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柯南之改變》第六十九章 德川家康下
  慶長三年(1598年),兩次侵朝失敗的豐臣秀吉病逝,只有六歲的無法理政的幼子豐臣秀賴。豐臣秀吉於病逝前設立的五大老和五奉行制度開始運行,德川家康為五大老首席。大阪城(即豐臣本家)的實權逐漸掌握在豐臣秀賴生母澱殿及其寵臣手中,豐臣家內部逐漸分裂為以澱殿為精神領袖,石田三成為首的近江派(文吏派)和以豐臣秀吉正室北政所為精神領袖,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武將為首的尾張派(武功派)兩大閨閥,兩派之間逐漸開始了明爭暗鬥。根據豐臣秀吉的遺囑,德川家康以五大老首席的身份代理國政,前田利家則擔任豐臣秀賴的庇護人。

  但德川家康隨後開始著手謀求天下,慶長四年(1599年),前田利家去世,德川家康逐漸暴露自己奪取天下的野心。同年在大阪城祝賀豐臣秀賴時,德川家康察覺了對自己的暗殺計劃,主謀者是前田利長、淺野長政、大野治長及土方雄久。大阪城內要求討伐前田利長的聲勢高昂。德川家康在準備出兵之際,前田利長將他的生母芳春院送往江戶城成為人質,事件得以平息。總之,德川家康降服了前田家,並通過拉攏北政所取得武功派諸侯的好感,廣泛與武功派諸侯私下結親,逐漸成為武功派的“後台”和北政所仰賴的豐臣家的“捍衛者”,從而利用武功派和文吏派之間的矛盾削弱豐臣家的實力。

  德川家康在豐臣秀吉病逝前,安排與部分大名進行婚姻,又在豐臣秀吉死後,私自分封領地;因此開始造成其他中老和奉行的不滿,尤以石田三成為甚。石田三成的行動惹來了加藤清正、福島正則,加藤嘉明,細川忠興,黑田長政,池田輝政,淺野幸長七將襲擊。石田三成提前洞察後逃至自己的政敵德川家康在伏見的公館內,兩個聰明人之間就開始了博弈,石田三成料定德川家康不會殺他,德川家康考慮到未來必然爆發戰爭,所以需要石田三成作為自己的對立面使矛盾激化促使全國大名表態站隊,進而德川家康便可以通過戰爭消滅對自己有二心的大諸侯,故而石田三成的存在會促使憎恨石田三成的武功派團結在自己身邊成為幫助德川家康奪取天下的棋子,綜合以上考慮德川家康也庇護了石田三成,命其閉門反省。在德川家康安排下,石田三成在佐和山城隱居。德川家康繼續在伏見城及大阪城執行政務。

  五大老之一上杉景勝積極進行軍備,行動極不尋常,德川家康派遣使者要求上杉景勝匯報甚至迫使上洛。上杉景勝沒有理會警告,而且其家臣直江兼續寫了《直江狀》指責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看過後大怒,終發表討伐上杉景勝的宣言。雖然五奉行中的前田玄以、長束正家和增田長盛以及三中老的中村一氏及生駒親正要求中止出征,但德川家康決意行動,慶長五年(1600年)6月16日由大阪城出發,並於於7月2日到達江戶城。而被革職的石田三成卻私下聯合其余奉行以及位列五大老的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及其他反對德川家康的諸侯密謀起兵,當德川家康前往會津途中,以毛利輝元為名義領袖的西軍在關西組建成立。並且很快在畿內地區起兵,並佔據大阪。慶長五年(1600年)7月18日,西軍包圍伏見城,並開始進行攻擊。7月24日,德川家康抵達小山的時候,斥候匯報了石田三成起兵的舉動。德川家康於次日進行小山評定,大部分的隨行大名支持德川家康的行動,並立即折返到江戶城。8月1日,西軍經苦戰攻下了伏見城,死守了伏見城十五天之久的德川老臣鳥居元忠剖腹自盡。東軍則隨即進攻美濃,消滅西軍方的織田秀信,雙方在美濃地區對峙。8月,德川家康回到江戶城,並派遣先鋒部隊在東海地方及東近畿地方交戰。德川家康坐鎮江戶觀望局勢,在確信在伊達政宗、最上義光和佐竹義宣的攻擊下,上杉景勝無法對關東產生威脅以後,德川家康便與其子德川秀忠從江戶出發,共率軍6.8萬,德川家康於當年9月1日揮軍美濃,並於9月14日到達美濃。

  慶長五年(1600年)9月15日,雙方在關原交戰,最初的形勢對德川軍不利,西軍逐步進迫到本陣;不過到了中午左右,西軍的小早川秀秋受到德川軍恐嚇射擊後叛變支持德川軍,形勢得以扭轉。最後德川軍輕松在此場戰爭取勝,而石田三成在關原之戰失敗後不久被捕獲,和小西行長、安國寺惠瓊一起被處斬於京都六條河灘。自此權力落在德川家康之中。自此,德川家康消滅了敵對諸侯,為德川家製霸天下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關原合戰後,德川家康積極處理政務,調配大名間的領土,而且經常在京都活動。為了成為將軍,他嘗試將德川氏的系譜改變(其實從“松平”改為“德川”時就早已改變了)。

  慶長八年(1603年)2月,朝廷中的使者到達伏見城。德川家康被朝廷任命為征夷大將軍、右大臣、源氏的長者(即源氏的族長、家主)。同年,他在江戶開幕,創立江戶幕府,也稱為德川幕府,同年將千姬嫁給豐臣秀賴以示友好。

  慶長十年(1605年),德川家康退位給三男德川秀忠,被人稱為大禦所。德川家康表面上在駿府城隱居,但實際上仍然掌握大權,在岡本大八事件和大久保長安事件之中均由德川家康作主導。

  慶長十九年(1614年)方銘鍾事件中,德川家康借口鍾銘內文有對德川家不利的文句,嘗試迫使豐臣秀賴完全臣服;但是豐臣方擺出備戰的姿態:豐臣軍積極招募浪人,加強軍備,但卻沒有大名加入大阪方(除了阿波的蜂須賀家政,但他被家督至鎮勸說而放棄舉兵),德川軍在11月15日開始進行攻擊,並步步進迫,迫使豐臣的軍隊撤回大阪城內,12月4日前田軍和松平軍擅自攻擊真田丸,遭到號稱日本第一神兵的真田幸村猛烈反抗,結果大敗。德川家康最終利用大炮直接攻擊大阪城,迫使澱殿(豐臣秀賴的母親澱夫人)提出交涉,雙方達成協議,大阪方面要求德川不得處分秀賴等參戰諸將,豐臣秀賴、澱殿不用前往江戶作人質,德川家康看似寬大的爽快答應,唯一的條件是:將大阪方面除了本丸外所有外城一並拆除。戰事暫告停止,稱大阪冬之陣。

  元和元年(1615年),填平了一切壕溝,拆毀了二丸、三丸的大阪城形同空殼,德川家康見時機成熟再次出兵,而豐臣軍在這次戰役雖然積極迎擊,但是只剩本丸的大阪城比山砦還不如,德川軍在多處地方相繼捷報,最終迫近大阪城。但在岡山·天王寺之戰中,德川家康一度陷入危機,真田信繁擊潰松平忠直帶領的一萬五千越後兵壓進德川家康本陣,導致德川家康旗本眾大崩潰,本陣倒退數裡後才穩下陣腳,這也是德川家康這輩子除了三方原之戰最狼狽的一戰,甚至有了切腹的覺悟,最後勉強逃出一命;同時德川秀忠在岡山戰鬥,亦因為過於突出,遭到大野軍的突擊陷入混亂,當眾將聞到德川家康有危險而作出救援,在兵力懸殊的優勢下,德川德川軍取得勝利,豐臣秀賴和澱殿自盡,遺兒國松在戰後不久被找回,最終被處死,享年八歲。豐臣家正式滅亡,是為大阪夏之陣。因從此日本再無大戰事,所以史稱“元和偃武”。

  德川家康實行一國一城令和武家諸法度等政策,維持國家穩定。元和二年(1616年)3月21日獲朝廷贈獲太政大臣一職。6月1日巳時(約上午十時),德川家康在駿府城病逝。法名東照大權現,法號安國院。關於其死因的說法之一是吃鯛魚天婦羅中毒身亡。另外的說法包括胃癌及梅毒。葬於久能山。翌年,追諡正一位,受東照大權現的神號,後改葬日光山。

  沒收和削減敵對性大名的領地,充實幕府的經濟基礎:德川家康沒收了87個敵對性大名的領地,總收入量為414萬石(一說沒收了90個大名的領地),減封了三個大名的領地,總收入量為207萬石(一說減封四家大名領地)。其中的3/4轉封給自己的功臣和親近大名,其余的1/4劃為德川氏的直轄地,再加上甲斐、信濃、美濃、近江、越前、佐渡、陸奧南部等地區的直轄地,總收入量達6百萬石以上,此外,德川家康還把佐渡、石見、伊豆等地的重要礦山和京都、大阪、奈良、駿府、長崎等重要城市和港灣地劃為幕府直轄。這樣,幕府就幾乎控制了全國的大部分重要財源。[6]
  幕藩體制
  建立起幕藩體制的封建統治制度。德川家康根據對幕府的向背,把全國的大名分成三類。第一類是他的兒子和德川氏的近支宗族,這一類叫做“親藩”;第二類是忠於自己和自己祖先的功臣,這叫做“譜代大名”,“親藩”和“譜代”是幕府政權的支柱;第三類是關原之戰前與德川家康同為大名的人,或戰時曾忠於豐臣秀吉戰後降服的大名,屬於這一類的叫做“外樣大名”。德川家康把三種類型的大名混雜相間,使親藩和譜代大名監視外樣大名。其次,為了加強對武士的統治,樹立幕府的權威,又於1615年頒布了《武家諸法度》。其要旨是獎勵文武、誡逸樂奢華、守節儉、嚴階級(即服飾、乘輿的等級規定)、不得蓄浪人、不得擅自修繕城池、不得私婚、不得結黨,但最主要的是規定了大名的“參覲交代”製。按規定,全國外樣大名分為東西兩半,半住江戶,半住領地;每年4月為東西兩半部大名的交代時期(對譜代大名另有規定),大名的妻子須常住在江戶,事實上作為人質,大名依地位帶領侍從,構成“諸侯行列”,按期到江戶參覲交代。由於“諸侯行列”人數眾多,往返於江戶和領地之間的耗費十分巨大。因此這一制度不僅可以使幕府實際上把江戶交代的大名作為人質而加以控制,還可以大量消耗大名的財力,使之無力叛亂。與此同時,德川家康還進一步推行豐臣秀吉的兵農分離政策,完善了身份制度,把整個日本社會劃分為身分世襲的士、農、工、商四個等級,每個等級內部又貫穿著縱的主從關系。最後,在1615年還針對皇室、朝廷、寺社頒布了《禁中及公家諸法度》和五山十刹的法度。這樣,以身分製為核心,以幕府為政權的中樞,上對天皇、公卿,下至各藩大名、一般武士、僧侶、農民、手工業者、商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幕藩體制。德川幕府就是主要靠這個體制來統治全國。

  創立幕府後,他立即遣使朝鮮,並於1608年恢復了和朝鮮的邦交。與此同時,又積極謀求與明朝的間接貿易。他出於對軍需物資和生絲貿易的需要,創立幕府後的初期,對發展與西歐各國的貿易也很積極。1608年,他聘用英國人三浦安針為外交顧問、貿易事務官,並向他學習世界知識、天文和數學。他甚至默許基督教的傳播,後來因感到危及日本傳統的封建統治,又加以禁止。1612年,幕府在直轄地首先頒布禁教令,翌年便把這一法令推行到全國。1615年起,進而對朱印船貿易也嚴加限制。

  儒佛合一
  德川家康大力提倡文治。他十分好學,喜歡讀有關治國平天下的經史典籍,鑒於自鐮倉幕府以來佛教勢力已與莊園製緊密結合的事實,他在創立幕府前一直抑製佛教,推崇儒家思想。創立幕府後,他認為莊園製已徹底摧毀,佛教因失去舊的經濟基礎和遭到沉重的政治打擊也已衰落,這時恢復佛教的威信,對鞏固新政權不僅無害而且有益,因此晚年逐漸扶植佛教,與名僧探討各宗的佛法,日益趨於儒佛合一的思想統治。

  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業績在於他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後,改組和強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會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他開創的德川幕府在日本歷史上維持了長達260多年的和平統一局面,這給日本封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比莊園製時代略好一點的社會環境。但是,德川家康所改組和強化的日本封建制度,仍然是建立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嚴格的身分制度把每個人都死死地固定在一個狹窄的框子裡,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的進步。他推動海外貿易並非要民間貿易自由發展,走上近代重商主義的道路,而是出於幕府政治和經濟的需要,維護封建的政治統治,其范圍隻限於由極少數幕吏、大名、特權大商人所把持的官方貿易,一旦超出幕府的政治需要,就立即加以取締或限制。1612年頒布的禁教令,從1615年開始對朱印船貿易的限制。此外,德川家康晚年推行儒佛合一的思想統治,這種影響甚至一直延續到明治維新以後。

  日本的戰國時代,諸侯割據,大名之間爭奪政權的鬥爭十分激烈,實現國家統一是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形勢下,德川家康要在政治上有所作為,最後奪取全國政權,必須對統一的大局有清醒的認識,因時、因地製宜,采取靈活的政策和策略。在這一點上,可以說他是順應了時勢,舉措得宜的。

  本能寺之變以後,豐臣秀吉捷足先登,搶先控制了局面,使德川家康失去了一次奪取全國政權的機會。當時大局雖然對他很不利,但這時他與豐臣秀吉之間的關系和實力已非昔日的織田信長與他的關系可比。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他采取了有限的行動。1584年,德川家康應織田信雄之請,與豐臣秀吉戰於小牧、長久手,就是出於有限目的的一種有限行為。長久手之戰,德川家康打敗了豐臣秀吉的一個支隊,打死了豐臣秀吉的勇將池田恆興,迫使豐臣秀吉以相當有利於他的條件講和,這對全國都很有影響,豐臣秀吉對德川家康不得不另眼相待。豐臣秀吉出兵朝鮮時,沒有把德川家康的部隊編入渡海戰列。豐臣秀吉出兵朝鮮,使豐臣政權和西南大名損失慘重,而德川家康卻在和平建設中積蓄了財力,壯大了力量。這些變化是豐臣氏政權崩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德川家康後來奪取全國政權的重要轉折點。

  注意內治是德川家康取得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德川家康的內治是和改組與強化封建秩序溶為一體的。在取得全國政權前,每佔領一地,總要對新領地的統治加以整頓,而不是一味追求武力擴大版圖。奪取全國政權後,為了鞏固政權,除保持豐臣秀吉的政治成果外,又采取了一系列改組和強化封建秩序的措施。

  總之結論下來。

  正室:築山殿(瀨名,關口親永女,今川義元外甥女)(阿鶴)
  繼室:駿河禦前(旭姬,豐臣秀吉妹)

  側室:長勝院(於萬,小督局,永見吉英之女)
  側室:西鄉局(於愛)
  側室:西郡局
  側室:阿茶局
  側室:良雲院(阿竹,市川昌永之女)

  側室:下山殿(於都摩,秋山虎康之女)
  側室:於牟須之方(三井吉正之女)
  側室:於茶阿之方(朝覺院,花井氏之女)

  側室:於梶之方(英勝院,太田康資之女)

  側室:於龜之方(相應院,志水宗清之女)(阿龜)

  側室:於萬之方(養珠院,正木邦時之女)

  側室:於夏之方(清雲院,長谷川藤直之女)
  側室:於梅之方(蓮華院,青木一矩之女)
  側室:於六之方(養儼院,黑田直政之女)

  側室:於仙之方(泰榮院,宮崎泰景之女)

  兒子
  松平信康(1559年—1579年)(母:築山殿)

  結城秀康(1574年—1607年)(母:小督局)

  德川秀忠(1579年—1632年)(母:西鄉局)

  松平忠吉(1580年—1607年)(母:西鄉局)

  武田信吉(1583年—1603年)(母:於都摩)

  松平忠輝(1592年—1683年)(母:茶阿局)

  松千代(1594年—1599年)(母:茶阿局)

  仙千代(1595年—1600年)(母:阿龜)
  德川義直(1600年—1650年)(母:阿龜)
  德川賴宣(1602年—1671年)(母:阿萬)
  德川賴房(1603年—1661年)(母:阿萬)
  私生子(未確定):鈴木一藏(1565年-?)
  私生子:永見貞愛(1574年—1605年)(母:阿萬)
  私生子:松平民部(1582年—1616年)(母:法光院)

  私生子:小笠原權之丞(?—1615年)(母:三條氏)

  私生子(未確定):土井利勝(1573年—1644年)
  女兒
  長女:龜姬(1560年—1625年)(母:築山殿)-奧平信昌室

  次女:督姬(1565年—1615年)(母:西郡局)-北條氏直池田輝政室

  三女:振姬(1580年—1617年)(母:良雲院)-蒲生秀行淺野長晟室
  四女:松姬(1596年—1598年)
  五女:市姬(1607年—1610年)(母:英勝院)

  養子
  松平家治-奧平信昌次男、家康外孫

  松平忠政-奧平信昌三男、家康外孫

  松平忠明-奧平信昌四男、家康外孫

  良純入道親王-後陽成天皇第八皇子

  養女
  小松姬(大倫院)-本多忠勝女,真田信之室

  滿天姬(葉縱院)-松平康元女,福島正之、津輕信牧室
  榮姬(大涼院)-保科正直女,黑田長政室

  阿姬(光照院)-松平定勝女,山內忠義室

  蓮姬(長壽院)-松平康直女,有馬豐氏室

  國姬(榮壽院)-本多忠政女,堀忠俊、有馬直純室
  龜姬(圓照院)-本多忠政女,小笠原忠真室
  萬姬(敬台院)-小笠原秀政女,蜂須賀至鎮室

  久松院-松平康元女,田中忠政、松平成重室
  淨明院-松平康元女,中村一忠、毛利秀元室
  唐梅院-松平康親女,井伊直政室

  高源院-岡部長盛女,鍋島勝茂室

  清淨院-水野忠重女,加藤清正室

  貞松院-保科正直女,小出吉英室

  名不明-松平康元女,松平忠政、菅沼定芳室
  名不明-松平康元女,岡部長盛室

  家臣
  德川三傑:本多忠勝、神原康政、井伊直政

  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本多忠勝、神原康政、井伊直政

  德川十六神將:酒井忠次、本多忠勝、神原康政、井伊直政、松平康忠、內藤正成、平岩親吉、鳥居元忠、大久保忠世、服部半藏、高木清秀、米津常春、渡辺守綱、鳥居忠廣、大久保忠佐、蜂屋貞次。

  晚年的德川家康喜愛眺望富士山景和放鷹捕獵,茄子則是他最愛好的食物。他評價茄子為“稱霸天下的男人的食物”。

  德川家康在日本戰國群雄裡擁有最多財富資源及武器(種子島銃),識者皆知是九州華僑僑領、大海商李旦鼎力支持。

  德川家康在弓術、劍術、炮術、馬術、水術的造詣堪稱一流。劍術上更是曾向新當流、新陰流和奧山影神流的劍豪們請教。

  德川家康非常喜歡新事物,當他看到南蠻的時鍾,南蠻胴的時候感到好奇。

  紅豆麻糬
  據傳德川家康在三方原之戰吃了敗仗,逃跑途中到一家旅店休息,德川家康在吃紅豆麻糬,結果部下突然稟報說:武田軍攻過來了,嚇的德川家康還沒付錢就趕快逃跑,老板娘追了好幾裡才從德川家康手上拿到紅豆麻糬的錢,後來購買紅豆麻糬和收錢的地點分別叫“小豆餅”(和紅豆麻糬同音)及“錢取”。

  處世哲學
  德川家康愛好學問不僅僅是出自知識欲,他是想要讓學問對自身起到幫助作用。有一次,德川家康在談話中對本多正信說道:“在年輕的時候,我忙於奔走戰場,沒有時間來研究學問,所以到老來一無學問。但我曾從他人處學到老子說過的一句話,直到現在也忘不了。那就是‘知足者常樂’。”

  德川家康的處世哲學是質素儉約。“時時知足”的他厭惡奢侈、浪費之事,不僅是對自己,時常也對家臣勸誡。外出狩獵也並不作特別周到的準備,隻帶一小撮飯團和梅乾,在山野之中,分兩三次把它吃完,如果剩下也不扔掉,就這樣帶回去,並且讓隨行的家臣們也這樣做。

  德川家康見到便將其叫到身邊責備道:“混帳小子,爾祖父身居要職,心存武道四方奔走,也不似你這般結發招搖。”他認為:“武士就應象武士的樣子,樸實的打扮最是順眼。武士乘著轎子往來行走,尤其是不到五十歲,身著那種撚線綢和木棉的生硬衣服,光腳著草鞋走路,自以為得意的家夥,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德川家康從小就經受了無數辛苦,他時常教導家臣們要不斷忍耐,忍耐,再忍耐。在家臣中有一人性子非常急,別人說些閑言碎語也會立刻動怒,進而和對方爭吵。

  又有一次,他對年輕家臣道:“我有兩句令你們安身立命的要訣,分別是三字和六字,你們想聽哪一個?”旁邊的家臣們回答:“都想要知道。”“三字是‘向上看’,六字是‘不忘自己限度’,你們可不能忘了這個。”德川家康教道。

  德川家康酷愛下圍棋,1612年德川家康授予當代圍棋、將棋高手俸祿,並制定制度使圍棋、將棋職業化。並設立碁將棋所統轄相關事宜,同年棋將棋所拆分為碁所與將棋所。由於德川家康較喜歡圍棋,所以最初將圍棋棋士席次列在將棋棋士上位;之後沿用,碁所地位因此較將棋所高,而在1737年引發將棋名人三代伊藤宗看不滿而成棋將棋名順訴訟事件,當時名順、席次以下列方式排列:

  圍棋名人(若無名人,則由本因坊家家督代替)

  將棋名人
  本因坊家家督(在有名人,且名人非本因坊家家督情況下)
  圍棋其他三家家督(按照段位排列)
  將棋三家家督(按照段位排列)
  棋四家跡目(按照段位排列)

  將棋三家跡目(按照段位排列)
  但最終仍以圍棋為上位。德川家康對圍棋的積極貢獻,使得日本成為圍棋中興之國,全面超越中國(20世紀初,中國圍棋的絕頂高手尚不如日本圍棋職業初段選手),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中韓才趕上乃至超越日本。2004年日本棋院創院八十周年,提出了設立圍棋殿堂的構想,11月15日創立了圍棋殿堂數據館,每年選出一位或多位對圍棋做出卓越貢獻者,德川家康因其“與各大名、武將等公家頻繁交流圍棋,促進圍棋普及訂定圍棋制度、俸祿授予,使圍棋得以職業化”的貢獻於2004年5月28日入選第一回的圍棋名人堂。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