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書劍盛唐》第七十九章 生意大火
  在一邊自願幫忙看場子的城管,總算是找到事情做了。一幫人趕緊起來,攔住這幫人的去路:“幹啥的?”掛著腰刀的王麻子語氣不善,這是戰場上回來的廝殺漢,一股殺氣鎮住衝來的人群。一個男的大聲道:“幹啥呢?我們是來買書的。”

  王麻子心說李大郎果然神機妙算,讓我們等在這裡維持秩序,這些人果然來了。

  “買書有你們這樣的麽?店鋪就這麽大,都進去了還怎麽做買賣。排隊!都給我排隊!”其實這些人一起進去呢,也沒什麽,但王麻子完全按照李誠的吩咐來做,管什麽行不行呢。

  這一些人是真的來買書的,一看城管都這樣了,趕緊排隊吧。呼啦啦的一下,十幾個人的隊伍排起來了,你可別小看這一下,這是西市啊,有人買東西還排隊,這多抓眼球啊。

  李誠這一招有點無恥,如果今天沒這些人來,李誠會雇傭一些人來排隊。搞宣傳這一套,現代人積累的經驗不要太多,現在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現代社會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宣傳很必要,甭管什麽手段,能吸引眼球就是成功的宣傳。腦白金就是典型成功案例。

  城管一次放兩個人進去,多了就攔下。後面的人心裡那個著急啊,這書是剛才那個客人回去吃飯,在飯桌上宣傳的,一通吹噓,大家還都看到了《三字經》,這可是個家族為首的年代,哪個大家族裡不是一堆孩子?這麽好的開蒙書,還只要二十文,不搶還等什麽?
  哪個家族都需要新鮮血液,教育自然也是重中之重。把《三字經》帶回去,必然會受到家族裡長輩的肯定,這是大事情。

  “喂,裡面兩個快點啊,這人越來越多了。”外面有人嚷嚷上了,這次是個托。李誠安排的人在後面胡亂叫一嗓子,這一下整個隊伍都急躁了。要不是城管的鋼刀都亮出來了,這幫人真的能往裡衝。路過的人一看這陣勢,這裡頭幹啥呢?這麽多人排隊?得,我也跟著排吧。於是這隊伍越來越長,拉出去一百多步。

  再後來的人看見了,也都跟著排隊,不知道為啥排隊,一打聽,後面的人也不知道幹啥,就知道別人排隊他們也排隊。好在還有維持秩序的城管,大家趕緊問吧。一問才知道,這是家書店。裡面的書可便宜了,買了不吃虧。

  這年月書這東西是非常之高大上,有錢人家裡的書,那都是請人抄寫的。也沒聽說過誰家開書店,大規模的賣書,這還是頭一回聽見。得,先排隊吧,讓下去弄倆燒餅來對付。

  程處弼等人已經徹底的傻眼了,一看這隊伍,五六百人都打不住了。

  “哥哥真是神仙一般的手段,只要照著哥哥的吩咐做,說人都擠不下,就真的擠不下。”段珪徹底的跪了,看著李誠就像看神仙一般。

  李誠自然不會錯過這個裝逼的機會,在一群小弟憧憬的眼神中,表情淡然的擺擺手:“小手段,不值一提。”房遺愛關注的重點不一樣,平時話不多,這會冒出一句:“不料哥哥廝打是個好手,做買賣也是如此了得。”

  李誠聽了暗暗給他點讚,這是天然托啊,呵呵一笑道:“不懂了,其實我最厲害的就是做生意了,其他的本事都不值得一提。”

  一群中二少年紛紛點頭讚許,覺得哥哥說的好對,哥哥好厲害。這話要是被李泰聽見了,能一口老血噴出來,李自成作詩的本事,引領文化潮流,這麽高雅的事情,居然被生意經打敗了。你們的良心呢?
  “走吧,去吃飯。等著收錢吧。對了,派人去告訴秋萍,再過半個時辰,關門歇業。”李誠得意洋洋的去了,心裡全是一串一串的銅錢。

  李誠還是錯誤估計了形勢,都不用半個時辰,只是過了兩刻,印刷量最大的《三字經》銷售告罄。出現這個情況呢,原因還是李誠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幫人都是特麽的商人。二十文一本的書,有的人很機敏的發現了商機,開口就是五百本一千本的買。買回去幹啥?運到別的地方去賣啊,價格翻一倍,也能輕松出手。

  店裡的秋萍也有點傻眼了,第一個客人買了一百本《三字經》,還以為是大買賣了。眼前這個胖乎乎的客人直接來了一招絕戶計:“掌櫃的,店裡有多少《三字經》,全給我打包。”

  等到李誠等人吃飯回來一看,店門口掛了一個牌子:“售罄!明日再來。”一幫排隊半天的客人不肯走,在那嚷嚷:“怎麽能這樣啊,排隊半個時辰,一本書都買不到?”

  店裡的夥計急的一頭汗,秋萍也急了,不知道該怎麽辦。趕緊讓人找李誠的時候,李誠還真的是及時雨,出現在店門口,一嗓子打雷似得:“都給我安靜了。”

  看見李誠,秋萍有了主心骨,立刻就不慌了,過來道:“李郎,他們不肯走,非要買到書。”李誠看看這些客人,招呼夥計:“去,取紙筆來。”然後對眾人道:“大家都別著急,開門做生意,不怕客人多。不過你們著急也沒用,書就那麽多,現在都賣完了。我讓夥計取來紙筆,回頭我把大家名字記下來,按先後排序,大家等下就可以預約明日的書了。”

  這一下客人們安靜了一些,李誠這才有機會了解銷售情況,聽說有人上千本的買書,李誠就知道問題所在了。居然有人做二道販子了。難怪五千本《三字經》沒多久就賣完了。不行,這規矩得改,得限購。

  “秋萍,再有大筆購買的客人,你讓他來找我。”李誠交代一句,秋萍連連點頭。

  夥計取來紙筆,李誠當著眾人的面,刷刷唰的寫了一副告示:鑒於本書店產量有限,即日起實行限購政策。每位客人,同一本書,每日只能購買兩本。不得重複購買,如經發現,則列為不受歡迎的客戶。

  告示貼出去了,李誠這在大聲道:“好了,大家都看清楚了,現在排隊預約吧。”

  又忙了一個時辰,手都寫酸了,一群客人才算徹底的打發去了。

  看看店裡空空如也,李誠回頭時,四個小夥伴臉上全是敬仰。

  “大家都開,開個會吧,商議一下擴大經營的事情。”李誠一開口,四位兄弟喜笑顏開,就等著這個話呢。不然就上午這個局面,等於看著錢從口袋裡飛走啊,心好痛的吧!

  現在李誠說什麽就是什麽了,另外尋找一個寬敞的地方作為印刷作坊,這個事情很快就定下來了。現有的雕版接著印,三班倒,人停版不停,印廢掉為止。雕工那一塊,也要抓緊了。四個兄弟各自領了任務,回家去找雕工,找場地不提。

  今天一共賣了多少書呢?五千本《三字經》,《三國演義》為首的閑書各五百本,這就是兩千五百本,最後合計銷售收入,二十二萬五千文,這就是二百二十五貫(緡)。

  要知道,這只是一家小鋪面,按照眼下這個數據,打個折扣,一天二百貫的銷售,利潤按照百分之五十來算,一個月就是三千貫(緡)的利潤。做什麽生意能一個月掙三千貫啊?
  秋萍心裡很明白,平康坊的明月現在是最紅的姑娘,接待客人是什麽價位?先是按時間收費,一個時辰五十貫,陪客人聊天說話,下棋、聽曲、跳舞,正常情況下,明月一天接待客人也就是兩個,那也才一百貫的收入吧?還要陪著笑臉,各種賣藝。

  自己呢?站在這裡,輕輕輕松的錢掙到了,這還只是個開始,一旦擴大經營,那是什麽概念?以後就算是六成的股份,一個月掙個三千貫,也不是什麽難事吧?還有,明月每天生張熟魏的,自己則要伺候好一個李誠就行了。

  這一比較,秋萍的心裡一團火熱。李誠還在後院,交代工匠加班乾活,秋萍算好帳,迫不及待的找過來,分享掙錢的喜悅。李誠正好出來,兩人遭遇,秋萍上前挽著手:“李郎,可知今日掙了多少?”

  李誠的反應很平淡:“六成股份的話,七八十貫的樣子。我說,你算個帳要這麽久麽?”

  秋萍看看李誠,奇怪道:“怎了?”李誠一拍腦門:“我的不是,回頭我教你算學。還有如何做帳。”秋萍驚喜的眼神中,李誠側望天邊,懷念自己在現代社會的事業。要不是穿越,哥的養殖場如今年利潤也能實現二十萬了。

  西市裡出現了這麽一家店的事情,一個下午全長安都知道了。尤其是那個限購,在唐朝人看來,簡直喪心病狂啊?做生意的,哪有這麽乾的?這不是放著錢不掙麽?誰出的這個主意?應該抓起來吊打啊!
  李誠可不管這些,回到家裡想起來了:“秋萍,上次你說家裡下人太少的事情,辦沒?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