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異界華夏之召喚名將》第168章 關羽出兵 召喚再開(4100字)
  第168章 關羽出兵 召喚再開(4100字)
  寥寥幾語,張儀就將其中的厲害關系,全部道盡。

  兩軍聯盟,東西出擊。

  若是一戰功成,擊潰曹操將近四十萬的大軍,那洛陽以東的徐州兗州,盡歸高銘。

  而洛陽以西的荊襄之地,則全屬西秦。

  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個道理,自古如此。

  這是一場與虎謀皮,與狼為敵的博弈。

  趙昊和高銘兩股勢力,最好的選擇,就是聯手。

  沉吟良久,高銘一揚袖袍,拂手道:“張儀,你回去告訴秦王,就說請他先出兵函谷關,本王自然會望風而動。”

  “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道理,殿下明白就好,那在下,就先行告退了。”

  張儀捋須一笑,再行了一禮,就退出正堂,奔赴西邊複命去了。

  望著張儀離去的背影,房玄齡不禁歎道:“此人非但與古人同名,更有著不讓前人的口才見識,看來這個秦王,確實不容殿下小覷。”

  高銘目色如冰,沉默不語,但心中對這個名為趙昊的秦王,泛出許多疑慮困惑。

  “檢測到宿主完成‘起兵造反’的成就,恭喜宿主獲得50君主點獎勵,當前剩余君主點為260,請宿主注意查看。”

  腦海中響起系統的聲音,但高銘卻丁點喜悅的心情都沒有。

  因為他隱隱有一種感覺,這個秦王趙昊的威脅感,遠勝於曹操、孫策等人。

  甚至有可能,會成為自己日後最大的障礙。

  被割去舌頭的禰衡,帶著高銘的討賊檄文,星夜被送回了洛陽城下。

  清晨天剛蒙蒙亮,巡邏的守城士卒,發現了昏迷不醒的禰衡,便趕忙將禰衡送到了車騎將軍府。

  魏忠良和曹操一派,看過禰衡的慘狀和高銘的討賊檄文。

  他倆都不禁微微一怔,本以為高銘就是接與不接,但沒想到高銘竟然敢如此囂張。

  手撕聖旨還割了使者的舌頭。

  前有逢授被斬首送盒,後有織田進義被五馬分屍,現在又有禰衡被割去舌頭。

  高銘真乃道義界的一股泥石流,對待使者可以說是“溫文爾雅”到了極點。

  眼下荊州益州已經平定,曹操麾下戰甲已達四十萬眾,可謂是半壁江山盡落其手。

  而閹黨對青冀之地,覬覦已久,有了這個借口,他們自然不會放過。

  於是在曹操的建議下,魏忠良發出天子詔令,給高銘戴上了舉兵謀反的頭銜,奉天子出兵令以討伐不臣之舉。

  車騎將軍府,正堂。

  曹操高坐於上座處,眉頭卻深深地皺成了一個川字。

  因為就在剛剛,他收到了遺風,自西邊傳來的八百裡快馬加急情報。

  趙昊領兵十萬,西出函谷關,一路上過關斬將,勢如破竹,兵鋒直指弘農郡。

  他原本以為可以專心對付高銘這個心頭大患,但他做夢都沒想到,這半路突然殺出一個趙昊,打得他措手不及。

  曹操把那封情報放在案台上,將目光移到了位列文官之首的郭嘉身上。

  還沒等曹操發話,郭嘉就主動出列,拱手道:“主公。趙昊比起高銘,顯然這西涼鐵騎的威脅更大幾分,所以嘉以為,主公將先集中兵力去對付趙昊。”

  曹操深陷眼眶中冷芒閃爍,捋須道:“這二人幾乎同時對我宣戰,看來是早就預謀好了。既然如此,那奉孝覺得東邊徐州又該如何應對?”

  郭嘉乾咳兩聲,沉聲道:“西面的西涼鐵騎,非常人可敵,必須主公親為主帥,帶兵抵禦,至於東面高銘的話.”

  說到一半,郭嘉深邃如淵的目光,飛速掠過另一排武將,拱手道:“至於東面高銘,主公只需遣一員上將,幾員副將相隨,領兵十萬作防守之勢即可。待西面戰事完畢,再合兵一處,東進討伐高銘。”

  “哈哈哈哈——奉孝啊奉孝,你可真是說到我心坎上去了。”曹操捋須大笑,顯然與郭嘉所言和他心中所想,不謀而合。

  西涼軍悍勇,曹操需要親自帶兵去抵禦,而對付高銘的青冀兵力,只需派上將領兵暫作防禦,不讓他有機可趁就行。

  心中決策已有,接下來就是調兵遣將了。

  “主公,關某願前往徐州,震懾青州和冀州的這幫宵小之輩!”

  還沒等曹操點將,但聞人群中,就響起了一聲洪鍾般的聲音。

  大堂之上,一雙雙驚異的目光,齊刷刷地朝那個方向望去。

  只見一員身長九尺的悍將,身著綠袍戰甲,挺著如鐵塔般昂立的雄軀,箭步出列。

  最吸引眼球的,是他那一道如瀑布傾瀉而下的飄飄美髯。

  在他那一對臥蠶濃眉之下,一雙丹鳳眼中流轉著睥睨天下的傲氣。

  遠遠望去,但見其渾身上下,散發著與生俱來的不怒自威之勢,眉宇之間充斥著英武逼人的豪氣。

  威風凜凜,恍如天神降世。

  此人便是曹操的愛將,三上將之一的關羽,關雲長!
  郭嘉點了點頭,笑問道:“關將軍好膽魄,曹子孝取荊州用了八萬兵力,徐公明取益州用了十萬兵力,不知你拱衛徐州,需要多少兵力,十萬可夠?”

  關羽聞言,不屑地傲聲道:“我無需帶那麽多人馬,我只需帶本部五百校刀手壓陣,單刀匹馬就能於萬軍之中取高賊首級,獻與主公!”

  “哈哈哈哈,好氣魄,不虧為我麾下大將關雲長,果然天下無敵。”

  曹操拂袖大笑,然後緩緩起身走下台階,道:“不過此役不同小可,你就聽奉孝的話,帶十萬兵馬去徐州吧。”

  “不必。”

  關羽捋著飄飄美髯,笑道:“主公何以長他人銳氣,滅自家威風,量一孺子,不足掛齒。在我看來,高銘等輩不過是插標賣首之徒而已。”

  曹操滿意的點了點頭,旋即下令道:“關羽聽令,我命你領兵十萬鎮守徐州,我部大軍西征未歸時,徐州不得有任何閃失!”

  “此乃軍令,不得違抗!”

  雖然關羽自恃武力,傲氣無雙,但曹操為了保險起見,還是給他安排了十萬大軍。

  “末將領命!”

  關羽覺得無需如此勞師動眾,但既然曹操都這樣開口了,他也只能先接過這道軍令。

  “另外。”

  說著,曹操又把目光拋到其余將領身上,下令道:“另外,吾令魏延、於禁為副將,李典、樂進為正副先鋒,程昱為軍師,此役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

  被點到名字的將領,紛紛出列拱手答覆。

  一場足以撼動天下走勢的東西大戰,就此揭開序幕!

  齊軍安插於洛陽周邊的眼線,在關羽發兵當日,就已經快馬加鞭,將這道情報星夜送回了鄴城。

  ……

  鄴城,陳留王府。

  “趙昊果然出兵了,曹操真是好大的手筆,竟然親自帶著二十萬大軍奔赴前線,去對付趙昊的十萬西涼軍。”

  高銘看著手中那道自前線傳來的情報,不禁眉頭微微一凝。

  更令他意外的是,關羽居然也在曹操麾下,而且還是曹操的三大上將之首。

  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

  上輩子曹操對關羽,真可謂是愛而不得,這輩子倆人當時正正好好,成為了一對基友。

  而且除了關羽,連魏延都跑到曹操麾下去了。

  “幫本宿主檢測一下關羽、魏延、程昱、於禁、李典、樂進的數據,越詳細越好。”沉吟片刻,高銘便向系統發送了查詢指令。

  “曹操麾下三大將之首——關羽,四維如下
  武力:100
  智力:79
  統帥:92
  治政:71”

  “曹操麾下六驃騎之一——魏延,四維如下
  武力:94
  智力:81
  統帥:90
  治政:70”

  “曹操麾下謀士——程昱,四維如下
  武力:66
  智力:94
  統帥:86
  治政:81”

  “曹操麾下六驃騎之一——樂進,四維如下
  武力:92
  智力:73
  統帥:86
  治政:70”

  “曹操麾下六驃騎之一——於禁,四維如下
  武力:84
  智力:75
  統帥:89
  治政:71”

  “曹操麾下大將——李典,四維如下
  武力:82
  智力:80
  統帥:83
  治政:81”

  不愧為五虎上將之首,斬顏良誅文醜,武力竟也達到了巔峰滿百的水平,而且還有著92的統帥。

  水淹七軍,直逼許昌,誠不欺我。

  再加上魏延、程昱等人的輔助,恐怕這徐州的十萬曹軍,斷然不可小覷。

  看著這六人的數據,高銘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殿下,據在下所知,關羽是一員虎將,勇武蓋世。但其為人傲慢,或許我們可以從這一點上作文章。”房玄齡一邊捋著須髯,一邊提點起來。

  高銘如今已有91的智謀水平,自然一下子就領悟了房玄齡的意思。

  曹操給關羽的命令是守,但依照當年關羽守荊州的性格,想必定然不會安穩防備,這便是破局所在。

  徐州和青州直接接壤,青州目前是由張遼和林衝統帥的一萬大軍駐守。

  “也不知道這麽長時間過去了,張遼的四維有沒有發生變化。”

  高銘一邊斟酌,一邊就向系統發送了查詢指令。

  “張遼當前四維如下

  武力:94
  智力:82
  統帥:93
  治政:76”

  94的武力,93的統帥,在突襲潛能的加持下。

  如果運氣好的話,張遼的武力可以直接飆升到99,統帥也可以直接飆升到99。

  武統雙重屬性達到巔峰99,這才是那個威震逍遙津的張八百啊。

  “想不到跟了張居正一段時間,張遼的四維屬性,都得到了這麽大的提升,隱隱有了突破歷史瓶頸的現象。”

  打量著張遼的信息,高銘滿意的點了點頭,畢竟自己的第一個武將,就是張遼。

  看他能突破歷史上限,再展風華,高銘心中自然欣慰。

  同時,在天命屬性的加持和張居正101治政能力的治理下,青州這段時間風調雨順,各方面都已經超越了戰前水平。

  如今還有大片的冀州需要管理,房玄齡和李東陽聯手同治,再加上諸葛亮這個徒弟。

  房玄齡顯然壓力比從前大了許多。

  戰事吃緊,刻不容緩。

  高銘目光環掃台下文武,發現自己麾下的頂尖謀士,除了未長成的諸葛亮,竟就只有房玄齡一人而已。

  日後若是四面開戰,未免有點難以應付。

  剛好之前完成了“手撕聖旨,起兵勤王”的成就,自己手裡還剩余260個君主點。

  是時候派上用場,再召喚一名頂尖謀士了。

  權衡片刻,高銘就下達了召喚指令。

  “本宿主要使用105君主點,指定智謀特長,給我召一名軍師。”

  “消耗成功,剩余君主點為155,稍後將為宿主呈上三名未出世的頂級謀士名單,請宿主注意查看。”

  “東漢末年著名謀士,鳳雛——龐統、龐士元,四維如下

  武力:60
  智力:98
  統帥:78
  治政:91”

  竟然是和臥龍孔明齊名的鳳雛龐統。

  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二者皆得不可安天下。

  高銘有些哭笑不得,腦海中忽然就蹦出了這句話,現在自己手裡已有少年臥龍。

  如果再加上一個鳳雛,那就算是湊齊了這一對聞名後世,被各種化用比喻的頂尖謀士。

  龐統名聲在外,只可惜益州之戰身死落鳳坡,過早的隕落,使之並沒有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綻放出該有的風采。

  “東漢末年著名謀士——荀彧、荀文若,四維如下

  武力:59
  智力:97
  統帥:76
  治政:97”

  剛來一個鳳雛,又來了一個同時期的王佐之才。

  荀彧何許人也,曹操的張良是也。

  年少出名,時人稱其有王佐之貌。

  後來荀彧為了中興漢室,蟄伏於曹操帳下,為其出謀劃策,制定統一北方的戰略。

  在那個所有人都懼怕袁紹大軍的時期,荀彧一番四勝四敗論,直接振奮了三軍士氣,成為曹操戰敗袁紹不可或缺的因素。

  他這一生幾乎是言必中,計必成。

  唯一機關算盡的意外,就是他沒算到,曹操名為漢臣實為奸雄,有代漢自取之心。

  荀彧最後因沒能阻止曹操進位,反而觸到了曹操的逆鱗,幾十年的君臣之恩灰飛煙滅。

  在曹操的冷落下,荀彧最後鬱鬱而終。

  “也算是一代傑出的謀士了,只可惜得其時卻不得其主。”

  對於荀彧的一聲,高銘只能表示惋惜,旋即把目光放到了最後一個名額上。

  “明朝開國元勳,著名謀士——.”

  (未完待續.)

   感謝【封悵】的月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