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民國之文豪崛起》197.第197章 196【人類歷史學】
  講學結束,周赫煊被學生們團團圍住,大家似乎聽得意猶未盡,繼續提出各種問題。

  一個學生突然說:“周先生,你的新書我看了,我覺得論述晚清改革那段特別有道理。讀完你的大作後,我更加認識到在中國搞君主立憲是不可能成功的。不過我的觀點跟你不一樣,我不認為要一黨專政,而是要模仿美國和法國搞民主憲政。”

  “觀點不同很正常,我們各自保留意見。”周赫煊笑道。

  周赫煊在《槍炮、細菌與鋼鐵》中,是通過地理和民族的角度來闡述晚清改革的。他歸納了君主立憲成功的國家,比如日本、英國(愛爾蘭別管)都是單一民族的島國。德國雖然成功了,卻是以日耳曼人為主體進行的軍事統一,最後也因戰爭而宣告終結。

  而像法國、俄國和中國這些民族成分複雜的內陸國家,皇帝只有一個,主要代表一個民族,改革時利益分配嚴重不均,因此君主立憲和改革的阻力更大。

  當然,其中也有文化、風俗、傳統等因素影響,這些都是需要具體討論的。

  等這些學生離開後,張伯苓握著周赫煊的手笑道:“周先生,你講得太好了,讓我茅塞頓開!”

  “哪裡哪裡,一點個人淺見而已。”周赫煊謙虛道。

  張伯苓說:“我帶你去文學系和物理系挑學生吧,順便再談談電台合作的事情。”

  南開大學是男女共校的,周赫煊非常輕松地招聘到三男三女六位播音員。由於他們平時要上課,因此每天輪換著做兼職主播,每人月薪只有15元。

  另外還招聘到幾個無線電人才,這些學生主動要求不拿工資,反正就是借電台的設備來練手,一個比一個踴躍積極。

  緊接著,周赫煊又租賃錄音設備,去相聲園子裡錄製相聲,去戲院裡錄製京劇,還弄了不少中國和外國的唱片。

  就在周赫煊忙著籌備廣播電台時,《槍炮、細菌與鋼鐵》一書也在繼續發酵。

  人們噴歸噴,但時下的諸多文人學者,還是對此書報以極大的重視。

  就連罵周赫煊最狠的魯迅,也翻著前面30萬字反覆閱讀。這本書讓他眼界大開,許多以前想都沒想過的問題,突然如櫥窗裡琳琅滿目的商品擺在他面前。

  感受到最大震撼的,還是那些研究人類學和社會學的民國學者。

  燕京大學教授李漢景,剛剛從定縣做完農村社會調查回來。他看完《槍炮、細菌與鋼鐵》後,連自己的社會調查論文都顧不上寫,就衝到校長司徒雷登那裡:“司徒雷登先生,你看過這本書了嗎?”

  司徒雷登一愣,隨即笑道:“正準備讀。”

  “此乃人類社會學的曠世絕作,一旦在歐美出版,必將轟動全世界。書中所展示的觀點,發前人之未想,足以開創一個人類學的學科分支。”李漢景激動地說。

  “真的那麽厲害?”司徒雷登驚訝道。

  “何止厲害,”李漢景對周赫煊推崇備至,“我在哥倫比亞和加利福利亞大學留學多年,還從未見到過這麽傑出的人類社會學著作,它足以傲視全世界所有的同類作品。”

  “噢,買噶,”司徒雷登忍不住說起英語,笑道,“聽你這麽一說,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拜讀了。”

  李漢景道:“校長先生,我聽說周赫煊就住在天津,不如聘請他來燕京大學做社會學系主任吧。有他主持燕大社會學系,必然讓社會學系的學術水平大大提高。”

  司徒雷登笑著搖頭說:“你不知道他的身份嗎?”

  “什麽身份?”李漢景整天忙著做社會調查,對周赫煊的情況並不了解。

  司徒雷登道:“他是北大校長,怎麽可能來燕大做系主任?”

  “啊?”李漢景驚詫說,“北大的校長不是蔡元培,代理校長不是蔣夢麟嗎?”

  司徒雷登瞬間無語,好笑道:“李教授,你應該多看看報紙了。”

  李漢景撓撓頭,又說道:“校長,我建議燕大專門為《槍炮、細菌與鋼鐵》設置一門科目,至少也要是輔修科目。但凡研究人類學、社會學的老師和學生,這本書都是必看的。”

  司徒雷登沉思片刻,最終表態道:“等我先把這本書看完再說。”

  “那好,我先走了。”李漢景還得忙著寫社會調查論文。

  司徒雷登把書翻開,這本書的專業術語不多,普通人也能看得明白。司徒雷登只看了前面十萬字,就已經對周赫煊驚為天人,他當即把燕大社會系主任喊來:“從下個學期開始,我決定把《槍炮、細菌與鋼鐵》做為社會學系的必修課。你去安排一下!”

  周赫煊是坑苦了民國的大學生,不僅燕大將《槍炮、細菌與鋼鐵》列為必修課,清華大學、東北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嶺南大學……等等南北方公立和私立學校,紛紛在未來幾年內,將此書列為人類學和社會學系的必修科目。

  北大此時雖然沒有專門的人類學、社會學系,但卻設有相關學科,同樣把他們校長的新作給選進去。

  《槍炮、細菌與鋼鐵》被民主人士噴得狗血淋頭,可接下來的幾年,逐漸成為中國人類學、社會學的經典著作。甚至後來在歐美出版後,牛津、劍橋、巴黎、哈佛等國際知名大學,也將此書列為選修或必修課。

  30年代的時候,牛津大學人類社會學專業的學生有句戲言:“可以不知道英國首相,但必須知道周赫煊先生。”

  歐美學界將此書奉為經典的同時,也引起了很多爭論。比如書中給出的各種數據資料,就被學者們批評沒有專業依據,但經過多次國際學術交流,卻漸漸發現許多都有考古實證。

  當然,還是有那麽十多處,如今的人們無法辨別真偽,從而對此展開長達數十年的研究。多位學者畢生致力於對《槍炮、細菌與鋼鐵》的研究,歐美的相關專業學生們,也經常截取部分書中觀點做為畢業研究論文。

  經過無數學者的共同努力,《槍炮、細菌與鋼鐵》居然真的衍生出一門全新的學科分支,名叫“歷史人類學”(historical_anthropology)。

  後世學者對歷史人類學的發展看法,普遍認為開山之作是馬克·布洛克在1924年發表的《創造奇跡的國王們》,而真正的奠基之作則是周赫煊在1928年創作的《槍炮、細菌與鋼鐵》。

  從30年代到70年代,都是歷史人類學的探索期。法國年鑒史學派為開拓這一學科,進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逐漸完善了學科理論基礎。直到1967年布羅代爾出版《物質文明與資本文明》,這本書成為歷史人類學的又一代表作,宣告著歷史人類學的最終成型。

  70年代以後,歷史人類學在歐美和蘇聯多個國家迅速發展,周赫煊也算一代開派宗師了。

  二十一世紀周赫煊的百科資料,也多出一個耀眼的前綴頭銜——歷史人類學奠基者。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