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經無敵了》第三百一十章 唯一目標
  李躍拿著玉佩,心裡有些煩悶。

  著破勞什子研究了半天也沒看出來是誰家的東西,興致缺缺的把玉佩交給身後的千牛衛,李躍自己則選擇去甘露殿面聖。

  自己剛剛在皇宮中搞了那麽大動靜,百騎的眼睛也到處都是,李二這會肯定都知道了。

  別的不說自己借著上次沒還的令牌狐假虎威強行用人的事情可大可小。

  李躍知道李二不會殺了他,但這人怎麽說也是曾經喝烈酒玩大刀的狠人,萬一一個惡趣味,怎麽不得給自己兩個大嘴巴子出氣。

  通過太監稟報,李躍快步來到甘露殿內。

  老老實實拜見了一下李二,李躍就被晾在一邊。

  他走也不是,坐也不是。

  李躍見無人理會自己,索性開始擺爛起來。

  靠在柱子上,偷偷聽著裡邊的爭吵。

  “嘿嘿,老魏頭被李二罵了。”

  李躍聽見裡邊的申斥聲笑了笑,便繼續靜靜聽了起來。

  很快事情的經過被李躍扒了出來,大致就是魏征檢舉長孫無忌,李二開始給自己這個大舅哥開脫。

  看著裡邊魏征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李躍心裡就亮清了。

  老魏頭八成是怕李二太過縱容長孫無忌,導致未來外戚勢重。

  對此,李躍倒覺得魏征純粹想多了。

  李二沒錯看過長孫無忌,是很多歷史圈路人錯看了李二而已。

  李二內心從來就沒認為過長孫無忌是忠臣,畢竟哪個忠臣敢在未來做脅迫皇帝立嗣的事情?
  長孫無忌在武德九年取勝之後,就開始夥同新臣在朝中各種排斥異己,以李二的的權謀水平,不可能不知道。

  可李二為什麽要哄著長孫無忌,因為對他是有要求的。

  這個潛在要求就是,以元舅身份輔佐未來的外甥,順利做好權力過渡,把帝系控制在自己一脈手裡。

  中古時期國祚太短,政局不穩,很多都是二世而衰,二世而亡。

  第一代人牛X哄哄,第二代人菜的摳腳,甚至還為了爭權奪利打在一起,最後被一窩端。

  正是因為長孫無忌不是忠臣,所以李二必須向他做出讓步。

  因為如果不做一些維護,等他一死,長孫無忌就可能生事作亂。

  幼主沒有元舅的輔助,因為能力不足,容易被權臣所控制,或者發生宗室禍亂,最後大好江山白白便宜了外人。

  李二說到底也是看人下菜碟,事實證明逼君惡棍長孫無忌的確是有能力的。

  真·老實·忠臣,或者是和李治+長孫團夥有矛盾的房玄齡,魏徵,劉洎,馬周,張亮,王義方,崔仁師,李勣,李道宗,宇文節,被廢的兩個嫡子,庶子,庶弟,女兒,女婿,就一甩手把他們打包丟給了長孫無忌。李二肯定想:你們就各安天命吧,有事找長孫無忌,反正本人快死或已死,概不負責。

  許敬宗,李義府,李勣要不是抱上了武媚娘的大腿,被長孫無忌清洗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李躍這會不知道長孫無忌心裡怎麽想的,不過透過竹席看那樣子這大陰人還挺樂呵的。

  興許是知道李躍已經來了,李二沒有過多和他們糾結話題,吩咐他們回去休息,便讓李躍上前覲見。

  “微臣拜見陛下!”李躍老老實實做了動作。

  “嗯。”李二應了一聲,“什麽時候打算把朕的金牌還回來?”

  李躍聽到這話,臉色也是尷尬了不少,但厚臉皮的屬性不允許他冷場。

  只見他雙手恭敬的捧著金牌,“還請陛下恕罪,都是臣在南山太過想念陛下,因此這才借著金牌一解思念之苦。”

  看著滿嘴胡說又鄭重其事的李躍,李二只能說哭笑不得。

  “行了,別拿這鬼話糊弄朕!”李二示意身旁的太監接過金牌,轉而自顧自的說道,“李躍,你知道彈劾你的奏疏有多少嗎?”

  李躍聞言有些疑惑,“陛下,臣最近老實本分,從未出過書院一步,就是長安城也是昨日才來。”

  “這是誹謗,絕對的誹謗!”

  李躍開始自證清白起來,但李二沒有給他機會,轉頭便讓人取來抨擊他的文章。

  好家夥!李躍頭一次算是見識到了文臣的恐怖。

  就提個建議,怎這些東西看起來都有半人高了。

  李二示意他過去看看,李躍當然也沒有客氣。

  拿著面前的奏章開始研究起來,李躍的臉越來越黑。

  作為一個現代人,他頭一次明白了什麽叫禮儀之邦。

  弄了半天源頭在上面呢,裡邊文章大多數都說李躍有失讀書人的排面。

  剩下一部分人則是抨擊李躍帶徒無方,整日帶著書院的學生們搞體能下地乾活,而忽略了讀書人真正該學習的東西。

  李二捋了捋胡子,並沒有就李躍沒有禮儀的事情追究,“說說看,這邊有大臣說你一天帶著學生們到處亂跑是不務正業,你可有何辯解?”

  李二話說的很明白,就是事情不大,但是要李躍拿出來一個合理的解釋。

  不然馬上秋圍將近,耽誤了這些讀書人,被人噴起來著實會背上罵名。

  李躍聽到這話反問道,“陛下,您覺得人們讀書是為什麽呢?”

  “當然是教化百姓,報效君主。”李二說。

  “不,陛下。他們是為了做官。”李躍很快便給出了自己不同的見解。

  “做官?”李二皺了皺眉。

  其實讀書的目的,大多是為了做官。

  先秦時期的官吏選拔制度是世官製,是要看出身,要拚爹,那個時候的讀書人,或為了當官方便,或為了心中抱負,總歸是想成為統治階級的一員,或者在統治階級中佔據更加突出的地位。

  西漢時漢武帝改為察舉製,本意是想從世家手中搶佔一定的話語權和官吏選拔權,但是到了東漢末,察舉製就已經變成了統治階級內部自我消化、升遷的一種手段了。

  所以曹丕改為九品中正製,這個墮落得更快,被統治階級拿走利用得更快。

  隋朝再度改革為科舉製,就是因為經典解釋權、輿論權、話語權都被掌握在了世家手中。

  把握了經典解釋權,這些官員們就能夠進一步地掌握整個天下的輿論權,比如唐朝以後所謂的清流,最頂峰就是明朝的東林黨,通過操控輿論進而操控內閣、中央官員人事的任免。

  自科舉製誕生以後,這種讀書選拔制度就成了古代讀書人的唯一動力和目標。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