是將將和將兵兩種。他入蜀未久,並沒有四處收買人心籠絡關系,就是拉著這幫被他私下說成“還沒有病入膏肓”的青壯將校來到兵荒馬亂的舊南詔境內收割人頭,並親手教他們如何殺人,最後才是要他們有空就自己去捉摸日後如何帶兵殺人。典雄畜跟隨他多年,照理說,道理都懂,便是他親手撰寫的兵書也能硬著頭皮背誦出幾千字,可跟其他麾下嫡系一模一樣,知道怎麽做,就是做不好。典雄畜有時候跟韋夫子喝酒聊天,後者就喜歡神神道道說些高深莫測的言語,久而久之,典雄畜也就懶得去想了,反正隻認準一點,跟著將軍陷陣殺敵,己方只會毫無懸念地贏下戰役,差別只是戰果大小。大概是察覺到被典雄畜盯著瞧了半天,那人轉過頭,投來問詢目光。如今是西蜀道步軍統帥兼任巴州將軍的典雄畜嘿嘿笑著,問道:“將軍,那姓蘇的小子好歹也是西蜀先帝的龍子龍孫,身邊肯定有高手護駕,要不到時候讓我出手過過癮?”

  那人笑了笑,既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典雄畜頓時有些赧顏,知道這份念想肯定是泡湯了,而且他也毫無繼續懇求的膽量,將軍向來如此,他定下的規矩,天王老子也別想打破。這趟練兵,將軍除了“將兵”於他們這些臨時搖身一變成為卒子的家夥,不論戰局優劣,從未出手過。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將軍樂意出手,還有那幫家夥啥事情?想到這裡,典雄畜心中就有些憤懣:你姓徐的且不說那個從王仙芝手中搶到的“天下第一”有多大水分,真要你抵擋北莽鐵蹄南下,能行?典雄畜似乎忘了,如果當初有人告訴他那個繡花枕頭的世子殿下能夠成為武評高手,他寧願相信自己是個會生崽兒的娘們兒。在世子殿下去武當山“修行”的時候,他也好,夫子韋甫誠也罷,還有一乾北涼將領,都曾調侃過,十有八九是這小子看上山上的某位貌美道姑了,練刀不過是個不太高明的幌子。

  安夷將軍傅濤、昭烈將軍王講武、蜀州副將呼延猱猱,三人的綽號分別是“駙馬爺”“傻公子”和“食虎兒”,三人秉性迥異,但無一例外都對那位沉默寡言的男人心服口服。王講武出身高門大族,閑暇時能與那人暢所欲言,說藏書說金石說訓詁,武癡呼延猱猱能與那人聊武學,這都不奇怪,可傅濤是出了名的性情孤僻,竟也能跟那人相談甚歡。典雄畜反正是見怪不怪了,將軍這輩子好像就沒打過什麽敗仗,沙場上,離陽朝野皆知軍功;情場上,還不是一樣才到西蜀道就讓那胭脂評美人謝謝一見傾心?至於官場上,連當今皇帝陛下都對將軍推崇備至,一進京就讓將軍當了兵部尚書,當下兵部雙盧,盧白頡和盧升象都只是侍郎,怎麽跟自己將軍比?

  那座依山傍水的苗寨內的人看到這支軍伍悍然闖入時,幾乎是第一時間都自知身陷死境。這些本該屬於與世隔絕的生苗,竟然有人不知從何處拿出了刀劍兵甲。這些持械者大多上了年紀,在他們年輕時恰巧發生過那場讓中原大地生靈塗炭的春秋戰事。許多孩子和年輕婦人都蒙在鼓中,不知為何父輩和丈夫手上突然就多出了那些亮閃閃的兵器,一些白發蒼蒼的老苗人還披上了鏽跡斑斑的甲胄。如果不是這場變故,前者估計一輩子都不知道寨子中藏著這個秘密。

  寨子畢竟不是那種見慣狼煙聽慣馬蹄的戍堡軍鎮,在這股橫空出世的西蜀精銳面前全無招架之力。在這支隊伍出現在山寨腳下之前,一些個勞作歸來的苗人就給弓弩當場射殺,弩箭不是透胸而過便是穿顱而過,幾乎都是一個照面就死,撐死了也是背轉過身,甚至還來不及拉開步子。最可怕的地方在於,那些甲士殺人前後都不說話,射死苗人之後,出弩之人也僅是從屍體上默默拔出弩箭,放回箭囊。這中間有一對年輕情侶模樣的苗人在河邊卿卿我我,那年輕男子是這座寨子中身手矯捷的好手,曾經徒手跟一頭猛虎搏鬥過,但是當看到其中一名高大甲士抬起弓弩後,哪怕嗅覺敏銳的他已經作勢撲倒苗族女子以躲避弩箭,可那根弩箭似乎早有預料,一箭雙雕,竟直接將男女的額頭一氣射穿,讓他們殉情而亡。

  這幫殺人不眨眼的魔頭開始不急不緩地登山入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