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高武世界裡的網遊》第七十章 政委
  夜幕深沉,李春雷穿著睡袍,單臂依在床榻上,透過頭頂天窗看向天空夜色。

  點點星光點綴天空,說不出的燦爛。

  最終她還是選擇留在帝都,因為她相信,他一定會來帝都的。

  只是,未必是來找她的。

  身邊桌子上,一張紙上寫著清秀的小字。

  劉濤
  18歲,身高一米七八,體重六十公斤。

  青鳥二中高三學生。

  職業,戰士。

  等級,六級!
  戰績,……

  父親,劉清泉。齊河人,亡。

  母親,周鳳宜。齊河人,亡。

  奶奶,沈月娥。

  小妹,劉蕊。

  下面關於劉濤的一些事跡都有列舉,雖不盡詳細,卻也事事具在。

  這些信息,她看過一遍就再難忘記。

  “是感激嗎?”

  想起將自己擋在身後的背影,那帶著溫度的胸膛,李春雷從不認為自己是個輕易許下情種的人。

  自己之所以難以忘記,不僅僅是那羞人的場面,還有那屠龍時,劉濤表現出來的執著,瘋狂。

  沒有人做到的事,他做到了。

  那種感覺,讓她安心。

  若沒有他,就沒有她的新生。

  “是好感吧!”

  李春雷對著夜空淡淡說道,“僅此而已!”

  這一刻,她放下莫名的情思,再次找到自我。

  手指伸出,一道細小的火焰出現,隨後火焰扭曲,逐漸變成一隻迷你火龍。

  火龍撲倒紙上,瞬間紙張燒成灰燼。

  “一切隨緣吧!”

  同樣的信息,在許多有手人中傳遞。

  同樣警告,也讓他們望而生畏。

  沒有人能夠對抗戰國,哪怕用最溫和的手段,也不能跨過灰色地帶。

  這是,用無數個頭鐵的家族的屍骸,建立起來的威嚴。

  不過,有趣的是,包括帝國皇族在內,對於劉濤的調查只是存在於已知的范圍內,並沒有使用特權從戰國智能那裡獲得消息。

  如果他們動用特權,或許就會發現,這份情報上最大的問題,就是那職業一欄的表述。

  不過,讓他們用僅有的特權去為一個有些運氣的窮小子使用,這事聽起來就瘋狂。

  不值得。

  這就是所有高層的共識。

  劉濤並不清楚自己已經被人查了個裡裡外外。

  就是知道了也無能為力,只要做好自己就行。

  至於自己領主身份沒有暴露,算是意外之喜。

  當然,自己也不會一直都藏著掖著,他有自己的計劃。

  當攻略三國度超過5%時,就可以在戰國中招募1%的將士,按照現在的計算,達到5%後,自己的兵力能夠有五萬左右,最少能夠帶領五百人。

  這還不算上屯田兵,真要是武裝起來,瞬間十萬大軍也有了。

  所以,保守來說五百人也會給自己帶來不小的幫助。

  那時候,功勳會增長更快,軍職也會不斷提升,而後自己就能獲取更多的好處,獲得更多的錢,來補貼家用。

  甚至於,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自己回將攻略度達到10%,那樣自己就能招募5%的將士一起進入戰國。

  到時候,哪怕只能帶進去一個將領,也會成為自己重要的幫手。

  這才是劉濤打算好,最合適公布身份的時機。

  可是,劉濤在獲得一系列好處以後,就有點迫不及待的感覺。

  迫不及待的,想要帶著三國的將士,一起去感受星辰大海般的戰爭。

  這些,並不遙遠。

  三國裡,完成圍城後,黃忠趙弘趙慈都帶人出擊,收拾周邊的城池。

  這些城池被黃巾佔據後,基本的行政體系都遭到了破壞,所以駐兵不多,幾人帶領部隊基本上兵臨城下就開城投降,即便有人抵抗,也被大軍攻破。

  在大軍的攻打下,各地迅速恢復平定。

  隨後,大軍帶回更多的錢糧,還有更多的俘虜。

  充足的錢糧,眾多的俘虜,劉濤開始著手整備軍隊。

  而整備軍隊,最要緊的就是建立起自己心中的“政委”部隊。

  為此,劉濤將圍城的任務放下去後,就鑽進大帳中,埋頭整理心裡的思路。

  連續兩天的時間,終於將符合自己口味,同時適應當下環境的的政委制度鼓搗出來了。

  看著面前的錦帛,上面書寫著各種措施,綱領,自己培訓方向,口號等等。

  雖然錯綜雜亂,在專業人士的眼光中一無是處,但在這個世界裡就是個大殺器。

  比如說,識字掃盲,比如說,訴苦大會,比如說,公審!

  在這個學問被世家大族掌控的社會,在這個知識壟斷的社會,識字是多麽的遙遠,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劉濤不會去挑戰特權階級的利益,因為他自己就是特權的享受著,但不妨礙他在軍隊裡實行軍令。

  但今後,成為權利的最高者時,他就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因為那時候,自己不僅是吃蛋糕的人,更是分蛋糕的人。

  任誰也不想多一個同樣持刀的人。

  所以,識字掃盲也是為將來的統治秩序做準備。

  而軍隊,作為劉濤手中最犀利的武器,將會優先加強知識化的建設。

  哪怕退伍之後,這些有文化的老兵,也會成為自己治理地方的基石。

  雖然現在看來很難,但想到那支即便再過草地,爬雪山都會識字掃盲的隊伍時,這點困難就不算什麽。

  比如說,士兵的地位和福利。

  這點,除了朝廷正規軍有明確的“軍餉”“地位”外,其它類似州府的官兵都只是“兼職”,平日裡都在家務農,作戰時才會征召起來,這樣的軍隊好處就是解決了日常的開銷,讓士卒自耕自食,但壞處就是軍隊務農時間一長,作戰能力就會下降。

  這對於劉濤走的精兵路線相背離。

  而且,這些農民兵所享受的福利要麽沒有,要麽很低,全憑上官的個人意願。

  劉濤想要增強軍隊的戰力,想要士卒心甘情願的為他死戰,這些措施就必須建立起來。

  哪怕地方上還有阻力,但軍隊中必須實行。

  強製實行。

  很快,劉濤就派人傳令諸將,軍營當中開始設立新的職位,“政委”!
  因為人員短缺,現在只有屯級以上設立相應政委,至於什,後續也會考慮。

  對於這個新設立的職位,眾將反應不一,卻都選擇默認。

  畢竟,這是自己主公要做的,對自己也沒啥壞處。

  就這樣,在這宛城外,政委制度就開始正式出現在人前,在後面的戰爭中逐步完善,並且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隨後,劉濤就開始了第一期政委課程。

  將上次招集的人員再次聚集,同時再次選拔一些年青上進人員,湊齊了三百人。

  這就是,第一批的政委學員。

  簡稱政一期!
  劉濤親自編寫課程,親自教他們識字。

  連續三天,同吃同住,這些剛剛脫離了土地束縛的漢子們很快就有了變化。

  那種具備了思想,有了精神寄托的感覺,頓時讓人矚目。

  三天后,劉濤開始讓他們走到基層去,走進新組建的隊伍中,將自己這三天學到的,感受到的告訴每一個下屬。

  三天來,劉濤每天教導他們十個字,他們需要將這三十個字教下去。

  當這些政委來到士卒中間,當他們說著還不成熟的語言,將劉濤的政令講解下去後,士卒反應激烈。

  尤其是軍功授田,軍餉待遇的措施公布出來,戰士們的熱情更是高漲。

  走到哪裡,都有人圍在政委身邊,聽著一遍又一遍的福利待遇。

  有人走進黃巾俘虜中,起初這些神情麻木的人並沒有反應。

  當政委們在人群中不斷探究他們的心酸,一個個將自己的遭遇說出來的時候,共情的力量頓時爆發。

  隨後一名政委喊出“軍功授田!”

  霎時間,這句經過劉濤深思熟慮,琢磨老久的口號,就在人群中響徹起來。

  而後,猶如瘟疫一般,瞬間席卷整個黃巾營地。

  這句口號,比起那什麽蒼天黃天的更讓他們心動。

  他們造反不就是為了一口飯嗎?
  還有什麽比田地更重要?
  而那些聽聞軍功授田的人,心中像是找到了光明一般,看向遠處的城頭,更是多了一份火熱。

  華夏自古就有故土難離的說法,這土不僅僅是居住的地方,還有一份田地牽絆著自己。

  這授田的措施以下達,整個軍營都變了顏色。

  黃忠等人感受最為明顯。

  士卒的訓練更加刻錄,往日裡混吃的老兵也整理衣甲,為的就是那伍長高處一倍的授業田。

  而黃巾俘虜中,原本消極怠作的氛圍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高漲的熱情。

  劉濤讓這些政委趁機加把火,傳出有功者會擺脫俘虜身份,成為官軍,享受軍功授田的政策。

  一時間,那些俘虜壯漢更是激動不已。

  不少人都在準備,拿昔日的同袍換取自己的前程。

  晚上,用過晚膳的伍長什長被召集起來,在一個個小帳篷裡,每個政委開始教字。

  劉濤教給他們的字都很簡單,天地人大小等等易學的字,每天規定政委教會三個字。

  還要不定期的檢查學習情況。

  這樣,一群人在帳篷裡,點著火把,每人一支樹枝,在地上跟著政委寫寫畫畫。

  雖然寫的都不美觀,雖然有些寫錯,拿慣了刀槍的手指捏著細細的枝條如此別扭,但每一個人都在興奮著,一絲不苟的畫著。

  對於他們而言,學習是上等人才能享有的特權,哪怕他們成了伍長什長,管著數十人,在士人眼中依舊是個黔首,一個下等人。

  而現在,他們竟然有機會學習,有機會給自己的後代起個名字,而不是一個三郎、大牛的渾號,如何不讓他們心動。

  當政委感受到這股激動時,手上的筆更加沉穩,心頭對於主公更加崇拜。

  當在場的什長伍長學完後,被告知每隔一天都會學習新字時,激動的人們立刻舉起手臂,高聲歡呼。

  “主公威武!”

  “主公萬歲!”

  “報效主公!”

  一句句喊聲逐漸響起,而後他們得之自己需要將學到的字將會手下士卒時,聞訊趕來的士卒更加瘋狂。

  各個高呼,“主公萬歲!”

  盛勢響徹天地,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呐喊。

  劉濤聽到這呼喊聲明白,自己這一步棋走對了。

  至於軍功授田的土地哪裡來,劉濤一點不在乎。

  三國中人口遠沒有後世那麽多,土地本身就有富余,何況北方塞外異族,南方沼澤等等,都有豐富的土地資源。

  在退一步說,整個三國的土地都分完了,但戰國的土地可是沒邊的,到時候自己帶一群人去戰國圈地,也能解決問題。

  所以,這些都不是事。

  耳邊聽著一句句萬歲,劉濤心砰砰的直跳,一個莫名的野心開始滋生發芽。

  遠處,宛城城牆在這歡呼聲中顫抖,那些守衛的軍士更是緊張不已。

  不知為何官軍如此,躁動的張曼成只能讓人小心戒備,同時派人出城打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