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書劍盛唐》第三百一十六章 新船下水
  “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千年修此身……。”戲台上明月扮演的白素貞,身邊跟著一個白牡丹扮演的波浪形小青,視覺效果意外的和諧。

  早就傳遍長安的故事,新穎特別的唱腔,《白蛇傳》輕而易舉的紅遍長安。平康坊的娘子們,即便是青春已過,顏色不再,靠著戲園子照樣能活下去。

  每一場演出結束,幕布拉上的時候,都會出現一行字,編劇:自成先生。

  李誠雖然不在長安,關於他的傳說卻依舊在流傳。平康坊的娘子們念茲在茲,許久不見先生新作,不知何時再唱自成詩。貞觀十二年的大唐,初唐四傑最大的盧照鄰還是小屁孩。李誠領一時fengsao,達到了無人能及的高度。

  《白蛇傳》紅遍長安,伴隨著萬戶搗衣聲,大小娘子們口中唱的都是這出膾炙人口的曲子。明月、白牡丹紅遍長安,反倒是反串許仙的娘子,因為不斷的變化,沒有紅起來。其實這出戲呢,算的上是女主的戲,許仙不紅也可以理解。

  又一場演出結束之後,明月下台卸妝時,眉開眼笑的若兒過來道:“登州來人了。”

  明月不等卸妝,匆匆起身往外走,見到在外等候的錢谷子,上前道:“郎君可有書信?”

  錢谷子抱手笑道:“回明月娘子,家主有信一封,還有一些禮物,都叫人送到宅內去了。”

  “這樣啊,辛苦了。”明月趕緊客氣一聲,這是李誠跟前的親信,絲毫不敢怠慢。若兒送到外面時,一張飛票塞過來:“辛苦了,拿去喝茶。”

  錢谷子一點都不帶客氣,笑嘻嘻的收起道:“若兒媽媽,明月娘子再不抓緊,要落在別人後面了。”若兒心中一緊,趕緊追問,錢谷子收了好處,自然說了一些李誠的事情。

  當然這些事情都是無關緊要的,但對於若兒和明月來說,卻是很要緊的事情。李誠身邊有白鄭二女,被她們搶先生下孩子的話,明月的地位就很尷尬了。

  關鍵還是這兩個女人的出身不差,這是明月的天然劣勢。得想法子找補回來。

  送走錢谷子,若兒回來一番說話,明月的心頭也是一陣緊張。趕緊回家去看了李誠寫來的信,看完了輕松了許多。李誠在信裡說了一些想念的話,同時還強調了大唐盛世來臨,長安最鼎盛的時候已經來到。

  這個情況下,對於明月這些人來說,無疑是最佳的發展機會。不要想那麽多,抓緊時間擴張戲園,十年的時間就能掙到一輩子花不完的錢。

  放下信的明月卻不這麽想,而是愁眉不展道:“媽媽,便是有一生都消受不完的錢財,也比不了給郎君生下一兒半女來的實在。”

  這個年代的女性思維就這樣,什麽獨立自強這些觀念完全沒有。抓住一個好男人才是正經,辦法也很簡單粗暴,生孩子,生兒子。

  “不若去一趟登州,呆上幾個月再回來。”若兒給出了個主意,明月很是動心。

  “只是郎君信中說了,眼下正值最佳擴張的階段,就這麽去了登州,怕是要辜負郎君的好意。”明月有點動搖,說這話都不堅決。若兒道:“糊塗,能唱戲的人多了,能依靠的男人卻少之又少,別廢話,這就讓人去跟錢谷子說,走的時候帶上你。”

  懷貞坊,李宅。崔芊芊一臉的志得意滿,手在肚子上輕輕的撫摸著,一個生命正在孕育。這時候大婦的姿態顯示出來了,武順和秋萍都被她叫來一起說話。

  “郎君在信中問起了順娘和秋萍,重點問了安樂。登州偏遠,我尋思著,郎君身邊沒個體己人照看也不是個事情。”這話的意思很明白,希望秋萍主動請纓。

  秋萍是個聰明人,心裡很是動心,但也沒吃崔芊芊的餌,負責不安分,正在活躍的要走的安樂,低聲笑道:“大娘子想的周全,只是安樂還小,我也走不開。要是不放心,讓鶯兒去一趟就是。”武順則低眉順眼的,什麽都不說。

  這時候誰要做出頭鳥,今後就是崔芊芊的打擊目標。

  崔芊芊說了這些話,目的就是一個,派鶯兒去盯著李誠,免得被隔壁家裡那個小狐狸精搶了先手。說實話,武順很是尷尬,武約這個事情,她事先真不知道。真實情況是武約自作主張,楊氏推波助瀾。至於武氏的臉面,那才值幾個錢?

  還有一個事情,楊氏也有點無奈,李世民要選秀,武三娘是出了名的美娘子。宮裡來人之前,楊氏果斷的把武約丟給李誠去了。畢竟武約進宮只能從底層做起,宮裡的情況就算沒經歷過,也知道個大概。

  把女兒送進去,那就是去受罪啊。誰讓武約娘家沒啥靠山和背景呢?就算僥幸被李世民看上了,也未必能順利上位。皇宮裡的爭鬥,說是刀光劍影都不過分。

  只是這個事情吧,把崔芊芊給氣的不輕,武順都沒過門的,就一下把小姨子丟過去了。眼睛裡還有我這個大婦麽?所以呢,崔芊芊要敲打一下武順。

  秋萍很合作,崔芊芊順著她的話就道:“這樣也好,讓鶯兒去登州,我們都放心。”

  武順心裡其實很清楚,李誠身邊還有白嬛和鄭潔呢,鶯兒去了也算是個武約做幫手了。所以這個事情,她也是舉雙手讚成的。兩個小的聯手,懟死兩個外來戶。

  肚子裡有貨心不慌,崔芊芊在此之前,作為大婦是有點底氣不足的。這年月就是這樣,肚子不爭氣,別的再強都是虛的。李家無後,這是最大的問題。一個家族,沒有後代,怎麽開枝散葉?懷孕之後,崔芊芊氣勢都不一樣了,至少證明她能生育。

  長安城裡的事情,李誠自然不知道,水師千頭萬緒,都需要去做。忙碌的時光過的很快,事情雖然很多,但是許敬宗和劉仁軌這兩人確實給力,分擔了大多數的工作。李誠得以專心的抓船廠的事情。

  轟!纜繩砍斷,新船被滾下來,海水倒灌後托起這艘新船。一千料的大船,在這個時代未必是最大的船,但肯定是目前最大的海船。

  杜老頭看著新船下水,很是得意的站在李誠身邊道:“總管,這條船總算是造出來了。”

  李誠倒是很鎮定,萬噸大船都見過,這算個什麽?排水量也就是五六百噸的船。還是一條平底的海船,用的是硬帆。關於海船的格式問題,李誠實在是沒太好的辦法。大航海時期那種軟帆尖底的海船,現在的技術根本造不出來。

  即便能造的出來,也無法讓人信服。這是大唐,面對的是渤海、東海、黃海。這種特殊的情況下,硬帆自然是首選。中國人一點都不傻,海船在不需要走太遠的情況下,硬帆的效率更好。不是說軟帆不好,而是在中國人看來,不實際。

  李誠面無表情的樣子,讓杜老頭有點擔心,難道說自己做的還不夠好麽?
  “接下來海試的過程很重要,一定要注意安全。確定這條船在多數情況下能扛的住大海的考驗,這才算是過關。對了,船廠的規模可以適當的擴大,再增加兩個船塢吧。”李誠顯得很平靜的時候,現在已經是一片歡呼聲。

  杜老頭自然沒啥不滿的,按照李誠的意思,杜老頭是朝廷的官員了,這船廠就跟他沒關系了。交給他兒子來繼承就是了,杜老頭安心的做官,確保船的質量,還有產量。

  新船下水,正式海試還要等兩天,李誠把吳都尉叫來吩咐:“這種新船,明年會增加很多,還要造更大的船。水師當務之急,是確定新船的性能。海試時間為一個月,期間一定要確保安全,絕對不能大意。如果出了意外,每人撫恤金二百貫。”

  新船要海試這個事情,吳都尉還真的沒有概念,這是李誠提出來的,他只能接下來。

  這年月在海上討生活,就是在生死線上找飯吃。李誠的態度,吳都尉和麾下都很感動。水手的命不值錢啊!二百貫的撫恤金,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三五年內不愁吃穿了。

  新船下水,李誠興致卻不算很高,這就讓杜老頭有緊迫感。李誠要求造更大的船,這對他來說壓力很大。新船下水只是第一步,還有兩天的時間,要給戰船裝上拍杆和八牛弩。船上不僅僅是水手,還有一隊戰兵。

  運氣的是,這個時代的氣溫較高,冬天的渤海封凍的時間很短。新船還有足夠的時間,在封凍之間完成海試。

  相比於李誠的平靜,劉仁軌和許敬宗就沒法平靜了,前者是因為新船之大,讓他感到興奮。頭一回對水師的前途看好。後者則在擔心另外一個問題,造船的錢從哪來?
  這一條新船,據說造價就是一千貫,用的是最好的材料,最好的裝備。

  水師,從來都是很燒錢的勾當,不像地面部隊,一般的府兵,有把刀,一件皮甲,就能拉上陣去打仗了。水師則想都不要想,跳幫作戰之前,都是最大限度的殺傷對手。火攻才是這個時代海戰最具威力的戰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