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史上最強師兄》本書的緣起和當前的總結
  本書的緣起和當前的總結
  提前說明一下,今天正文是一更,第二更後面補。

  剛才的一章,讓我如釋重負,激情和精力都到了文字裡,現在有些懶洋洋的, 寫後文有些提不起勁頭,卻又矛盾的睡不著。

  我個人習慣,不把自己代入到我筆下的主角身上,因為我覺得那樣影響我對文的整體把控。

  因此,我文中主角的想法和三觀,也不代表我本人。

  我承認,其實還是有部分是重合的, 不過也僅僅只是一部分。

  至於是哪部分,只有我自己心知肚明了, 嘿嘿。

  不過今天,是一個例外。

  我很明確的說,文中燕趙歌對齊天大聖的看法,就是我對齊天大聖的看法。

  給大聖當腦殘粉,我自豪,我光榮。

  此事上一切勸我理智,或者嘲諷我的人,統一回復:“不聽不聽,烏龜念經!”

  讓大家見笑了。

  今天正文寫不下去了,想睡睡不著,有些話卻不停往外冒,想和大家聊聊。

  書還沒寫完,談總結其實挺不倫不類的。

  而且這一卷都還沒有結束,就更不倫不類了。

  但五行山下這一點情節寫完, 對我個人來說, 挺感慨的。

  因為這是本書最初的靈感起點。

  嗯,一本書快三百萬字時候寫到的情節, 是靈感起點……

  大家別笑,真是這樣沒錯。

  本書最早的靈感起點,是源於當年周星馳一部電影,西遊降魔篇,黃渤、文章、舒淇他們演的那部。

  那時候好像是一二年吧?我還沒有正式踏入寫書這一行的時候,比第一本書祖師爺都還要更早。

  當時與其說是想要寫書的靈感,倒不如說只是一個不成熟的腦洞。

  當然,現在也未必完全思慮成熟周詳。

  祖師爺完本後,想著新書要寫什麽,考慮過程中,就想到了這個腦洞。

  慚愧,我寫書都是從自己的一個腦洞作為源頭開始擴展,上本書祖師爺也是如此。

  這本書便是翻出了當年看電影時的腦洞,然後開始擴展,擴展,再擴展。

  加入其他更多腦洞,然後繼續擴展。

  所以大家如果覺得有些設定同固有認知不一樣的話,不用驚訝,因為其中有很多是我的腦洞。

  都一樣,才奇怪。

  如果有朋友覺得這跟洪荒流不一樣,這跟西遊記不一樣,這跟道家典籍正統說法不一樣,這跟封神榜不一樣,這個故老相傳的神話故事不一樣,還請淡定。

  相信自己,你的感覺沒錯,真的不一樣。

  我講我想講的故事。

  如果實在覺得接受不了的朋友,我這裡道一聲抱歉。

  話說回來,最早的時候,故事開端其實是,主角出身於白蓮淨土,就在遮行界,從小到大耳聞目染,皆是人人誦佛,四海升平,淨土世界,無憂無慮……

  一個虛假而又繁榮的世界。

  在這裡,你能知道的一切,都是某人想讓你知道,才允許你知道的信息。

  但穿越來的主角對這個世界很懷疑,很畏懼,很抗拒,很困惑。

  他想尋找真相,想見識真實的世界,想知道更多真實。

  結果誤入了五行山,成為猴子的衣缽傳人,然後開始揭開真實世界的一角……

  當然,如果真那麽寫,很多細節和設定都要調整,但大方向和大框架,以及世界觀與世界架構還是固定的。

  也所以,在大方向大框架不變的基礎上,那可能會是一個整體氛圍很壓抑的故事,從開頭就一直壓抑,要壓抑很久。

  於是最終還是廢棄了那個開頭,重新構思,重新想。

  想啊想,就漸漸有了現在這個,說起來,現如今的開頭,跟這個最初的靈感起點,看上去就好像偏離了不止十萬八千裡?
  所以接近三百萬字了,一路走來,才重新走回這裡,寫到那個最初想寫的腦洞。

  其實不是的。

  很多情節,都跟前文有呼應,而前文的很多情節,在後文也會有交代。

  這是我寫這本書過程中,正在嘗試和學習的寫法。

  只不過,可能有些情節伏筆,埋藏太久了,以至於部分朋友看前文,會覺得劇情出現bug,解釋不通。

  但其實,後面都會有交代。

  我現在還能記得當初書評區部分朋友提的問題。

  為什麽廣乘那麽多墮魔投身九幽的人?

  為什麽不見大日聖宗、天雷殿這些對手內鬥,只看見廣乘山內鬥?這不是故意給主角製造麻煩嗎?已經到了無視實際的程度。

  為什麽主角能隨隨便便在天庭神宮藏書閣裡看那麽多頂尖秘籍?
  等等問題。

  但其實,這些到了後文,都有交代。

  為什麽廣乘墮魔投身九幽的人多?因為絕淵組織的老大就是廣乘的人,相當於汙染的源頭就在廣乘,雖然有兔子不吃窩邊草的說法,但同樣也有近墨者黑的道理。

  為什麽不見大日聖宗、天雷殿這些對手內鬥,只看見廣乘山內鬥?因為主角是廣乘弟子,所以故事的主視角一直在廣乘,敵對宗門即使有內鬥,大家也不容易看到。

  但其實我都有順帶提及,例如天雷殿裡林舟的老爹同燕閃的師父之間的鬥爭,而大日聖宗,大家有興趣不妨翻回頭看看第一次廣乘大劫時,死在廣乘山下的大日聖宗武者都有哪些?
  潘伯泰,普照君等等,都是大日聖宗內部,同宗主黃旭不是一個派系的人,那一戰,贏了是黃光烈挑大梁,輸了死傷的也不是黃旭嫡系人馬。

  大日聖宗內部也不是一團和氣的。

  為什麽主角能隨隨便便在天庭神宮藏書閣裡看那麽多頂尖秘籍?這裡的原因,看過第十二卷的朋友們都知道了。

  好吧,我承認,第一卷留下的懸念,直到第十二卷才揭曉,是留的很久。

  有些朋友們或許會問,是不是根本當初寫的時候本就沒有想好,後面邊寫,才絞盡腦汁邊往過圓啊?圓起來太困難,所以才拖了那麽久才給圓上。

  其實真不是的。

  例如當初有書友質疑,為什麽炎魔、九幽大敵當前,大日聖宗還敢窩裡橫?反派太nc了。

  為什麽地皇那麽慫?地皇太nc了。

  為什麽仙庭、白蓮淨土那麽強盛,碧遊天和界上界還能存在?仙庭、白蓮淨土太nc了,或者說仙庭、白蓮淨土其實對碧遊天和界上界還是挺不錯的。

  到目前第十三卷為止,大部分答案都已經揭曉。

  但在揭曉前,其實也都有伏筆的。

  為什麽炎魔、九幽大敵當前,大日聖宗還敢窩裡橫?因為大日聖宗那時候已經同界上界的光明宗建立起了聯系。

  哪怕最後事情鬧得再不可開交,對大日聖宗來說也不會有滅頂之災,因為可以請光明宗的人降臨來解決,對大日聖宗來說,最差的結果就是在光明宗那裡落一個無能的印象,導致光明宗更多介入八極大世界的事務,使他們的自主權降低。

  這個伏筆,最早在“289.為八極除害”一章裡,唐永昊同黃傑的對話裡給出。

  此外,還有個更隱晦的,可能有些隱晦過頭了。

  黃傑自稱自己每個本命年都要做一件大事。

  他十二歲時做下的大事,也就是第一件大事,其實就是無意中接觸到了飛升受阻卡在八極大世界和界上界之間的紫陽武聖大日聖人張綽,繼而無意中被光明宗的長老發現,從而掀開大日聖宗抱上光明宗大腿的序幕。

  為什麽地皇那麽慫?
  為什麽仙庭、白蓮淨土那麽強盛,碧遊天和界上界還能存在?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答案,那就是老君的存在。

  所以地皇蔣慎不想冒險,哪怕經歷了大破滅時老君沒有出手的尷尬,仍然把希望寄托於老君,雖然是保守不假,但我個人認為不至於算是腦殘。

  而仙庭、白蓮淨土等勢力不對道門趕盡殺絕,也是因為顧忌已經超脫的三清祖師,天才曉得他們會不會突然發神經回來。

  這個伏筆,最早在“1139.一朝之間風驟雨急”一章裡,地至尊王正成和他徒弟李君信的談話裡給出。

  李君信雖然不明所以,只知道老實聽從師父教誨,但地至尊王正成是知道幾分消息的,從他的師父地皇蔣慎那裡。

  說了這麽多,沒有其他意思,只是說,有些看似bug的情節,其實都是後文的伏筆。

  可能真相揭曉的時候,有朋友仍然會不滿意,覺得無法自圓其說,覺得仍然是bug,但請相信我,那是我個人水平的問題,可能寫的不夠好,但劇情我都有認真構思的,前後對照著來思索設計。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一個強迫症就是,一大段情節沒有整體理順,那麽哪怕前半截已經構思好了,連細綱都列好了,但仍然回憋得寫不出來,只能自己在那裡不停的乾熬,一遍又一遍推敲。

  其實原因就在這裡。

  因為我自己看小說,喜歡那種看到一個情節,恍然大悟,豁然開朗,同前文一大段線索呼應起來,感覺著實酣暢淋漓。

  所以這本書在寫作的過程中,我自己就也有意識大量使用這種方法。

  上本書祖師爺其實也有,但沒有這本這麽頻繁。

  但是到了今天,回首總結,我覺得,可能這不是一個好方法。

  或許是我自身水平筆力有限的緣故?經常埋線埋得太長,揭曉答案揭曉得太晚,以至於看書的朋友們,看後文時或許已經忘了前文埋下的線索,以至於我填坑時,反而有莫名其妙的感覺。

  而且前面的坑留的太久,也讓部分朋友累感不愛。

  這對大家的閱讀體驗和快感,我覺得是一種傷害。

  我有很多想嘗試的寫法,但我還是更希望我的書能讓大家看的爽快。

  我想把我腦中的故事講給大家,這一點不會變,但是在我水平達到足夠高度前,導致大家閱讀影響不友好的寫法,我覺得應該盡量減少。

  比較遺憾的是,這本書已經埋了許多伏筆,挖了許多坑,等待我來填,所以師兄這本書,寫法可能還要持續。

  如果有下本書的話,我努力矯正一下自己的習慣,嘗試寫一寫劇情架構更直接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歡。

  講故事人人都會,如何把故事講好,是我一直在摸索和學習的事情,希望能找到一種讓大家閱讀體驗更好的寫法,寫一個更多朋友喜歡看,看了覺得爽快的故事。

  絮絮叨叨說了許多,希望大家不會覺得厭煩。

  感謝每一位陪伴師兄走到今日的朋友們。

  以及,雖然是總結,但本書還有很多內容沒寫呢,我這可不是完本總結啊……

  希望能同大家一起走下去,能有更多新朋友加入進來。

  謝謝大家。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