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聖歸來》第二話:大聖歸來.五百年後
  詩曰:

  天災苦困遭折磨,人事淒涼喜命薄。

  若得英雄脫困時,他日定滅如來佛。

  五百年前。

  雷音寶刹,三千褚佛,五百羅漢,八大金剛,無邊菩薩,一個個都執著幢幡寶蓋,異寶仙花,擺列在靈山仙境,婆羅雙林之下接迎。

  如來駕住祥雲,對眾道:“我以甚深般苦,遍現三界。根本性原,畢竟寂滅。洞虛空相,一無所有。殄伏妖猴,是事莫識。名生死始,法相如。”說罷,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

  大眾見了,皈身禮拜。少頃間,聚慶雲彩霧,登上品蓮台,端然坐下。那三

  千諸佛、五百羅漢、八金剛、四菩薩合掌近前禮畢,問曰:“鬧天宮攪亂皤桃者,誰也?”

  如來道:“那廝乃花果山產的一妖猴,罪惡滔天,不可名狀。概天神將,俱莫能降伏,雖二郎捉獲。老君用火鍛煉,亦莫能傷損。我去時,正在雷將中間,揚威耀武,賣弄精神,被我止住兵戈,問他來歷。他言有神通,會變化,又駕筋鬥雲。一去十萬八千裡。我與他打了個賭賽,他出不得我手,卻將他一把抓住,指化五行山,封壓他在那裡。

  眾佛祖皆屏聲聆聽如來佛滔滔不絕地為自己邀功細說,頓了頓如來佛繼續說到:“五帝大開金闕瑤宮,請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會謝我,卻方辭駕而回。”大眾聽言喜悅,極口稱揚。謝罷,各分班而退,各執乃事,共享天侖。

  瑞靄漫天竺,虹光擁世尊。果然是西方稱第一的如來佛,無相法王門!

  此間玄猿獻果,糜鹿銜花;青鸞舞,彩鳳鳴;靈龜捧壽,眾佛好不悠然自得。

  去來自在任優遊,也無恐怖也無愁。

  極樂場中俱坦蕩,大千之處沒春秋。

  五百年後
  如來佛祖居一月靈山大雷音寶刹之間,喚聚諸佛,阿羅、揭諦。菩薩、金剛、比丘增、尼等眾,問道:“自伏妖猿,安天之後,我處不知年月,料凡間有半千年矣,今值孟秋望日。當年封印那潑猴的‘卍魔咒印’五百年封印期限將至,我等聚集於此,今日與眾佛祖商討加固封印之事,如何?”

  眾佛祖僧侶一個個合掌,禮佛三匝。領會探討。

  眾菩薩探討一番禮畢,請明如來,道:“但凡下界一切之本源皆有靈性,亦如那孫悟空,雖為靈石所化,且不知天高地厚,大鬧天宮,辱罵玉帝,貶低天庭,但佛家皆奉旨善行,且被佛祖困至五指山下渡化,已有五百年之久,加固封印亦不可為上策,不如引領法度,度他一劫,何如?”

  如來佛聽罷,微開善口,道:“我現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者,雖好親生,只因糊口,性拙情流。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嶦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凶場,是非惡海。”

  眾佛祖聽得如來佛答非所問的模樣,自顧說些不著邊際的瑣事,但沒有一人表現出煩躁與不屑神情,亦如反常的淡定自若,真可謂是得道高僧。

  見眾佛祖沒有異議,如來佛只顧侃侃道來:“我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

  諸菩薩聞言,合掌皈依,向佛前問曰:“如來有哪三藏真經”如來回道:“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要旨,怠慢了瑜迦之正宗。”

  如來佛說到這裡故意打住,仔細觀察眾佛祖的臉色的之變化,言辭之論斷,但眾佛祖皆沒有點名要道,也沒有指出任何紕漏。

  於是如來佛便自家喋喋不休地開始一番真言論道之詞:“正如剛才諸位說的那樣,那潑猴雖說頑固不化,大逆不道,但是佛家皆因善結緣,且如今已經被鎮壓於五指山下五百年之久,脾性估計也已消化不少,如能將此渡化,來日也可修道成佛。”

  眾佛祖聽聽吧皆合掌感激,紛紛表示支持如來佛此舉善哉。

  隨即如來佛又道:“今吾有一計,吾乃道破天機,若要歸降度化那潑猴孫悟空,必得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不知誰肯去走一遭來?”

  當有觀音菩薩,行近蓮台。禮佛三匝,道:“弟子不才,願上東土尋一個取經人來也。”

  諸眾抬頭觀看,那菩薩理圓四德,智滿金身;纓絡垂珠翠,香環結寶明,烏雲巧疊盤龍警,繡帶輕飄彩鳳翎。碧玉紐,素羅袍,祥光籠罩;錦城裙,金落索,瑞氣遮迎。眉如小月,眼似雙星。五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淨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楊歲歲青。

  此人便是解八難,度群生,大慈憫;故鎮大山,居南海,救苦尋聲,萬稱萬應,千聖千靈。蘭心欣紫竹,意性愛香藤;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裡活觀音。

  得此南海觀音菩薩親自出馬,如來暗自竊喜,但卻未表露出任何聲色。南海觀音親自出馬,便可萬無一失了,隻此如來佛便允諾了下來。

  明理說是覓尋善信教徒傳播《三藏經》文,實則是為了加固孫悟空“卍魔咒”的封印。倘若得此感化孫悟空,自然是一舉兩得,倘若那孫悟空依舊冥頑不靈,到也無妨,只要覓得金蟬子轉世之人,定可保封印萬無一失,再將孫悟空壓製五行山下五百年,確保西天如來佛法無邊的名聲流傳百世。

  誰人不知西天如來佛曉古通今,知過去未來,要覓得金蟬子轉世之軀,也是輕而易舉之事。怎奈稱霸西方天域的如來佛祖,自五百年前在東方天域遇見石猴孫悟空之時,卻也吃了一驚,但誰人曉得他最終竟然戰勝孫悟空,並將其壓製於五行山之下。

  別人不曉得其中緣由,但如來是心知肚明的。若是一般肉眼凡胎之人,如來皆不放在眼裡,隻消瞧他一眼,便知他的過去未來,旦夕禍福。

  但那日出現在凌霄寶殿之上氣勢凌人,目空一些的孫悟空卻成了一個千古列外!只因孫悟空超出六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元神本是女媧補天之時留下的靈石,心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天地元素所幻化,相生相克,任憑如來動用輪回之眼也不能窺視一斑。

  如此一來,如來在凌霄寶殿之上詢問孫悟空有何本事,何年得道,哪裡修行,何年何日生?

  哪知孫悟空這猴子不但生性直爽,除此之外竟然腦袋也不變通,禁不起炫耀起來,說自己有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鬥雲便是十萬八千裡雲雲。自己一身神通身世之謎一股腦全盤托出。這下可好,如來在心裡暗自嘲笑孫悟空這初成人形的畜生果然愚蠢到了家。

  如此一來,如來佛便已經掌握孫悟空身世之秘密,暗自窺探天機輪,打賭一事實屬作弊耍詐,輕而易舉地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

  然而孫悟空五百年來一直想不通的事情,竟被混沌一語道破,孫悟空又怎能不捶胸頓足,仰首指天長嘯:“如來老兒,這一次,定要打得你灰飛煙滅!”

  索性“卍魔咒”封印期限只有五百年,也許對於凡夫俗子而言,五百年難以想象,但就孫悟空而言,到也並不算什麽,但其中的苦,唯獨他心裡知道。

  如來見南海觀音毛遂自薦,心中大喜,忙說道:“別人怕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觀音菩薩道;“弟子此去東土,有甚言語吩咐?”

  如來道;“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許在霄漢中行,須是要半雲半霧;目過山水,謹記程途遠近之數,叮嚀那取經人。但恐善信難行,我與你五件寶貝。”即命阿儺、迦葉,取出“錦瀾袈裟”一領,“九環錫杖”一根,對菩薩言回;“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回;持我的錫枚,不遭毒害。”

  這菩薩皈依拜領,如來又取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法各異。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聽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帶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菩薩聞言,踴躍作禮而退,即喚惠岸行者隨行。那惠岸使一條渾鐵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薩左右作一個降魔的大力士。菩薩遂將錦襴袈裟作一個包裹,令他背了。菩薩將金箍藏了,執了錫枚,徑下靈山。

  菩薩到山腳下,有玉真觀金頂大仙,在觀門首接住,請菩薩獻茶。菩薩不敢久停,對大仙曰;“今領如來法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

  大仙道:“取經人幾時方到?”

  菩薩道:“未定,約莫二三年間,或可至此。”遂辭了大仙,半雲半霧,約記程途。

  見觀音菩薩駕雲遠去,那金頂大仙搖身一變,修出婀娜多姿曼妙身段,好一副千嬌百媚之態,蒲扇半遮玉面含羞呵呵淺笑。這哪裡是什麽金頂大仙,儼然就是混沌妖王。

  “如來小兒,沒想到吧!”混沌獨自仰天歎息自語:“縱使你有輪回天眼,也終將逃不出我的手掌心。”說話間,張開五指,做一個抓住東西捏碎的動作,又是一聲空靈般的笑聲經久傳響,化作一陣風消失得無影無蹤。

  L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