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雪中悍刀行(張若昀、李庚希主演)》第509章 無憂人終得無憂,徐鳳年境界大漲(3
  第509章 無憂人終得無憂,徐鳳年境界大漲(3)
  徐鳳年回到將軍官邸,宋岩跟王熙樺還未回府。沂河的收尾,這兩個臨時調入幽州的陵州高官並不直接插手具體事務,更多是將軍皇甫枰和刺史王培芳兩位幽州主官主持。徐鳳年也不知道他們這對政敵怎麽就能湊到一起,當時下定主意要將這位一起拉壯丁喊來幽州,有意讓宋岩擔任幽州別駕,輔佐武將出身的新任刺史胡魁。倒不是信不過在涼州刺史任上事功極其突出的胡魁,而是未來北涼道四州,文武相互補充以及相互製衡是必然大勢,這種趨勢,不僅僅局限於表面上的將軍、刺史兩職,至於文章學問在北涼出類拔萃的王熙樺,有點像是為腥風血雨白事不斷的幽州“衝喜”,而且青鹿洞書院也需要拿得出手的文壇大家鎮場子。萬事開頭難,士子赴涼,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都塞進北涼官場,這是一個相對循序漸進的過程,何況讀書人之中不乏濫竽充數之徒,先在書院這隻篩子裡晾曬抖落一番,以便分出個大致準確的三六九等。徐鳳年坐在皇甫枰那座異常簡陋的書房中,書籍沒有幾本不說,連裝飾擺設都欠奉,是個寡淡陰冷的屋子,跟皇甫枰的性子確實相像。

  有腳步聲傳近,來人在書房門口止步。徐鳳年正在翻閱一本不入流的相書,見狀頭也不抬地說道:“進來。”

  入屋之人姓柳,是沂河城的諜子頭目,跟北涼王稟報了今日搜集到的見聞,都是宋岩、王熙樺兩人的零碎言談。原來這兩位在目睹幽州血腥後,又知曉了事情緣由,對於沂河黃氏的處置並無異議,但是就酒樓聽客的抄家一事,兩人就有了嚴重分歧:王熙樺堅持認為那六十五個聽說書之人,不論百姓還是豪紳,都罪不當北涼王如此重罰,一向推崇法家的宋岩則以為人人罪有余辜。兩人趕赴幽州,原本不出意外宋岩是擔任幽州別駕,王熙樺則掌管一州學政,兩人爭執不下,就有了個賭約,若是王熙樺勝出,兩人交換官位,而宋岩竟說他必贏無誤,以後官職照舊,不過王熙樺以後見著他宋岩便必須執下官拜見上官禮節。

  聽到這裡,徐鳳年放下書,笑道:“兩位大人還真是有閑情雅致,難不成六十五人一一查詢過去。”

  柳諜子輕聲道:“並非如此,王熙樺隻揀選了三人。”

  徐鳳年點頭道:“書生意氣,是怕勝之不武。你繼續說,揀選了哪三人。”

  貌不驚人的沂河大諜子恭聲道:“分別是沂河曹氏子弟曹升,齊記綢緞鋪的掌櫃戚豐年,村夫韓來財。三人中曹升是靜怡軒酒樓的老主顧,曹氏則是沂河將種門戶的末流。戚豐年是個上門女婿,在沂河西大街風評不錯。韓來財則是假意入樓買酒喝,實則囊中羞澀,躲在後頭借機聽那說書。這些事情,宋岩、王熙樺賭約之後都曾仔細翻閱檔案,王熙樺在一炷香內挑選出三人,宋岩點頭認可。”

  徐鳳年起身道:“王熙樺相信人性本善,人人皆有惻隱之心,宋岩所學,卻是人性本惡,兩人之爭,不是道德文章之爭,說到底是書籍之外的人性之爭。要我猜,輸是肯定道德家王熙樺輸了,但勝之不武的是老狐狸宋岩,若是換過來,從惡人堆中找尋善事善舉,輸的自然會是宋岩,只不過宋岩也不會答應這樣的賭約。”

  姓柳的諜子頭目猶豫了一下,還是鼓足勇氣說道:“在卑職看來,宋岩也非勝之不武。除了曹升身負兩樁命案之外,像那富賈戚豐年與村野百姓韓來財,按律本就該有牢獄之災。”

  徐鳳年搖了搖手,“咱們北涼這種地方,俠氣是重,但俠骨未必重,犯事很容易,不犯事就難了。”

  諜子默然。

  徐鳳年笑道:“這次沂河城許多家族都在忙著大撈油水,柳景興,你不妨從他們手上截下些金銀,就當犒勞你的兄弟們了,沒理由你們辛苦做事的乾瞪眼,不辦事的佔盡便宜,諒他們也不敢不松嘴吐出點肥肉。不過本王與你事先說好,這回只是特例,不是你們以後做事的新規矩。”

  柳景興咧嘴樂呵,依舊沒有半點外人印象中精明諜子該有的狡黠,倒是越發憨厚樸實了,哪裡像是一個直呼宋岩、王熙樺名諱的陰冷諜子。徐鳳年繼續拿起書,柳景興便識趣告辭,在他跨過門檻並且輕輕掩門的時候,眼角余光瞥見一個小姑娘,嚇了他一大跳。從頭到尾,柳景興都沒有留意到這麽個少女。她頭斜金釵,蹲在一隻半人高的青花瓷瓶旁邊,在跟柳景興對視。柳景興迅速收斂視線,低下頭,徹底關上門。柳景興走了沒多久,暫時還是陵州別駕的宋岩敲門而入。徐鳳年握住書指了指桌對面的椅子,宋岩坦然坐下。徐鳳年打趣道:“咱們王功曹還真自己一頭撞進你的陷阱了。”

  宋岩不奇怪今日之事被諜子知曉,這段時日沂河城眼線遍布,加上他跟王熙樺又惹眼,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宋岩有些無奈道:“王熙樺本來算是北涼道上比較圓通的文官,尚且如此,可見北涼之治,任重道遠。”

  徐鳳年對呵呵姑娘笑道:“勞煩拎兩壺酒來。”

  少女悄無聲息離去,果真給拎了兩壺綠蟻酒回來。徐鳳年跟宋岩一人一壺酒,徐鳳年感慨道:“以前知道當家不易的道理,不過只有真正坐上這個位置,才能體會當家如何不易。與人鬥,與惡人鬥,像沂河黃氏這樣的,還要跟好人鬥,譬如黃裳、王熙樺這樣的。更要與天鬥,以往聽雨賞雪,都是樂事,如今就得考慮轄境收成。我現在手頭上就有一摞密信要處置,有說是王府管事勾結官員,為侄子纂改譜品。陸家子弟侵吞良田,被人揭發,還有陸家一位長輩重金購置字畫,竟然是贗品,退換不得,就要鬧事。一名小宗師在涼州喝花酒,跟將種子孫爭風吃醋,後者喊人圍毆,前者痛下殺手,雙方都不是什麽好東西,照理說,兩個都殺了才省心。更有步軍副統領尉鐵山的小兒子裹挾財物搬遷到鄰居河州,光是違例的真金白銀就裝了八九箱子,被巡關士卒扣押下,很快就傳出邊境甲士侮辱尉副統領兒媳婦在先的傳言。還有顧大祖一名器重的年輕都尉,莫名其妙在關外就給人打得半死。”

  宋岩平淡道:“只要拖家帶口,就會有矛盾,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尚有間隙,何況是這麽大一個北涼?”

  徐鳳年笑道:“以後幽州巨細政務,都交給你跟胡魁、皇甫枰這兩位大人一同勞心勞力了。經略使大人一直為你打抱不平,說你宋岩空有法術勢,卻沒有用武之地,希望把你弄到幽州以後,能夠有些用武之地。”

  宋岩點頭道:“理當鞠躬盡瘁。”

  徐鳳年不去拎起還剩大半的酒壺,站起身,跟宋岩一起走出書房,宋岩告辭離去。徐鳳年找到暫居將軍官邸一棟偏院的王熙樺,跟他說要去見一個人。王熙樺一頭霧水跟著走出府邸,坐入馬車,離開沂河城來到郊外。這裡有一條灌溉溝渠,養育出一片還算茂盛的蘆葦蕩,北涼地產貧脊,用處還算頗多的蘆葦就都成了千金草。蘆葦蕩附近有幾座臨河而聚的小村落,涼風習習,春暉融融,走在狹窄泥路上,空氣中都是青葦的草香。有三五成群的村子稚童在采擷嫩芽,徐鳳年跟王熙樺緩緩來到河邊的一座小渡口,一叢叢蘆葦婀娜依偎,是北涼少見的柔情旖旎風光。徐鳳年手中有一截青綠蘆葦的空莖,形似一支粗糙的蘆笛,徐鳳年坐在鵝卵石砌成的渡口上,吹響蘆管,嗚咽幽幽。王熙樺沒有坐下,站在河邊,心中想著,大概是年輕藩王不滿於自己為何要跟宋岩立下那個賭約,為何要質疑他在幽州的舉措,不過是念在自己還算半個心腹的情分上,才沒有用常見的官場禦下手腕收拾自己。

  徐鳳年停下吹奏蘆笛,抬起頭,伸手指了指東北,“有個北涼寒士,赴京七年,終於出人頭地,前年已經做到了天子近臣的起居郎,去年又當上了考功司郎中,輔佐吏部尚書趙右齡跟儲相殷茂春主持京評,今年更是要參與大評離陽地方四品官員,初春跟太子趙篆私訪南方,回京之後大婚,皇帝親自賜下府邸,太子殿下與太子妃同時出席,蓬蓽生輝。新婚之夜,大紅燭,紅蓋頭,那女子是姓趙的金枝玉葉。這名讀書人,以後注定是要平步青雲的,哪怕入閣拜相,也都指日可待。七年中,送給北涼的密信僅兩封,一次是太子人選,一次是趙家皇帝的身體狀況。這麽一個有大功於北涼的讀書人,只是在兩封密信結尾分別寫了兩個字,讓北涼轉告一人。”

  徐鳳年停頓了一下,平淡道:
  “勿念。”

  “勿等。”

  王熙樺歎息一聲。

  徐鳳年繼續緩緩說道:“在這名讀書人飛黃騰達之前,這裡就來了個趙勾諜子盯著,盯了很多年。所以哪怕是這麽簡單的四個字,那個掛念之人,等候之人,仍是從不知道。”

  王熙樺輕聲問道:“那癡情女子還在等?”

  徐鳳年點了點頭,伸手拍了拍身邊的渡口石頭,“當初她就是在這裡送讀書人去京城趕考,然後不曾婚嫁,若是想念,就會來這裡等一等,因為他當年親口答應過她,不論能否考取功名,都會返鄉迎娶她入門。”

  王熙樺由衷感歎道:“這樣的讀書人,這樣的女子,本該結成良人美眷,便是北涼王為他們親自主持婚事也不為過。”

  徐鳳年置若罔聞,說道:“去年年尾以後,女子就不再來渡口等人。”

  王熙樺愣了愣。

  徐鳳年把蘆葦空管拋入水中,沒有轉頭,但是伸出手指,指向王熙樺身側遠處,“她死在了蘆葦蕩裡,也葬在了那裡。”

  徐鳳年雙手伸入袖口,“我來幽州,來沂河,就是殺人來的。你王熙樺在心底說我濫殺無辜,我想那些權貴人物再無辜,總不如這個女子無辜。何況,這樣的女子,這樣的慘事,幽州數都數不過來。你們讀書人,口口聲聲一心為天下謀太平,我徐鳳年覺得天下太平實在太遠,身邊太平這麽近,總要先做好。”

  王熙樺臉色蒼白。

  徐鳳年起身抖了抖袖,面朝蘆葦蕩一座小墳頭作揖。

  然後轉身離去,留下頹然坐地的王熙樺。

  徐鳳年邊走邊沉聲道:“有幸生而做人,卻不把別人當人,既然自己不做人,在北涼,本王見一個殺一個。”

  蘆葦蕩有百余幽州死士現身,自以為逮住機會,要把這個落單的人屠藩王斬殺當場。

  徐鳳年雙手負後,一氣呵成,把百人皆是一撞分屍。

  幽州胭脂郡因為靠近邊境,跟沂河城有些遠,便是有些牽連禍事,比起幽州腹地那邊的血流成河,幾乎也可以稱之為世外桃源了,不過還是有些將種子弟給殃及池魚,丟了官帽子,於是這段時日不斷有外地士子帶著官文擁入此郡,佔據衙門大小位置,這些新登龍門的讀書人大多有出自刺史府邸的印信,以及黃裳這些文壇大佬的推薦信。胭脂郡郡守洪山東這一旬來迎來送往,忙得焦頭爛額,才入夏,便不知道喝掉了多少壺降火茶,就怕怠慢了任何一個依有靠山的不知名大人物。如今新涼王崇文抑武那是明擺著的,在幽州大開殺戒,不都是武人?洪山東哪敢在這個節骨眼上擺架子。胭脂郡境內轄有七縣,上縣只有一個。離陽律例產糧十萬石才屬上縣,北涼這兒折半都是一等一的大縣了。這趟士子進入本郡為官,擔當縣令一人,縣丞三人,主簿六人,縣尉一人,所幸都在中縣下縣任職,算是沒有往郡守大人的心窩子上捅刀子。新官上任,拜會一郡主官洪山東,是人之常情,也是該有的規矩,不過仍是有一位主簿一個縣尉沒有露面,約莫是文人風骨作祟,直接赴任當地,本就是讀書人出身的洪山東也懶得計較這類繁文縟節,境內勉強有個糊塗太平就很知足。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