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異界華夏之召喚名將》第241章 登基籌備 頂級統帥(4000字大章)
  第241章 登基籌備 頂級統帥(4000字大章)
  “請殿下登基!”

  聽完劉伯溫的話語,眼前的將士們,紛紛跪地拱手,再一次向高銘發起請願。

  華夏兩千年風華煙雨,是非成敗轉頭空!
  大丈夫生當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若不是為了王圖霸業,榮華富貴,爬到人生的頂峰,誰願意帶兵打仗,征戰四方。

  寧為真性情,不當偽君子。

  既然上天給了我一次重生的機會,我焉能再屈居於人下。

  我要稱帝,我要做這九州唯一的皇!

  思緒落定,高銘深吸一口氣,旋即緩緩睜開雙眼。

  然後他凜然拔出腰間寶劍,寒光一閃,劍鋒直指蒼穹,高聲道:“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秦人後裔,奪了玉璽就膽敢妄自稱帝,那孤便讓他知道,什麽才叫做真正的天命皇帝!”

  高銘那雷霆般的宣言,響徹九霄,深深的刺激著每個人的心靈。

  他們等這一天等了太久太久,終於等到了高銘進位為天子。

  “臣等拜見陛下!”

  李世民當先呐喊了一句,身後那文臣武將,也紛紛跟著搖聲呐喊。

  既然決定稱帝,那高銘接下來還需要做的,就是改元建年,頒布農事年歷。

  同時選定都城,分封百官以及后宮嬪妃。

  如今雖然江東戰爭初畢,但北方青冀等地,在張居正的運營下,堪稱富得流油。

  所以高銘從中拿出一大撥物資錢財,用以各項公事重建,扶助貧農。

  百姓聞齊軍來臨,無不如久旱聞甘霖到來,欣喜非常。

  接下來幾天時間裡,高銘抽調各地高級官員,隻留附屬官員留守轄地,盡皆集中於秣陵議事。

  在眾人的商議中,一致認為秣陵王氣非凡,乃龍脈之地。

  於是高銘改秣陵為金陵,並正是建都於金陵。

  在稱帝各項事務中,主要是李東陽負責編制農事年歷、李定負責建造宮城、張居正負責撥款各部、房玄齡負責登基昭告天地的典禮、武將負責周邊安定,清掃殘余勢力。

  而劉伯溫、李世民和高銘,則是在商議著登基後的相關事項。

  其中尤為關鍵的,便是如何與西秦正式開戰,以及開戰後的相關事項。

  如今天下的格局,已經定了下來,那便是東齊西秦,兩帝並立。

  而從種種表現來看,趙昊的威脅程度,遠遠大於高銘前面遇見過的所有對手。

  但可以確定的是,短期之內,西秦和東齊之間,並不會爆發戰爭。

  因為兩家都剛經歷完大戰,需要一定時間的休養生息。

  這個時候誰敢發起進攻,誰就是想魚死網破,而這種腦子的人,也根本爬不到今天這個地位。

  所以兩家短期相安無事,長期必有曠世之戰,決定最後天下的歸屬。

  從前線各種情報來看,趙昊麾下的陣容大致如下。

  文官集團以李斯、張儀、賈詡(從董卓一方叛變,為王翦獻計奪並州)為首。

  武將集團則是分為北、東、南三大軍團,分別以王翦、蒙恬、白起為主帥。

  西秦的一系列體制,基本都是沿用先秦的制度。

  至於趙昊本人,則是身處西秦帝都長安,遙領四十萬西秦鐵騎。

  令高銘最為驚奇的,並不是在於西秦有多麽強盛,而是趙昊下屬的名字及其配備的實力,與幾百年前就死去的那些同名名將,尤為相似。

  包括趙昊本人,一系列手段政策,那風范與歷史上的秦始皇嬴政,也十分相近。

  而且根本安插在隴西的細作來信,說趙昊原本就是一個紈絝子弟,不識兵也不懂兵,妥妥的一個敗家子。

  但在去年初秋之後,也就是高銘魂穿到這個世界之時,趙昊去了一趟驪山,以祭祀為由遙拜秦皇陵墓。

  那一次,趙昊整整失蹤了三天。

  三天后,當他再次回到秦王府時,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行事作風,都變得雷厲果斷。

  也就是從那裡開始,西秦開始在這亂世之中,以驚人的速度崛起。

  這發生的一切,不由讓高銘心中生出許多困惑。

  趙昊去驪山消失的那三天,到底發生了什麽,為什麽回來之後就跟變了一個人似的。

  既然他不是穿越者,那他麾下為什麽會出現這麽多前朝同名的文臣武將。

  而這一切困惑,都要等和趙昊相見的那一日,也許才能揭曉。

  金陵城。

  星河燦爛,萬象初新。

  這十幾日來,皇宮還在修建的過程。

  所以高銘日常處事,還是在之前的侯府中解決。

  在屏退手下文武後,高銘獨自一人走到後院的月光下。

  庭院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

  再有三日,就是正式登基的日子了。

  但令高銘感到煩擾的,卻一直都是趙昊此人,只要一日不滅秦,高銘心中總覺得有一塊疙瘩卡著。

  “既然很快就要對上所謂的白起、王翦、蒙恬等名將,那無妨趁現在再壯大一波自己的實力。”

  高銘拈起一片落葉,若有所思的想著,便喚醒了腦海中的系統。

  眼下有張居正、房玄齡、劉伯溫、李東陽、諸葛亮、李世民、喬玄、徐庶等文臣,想要把天下打理的井井有條,並不成問題。

  而大戰在即,高銘北面軍團有衛青、霍去病二人,可敵趙昊列於北面的蒙恬、章邯等人。

  高銘的南面軍團有薛仁貴、諸葛亮,可敵趙昊列於南面的白起兵團。

  “幫本宿主查一下諸葛亮的四維。”

  想到這裡,高銘又調出了諸葛亮的四維,想看看經歷了大戰的諸葛亮,此時四維成長到什麽程度了。

  “諸葛亮當前四維如下,

  武力:63
  智力:97
  統帥:96
  治政:94
  請宿主注意查看。”

  看著諸葛亮的四維,高銘滿意的點了點頭,果然親身經歷的越多,諸葛亮成長得就會越快。

  想著,高銘又調出了自己的四維。

  “宿主當前四維如下,
  武力:90
  智力:95
  統帥:91
  治政:90
  請宿主注意查看。”

  高銘掃了一眼自己的四維,想不到短短半年時間,四維竟然全都突破到了90以上的水準,實屬難得。

  緊接著,高銘又把側重點放到了西面軍團上。

  西面如今只有張郃和高昂,這二人雖然勇猛,張郃也有點智謀,但奈何他們面對的可是王翦軍團。

  而且聽說當年從冀州逃走的呂布,現在也投到了王翦麾下,使之如虎添翼。

  可見西面兵團,較之北面和南面,較為薄弱。

  而且東面海上尚有倭寇和身在高麗的劉備,兩重因素的干擾。

  看來是時候召喚兩名統帥,來增強己方實力,與之相抗衡了。

  “本宿主要使用105君主點,指定統帥特長,進行召喚。”高銘一邊想著,就向系統發送了召喚指令。

  “使用成功,稍後將為宿主呈上三名統帥名單,當前剩余君主點為165,請宿主注意查看。”

  “元朝初年名將——伯顏,四維如下
  武力:81
  智力:93
  統帥:97
  治政:89”

  伯顏何許人也?

  元朝忽必烈的南征元帥也。

  其人智略過人,深明大義,用兵籌謀,出神入化。

  統二十萬大軍南征滅宋,如統一人。

  同時除了滅宋的功績之外,伯顏還平定元朝當時國內的諸王叛亂,然後在忽必烈逝世後,扶持新帝登基,穩定朝政。

  也可謂是出將入相的全能型人才一名了。

  “南北朝名將——宇文泰,四維如下

  武力:87
  智力:93
  統帥:97
  治政:93”

  宇文泰除了是南北朝的名將之外,更是北周政權的奠基人。

  當時大致形勢如下,北魏分裂為高歡掌控的東魏和宇文泰掌控的西魏。

  東魏就是後來的北齊,而西魏就是後來的北周。

  也許說到這裡,很多人還是覺得陌生。

  但只要提到北周末年出現過一個統一全國,結束魏晉南北朝的男人,肯定就不會覺得陌生了。

  那個人叫做隋文帝楊堅,他有一個兒子叫隋煬帝楊廣,這便是北周的後來。

  宇文泰和高歡,可謂是生來的宿敵。

  兩人之間,大小戰役不斷,各自都創造過一次次軍事經典戰役。

  諸如第一次小關之戰,宇文泰憑借六千奇兵突襲,一戰斬了竇泰,勝高歡十萬兵馬。

  第二次沙苑之戰,宇文泰帶著手下不到一萬兵馬,打贏高歡的二十萬大軍。

  後來高歡盡管也有戰勝過宇文泰,但都是兩敗俱傷的慘勝。

  值得一提的是,高昂就是高歡手下的愛將。

  盡管宇文泰四維都算得上完美,但其人權謀心重,手段狠辣。

  高銘好不容易把李世民變成跟班,他可不想再費盡心思,去重新調教一匹猛虎。

  一邊斟酌著,高銘便把目光投到了下一個名單上。

  “明朝名將——戚繼光,四維如下

  武力:93
  智力:90
  統帥:100
  治政:83”

  戚繼光!
  看到這個名字,高銘不由微微一怔。

  竟然是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戚繼光!

  那個出生貧寒,卻力挽狂瀾,南擊倭寇,北禦韃靼的民族英雄。

  而且戚繼光非但在戰績上無敗仗,更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

  戚繼光一生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建造了各式各樣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陸裝備優於敵軍。

  同時富有創造性地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台,進可攻退可守,以及開設了一系列軍事制度。

  發明了鴛鴦陣和戰車禦韃靼騎兵的戰術,創造了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這一切不僅對當時大明的軍事實力有著極大的提升,更是對後世的軍事思想,有著深久長遠的影響。

  只可惜在張居正去世後,戚繼光遭到朝中權臣的排擠和彈劾,最後被罷免官職,回鄉病逝。

  而且如今東面的憂患,主要來自於高麗的劉備和倭國的干擾。

  所以若是能有戚繼光來主持東部軍團,這簡直就是絕佳的配置。

  “就是戚少保了,本宿主要召喚他的英魂。”高銘沒多猶豫,直接選定了戚繼光的英魂進行召喚。

  眼下有了戚繼光,東邊海波算是能平息了,但還有一個問題。

  那依舊是西面高昂軍團面對王翦兵團的壓力,所以高銘還需要召喚一名頂級統帥。

  “本宿主要使用105君主點,指定統帥特長,進行召喚。”

  一邊想著,高銘便再次啟動了統帥召喚。

  “使用成功,稍後將為宿主呈上三名統帥名單,當前剩余君主點為60,請宿主注意查看。”

  “北宋面涅將軍——狄青,四維如下
  武力:97
  智力:81
  統帥:95
  治政:74”

  在北宋民間,流傳著這麽一句口頭禪——文有文曲,武有武曲。

  其中文曲星指的便是包拯包青天,因為他一視同仁,法不容情,為百姓伸張正義。

  而其中的武曲星,指的正是面涅將軍狄青,因為狄青夜襲昆侖關,平儂智高之亂,大破西夏軍,威震塞外。

  只不過狄青主要偏驍勇,95的統帥,恐怕不是王翦的對手。

  想著,高銘就把注意力移到了下一個名單上。

  “南北朝名將——謝玄,四維如下
  武力:77
  智力:94
  統帥:98
  治政:82”

  謝玄何許人也?
  謝玄也許聽起來陌生,但只要提到一場戰役,就會讓人一下子就熟悉起來。

  那便是淝水之戰!
  在淝水之戰前,謝玄親手招募天下驍勇之士,組建了那個時代東晉最強的兵種——北府兵。

  值得一提的是,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宋武帝劉裕,當時也是北府兵的一份子。

  後來在永嘉南渡,前秦皇帝苻堅一統北方,揮師八十余萬南下,準備一舉吞並東晉,統一全國時。

  東晉大將謝玄以八萬北府兵,在長江大敗當時號稱可以投鞭斷流的前秦八十萬大軍(另說二十余萬)。

  這一戰,謝玄在絕對的兵力劣勢下,是殺得前秦大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路倉皇北逃,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再後來,謝玄又舉兵北伐,渴望收復中原,只可惜受當時朝廷的鉗製,謝玄壯志難酬,最後只能抱病而終。

  “也算是那個時代最強的名將之一了,可惜壯志未酬。”

  回憶著謝玄的事跡,高銘不禁倍感唏噓。

  “南宋中興四將……”

  (未完待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